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学习活动中信息传播过程模式及知识流模型的建构*

2016-03-16付道明

远程教育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

付道明 吴 玮

(1.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韩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潮州521041;3.韩山师范学院 就业办,广东潮州521041)



泛在学习活动中信息传播过程模式及知识流模型的建构*

付道明1,2吴玮3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潮州521041;3.韩山师范学院就业办,广东潮州521041)

[摘要]近年来,研究泛在学习的相关成果层出不穷,但大多选取的研究视角是从泛在学习技术应用实践,或从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甚少从泛在学习信息传播本身进行考察。基于信息科学、复杂系统理论和传播动力学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模式化研究和ISM模型方法对泛在学习活动系统的信息传播机制、泛在学习活动传播过程模式和知识流的形成及传播模式等问题进行考察,提出了结论:(1)泛在学习信息传播包括信息传播者、教学信息、教学媒介、受众等四个基本要素;(2)知识吸收能力(系统最底层)、知识共享风险、信任和承诺的能力、知识共享的态度、知识资源投入、学习者的学习期望(系统的最顶层)是影响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动的六个要素;(3)泛在学习系统在信息流的基础上产生知识的流动,其知识流就像小车的分层结构一样,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知识流,在外部环境和学习者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知识产生共享、应用和创新。

[关键词]泛在学习;泛在学习;信息传播过程模式;知识流模型

目前,普适计算技术及其应用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泛在学习技术及其理论研究在教育技术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但就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从信息传播学的视角或者说从随时随地信息网络的社会性传播研究方面,人们更多地把普适计算技术支持的泛在学习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技术类型进行探讨,而对于泛在学习系统中普适计算网络的社会性和教育性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本研究将泛在学习系统看作一种社会活动和教育传播活动进行研究,即除了从传播过程模式和传播要素对泛在学习活动系统进行分析以外,还试图从泛在学习活动的普适媒介传播所形成相关的教育传播活动及其特征进行探讨。同时,在泛在学习活动系统中,信息传播的方式与传统信息传播不同,知识流的形成、传播的过程和知识流的变化会随着随时随地的传播要素而发生变化,系统中的信息传播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论文基于信息科学、复杂系统理论和传播动力学理论对泛在学习活动系统的信息传播机制、泛在学习者行为特征、泛在学习活动传播过程模式和知识流的形成及传播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缘起

(一)从信息传播学视角考察泛在学习活动系统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当今社会的三大支柱。信息传播学成为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作为研究对象。随着信息传播学研究的深入,其理论体系已经初步成熟,基本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信息传播的定义、特征、类型、功能与发展等基础理论;②信息传播过程理论;③信息传播内容制作理论;④信息传播媒介及其管理理论[1]。

在传统的传播学研究领域,“大众传播”的“传播研究”是学术界的主流,而自然界和生物界的信息传递往往被归为信息科学的研究范畴。然而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包括本研究考察的泛在学习的教育信息传播)不仅仅包含大众传播的内容,还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自我信息传播,因此,信息传播学及其研究方法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研究泛在学习的相关成果层出不穷,但大多选取的研究视角是从泛在学习技术应用实践,或从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甚少从泛在学习媒介传播本身进行考察。信息传播学将研究对象扩展到整个社会信息传播领域,为本研究对于泛在学习活动的信息传播过程模式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即应该从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社会背景下考察泛在学习活动系统。

(二)模式化研究方法及其对泛在学习活动模式研究的启示

模式是指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能够向人们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2]。在传播学研究中,自拉斯韦尔提出5W模式以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在传播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泛在学习系统中,信息主要通过随时随地的无线通讯网络来传播。随时随地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无线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3]。网络传播作为一种行为和过程,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网络传播的原理是对网络传播规律的科学揭示和理论论证,这主要体现在对网络传播模式、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和效果的研究中。泛在学习活动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产生信息的流动,教师对教学信息进行选择、采集和加工,在泛在学习系统中将其推送给泛在学习者,学习者接受到信息以后经过信息加工理解、接受信息,改变或强化原有认知、情感、态度或行为,并对信息源做出反馈。该信息传播的过程可以通过信息模型进行描述。

