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袁黄的家训教化与功过格修养法

2016-03-17陈延斌

武陵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云谷教化家训

陈延斌

(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江苏徐州 221116)

□中华德文化研究□

论袁黄的家训教化与功过格修养法

陈延斌

主持人语: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故而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宗旨的家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传统家训主要是指父祖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此外,也有夫妻间的嘱托,兄弟姊妹间的诫勉。有文献记载的家训在中国已有三千年之久的历史,经过历代的发展、流传,传统家训资料卷帙浩繁,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蕴含的思想极为丰富,但其核心始终是围绕睦亲治家、处世之道、教子立身三个方面展开。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本期推出三篇研究家训原著的论文。《论袁黄的家训教化与功过格修养法》,系统梳理了袁黄的家训教化思想及功过格的修养方法,分析了袁黄家训教化与修养方法在中国家训史上的重要地位。《〈颜氏家训〉的孝道思想及其特色》,对被推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的孝道思想作了全面阐述,并分析了颜子推强调孝是自然天性、真情流露以及需学以饰之的特点。《曾国藩家训思想与教化路径新探》,则对曾国藩家训的宗旨、内容和教化路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力图对曾氏思想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和合理借鉴。

(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116)

袁黄的家训教化思想及功过格的修养方法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了凡四训》中,这部家训是袁黄晚年为训导儿子袁俨而写的。书中结合自己大半生经历及其修身体会,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传授了自己的修身处世之道。袁黄的“功过格修养法”,是将自己的日常行为分别善恶,对照预订的功过条文逐日记录以考查功过,修养品德。袁黄的家训教化思想因其独特的劝善思想和命运自求的进取精神,不仅在中国家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善书的发展和阴骘观的盛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袁黄;《了凡四训》;家训教化;功过格修养法

在当下中国,如果就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传统家训而言,莫过于朱用纯的《治家格言》和袁黄的《了凡四训》。我们无论从街头书摊上,还是从信仰佛教的人士刊刻并广为散发的小册子中都能发现这一点。袁黄(1533—1606),字坤仪,号了凡,浙江嘉善人(一说江苏吴江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先后任宝坻县知事、兵部职方司主事。此人博学,凡医药、天文、术数、水利、堪舆之学,广泛涉猎。有《袁了凡纲鉴》《两行斋集》《皇都水利》等著作传世。袁黄的家训教化思想及修养方法在中国家训史上具有鲜明特色,占有重要地位。

一、袁黄的家训教化思想

袁黄的家训思想及功过格的修养方法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了凡四训》中。在中国古代家训著作中,恐怕没有哪一部像《了凡四训》书名如此之多。据不完全统计,就有《立命篇》《了凡四训》《诫子文》《训子文》《训子言》《命自我立》《阴骘录》《命铨》等。均为后人刊印时所题。

《了凡四训》这部家训,是袁黄晚年为训导儿子袁俨而写的。文中结合自己的大半生经历及其修身体会,共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部分传授了自己的修身处世之道。这四部分也是几篇独立的文章,称为《立命篇》《改过》《积善》《科第全凭阴德》(因这两篇的某些段落重复,故被合为“积善之方”一部分——作者注)、《谦虚利中》。

(一)“立命之学”:自强改变命运

从家训的叙述看,至少这一部分写于袁黄69岁那年。一开始袁黄就向儿子谈了自己年轻时代的经历。他说自己幼年丧父,为谋生而学习医学。有一天在慈云寺遇到一位姓孔的老者,给他算命说他某年县考童生第几名、府考第几名、提学考第几名、所食廪米若干等等,这些预言,后来许多都应验了。从此他更加相信人生的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后来到南京,他在栖霞山拜访了高僧云谷禅师,云谷开导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①。在云谷的教导下,他明白了一切靠自己努力的道理。为了纪念被云谷开导而明白了命运在己的道理,从此不愿再落凡夫窠臼,袁黄将自己的号“学海”改为“了凡”。此后,他按照云谷的指导,认真对照《功过格》来修养自己的品德,通过刻苦学习、锻炼身体等来改变被人“算定”的命运,终于在科举考试中中了举人、进士,并且生了儿子。这样孔姓老者的话就不灵验了,袁黄就更加相信应该依靠自己的奋斗而不信命运之说。

