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孟子思想中道德与审美的交融
2016-03-16陈明华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陈明华 (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浅论孟子思想中道德与审美的交融
陈明华 (青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青海 西宁810008)
〔摘要〕孟子的道德观念以仁义礼智为基础,其中尤以仁、义为核心,认为道德根源于人性,来自人的“四端”;美由“善”充实而来,逐渐从美善合一的概念中分离而独立存在,展现主体全部的人格和内在精神世界;通过内在的“求己”,使主体可以自主自觉的行“礼”,从而实现外在的“仁政”理想,这样就调节着主体自然本能之欲与社会规范之理的矛盾冲突,即真正的德美交融。道德和审美是一种内化与外延的关系,是天理与人欲的和谐,是内在与外在、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融合着生命价值、人性伦理、社会功利和审美教育。
〔关键词〕道德;审美;仁;义;礼;智;
道德是春秋时代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逐渐脱离宗教传统而独立存在,道德问题的探讨从某种角度可以看做是对人性的探讨。先秦时代,不同学派不同思想都对人性的内容、善恶、本质等问题做了不同的阐释,丰富了中国人性学说的思想内容。孔子朦胧中意识到了人,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①,其核心思想是“仁”,“仁”涵盖了一切的德性,蕴含着孔子一生的思想,确立了人性学说的主流枝干。尽管他对人性的界定很模糊,但对突破奴隶主时代的神权与宗教束缚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将眼光投向了人,并发现了人内在的人格世界,为人性学说的开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孟子进一步深化了其人性论的观点,提出了“性善论”的伦理学观点,将“仁”和“义”相提并论,认为善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②,认为人“犹水”,有向善的可能性,需由人的内心来管理,用仁义礼智来引导,具体实践的方法就是要养心即“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③。他的“四端”④说表明人的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是发源于人的本性,根植于人的内心,即“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也,我固有之也”⑤,“仁义礼智根于心”⑥。实际上他是在为统治阶级制度所需要的伦理道德寻找一种人性上的根据,使人具有了道德的主体性,而不再是天、宇宙等外加在人身上的。之后的荀子“性恶论”虽然也是为统治阶级的制度寻找一种人性依据,但他是在对孟子“性善论”批判的基础上,更加真实、客观、直白坦言人性是恶的,人的物质、生理欲望等是人的自然本能,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主体要在后天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自然本能,克服天性,这种约束和克服的过程就是人德化的过程,是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标志。可以看出荀子更加关注人的“性本恶”的自然属性,缺少对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这个社会属性的深刻认识,但是他的以礼为人的原则,以法为统治的礼法一体思想是对孟子思想及儒家“内圣外王”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使得儒家德美思想具有了向社会意识形态方面转变的可能性。孟子是在承认人的自然本能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社会性,在自然本能方面,他承认人的身体器官对于味、色、声、臭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如“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⑦;他也承认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金钱物质。“何必曰利”⑧只是在特殊语境下提到的,主张国君要用道义、仁政来统治天下,不一定要用赤裸裸的利益来治理国家。孟子不是不谈利,只是不想把金钱等物质极端化,对于物质的欲望是节制而不是禁止。此外,在人的社会性方面,他主张通过“内圣”达到“外王”实现“仁政”,将道德伦理从人性自身的角度来阐释,并进而上升到美的高度,为孔子的仁学审美提供了理论论证,也对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中国的人性学说更加丰富饱满了。总之,孟子的思想主张更加合乎人的需求层次,合乎人的发展规律的,具有现实性、社会性和系统性,因此是合理的、深刻的和系统的。
一、孟子思想的道德内涵
孟子思想中的道德是以仁、义、礼、智为基础的,其中尤以“仁、义”为关键。“仁”起初是由孔子提出来的,把仁看成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根本属性,朦胧中意识到了人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美德都属于仁的范畴,爱也是有差别的,要先爱父母。孟子进一步提出“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⑨,补充了仁还是一种人的情感表现,强调情感的真实性、发自内心的纯粹性、行为动机是纯伦理性质的;同时在孔子的仁有差别的基础上,将仁爱道德延伸到自然保护方面,补充了仁有种类,有先后次序之内容,人不仅要爱父母,还要依次爱百姓,爱世间万物,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⑩这样就把道德的内容扩展开来,将自然保护与人伦道德联系了起来,体现了孟子思想中仁爱的包容性,突出了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义,简单来说是指“羞耻之心”○11,但他对义作了深刻思考,“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12,就是经过理性思考去做对道德很重要的事,强调理性,带有个人的一种反思取向;礼,即“恭敬之心”○13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规范了人的社会交往;智,即“是非之心”○14,是指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社会规范的灵活变通,蕴含着主体的判断力和智慧。