在泛在学习传播系统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形成系统的信息源,学习者是信息流的归宿,信道和媒体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其传播过程要素如泛在媒体、教师、学习者的改变将为系统构建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我们通过改变信息传输的媒介、师生间的“空间关系”以及师生间信息传递的“时间关系”,可以形成泛在学习中的“网上讲授型学习模式”、“基于泛在学习系统/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学习模式”以及“远程学习模式”等。

二、泛在学习活动中信息传播的基本结构及其传播机制

(一)泛在学习活动中信息加工及其认知过程

在泛在学习系统中,信息传播之所以能在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之间进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用户对信息的认识,即信息与人脑内部原有信息的相互影响和人脑中的认知图式与心理结构对信息进行一定处理加工过程得以实现。我们可以用普通心理学中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基本公式来描述。系统中的学习者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共同促进的过程[4]。

1.认知与信息加工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泛在学习系统中人的认知是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流的变换、简约、加工、存贮、提取和使用的过程,而每一过程都是由人的一定认知单元或认知形式对输入信息进行特定的操作。

2.认知过程

人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信息的输入、存贮、加工和输出四个阶段。另外,人类通过思维进行信息的主观创造,这种信息就是一种再生信息。因此,泛在学习环境中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人们的不同心理因素导致了对同一刺激的不同反应(如图1)。

图1 泛在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认知过程

信息输入的通道是通过人的感官。信息输入人脑可以分为主动输入和被动输入这两种方式。信息的存储是通过人脑的记忆来完成的。信息加工是形成思维的过程。

(二)泛在学习活动中的信息传播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对信息传播系统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广义的信息传播系统可以划分为:信源(发信体)、编码(符号化)、通道、信宿(收信体)、译码(符号解读)、反馈和干扰七个要素。这七个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可以实现信息传播的目的。狭义的信息传播系统只不过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主要是指围绕信息的传递、交流功能而构成的一个组织化的整体[5]。

依据贝罗的传播模式,无论什么类型的信息传播系统(包括泛在学习系统)都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最基本的要素:信源(传播者)、信息、通道(途径)和受播者(受传者)。这四个基本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不能相互脱离而孤立存在的,共同促成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

1.信息传播者

信息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信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的主要任务是采集信息、加工制作信息、传播信息、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2.传播内容

传播内容主要是指传递出去的信息,信息本身并不都是传播内容,只有在其传播出去以后才构成传播内容。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我们首先通过编码把从信息源得到的信息制作成适宜传播者传播和受传者能够接受及理解的信号,通过传播媒介传递给受传者,受传者进行译码以获得传播内容。

3.受传者

受传者是信息传播活动中信息的最终接受者。传播的信息只有被受传者接受、理解和认可,传播活动过程才算结束。

4.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传播手段、传播工具或信道,它是指信息从信源传播到信宿时所使用的中介物。根据使用的载体不同,我们可以将传播媒介划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泛在学习主要就是通过这两种媒介进行信息传递。

三、泛在学习活动的信息传播过程模式的构建

泛在学习活动通过普适计算媒介所形成的随时随地网络平台而展开,相对于传统学习活动的信息传播而言,泛在学习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明显不同的学习特征:一是泛在学习运用普适计算技术与网络媒介,既可以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任何需求的学习,又可以进行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学习,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的时空限制;二是泛在学习系统以图文声并茂的多媒性、交互性、非线性、超链接形式随时随地地组织信息与知识,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三是学习内容是海量的,泛在学习系统根据学习者所处学习情境和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风格,激发学习动机,使得学习者产生适应性的学习体验。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传播的规律以及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规律的科学[6],教育传播学研究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和规律,进而对教育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传输、存储的过程及其传播的要素结构进行分析。本研究试图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调查法确立泛在学习活动中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

(一)传播模式研究的比较与分析

传播模式是指对现实事件的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能够向人们表明事物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7]。在传播学研究中,自拉斯韦尔提出5W模式以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在传播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传播模式通过对信息传播系统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对系统进行理论形式的简化,使得人们清晰地把握事物的结构或过程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本论文将在国内外学者的传播模式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构建泛在学习的信息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H. D. Lasswall)的“5W”模式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H. D. Lasswall)在其著作《社会中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5W”模式。这是传播学研究史上,第一次有学者用过程模式化的方法对传播要素进行提炼。这种模式为一般传播行为结构提供了一种描述的方法,得到了传播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认同。依据这种模式的认识,可以将泛在学习信息传播研究的领域划分为:泛在学习的信息传播者研究、信息及传播内容研究、普适计算媒介研究、受众研究以及泛在学习绩效研究。但是,拉斯韦尔模式对信息系统的单向直线模式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揭示出复杂信息网络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其他传播模式。