在叙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之后,袁黄谆谆告诫儿子:即使命里应该荣耀显达,也要常作冷落寂寞想;即使运气亨通顺利,也要常作逆境想;即使眼下丰衣足食,也要常作贫穷想;即使别人敬爱你,也要常作恐惧想;即使名门望族,也要常作卑下低微想;即使学问优良,也要常作浅陋想。他要求儿子“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他认为:“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因而他要求儿子依照云谷禅师所传授的“立命之说”努力实践,不要贻误自己。

(二)“改过之法”:耻心、畏心与勇心

这一部分主要是告诫儿子欲获福而远祸,就必须改正过错。袁黄提出了改过的“发耻心”“发畏心”与“发勇心”三种实效性方法。

“第一要发耻心”。袁黄认为人有知耻之心,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如果失去知耻之心,将沦为无耻之徒。更为重要的是,他强调知耻是改过迁善、成为圣贤的基础和关键,即“改过之要机也”。他说:“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第二是发畏心”。他认为“天地在上,鬼神难欺”,自己的过错虽然隐微,而鬼神实际上已经看见了,所以有错就要改正。他说:“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不惟此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第三是发勇心”。袁黄说:“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为抉剔;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所以为益也。”袁黄的“三心”之说,固然有浓郁的鬼神迷信色彩,但他对改正错误的认识和态度却是非常积极可取的。

(三)“积善之方”:成人之美

袁黄不吝篇幅,一气列举了建宁杨荣、宁波人杨自惩、莆田林氏、台州应大猷等十个行善事得福报的事例,向儿子论证《易经》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道理。譬如他讲的常熟徐凤竹的故事:“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按隋唐及宋代尚书省长官办事之处)。’凤竹官终两浙巡抚。”袁黄列举的这些事例虽然充满迷信色彩,但皆有名有姓,对年幼的儿子来说,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此后,他强调“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并仔细区分了人们善行的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且分别予以解释。

这其中深含辩证法的合理思想,下文再作剖析。袁黄认为只有对人们的善行进行精研明辨,才能真正做到行善积德,否则徒劳无益。

如何积善呢?袁黄介绍了十种方法和途径:“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对每一种积善方法,他都或举例、或阐述,给予指导。例如,对“兴建大利”,他作了这样的解释:“凡有利益,最宜兴建。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四)“谦德之效”:造福由己

教育儿子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袁黄告诫儿子:“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他引用古语“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教诲儿子“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在说理教育的基础上,他还以自己的见闻,讲述了五位谦虚处世、恭敬待人、终于金榜高中的举子的故事,来佐证自己的论点。

通篇看来,《了凡四训》将儒家修身学说与佛教因果报应思想揉和在一起,结合自己的经历对儿子进行积善、改过、谦恭处世、福祸自求的教育,很能适合世人畏惧鬼神、积善求福的心理,因而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这也是《了凡四训》这部家训流传甚广的重要原因。

袁黄家训劝善教化的论述中充满着可贵的辩证分析方法,应该给予高度评价。袁黄对善行的区分和研究应该说是较为完备的,在我国古代家训乃至其他典籍中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其中不乏科学的真知灼见。比如,他对善行大小的看法是,“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也就是说,立志为天下国家百姓,那么善事虽小而功德却大;假使只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利益,那么善事虽然多,功德却很小。

再如,对为善的难易也进行了说明。他指出,有财有势的人要立德行善,是很容易做的,易而不做,就是自暴自弃;贫穷的人作福很难,但知难而行,更是难能可贵。在袁黄看来,为善的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等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因时因事而不同的。

