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复合实践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初探
2016-03-16陈崇斌朱钢国邬凌羽
陈崇斌 朱钢国 邬凌羽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基于多元复合实践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初探
陈崇斌 朱钢国 邬凌羽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卓越教师培养是当下高校实施的四大人才培养创新工程之一。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从2013年开始进行卓越教师培养的试点工作,采取3+3(X)+1的多元复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强化学生在中学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在提高学生教学基本技能、更新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多元复合实践 卓越教师 培养模式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品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卓越教师成为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促进卓越教师的培养工作,教育部于2010年出台了卓越人才培养规划,2014年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明了卓越教师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意见》提出:卓越教师培养要“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产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新机制”[1]。因此,建产高效、合理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当前卓越教师培养的关键。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在卓越教师培养的试点工作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建产了3+3(X)+1的多元复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3+3(X)+1多元复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总结,以抛砖引玉,共同促进卓越教师的培养。
一、3+3(X)+1模式的实践依据
在卓越教师计划的试点初期,国内学者已就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进行过专门研究[2],这里不再赘述。培养卓越教师首先要改革现有的师范生培养体系,建产新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之前,需要知道原有模式存在的长处与弊端,然后有目的地进行调整。实际上,长期困扰我国师范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脱节,表现在:刚毕业的绝大多数师范生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教学技能不够成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基础阶段的教学工作。正是这个原因,教育部在《意见》中提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要“建产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要吸纳基层的优秀教师参与卓越教师的培养过程,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形成高校与中小学(U-S)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依据教育部的这种精神,各级师范院校纷纷出台了各具特色的师范生培养模式,虽然形式多样,但实质大致还是两种——“本科四年一体”模式或“本科和教育硕士一体化”模式。以教育部的部分部属院校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在免费师范生培养中实行的“3-3-2-2”教育实践体系就是“本科四年一体”模式。其中的“3-3-2-2”具体是指:“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个实践教学主体、协同开展实践教学指导的“中小学资深教师+大学专业教师”、“国内+国外”双向发展的实践教学地域[3]。华东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实行的“4+N+2.5”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本科和教育硕士一体化”模式,其中“4”为本科阶段的学习年限,“N”为本科毕业后在基层教学单位的工作时间,“2.5”为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时间[4]。其他地方院校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还是这两种模式,只不过在具体实施细节略有不同。以西华大学的“园丁班”模式为例,该校采取了“3+1”、“4+2”和“3+3”三种模式进行师范生的培养。其中“3+1”模式是指,学生在4年本科学习期间,3年在校学习学科基础理论,1年到中学跟班见习、顶岗支教和教育实习;“4+2”模式,学生在完成4年本科学业的基础上,攻读2年教育硕士,本科和教育硕士“本硕连读”;“3+ 3”模式,学生在完成3年本科学习的基础上,择优选拔优秀学生攻读3年教育硕士,实现本硕分段设计、贯通培养[5]。
然而,卓越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的磨炼,目前所采取的各种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中,除华东师范大学的“4+N+2.5”模式外,在教学实践这个环节方面做得还稍显不足。而华东师范大学的“4+N+2.5”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经历足够的教学实践磨炼,但培训的计划周期较长,中间环节很难进行监督和指导。在借鉴国内师范院校的卓越教师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并参考来自基层教学单位的反馈意见,我们决定在卓越教师培训过程中尝试采取“3+3(X)+ 1”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在“3+1”模式的基础上,增加3 (X),即学生分别在本科学习阶段的第四、五、六学期到实习基地参加为期10-15天的教学实践,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和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为保证卓越教师试点班的学员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学实践锻炼,学院从中学一线聘请了一批特级教师作为学员的校外指导老师,由他们负责学员在中学一线的实践修炼和教学指导,每3名学员配备一名特级教师。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指导则由高校内的教学与科研均显优势的教授担任。
二、3+3(X)+1模式的实践内容
