APP下载

再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6-03-18胡雪梅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胡雪梅



再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胡雪梅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继承与升华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土壤,发挥其涵养功能与推动作用。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髓,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进一步增强价值自信,提升价值自觉,增进价值认同。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和道德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土壤,发挥其涵养功能与推动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最重要的基石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的再复兴和再创新意义重大。文化的核心问题就是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问题。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基因。一个民族要想不断壮大发展,首要的是深刻认同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核心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的价值追求,支撑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土壤,使其不断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民本”思想融入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融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理想中,将“修齐治平、慎独自律、诚信无欺”等融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追求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背景和前提。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着历史发展演化,必须与现代社会充分结合而升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君子坦坦荡荡”的做人法则,贵义尚利的道德情操等,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需要创造性地凝练。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的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传统文化中有值得现代社会借鉴的地方,也有落后腐朽的文化需要剔除。所以,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站在现代社会的角度辨别分析传统文化;此外,我们需要充分考量当今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特点,不仅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且还要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的碰撞使得人的思想观念多元化,西方价值观念腐蚀着青少年的思想认识,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淡化了其对传统经典的关注度。经济促进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只有针对性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传承和创新,并不断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和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1.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价值自信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在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建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快餐文化影响着大众,尤其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提高中华民族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断挖掘和诠释中华传统文化,势在必行。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力量,有责任应对挑战,深化研究,积极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些指示指明了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路径方法和基本目的。具体而言,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教育内容的创新,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要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让传统文化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要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如利用好节假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实现校园、家庭、社会三方的互联互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总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出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多渠道、多角度占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阵地。

2.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提升价值自觉

价值自觉主要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价值体系的人,由内而发的行为习惯和做事原则,是文化自觉的基本体现。当今世界思想文化的驳杂使得很多人都失去了价值自觉,陷入到了文化迷茫之中,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清晰,对社会的判断不够准确,对是非的辨别出现偏差。只有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从这个意义出发,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将其蕴含的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道德情操的坚守、对社稷苍生的关注等引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在传承与践行中形成价值自觉。现实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传承,尤其是如何让青少年更自觉地接纳、关注、喜欢并执守?价值观作用的有效发挥,最主要的是融入生活,深刻领悟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自觉培育和践行,需要思想引导、环境支撑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其说教,不如躬行。所以,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载体,可以创设情境和实践机会,让青年学生亲力亲为。如让学生多动嘴,开展传统文化宣讲活动、座谈会、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多动腿,开展爱国、诚信、感恩等主题教育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多动手,利用书画、音乐,配合网络宣传,创设校园文化,营造教育氛围,促进社会风气向积极健康的道路上发展。

3.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增进价值认同

价值自觉和价值自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而达到价值的深刻认同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增进和实现价值观认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也是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一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转化,在文化创新与发展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根基。新时期青年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尽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任重道远,但需要培养青年一种意识: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增强本民族的价值认同,强化本民族的价值影响,促进文化强国建设。通过机制改革,给予青年学生创造创新以政策支持;通过典型示范,鼓励学生结合兴趣爱好、文化特长展现自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入世界;通过发挥地域特色,鼓励学生考察发掘家乡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繁荣地域文化来传播一脉相承的价值理念,增进交往和互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筑梦的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髓进行凝练和升华,不仅有助于抵制西方价值观的侵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而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进一步增强价值自信,提升价值自觉,增进价值认同,让文化强国的梦想生生不息、久远绵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2]郭建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N].光明日报,2014-07-07(6).

[3]朱善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工作[N].人民日报,2014-06-27(7).

[4]宋乃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4-10-07(6).

[5]王泽应.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伦理学研究,2015(1).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2.060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研究(编号:L14BSZ034)。]

作者单位:(辽宁警察学院思政部)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