关于行为动机和效果的问题,历来是道德领域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袁黄《了凡四训》中对这一问题的见解,充满辩证法的意味。譬如,关于为善的偏正,他认为:“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这就是说,出于善良的动机而做了“恶事”,这是“有心栽花花不发”;而出于邪恶的动机结果却成了“善事”,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歪打正着,因而一定要将动机和效果联系起来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再比如,关于为善的是非,也很能体现袁黄道德评价的辩证思想。他举了孔子对子贡和子路救人是否应该图报的不同评价,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故事是这样的:鲁国的法律规定,鲁人从诸侯那里替人赎出臣妾,政府就会给予赏赐,而子贡赎了人却不要赏赐。孔子听了这件事,很不高兴地批评子贡做错了。孔子的理由是圣贤的行为可以移风易俗,为百姓效仿,今鲁国富人少,穷人多,如果认为接受赏赐就是不廉,那就不会再有人从诸侯那里替人赎人了。有一次,子路救了一个失足落水的人,那人牵了一头牛感谢他,子路收下了。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说:“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更多的人救人于溺了!”对这两件事,袁黄议论道:“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袁黄认为,所行善事的功过得失,不应仅从事情本身来看,还要看它的影响以及是否有利于后世及众人,否则,“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袁黄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

二、袁黄的“功过格修养法”

在《了凡四训》的篇末,袁黄附录了自己用以道德修行的《功过格款》。功过格是我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广为流行的一种修养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人们将自己的日常行为分别善恶对照预订的功过条文逐日记录以考查功过。

研究明清功过格的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包筠雅(Cynthia J.Brokaw)博士在其著作《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一书中这样解释功过格:“它通过特定形式表达出对道德(以及非道德)行为及其后果的某种基本信仰。其中列有具体的应遵循或应回避的事例,以此揭示对约定俗成的道德及对善的信仰,而这种善是由许多不同的、价值各异的、个别的善行实践构成的。”[1]244

我国古代最早的功过格是出现于12世纪后半期的《太微仙君功过格》。作者是金代的道士又玄子。功过格分功格36条,过律39条,并且介绍了使用方法。但是这种修养方法真正流行起来,还是经过袁黄家训及其《功过格款》的传播。

关于袁黄的功过格,参照其他典籍,笔者以为是云谷禅师拟定,后经袁黄修订的。理由如下:一是《了凡四训》中的记载。袁黄说:“云谷出《功过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数……以期必验。”二是典籍记载云谷的功过格的部分内容与《了凡四训》所附不同。出现于清雍正二年(1724)的《文昌帝君功过格》记载:“云谷禅师《功过格》云:‘百钱一功,谓千金以上者。若贫士五十钱亦可作一功,极贫士一二十钱亦可作一功。百钱一过,谓贫士如此。如富者五十钱亦作一过,尤富者一二十钱亦作一过。’是说甚精详……”可见,与云谷比起来,袁黄的《功过格款》简明了许多。

由于经过袁黄和云谷改造过的功过格体系,吸收了儒家思想特别是理学的不少观点,因而这一体系成为原先与佛教、道教相关体系的“儒教化”的版本,这就对信奉儒家思想的人们接受和使用功过格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110。

袁黄家训后附录的《功过格款》共有“功格”50条和“过格”50条。现仅举几例简要介绍一下这种道德修养方式。“功格款”如:

准百功:

○救免一人死

○完一妇人节

○阻人不溺一子

○阻人不堕一胎

准五十功:

○延续一嗣

○收养一无依

○瘗一无主坟

○救免一人流离

准三十功:

○度一受戒弟子

○劝化一非人改行

○白一人冤枉

○施一地于无主之家葬

“过格款”如:

准三十过:

○毁一人戒行

○造谤污陷一人

○摘发一人阴私与行止事

准十过:

○排摈一有德人

○荐用一匪人

○受畜一失节妇

○畜一杀众生具

准五过:

○毁灭一经教

○编纂一伤化词令

○见一冤得白不白

○遇一病告救不救

○唆一人讼

袁黄的《功过格款》中,还有用钱来折抵功过的条款。如:

百钱准一功(散钱积计粟帛之属准此):

○修创道路桥渡

○疏河

○掘济众井

○修置圣像坛宇及供养等物

○还遗(百钱以下亦准)

○饶负

再如:

百钱准一过:

○暴殄天物

○毁坏人成功

○背众受利

○侈用他钱

○负贷

○匿遗(百钱以下亦准)