2.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

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为七个组成要素[8]: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反馈、干扰。以通讯工程的技术过程为抽象,香农-韦弗提出的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来看仍然是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的代表。该传播模式启发本文在泛在学习信息传播模式构建中引入通讯原理,简化传播要素而分析其教学信息的流向。

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美国传播学家在早期传播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发现大众传播的生产和接受可能有大量的群体介入,传播者分别有编码、译码和释码等不同的角色,受众是一个大量的群体,并且每个受众都扮演着译码、释码和编码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施拉姆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即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9](如图2)。

图2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该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其执行的功能是编码、释码和译码。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对本论文的受众分析有较大的启示,在数字化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一种网状的结构,数字化学习者首先是从属于一定的基本群体和次要群体的,个体获取数字化学习信息后可能对信息进行再解释,并在组织内进行信息的传播,影响其他受传者。这时数字化学习者本身又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4.贝罗的传播模型

贝罗(D. Berlo)的传播模式综合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大众传播学、行为科学等新理论来解释传播过程中的各个不同要素(如图3)。

图3 贝罗的传播模式

贝罗模式对泛在学习的信息传播效果研究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传播者往往受到传播技巧、态度、知识、社会系统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优化信源的策略设计中,必须考虑传播者对泛在学习所持的态度、其具备的传播技能、知识,同时还要考虑其受到社会系统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受传者的优化策略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到以上因素。

5.马莱茨克的传播过程模式

1963年,德国的马莱茨克(G.Maletzke)在其编写的《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以系统论的视角对大众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模式化研究,并提出马莱茨克大众传播过程模式[10](如图4)。

图4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将各个要素之间复杂互动关系勾画出,这对本论文在分析泛在学习的信息传播要素之间的关系时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首先,各要素之间除了单向的信息传输以外,还会受到对方反馈信息的影响,这是因为泛在学习环境是一种平等的、双向互动的网络环境。

6.坂元昂的教育传播模式

日本学者坂元昂在1971年出版的《现代社会的教育技术学》一书中,提出了一般教育传播过程模式(如图5所示)[11]:

图5 坂元昂的教育传播模式

坂元昂的教育传播模式阐明了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具三个主要因素。这三个因素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该教育传播模式是分析教育传播过程、解释教育传播现象的比较有用的模式。

(二)泛在学习活动的信息传播构成要素

通过文献梳理,笔者认为,国内外学者对于传播模式的研究更多的是从不同理论视角而展开,并不能完全适合泛在学习活动中信息传播要素及其结构关系的研究。因此,在参照国内外学者有关传播模式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将泛在学习活动的传播要素划分为:泛在学习的传播者、泛在学习的传播内容、泛在学习的传播媒介以及泛在学习的受传者。

1.泛在学习的传播者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信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泛在学习信息传播者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传播层面进行梳理:首先,在宏观层面,泛在学习的宏观决策机构如教育行政部门是泛在学习系统的目标制定者;其次,在中观层面,提供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或培训的组织机构是泛在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直接面向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和管理;最后,教师和助学者是依据教学目标提供教学内容的信息传播者。总体上看,泛在学习传播者的基本任务是采集信息、加工制作信息、传播信息以及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2.泛在学习的传播内容

泛在学习的传播内容是指由信源传递出去的教学信息。泛在学习就是在泛在学习系统的支撑下实现的一种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因此,具体的泛在学习活动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即选定传播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泛在学习目标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一般来说,泛在学习的教学信息/内容包含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数字媒介如数字视音频、CD-ROM、多媒体软件、数据文件、数据库、在线管理系统和网络课件等中。

3.泛在媒介

媒介是泛在学习信息传播的“中介物”。泛在学习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指能够使泛在学习的信息传播者与信宿双方发生信息传播关系的渠道、通道、工具和物体等中介物。泛在学习的传播媒介是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媒体的一部分。

4.泛在学习的受传者

泛在学习的受传者又可以称为受众,他是泛在学习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受者。泛在学习传播的信息只有被受众接受、理解和认可,传播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受众和传播者的角色并不是固定的,如通过互联网的协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就可能互为传播者和受众。