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我们可以分别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来理解“性”与“习”,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随着后天的生活环境而有所改变,但是至于有多“近”并没有明确回答,孟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人的本性都是向善的,确定了“近”的具体内容,人要不断用仁义礼智来约束自己,这既是一种内在修养也是一种至高的善,这种善属于人的社会属性中的道德性,道德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他曾在谈及君子与一般人的区别时提到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15,就是说仁义等德性把动物与人区别开来。他提出的“四端”也即人的共性,是仁义礼智的萌芽状态,揭示了人的情感与心理的某种关联,这样他从孔子对人的外在属性的探讨延伸到了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规定上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用道德理性来予以规定。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天生德于予”○16,孟子进一步揭示德根源于心,心可以掌控德,所以我们要调节好自己的心,要养心,要养浩然之气。 同时他的德性论述如“性本善”的总结还充满着人性的内容,要知道在孔孟之前,“善”扮演的一直是“天人合一”观念强加下的“命”,是外在强加的,而孟子的“性本善”则将“善”归结为是人自身的“性”,属于自己的本性,是一种人对自我的探知,更加突出了人性,而不仅仅是天性,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这样主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不再是完全被动地等待天命。
二、该道德内涵中的美学思想阐释
道德是一种理性伦理的约束,而审美是一种个人内心的愉悦感,是享受自己的自由和价值,尽管孟子的言语中并没有直接涉及到以美为对象的哲学基础,更多的是以仁为基础,以性本善为核心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7等话语是与修身养性有关,只是为了自我控制,是纯粹的道德内容。但有一些话语却既包含着道德,又超越道德,达到审美的境界,其代表性语句就是“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18。
“可欲”就是让人喜欢,是一种合目的的善,所以这种善是让人喜欢,讨外人喜欢的,那么“可欲”之事是有一定的道德内涵的,但这种善并不一定出自人的内心,或许只是为了获得外人一个好的评价而已。他进一步提出“有诸己”才是“信”,就是说还有一种善行是出自内心的真实和真诚,通过自己的经历体验可以想到别人当时的处境而自愿主动的实施善行,这是善的更高一种境界。在往上就是“充实”的境界了,把仁义礼智或者说真和善进一步充实到内在,这就是美 ,在此之前,美善一直是合二为一的,孟子首次将美置于德之上,美也就逐渐作为独立的概念被提出来了,孟子将人格理想赋予了一种美的意蕴,使得道德与审美水乳交融。充实的德上升为美,但是外在的形体可以展示内在的真和善,如“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19心正,形体中的眼睛明亮;心不正,眼睛就不明亮,通过外形也可以看到内在的真善,如果真善一直贯穿在整个生命形体和灵魂中即为“充实”,这就是更高境界的善,是美。孟子曾提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⑩就是说孟子是承认外在美的,并认为人的外貌的美是天生的,要对得起这种美,就要有能力,充实自己的德性,否则就辜负了这种美。孟子的言外之意是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的美并不统一,需用德即仁义礼智来加以调节直至内外和谐统一。
不断“充实”内在的仁义礼智即是“美”,充实还有“大”“圣”“神”几个境界,“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为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美是靠充实内在的仁义礼智而得来的,强调个人主体的内在修养;“有光辉”是“大”,这是“内圣”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美的超越,也就是说内在德充实到一定程度,散发出来的气质或光芒能够影响到别人,使德发扬光大的意思,并不是纯粹的、具体的、物理意义上的大的体形;“化之”为“圣”,这是“大”的进一步发展,达到了“化”的境界。“化”就是感化,是不知不觉影响到别人,使别人也自然而然的像自己那样朝着圣人的那个标准去做。同时这种美是内在的德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与外在形态美完美统一在一起的气质美,趋向和谐,给人一种理想美的感觉;“不可知”是“神”,是个人修养最高境界下的人的精神状态,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的神秘美,而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越有限达到无限,超越时间和空间,要靠人毕生去追求和探索,这也是生命的另一种价值存在。
三、二者交融分析
生命自身存在是前提,没有生命,一切的德与美、人性、价值、社会功利等便无从谈起,孟子的德美主张也是建立在尊重生命本身的基础上的。他一生都在求“义”,但“生”却可以与“义”相提并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20就是受当生与义不发生冲突时,他对生命是真心追求的。“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21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器官口、目、耳、鼻、四肢对于美味、美色、悦耳的声音、芬芳的气味及舒适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是人的自然本能,孟子承认人的自然本能本身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他对于仁义礼智德性倡导中也关照着人内心中的真实情感。“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信”即真,不仅要行“善”,更强调发自内心的去行“善”,去寻找永恒的快乐。乐是人最根本的东西,以那种合乎人的生存需要的是一种乐,单纯的生理直了乐要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终究不永远的属于自己,而由道德带来的审美或愉悦之乐在孟子看是人应有的道德与自我,这种道德与自我结合的乐是合乎天理和人性的,主要靠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把握,所以这种乐会永远属于自己,并且也是自己的自由创造。同时,这种乐基于为和谐、稳定的社会做贡献,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乐。在充实德的过程中,他也提到了主体要不断的修炼,进而达到“大”、“圣”、“神”不同境界,这既是一种德性的实践目标,也是整个生命的运动节奏,这种有节奏的生命运动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感。