3+3(X)+1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现存师范生培养体系中存在教学实践不足的问题。因此,侧重于学员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的训练,建产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实践课程体系是该培养模式的核心。与传统的见习、实习、研习的师范生实践模式相比,3+3(X)+1模式的教学实践内容远非形式上增加的“3(X)”“和1”所能体现的,在实践形式上包括:三阶段中学一线的“三一修炼”、整学期(第七学期)的教育实习、结合中学教育教学的毕业设计等内容、参加特级教师工作室定期举办的教学公开课与教学展示活动及参加各级教学技能比赛、教学创新比赛等竞赛活动的教学实践;实践内容也更加多元,包括教学基本技能实践、教育研究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自主学习与小级合作实践等内容。因此,3(X)+ 1涵盖多种教育教学实践形式、多元的教育教学实践,力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科学有效的实践锻炼,为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基础。3(X)+1的教育教学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基本技能实践
熟悉基本的教学环节、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是卓越教师试点班学员成长的基础。该环节的实践锻炼主要安排在三阶段中学一线的“三一修炼”和第七学期的教育实习中进行。
三阶段中学一线的“三一修炼”是指,试点班学员分别在第四、五、六学期到中学一线参加为期10-15天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这个阶段,学员按计划到校外导师所在学校进行实践,分阶段完成相应的教学实践任务。在修炼期间,在中学一线特级教师的指导下,卓越试点班的学员首先要进行大量的听课、评课活动,了解中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观察特级教师工作室中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此基础上,学员在特级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写一份优秀教案,上一节教学公开课,写一篇教学反思”的“三一修炼”任务。撰写教案是公开课的准备阶段,每位学员都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就教学重难点、学生活动等具体教学环节进行说课,进而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然后才能上公开课。公开课活动是修炼的核心实践活动,也是学员学习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导师们会给予高度重视,通常会级织工作室的所有学科骨干来参与这次活动的听课与评课过程,会针对每位学员的课堂展示进行全方位的点评。最后,学员再根据基层导师的评课意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总结、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听课的“体验”、撰写教案并上课的“实战”、课后在指导教师点评后的教学“反思”三个阶段的实践锻炼,学员很快熟悉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并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这样的修炼活动,学员不仅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一线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缺差,然后有目的地去完善自己,个人的整体素质会得到迅速提升。同时,学员还会积极参加特级教师工作室定期举办的教学公开课与教学展示活动等教学实践,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第七学期整学期的教育实习是卓越班学员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提高并初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阶段。在这个学期,卓越试点班的学员分别到自己校外指导教师所在的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在实习期间,学员一方面要跟随一线的特级教师跟班听课,学习导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另一方面要顶班上课,把学到的教学艺术和技能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一线特级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的教学技能得到巨大的提升,教学风格也会在导师的帮助下初步形成。
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也是促进学生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实践途径。参赛教案的设计环节能锻炼学员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即兴的演讲能锻炼学员的应变能力、课堂展示则能提高学员的教学技能,等等,更重要的是学员在比赛期间精力高度集中,很容易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或方法,对他们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卓越试点班的所有学员在校期间都必须参加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通过大赛的锻炼来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
2.教育研究实践
仅具有高超的、娴熟的教学技能的教师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教书匠”,作为卓越教师必须具有很好的教育研究能力。因此,为培养学员的教育研究能力,卓越试点班实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科研复合的工作机制,将本科毕业论文与中学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整合在一起。
试点班学员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教育实习指导实行同一导师制,即他们在教育研究方面接受的是中学一线特级教师的精心指导。学员的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通常需要六、七、八三个学期的时间。第六学期,学员与校外实践导师确定基于中学学科教学实践的论文选题;第七学期,学员充分利用整学期的教育实习过程开展毕业论文的调研与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完善论文研究方案与研究思路;第八学期,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习实践体验与感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这种基于中学教学一线的教育研究,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规范的学术训练,而且可继续深入、拓展相关领域,为将来继续从事教育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因毕业论文选题基于实际的教学活动,其研究成果可应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历这样的实践锻炼,学员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为将来成为真正的卓越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当前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强调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出现翻转课堂、生本课堂、慕课等新的教学方式。为适应这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卓越试点班的学员必须了解并亲身参与这种教学改革的实践。