泛在学习的受众总体上具有:人数众多、分布面广、素质较高、主动性强、隐匿等特点。但同时由于泛在学习主要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教学传播媒介,因此,学习者可以分布在计算机网络覆盖的任何地方,这就要求其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较强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基于专家调查的泛在学习信息传播过程模式分析

1.研究过程

论文采用德尔菲法(Delphi),选取了5位教育传播研究领域的专家和5位泛在学习研究领域的专家作为专家调查的样本,通过“建立预测—选择专家—设计变量及量表—组织调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的过程,确立泛在学习活动的信息传播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根据德尔菲法的原则和要求,本研究以网络调查(电子邮件)为主要形式①本研究共开展了三轮电子邮件的交流,第一轮调查从2014年5月10日至7月10日,第二轮调查从2014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第三轮调查从2014年12月10到2015年1月20日。。

2.第一轮调查资料的分析

本次调查在参照拉斯韦尔、香农-韦弗、施拉姆、贝罗以及马莱茨克等人构建的传播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泛在学习活动中信息传播流向,从而构建了泛在学习的信息传播过程模式的原型(如图6所示)。

图6 泛在学习的信息传播过程模式原型

第一轮调查通过网络向10位专家发送了10份调查问卷,最后得到10份邮件回复,但其中一位专家的回复中问卷的回答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因此确立其中9份问卷为有效问卷。9位专家从整体上对过程模式进行了评价,认为传播要素比较全面地勾画了泛在学习信息传播的过程,但结构过于简单,无法详细描述泛在学习活动的信息传播过程,并反映出泛在学习活动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本质。本研究针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原型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形成了第二阶段的调查表。

3.第二轮调查资料的分析

第二轮调查一方面向专家汇报了第一轮的调查结果,另一方面又向专家解释了研究者通过文献研究所形成的第二轮变量情况。第二轮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专家基本同意第二阶段传播要素的分类,但建议应该将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勾画出来,并形成现实的教育传播形态。

4.第三轮调查资料的分析

第三轮的调查调整了要素间的结构关系,并将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通过概念引入过程模型,最后收集专家建议,回收了有效反馈表10份,有9位专家同意按照表1的形式建构过程模型,研究者认为德尔菲法调查目标基本达成。

表1 泛在学习活动传播要素调整情况

根据贝罗的观点,任何传播过程都可以分解为信源、信息、通道和受众四个要素。因此,泛在学习信息传播也包括了信息传播者(如,泛在学习的宏观决策机构、教学组织机构和教师)、教学信息、教学媒介、受众(学生)等四个基本要素。于是,构建了泛在学习的信息传播过程模式(如图7)。

图7 泛在学习的信息传播过程模式

首先,泛在学习的组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为学习者提供教学信息(教学内容),同时传播者会受到教学信息的影响,如来自教学信息的反馈会引起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反思,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

其二,信息通过教学媒介如数字音像媒介、数字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移动通讯媒体、普适计算媒体以及其他一些数字化媒介进行传递。这一信息传播过程是泛在学习实现的关键,何克抗教授(2002)将这一过程称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这是泛在学习实现的方法。同时,这一整合过程也是构建泛在学习环境的过程,是李克东教授(2001)分析的泛在学习的三要素之一。

其三,泛在学习者通过数字化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信息并发出反馈。在这一信息传播过程中,教师还承担着对学生的评价任务,他们一般通过其泛在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满意度情况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泛在学习信息传播过程中,各种泛在学习资料(如数字视音频、CD-ROM、多媒体软件、数据文件、数据库、在线管理系统、网络课件以及其他资料)以及泛在学习的支撑系统、支持服务系统为泛在学习者提供了泛在学习资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泛在学习者首先是从属于一定的基本群体和次要群体的,个体获取泛在学习信息后可能对信息进行再解释,并在组织内进行信息的传播,影响其他受传者。这时泛在学习者本身又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学生之间也会产生信息传播的关系,他们可以以同步或异步的方式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协作和交流。

最后,通过以上的信息传播过程,泛在学习最终促进了教学的改革,实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得泛在学习的目标得以实现。