当生命存在后,如何完善生命、和谐生命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选择的行为又解释着人性,所以孟子的德思想涉及到人性伦理和社会功利。“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当生命与自我追求的道义发生矛盾的时候,他选择的是道义,是仁义礼智等德性,追求的是“内圣”,进而实现“仁政”理想。他与告子的争论“何以谓仁内义外也”○22及他在教公都子如何回答孟季子的“何以谓义内也”○23中明确说明了仁义等德性是人的内在,要不断充实内在的德性。他的“性善论”主张中,“善”是仁义礼智的总和,是一切人性美的起点,“充实之谓美”,充实的是主体内在的仁义礼智等善,善是起点,是美的基础,这就由德升华为美,美中包含德,同时又超越德,当善充实到一定程度后,善消融于美中,以美的状态呈现出来。所以孟子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补充了仁义等德性不仅要有,还要不断的积累、扩充,对于德性数量的强调,他曾把仁等美德比喻为五谷,如果不成熟,则“不如荑稗”○24。有仁义充实在内心, 主体就有了价值支撑点,人格就具有了独立性,有种“万物皆备于我”○25、“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26、“人皆可以为尧舜”○27的自信和豁达,散发人格美的魅力。这种内在的人格美与外在“践形”后的形体美便统一起来,这就是孟子眼中内在的真善与外在的美的统一。总之,美是主体内在的道德综合作用的结果,展示主体全部的内在人格修养和精神状态。他眼中的审美充满了道德的内容,不仅有情感体验,还有价值判断,丰富的、深刻的社会内容,也是人对自己靠仁义礼智创造的自由的一种价值肯定,使单纯的个体人格美延伸至外在社会理性的践行。这种美感既有内心情感又有理性思维,这样就把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人的审美需求和社会理想,解决了社会之理与自然本能之欲的矛盾冲突,使自己的外在和内在处于一种和谐的统一中。同时这种美也反过来会促使自己不断充实内在美,在面对价值追求和现实社会的摩擦中不断解构自己,这样就由个体的人性之美延伸到了社会美,换句话说就是孟子眼中的“善”“超越了个体的有限的生存需要,而成为对人的本体的社会性的充分肯定”○28,因此,这种德美思想又与人性价值、社会功利等融合在了一起。
以上几点谈及了孟子德美思想本身蕴含着人客观自然本能需要以及人的更为合理的生活。 从现实社会来看,他的这些观点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教育延伸到审美的领域,即审美教育。人在保存生命,选择生命价值后,如何使完成这种选择,达到生命之美的圆融状态,使美成为生命的一种常态就需要审美教育。这样才使孟子的仁政理想从思想主张到真正践行成为可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29,也是孟子的一大“乐”,不仅可以完成生命的价值选择,他传播的思想可以通过教育不断完善,传播,超越时代,这又是对生命的超越、尊重和敬畏。而这种对生命的超越也是个人在两难的情境下的一种价值选择, 如孟子所敬重和倡导的舍生取义,所以德美的融合又是人性道德与生命伦理的交融。教育交给我们的是知识、是学问、是思想,沉淀给我们的是人格美,是魅力。但美育要和德育要结合在一起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道德的象征”,美中包含着深刻的道德,即美德,用美来感化的过程就是德的践行,德的践行就是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动之以情,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有知识、有思想、有人格的人,尤其是人格,是当代社会教育急需补缺的重要的一课。德美交融的教育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知识中的美,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产生一种愉悦感,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是有智力、有思想、有审美感、有生命质量、有真性情的人,所创造的社会也是一种合理的、理想的社会。这样就把情感教育和社会教育,个人娱乐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内在与外在、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与和谐,满足了个人的欲望和个人的需求,也是一种功利性的审美。从这个角度来看,孟子思想中审美与道德的交融的特性是深刻的,带有总结性和前瞻性,具有普适价值。
总之,孟子的一切德美思想是以善为基础的,以“仁政”为最终理想,“善”是一种道德行为,发自内心的行善并毕生践行才是真正的“德”,才是人道和天道的结合,包含着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他的这一切的思想主张都建立在回归生命本身的基础上,其次才有生命之美、人性之美、审美教育和社会功利。生命存在是前提、人性是生命的主体、德是生命及人性灵魂的价值选择,审美教育是生命价值、人性伦理的具体实践,使德美的融合成为生命的一种常态,社会功利是实现的最终结果,而德美的交融才是生命内在的变化、和谐、常态和圆融。孟子审美道德的交融就是在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一种人性根据,德美的交融从更高层次上说是一种对人性的探讨,而人性的善恶美丑本无对错之分,是提出者在为自己的主张寻找一种人性上的根据,为统治阶级的封建等级制度服务。道德和审美是一种内化与外延的关系,是天理与性欲的和谐,是内在与外在、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融合着人性伦理、生命价值、审美教育和社会功利。孟子的“性善论”观念也与其“人格美”思想、“仁政理想”紧密相连。