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冷凉地区甘蓝黑腐病及软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2015-09-11李秀英宋继昌
李秀英+宋继昌
摘要 高海拔冷凉地区露地栽培的甘蓝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具有天然环保、无污染的优势,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部分生产者对甘蓝黑腐病和甘蓝软腐病的症状识别不清,导致防治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甘蓝的产量与品质。本文介绍了2种病害的典型症状、发病条件,并提出病害防治的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甘蓝;黑腐病;软腐病;症状识别;防治方法;高海拔冷凉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6.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28-02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5°~38°,东经100°~103°,位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交错地带,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 200~3 000 m之间。海拔在2 500~3 000 m之间的浅山和脑山生态区冬春季严寒漫长,夏秋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制约了很多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并且高原空气、水和土壤无污染,夏季栽培的露地甘蓝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具有天然环保无污染的优势,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在露地甘蓝生产过程中,部分生产者对甘蓝黑腐病和甘蓝软腐病的症状识别不清,防治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甘蓝的产量与品质。现将2种病害的识别方法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甘蓝黑腐病
甘蓝黑腐病是甘蓝栽培中的一种普遍病害,各地均有发生。正常的年份一般减产10%左右,重病年份减产可以达到25%~30%。
1.1 典型症状
甘蓝黑腐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球或球茎。病菌由气孔侵入,先从叶缘发病。发病初期叶边缘叶脉前端出现“V”字形黄褐色小斑点(图1),病斑周围常具有黄色晕圈;随后病斑沿叶脉向内扩展,逐渐形成黄褐色大斑,严重时叶脉变黑呈网状;病菌由病叶的维管束蔓延到茎部的维管束中,然后由茎部维管束向上和向下扩展,引起植株萎蔫[1],剖开球茎可见到维管束变黑。天气干燥时,叶片病斑干而脆,湿度大时,病部腐烂,但没有臭味。
1.2 发病条件
病原为甘蓝黑腐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npestris (Panmmel) Dowson]。病菌在种子或在病残体、种株上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5~35 ℃病菌均可以生长发育,在16~28 ℃连续降雨后病情指数明显增强。一般连作地块、虫害重的地块发病重,叶面结露或叶缘吐水时易发病[2]。
1.3 防治方法
1.3.1 种子消毒。用50~55 ℃温水浸种20~30 min,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播种。
1.3.2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3年轮作;采用高畦栽培,开好排水沟,避免畦沟积水,勤浇浅灌,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后田间积水;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安排栽培密度,防止茎叶郁蔽;栽培过程中及时摘除病株,结合深翻,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体,清除病原。
1.3.3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1∶0.5∶2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续2~3次。注意药剂交替轮换使用。
2 甘蓝软腐病
软腐病是甘蓝的一种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
2.1 典型症状
甘蓝软腐病多在包心期发病,发病部位刚开始时呈浸润半透明状,之后病部变为褐色,软腐、下陷,并且伴生污白色菌脓,触摸有黏滑感,有恶臭味。开始发病时晴好的白天病株出现萎蔫,早晚恢复,一段时间后不再恢复,使叶球外露(图2)[3-4]。
2.2 发病条件
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bergey et al)。该病菌无明显越冬期,在田间周而复始、辗转传播蔓延。田间病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均可成为侵染源,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从植株的伤口侵入。由于软腐病菌寄主广,经潜伏繁殖后,引起生育期或贮藏期发病。一般久旱遇雨易发病,病害的发生与田间害虫和人为或自然造成伤口多少及黑腐病等有关,蹲苗过度,浇水过量都会造成伤口而发病。地表积水,土壤中缺少氧气,不利甘蓝根系发育或伤口木栓化则发病重。
2.3 防治方法
2.3.1 农业防治。实行2年以上轮作,轮作作物以大麦、小麦、豆类和葱蒜类为宜,忌与十字花科、茄科及瓜类等蔬菜轮作。合理密植,起宽垄种植,以便于浇水和排水;发病期减少浇水或暂停浇水。播种或定植前提早耕翻整地,改进土壤性状,提高肥力、地温,促进病残体腐解[5]。定植、中耕或锄草时避免伤根,防止病原由伤口侵入。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撒入石灰消毒。
2.3.2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3 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5% CT杀菌剂水剂500倍液,或敌克松原粉500~1 000倍液,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2~3次,重点喷植株基部及邻近地面。注意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同时可兼治甘蓝黑腐病、甘蓝细菌性黑斑病等。
3 参考文献
[1] 朱启学.高山甘蓝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0(4):15-16.
[2] 司凤举,司越.甘蓝类黑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长江蔬菜,2007(10):19-20.
[3] 饶漾萍,洪海林,饶辉福,等.结球甘蓝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医生,2014(4):19-20.
[4] 赵海洋,王剑利,刘明.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2(22):31-32.
[5] 刘维新,王琼林.50%消菌灵防治包菜软腐病效果好[J].上海农业科技,2002(1):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