○因公恃势乞索

○巧作取人钱资具方法一切事

以“功过格”进行道德修养,具体如何操作?袁黄家训中有两处做了说明,使我们今天能大致了解这种修养方法。

一是在附录的“功过格款”后面的介绍。袁黄注为:“受持者每晚于本日格下明注功过,或未及款,云引某例,月终相比,折除之外,明见多寡,年终知罪福。”从袁黄的介绍看,这种修养方法类似于小学生的“好人好事记录簿”。修养者每天晚上对照功过格的“功”款和“过”款,反思一天所行之事,在相应的“功格”和“过格”中加以标注;每月底对自己一月来的功过善恶进行折算对比,看功过善恶各自增减多少;年终再算总账,以此稽考品德修养上的进步状况。

二是在《了凡四训》的“立命之学”部分,袁黄向儿子传授了自己使用功过格加强修养的具体方法。他说自己任宝坻知县时,“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按官吏坐在官署的厅堂上问事判案),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袁黄还对儿子谈了其妻使用功过格修养思想道德的方法。他写道:“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笔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除此之外,《了凡四训》记载,袁黄还“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他仿效北宋时“铁面御史”赵阅道的故事,每晚焚香祷告,向上天“汇报”自己一天的行为。袁黄反复告诫儿子“祸福自己求”,并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要儿子通过“功过格”这种形式“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多行善事,积善成德。

三、袁黄家训教化思想与“功过格修养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袁黄的家训教化培育了良好的家风,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的夫人不仅非常贤慧,相夫教子,而且在他的影响下,经常帮助他行善布施。如上所述,她也学习丈夫的功过格修养方法,修养自己的品德。史料记载,有时袁黄公务繁忙,当天所做功德较少,她就发愁,希望丈夫能多做些善事。据嘉善史志记载,袁黄的儿子袁俨,少承家学,修身律己,博极群书,于天启五年(1625)考中进士,任广东高要县令。据史料记载,袁俨为官清正,鞠躬尽瘁。天启七年(1627),高要县夏水加秋涝,城中水深三尺,袁俨奔走救灾,“暑雨中竭力求援治苫……细看贫户,目不暇睫,劳瘁呕血,犹亲民事,遂至不起。归途囊箧萧然,士民吊唁,巷哭如丧所生。”[2]死时年仅47岁。袁俨死后与其父共同崇祀嘉善、吴江两地乡贤祠,袁黄的孙辈也是人才辈出。

袁黄的《了凡四训》因其独特的劝善思想和命运自求的进取精神,不仅在中国家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中国善书的发展和阴骘观的盛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善书是以劝人行善积德为宗旨的教化书籍,是民间通俗的道德教育教科书。善书广泛流行是在明代后期和清代前期,据日本学者酒井忠夫《中国善书研究》所列十七、十八世纪刊行的善书,在袁黄之后就有十几种之多[3]。几乎所有的研究者和民间善书的刊行者都把袁黄的这部家训作为善书代表收入其间,足见其影响之大。

“阴骘”,也称“阴德”“阴功”。“阴骘观”,则是指暗中施德助人就可以修善累德、获得福报的观念。这种观念早在我国汉代典籍里就有记载,《淮南子·人间训》中就说:“有阴德者,必有阳报。”阴骘观到了明代中后期,由于袁黄《了凡四训》的广泛传播,阴骘观影响更大,在民间更为盛行,以至于这部家训又被称为《阴骘录》。

除了民间的倡行之外,袁黄的家训及其功过格还引起了不少著名学者或学派的争论。支持者如阳明学派的成员,特别是泰州学派的王艮、周汝登、陶望龄等人;而持批评意见者,则如东林党的领袖高攀龙、顾宪成,以及王夫之、刘宗周、张履祥等。不论赞成或是反对,足见袁黄家训及其功过格的影响之大[1]114-165,甚至于“在明清交替的过程中,功过格从地位晋升的指南发展为全面的道德和社会指导手册”[1]253。