而任何理论观点的提出都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否则就是空洞的理论,孟子的道德审美观点就是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总结批判,涉及到了人的更为合理的生活和更加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孟子时代的社会是一个礼乐严重崩坏的社会,他在“性本善”的基础上增加了美的内容,是因为外在强加的“仁”和“礼”思想已经无法对人的言行举止进行制约、规范,毕竟外在强加给人的“礼”带有工具的性质,而“美”由“善”充实而来,善带有人道德特性,而当善不断的扩充,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等德性特质,这样仁义礼智的工具性就消融于“美”中,“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30,使人自主自觉的践行仁义礼智等德性,因此德美交融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合理的生活蓝图,隐含着孟子对之前强加给主体的礼仪制度对主体本身人性情感压制的深切同情和批判,流露出对真挚生命本身的尊重和追求。他的德美交融的教育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中的美,知识中的美,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产生一种愉悦感,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是有智力、有思想、有审美感、有生命质量、有真性情的人人的主体的实现,可以通过“内圣”可以达到“外王”目标的主观愿望。这样把情感教育和社会教育,个人娱乐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内在与外在、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与和谐,满足了个人的欲望和个人的需求,也是一种功利性的审美,最终所创造的社会也是一种合理的、理想的社会,即所谓的“仁政”理想。
四、结语
“仁学”是孔子思想的全部总结,核心是“礼”,通过修身来恢复规范、合理的社会秩序,孟子继其后增加了“美” 的内容。任何深刻的思想都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一种常用的理论,毕竟他们带有真理的性质,而由主体对自我的探知发现的审美确才是永恒的,自我的探知是回归生命本身,也是“反求诸己”的过程,不断修身、“养心”,达到“内圣”,进而实现外在的“仁政”,所以求己是治理国家,实现“仁政”的途径,所以求己的内在道德修养与外在的政治治理交融一起。孟子将美置于德之上,说明他已经认识到只靠外在强加的礼仪规范,很难实现理想的社会秩序,必要使主体从内而外自主自觉的践行仁义礼智,所以必须要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一种人性根据。总之,孟子思想中的道德核心是以善为基础的内在修养发展而成的人格美,这种美是主体所追求的仁、义、礼、智等价值追求的全部展现和体现,其德美交融的思想在众多人性学派中具有独特性和合理性,道德不仅是主体为了适应社会对内在的一种规范,更是为了主体更好的确立自我存在,丰富了人性学说的思想内容。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我们不断充实内在的仁、义、礼、智,这就是维护礼的表现,是在为社会秩序的规范作出的努力,是自己为外在社会做奉献。所以这种审美饱含着情感追求,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同时又充满丰富的社会内容带有审美功利性的社会内容。换句话说是审美的愉悦感这种非实用的价值成就了道德伦理的实用价值即“内圣”与“外王”是相统一的,外在的仁政与内在的善性是统一的,是主体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世界的体现,肯定了主体与社会的统一性,是对道德自律性与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调剂,融合着生命价值、人性伦理、社会功利和审美教育。因此这种美是一种大美,是一种“大丈夫”人格,带有人道主义的精神,也是人的一种更为合理的生活蓝图。然而无论是孔子的“仁”学、还是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思想主张都是对先前礼乐文明的一种修正和改制,而孟子思想中审美与道德的交融也是儒家所向往的一种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一种实施尝试,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儒家思想本身不可逾越的缺陷使得德美交融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蓝图至今仍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审美,一种充满愉悦、向往和梦幻的美好理想。
注释:
①○16左克厚,刘思言:《论语旧注今读 》,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第307、121页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9○30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96、233、59、200、241、263、2及217、266、252、200、266、200、200、147、231、263、241、205、263、197、199、211、234、240、214、240、147、60页.
○28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左克厚 刘思言.论语旧注今读 [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9]李建胜.子思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11]陈来.竹帛《五行》与简帛研究[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9.
[12]程勇.审美乌托邦:儒家制度美学思想及其内在困结[J].浙江大学学报,2014.5.
(责任编辑:胡光波)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6.01.001
〔中图分类号〕I2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33(2016)01- 0001- 05
[作者简介]陈明华,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