为适应基础教育的这种发展,师范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应的课程,积极将基础教育专家请进大学课堂,取中学教育专家和大学教师联合授课方式,将“学科教学论”、“教学技能训练”等课程与基础教育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但由于教学改革的主战场在中学一线,高等师范教育中最为缺乏的环节应该就是最新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的实践锻炼。而一线特级教师正是中学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他们会通过三阶段中学一线的“三一修炼”、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等实践活动把最新的教学改革理念传授给卓越试点班的学员,并指导他们积极参与教改的实践活动。同时,这些特级教师通常会以特级教师工作室会的名义定期举行教学公开课与教学展示活动,许多新的教学改革理念、方法等会在这些活动中集中展示,级织卓越试点班的同学参与这些活动,他们收获会更大。
另外,学院每年都会承办很多针对中学校长、中学名师、学科骨干教师开展的国培、省培项目。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一些中学一线的特级教师、教研员会被邀请到学院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多数是关于基层教学改革的内容。因此,试点班的学员自第三学期开始还须参与学院承办的各类教师培训活动,了解、体会基层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通过多方面的实践锻炼,学员的教学改革意识明显得到加强,并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比如,学员在课余时间开展了慕课课件的制作等实践活动。
4.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实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已深入基层教育领域,因此,师范生很有必要经历这样的实践锻炼以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小级协作实践也是卓越试点班学员重点开展的活动内容。实际上,在三阶段中学一线的“三一修炼”过程中,学员们已经将自主学习和小级协作很好地结合了。在中学一线修炼的具体计划是各学科小级自主制定,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也体现小级成员间的合作。而在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科的10名学员可分成三个学习小级,小级成员在一起开展集体备课、试讲、评课等活动。同时,由于实践地点深入到基层,学员要面临实践期间包括吃、食、住、行在内的各种事务。每次在处理这些具体事务时,小级成员都明确各自的分工,然后统一协作完成这些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各种事务。学员们课余时间的慕课课件的制作则完全是学员自主开展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扬学员们相互协作的精神。
除了以上四种比较系统的教学实践外,卓越班的学员在中学实践期间还需要进行班级管理、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班主任工作实习,抽出一定时间到基层学校的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等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工作见习,加深对于中学管理工作的认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通过这样系统的、多元的、多阶段的、多种形式的中学教学实践活动,学员很快熟悉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迅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为成为卓越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目前卓越教师的培养试点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年,所有学员都已深入中学一线接受教育教学实践的锻炼。以试点班科学教育小级为例,该小级的学员已经到杭州康桥中学、温州南浦实验中学、杭州建兰中学开展了修炼活动,本学期即将到宁波外国语学校进行教学实践锻炼。通过这些锻炼,卓越试点班学员的教育教学技能都取得较大进步,其中个别学生已经在2015年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上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应该说,卓越教师的试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根据教师的成长规律,学生在短短的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就成长为成型的卓越教师是不现实的,因此卓越教师试点班比较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系统的培养和锻炼,学员能够发展成为品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技能娴熟、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优秀师范毕业生,让他们拥有成为一名卓越教师的深厚潜质。因此,对比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卓越教师3+3(X)+1培训模式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与中学一线特级教师大力协作,加强学生在中学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他们尽快熟悉并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将来从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学生可以在走上教学岗位后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而且起点高,教育理念新,教学技能娴熟,经过努力迅速成长为基层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2014-8-1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408/174307.html.
[2]柳海民,谢桂新.质量工程框架下的卓越教师培养与课程设计.课程教材教法,2011(11):96-101.
[3]石洛祥,赵彬,王文博.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育实习模式构建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5(5):77-81.
[4]陈群,戴立益.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中国高等教育,2014.20:27-30.
[5]吴越,李健,冯明义.地方师范大学“卓越教师”的培养路径分析——以西华师范大学“园丁计划”为例.中国高教研究,2015(8):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