功过格的修养方法,经过袁黄的整理提倡以后,遂大行于世,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张履祥的著作中曾写道:“袁黄功过格竟为近世士人之圣书。”[4]那些希求功名的读书人学习袁黄的功过格就像学习四书五经一样虔诚。一些家训作者也效仿、运用功过格指导自己和家人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比如,清代的蒋伊就在其家训中要求其子弟读书之暇,以虔奉《袁了凡先生功过格》等善书,“身体而力行之”[5]。正是由于袁黄家训的影响,在他去世后的一个世纪里,至少有十种功过格留存下来[1]115。

袁黄的“功过格修养法”,也遭到了后人的不少批评。黄宗羲指出:“自袁了凡功过格行,有志之士,或仿而行之,然不胜其计功之念,行一好事,便欲与鬼神交手为市,此富贵福泽之所盘结,与吾心有何干涉!”[6]王夫之、刘宗周等更是将其视为“妖妄”“欺天”。王夫之说刘宗周作《人谱》,“用以破袁黄功过格之妖妄……黄本猥下之鄙夫,所谓功者,俗髡、村道士诱三家村人之猥说。如惜字纸固未尝不是,然成何等善,便欲以此责富贵之报于天,非欺天乎”[7]。刘宗周还批评袁黄功过格修养法和家训中的教化急功近利。他说“了凡之意,本是积功累行,要求功名得功名,求子女得子女”,“率天下而归于嗜利邀福之所”[8]。

另外,还应该看到,袁黄《了凡四训》中,的确有不少内容包含神秘主义的东西,如神人托梦、鬼神惩罚、环环相报等等。这无疑是封建迷信思想,是不符合科学的无稽之谈,是应该摈弃的糟粕。

与袁了凡所处的时代相比,今天的社会虽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修身处世、治家教子仍然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仁爱他人、行善践德仍然是人际关系和睦、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条件。从这方面来说,家训中的劝善说教,提出的积德累善、命运自求的主张,以及着重从人的思想动机和道德良心上引导趋善避恶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他总结的与人为善、成人之美、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爱惜物命等积善途径,仍然可以继承、借鉴来为我们今天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推进公益慈善事业所用。

注释:

①参见《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训简注》,1943年京华印书局本,下引此篇不注。

[1]包筠雅.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解扬.袁了凡教子:勿怠忽勿计较[J].中国纪检监察,2016(9):61-62.

[3]酒井忠夫.中国善书研究[M].东京:东京弘文堂,1960:378-398.

[4]张履祥.陈祖武,点校.杨园先生全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2:117.

[5]蒋伊.蒋氏家训[M]//丛书集成初编:第97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3.

[6]黄宗羲全集:第10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266.

[7]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2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2:628.

[8]刘宗周.刘子全书:卷十九[M].清道光甲申刻本.

(责任编辑:张群喜)

On Yuan Huang’s Family Education Thought and Morality Cultivation Method

CHEN Yanbin
(Research Center of Ethics and Morality Education,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Yuan Huang’s family education thought and morality cultivation method are mainly embodied in his Four Instructions of Liaofan,which is written in his old age for his son Yuan Yan.In this book,he,based on his own life experience,instructed his son how to conduct himself from four aspects:“knowledge of making a living”,“method of correcting the wrong doings”,“method of cultivating virtue”and“effect of modesty and virtue”.His“morality cultivation of discriminating the merit and demerit”focuses on discriminating the good and evil in daily life and to cultivate morality.Yuan Huang’s family education thought has a unique thought of persuading people to be virtuous and mastering one’s own life,so it does not only take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amily instruction,but also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irtue book.

Yuan Huang;Four Instructions of Liaofan;family education;“morality cultivation of discriminating the merit and demerit”

B823.1

A

1674-9014(2016)05-0001-06

2016-07-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14ZDB007)。

陈延斌,男,江苏丰县人,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传统家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等。

猜你喜欢

云谷教化家训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我在何方
高层建筑框筒结构设计分析——以淮安汇金云谷2#、3#办公楼项目为例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云谷:开放的『会客厅』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从《大武》“乐”看戏剧教化人心之能效
家训伴我成长
云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