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甘蓝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和展望

2016-03-17李荫藩王春珍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0期
关键词:黑腐病甘蓝抗病

李 岩,李荫藩,王春珍,王 娟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太原 030031)

浅析甘蓝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和展望

李 岩,李荫藩,王春珍,王 娟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太原 030031)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于农作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甘蓝是人们生活所食用的重要农作物之一,但这种农作物在生长中常常会感染病害,如果这种病害不能及时防治就会直接威胁到其产量与质量。基于此,文章对甘蓝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其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甘蓝 抗病 育种

甘蓝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蔬菜,在我国广泛种植。其在生长中常常会感染各种病害,特别是夏秋收获季节,如果病害得不到及时防治就会直接影响甘蓝的质量与产量。

1 甘蓝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

早在50年代技术人员已经对甘蓝抗病育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时主要对农家品种的甘蓝抗病性进行研究和筛选,找出其中的问题,并通过专业的研究平台研究出全新的抗病能力强的甘蓝品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甘蓝的质量与产量。通过社会不断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甘蓝的抗病育种技术逐渐提高,并形成了全新的甘蓝品种,如京丰一号、报春、春园等,同时还有一些早、中、晚熟的甘蓝杂种,这些品种得到广泛的种植。

1.1 甘蓝抗病育种新品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已经研究出了全新的甘蓝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和育种能力,其产量与质量比普通的品种相对较高,自上市以来深受人们喜爱[1]。这些品种可分成春甘蓝和秋甘蓝,其中春甘蓝品种主要有春雷、8398、延春等;而秋甘蓝主要有西园6号、东农609号等,这些品种都具有较高的抗病与生长能力。春雷甘蓝品种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适合越冬栽培;8398品种可以在黄河以北春季保护地区种植。这些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

1.2 甘蓝抗病育种的鉴定方法

甘蓝抗病育种研究中可以根据现有品种现状制定对应的鉴定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甘蓝在种植中的质量与产量。制定甘蓝抗病育种鉴定方法可以在对其研究时保证研究工作不会出现任何意外[2]。

另外,我国相关部门在对甘蓝抗病育种研究过程中,可以借鉴现有的品种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甘蓝品种的质量与产量。

1.3 甘蓝抗病育种技术

我国在甘蓝抗病育种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通过对甘蓝受孕率的研究,已将甘蓝品种中现有的中心柱、帮叶比等部分的优势与杂交品种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中的维生素C中的状态细胞效应反应出来。对于甘蓝裂球性、帮叶比等部分的研究可以通过对应的检测来了解不同甘蓝的品质,再将其进行划分,制定出不同的甘蓝品种标准。

1.4 甘蓝抗病在物理学方面的研究

甘蓝的抗病育种需要将原有的技术进行创新、完善,并将甘蓝的抗源和品种的抗病性进行鉴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甘蓝在生长过程中有一个统一的标准[3]。另外,甘蓝在生长中常常会感染黑腐病等其他病害。对此,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加强对甘蓝黑腐病与其他病害的研究,并将其中的病源寻找出来,为其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法。

2 我国甘蓝抗病育种研究的展望

虽然我国甘蓝的抗病育种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现阶段农产品市场的需求来看,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体现在黑腐病与其他病害的研究工作不到位、可用的抗病资源较少等。对此,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大力展开对甘蓝抗病育种的研究,不仅解决了甘蓝的黑腐病问题,同时还将其他的病害问题逐一解决,并将现有的甘蓝品种进行创新、完善。

2.1 培养更多优良品种

对于夏秋的甘蓝而言,在北方种植就需要提高甘蓝的抗病能力,主要有黑腐病、霜霉病、干烧心病等;而南方主要有黑腐病、根肿病、软腐病等,不同的甘蓝品种在研究过程中要为其设置不同的抗病能力,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春甘蓝具有较高的越冬能力,易染干烧心病。因此,在选择甘蓝品种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位置、环境等挑选不同的甘蓝品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甘蓝健康生长,并保证其质量、产量、营养等[4]。

2.2 创新育种材料

甘蓝抗病育种研究中可以将现有的甘蓝品种收集,将一些有价值的品种进行应用,通过室内或者人工苗期的方式将现有的甘蓝品种的鉴定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甘蓝的品质,并筛选出一些具有较高抗病、抗逆能力的育种材料。

2.3 加强甘蓝病理研究

随着我国对传统的甘蓝抗病方法进行不断研究,并在其中加入了病理原理,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甘蓝在种植期间所出现的问题、病源,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5]。通过对甘蓝种植期间的研究,了解甘蓝生理小种与株系之间的分化,提出有效的甘蓝抗病育种方法。

3 总结

通过对甘蓝病害防治与育种技术不断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进步空间。为保证甘蓝栽培中的正常生长,还需加强对甘蓝抗病育种的研究。

[1] 杨丽梅,方智远,刘玉梅,等.“十一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中国蔬菜,2011,(2):1~10

[2] 黄德芬,李成琼,司军,等.甘蓝黑腐病生理小种划分及其抗病性鉴定研究进展.中国蔬菜,2011,18∶6~10

[3] 刘丹.木质素相关基因表达调控对油菜木质素合成及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4] 王雪,刘玉梅,李汉霞,等.芸薹属作物抗芜菁花叶病毒育种研究进展.园艺学报,2005,(5):174~181

[5] 吴孔明,陈万权,倪汉祥,等.植物保护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展望.2010~2011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2011∶42

猜你喜欢

黑腐病甘蓝抗病
菜花黑腐病如何防治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宜宾烟区烤烟根黑腐病发生动态及主要影响因素
保护地胡萝卜黑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变色的紫甘蓝
甘蓝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早熟优质抗病小果型西瓜新种质的创制与利用
紫甘蓝
高海拔冷凉地区甘蓝黑腐病及软腐病的识别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