四、泛在学习活动中知识流模型的建构

(一)基本概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系统中的关键资源,泛在学习系统中各传播要素间的知识流(knowledge flow)成为提升学习绩效的关键。知识流(knowledge flow)的概念是知识管理领域的基础概念,在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发表的文件中,提出世界创新系统的平稳运作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因此,有关知识流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热点。Capello提出,集体学习是学习者在同一规则下所进行的与其他学习者相互补的知识产生和转移的过程[12]。K. Arrow和N. Rosenberg分别从“做中学”和“用中学”的视角指出,知识的流动需要到工作实践和使用知识的过程中去积累,并实现知识的价值。国内一些研究知识流的学者,如李元旭、官建成等提出,知识流是学习者在学习创新中产生和传播的。

在泛在学习活动系统中,信息传播是知识流动的基础,但教育信息的传播不一定会产生知识的交换过程,然而,有效泛在学习行为的产生要求系统除了将信息与信息连结起来以外,还必须使得信息与活动,以及信息与人连结起来,从而产生知识流,使得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普适计算媒介在各传播要素间传播。

(二)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影响要素及其系统结构

本文采用解释结果模型分析方法[13]通过“建立系统要素关系表—建立邻接矩阵—求出可达矩阵—对可达矩阵进行分解—建立系统结构模型”等步骤,对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要素及其系统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梳理。

1.知识流影响要素的分析

泛在学习是指指在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相融合的空间里,学习的发生、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学习者可以得到普适计算环境的随时、随地的支持[14]。其过程是随时随地的信息提供者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为泛在学习者提供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利用普适计算媒介完成有效性学习活动,并根据泛在学习系统提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习活动作出评价,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和知识共享研究成果,并结合泛在学习相关特点和本质,我们可以把上述泛在学习活动中知识要素分解为:泛在学习者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共享风险、信任和承诺的能力、学习者知识共享的态度、学习者知识共享意图、知识资源投入以及学习者对知识的期望收益等7个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且相互影响,得到最终的学习绩效。依据解释结构模型方法的前期理论要素的建构一般采用定性分析的惯例,我们将因素Si分别与其他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到如下表的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符号○表示二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表2 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根据要素关系表建立邻接矩阵A

3.进行矩阵运算,求出可达矩阵

4.对影响要素进行水平分区

根据以上计算出的可达矩阵所识别的系统各影响要素之间的联通关系,我们可以对系统进行分解,并得到水平分区。通过水平分区可以将系统进行分解,从而确立结构模型的基本分区。

(1)区域分解。我们对可达矩阵M的行和列位置作适当的变换,即把S1、S3、S4、S5、S2集中在一起,如M’所示。

(2)水平层级分解。首先,对于i=7满足R(Si)∩Q(Si)= R(Si)条件,因此可以将要素S7抽掉,表示S7为该系统的最顶层,也就是系统的最终目标(见表3)。

表3 水平层次1

以此类推,依次抽取要素得到系统水平层次2、3、4(见表4-6)。

表4 水平层次2

表5 水平层次3

表6 水平层次4

通过以上分析过程,我们发现知识吸收能力(S1)是系统的最底层,是引起系统运动的根本原因(如图8所示)。

图8 泛在学习系统中主要知识要素的ISM模型

通过以上运算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泛在学习者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位于整个学习系统要素体系最底层的影响要素,它对其他六个要素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是引起系统运动的最根本原因;其次,泛在学习者的知识共享风险和信任和承诺的能力以其知识共享的态度为中间变量,从而间接控制知识资源投入因素,同时,知识资源投入也受到学习者知识共享意图的影响;最后,学习者的学习期望是系统的最顶层,是整个泛在学习系统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它除受到学习者知识吸收能力的因素影响外,还直接受到系统中知识资源投入因素的制约。

(三)泛在学习活动的知识流模型

泛在学习活动是一种知识传播与创造的过程,根据Verna Allee的观点,在泛在学习活动中,知识既是动态的(过程知识),也是静态的(实体知识)。其中,静态性的知识通过泛在学习系统的编码,从而使得系统中的信息传播具有产权和可测度特性;而动态知识是通过泛在学习活动被创造、加工、积累、共享和应用二产生出来的[15]。泛在学习行为是泛在学习系统中一系列有动机、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学习者的行为是学习者与泛在学习环境之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该行为活动总是通过各种具体的操作来完成,最终形成多种泛在学习的模式。

依据国内外学者关于知识流研究采用模型方法的传统和研究成果,以及前期研究中构建的泛在学习活动的信息传播过程模式和系统ISM结构模型的分析,我们认为,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包括了知识在u-learning的传播者(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主体)、普适传播媒介以及受传者三个主体流层之间的流动,以及各传播要素内部的知识流动(如图9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知识流的方向)。

图9 泛在学习系统的知识流模型

该模型以“知识流小车”模型为基础,即认为泛在学习系统的知识流就像小车的分层结构一样,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知识流。同时,结合供应链知识流模型[16]的观点,泛在学习系统的知识流在信息传播的源头和目标之间来回游动,通过教学信息、传播者、信息链、编码、解码和吸收在泛在学习系统的上、中、下游三个部分转移和流动,在外部环境和学习者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知识产生共享、应用和创新,同时,泛在学习系统知识的流动依赖于系统中知识要素的相互影响,从而使得知识流动产生驱动力。

五、研究结论

泛在学习活动的信息传播及其知识流研究是近年来教育技术学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代表了泛在学习技术和泛在学习理论研究的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模式化研究和ISM模型方法,得到以下结论:

(一)通过文献研究和德尔菲调查法确立泛在学习活动中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

泛在学习信息传播包括了信息传播者、教学信息、教学媒介、受众等四个基本要素,其构成和结构,如图10所示。

图10 泛在学习的信息传播过程模式

(二)通过ISM模型方法和文献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泛在学习活动的知识流模型

知识吸收能力(系统最底层)、知识共享风险、信任和承诺的能力、知识共享的态度、知识资源投入、学习者的学习期望(系统的最顶层)是影响泛在学习系统中知识流动的六个要素。

泛在学习系统在信息流的基础上产生知识的流动,其知识流就像小车的分层结构一样,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层知识流,在外部环境和学习者内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知识产生共享、应用和创新(如图11)。

图11 泛在学习系统的知识流模型

[参考文献]

[1]司有和.信息传播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24.

[2]王培智.软科学知识辞典[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776-777.

[3]王中义等.网络传播原理与实践[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9):35-66.

[4]倪波,霍丹.信息传播原理[M].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5]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8.

[6]刘斌,张文兰,焦伟婷.传播学视角下移动学习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6):69.

[7]王培智.软科学知识辞典[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776-777.

[8][11]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7.

[9][10][英]D.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45-46.

[12]Capello R.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 technology milieu: 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 Regional Studies, 1999 (33):4.

[13]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04.

[14]付道明,徐福荫.普适计算技术环境中的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7(7):95.

[15]刘明慧译.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89-90.

[16]安小风,张旭梅,张慧涛.供应链知识流模型及知识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91-193.

付道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学习科学与技术。

责任编辑:陶侃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Model and Knowledge Flow Model in Ubiquitous Learning

Fu Daoming1,2& Wu Wei3
(1. School of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2; 2.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Guangdong 521041; 3. Vocation Guidance Office, Hanshan Normal College, Chaozhou, Guangdong 521041)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elated researches and achievements on ubiquitous learning have been popular, however, researchers prefer to study it from technology practices or learning theories rather th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system complexity and transmission dynamic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mechanism of ubiquitous learning, its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model, the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model of knowledge flow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modeling study and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Finally,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of ubiquitous learning includes message sender, teaching information, teaching media, and information receiver; (2) there are six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the system bottom), the risk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 ability of trust and commitment, the knowledge sharing attitude, knowledge resources' input, and the learners' learning expectation (the system top), which have an impact on knowledge flow in ubiquitous learning; (3) The knowledge flow depends on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Just like the layered structure of car, the knowledge flow can be divided into up, middle and down layers of knowledge flow. Finally,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learners' intern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knowledge sharing,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happened.

【Keywords】Ubiquitous learning;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Model; Knowledge flow model

收稿日期:2015年10月17日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泛在学习活动的优化设计与效果研究”(课题批准号15YJA880016);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课题“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13YJC880080)研究成果。吴玮:本文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6)01—0070—08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
构建基于泛在网络的实验教学平台的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泛在学习中音乐课堂新型师生关系研究
泛在背景下图像处理课程学习平台设计研究
无线网络环境下美术课堂泛在学习的实践与创新
泛在学习环境下非结构化网络学习资源共享机制
泛在学习理念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