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之春洋务教育思想述论

2016-03-16唐去非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洋务特点教育

唐去非

(湖南工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湖南 衡阳 421002)



王之春洋务教育思想述论

唐去非

(湖南工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湖南 衡阳421002)

摘要:王之春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考察和比较西方国家的教育,指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新的适应洋务事业的教育主张:逐渐变通科举,改革学校教育;设立专门学堂,推广西学,适应洋务所需;设洋务馆和储才馆,为国所用;派人出国游历游学和广译西方书报以增长国人学问。其思想带有“西学中源”的文化观念、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维护统治的阶级立场和救国图强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王之春;洋务;教育;特点

王之春(1842—1906),字爵棠,号椒生,湖南清泉县(今衡南县)人,为大思想家王船山八世从孙,晚清思想家、外交家、著名学者、湘军将领,历任山西、安徽、广西巡抚等。曾出访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多次向清廷上书自强新政,著有《谈瀛录》、《使俄草》等。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考察和比较西方国家的教育,指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新的适应洋务事业的教育主张。

一、王之春洋务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逐渐变通科举,改革学校教育

王之春认为,学校和科举对于培养人才至关重要:“治国以求才为先,育才以学校为始。而群材之所奋兴,恒视乎科举之所取舍。”[1]他以“中兴良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为例,认为他们能“成拨乱反正之功,赞旋乾转坤之治”,“卓然有所树立”,都与科举出身有关,从而证明“实浅学之有负科举,非科举之有误人才也”。[2]因此,他提出科举制还不能骤然废除,因为一旦骤废科举,不但宿学耆儒“咸伤废弃”,人们对《四书》、《六经》等儒家经典“概置不读”,即便有才之士被一些“邪说”蛊惑煽诱,小则离经叛道,大则犯上作乱,对治国不利。他认为,“国家之所以取士,与士之所储以为世用者,诚不可以旧制自限”,但要明白中学为西学之“始基”,必须先将“圣贤道义”晓然于心,然后再读西书,接受西学,“进求今世当亟之务”,[3]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他还指出,有的人主张骤废科举,是没有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各府州县学堂尚未周设,或教之无其人,或立之无其费”,缺少师资力量和经费,骤废则无从满足选拔人才的需要。

虽然科举不能骤废,但是必须对学校进行改革。王之春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一是解决生源问题。王之春提出,学校改革后招生主要是由学官从各州县生员中选拔才质聪敏、志趣高远、年龄在18岁以上25岁以下者,送至省城学堂学习。选拔的方法为,在“变通”之初,各学堂所收生徒,学业不精,基础不牢,因此一方面要“破老生墨守之见”,但也不能太激进,所学“暂仍其旧”,只有等学了四五年之后,学堂生员规模不断扩大,学员所学更加精进。一种是“如虑期太纡缓,果访有器识宏达、才艺卓绝之人”,由各省官员举荐,其余的由学堂教习,届时考察优劣,“造册賫送督抚”。[4]二是解决学科问题。王之春提出,学习内容可分为天文、地舆、兵法、掌故、算学、格致六门,并根据才学的高下,因材施教。三是解决考核选拔的机制问题。由各省督抚在乡试前预试一场,“量其成材之多寡,堪以应举者共若干人,酌定几名内取中一名,先期奏请谕旨,即就各省中额内拨出若干名,与旧攻举业诸生同时分别取中,暂予并行不悖”,试卷另编字号,以示区别。阅卷之法分两种,一种是由中央钦派通时务者一员“专阅”;另一种是各省督抚聘请他省的学堂教习为本省各房考官“入场襄校”,这样可以避免徇私舞弊行为发生。部分专业考核还增加面试和实践环节,如“体操暨枪炮准头、行阵步伐、格致等事,必须面加考校”。[5]这是应当值得推广的。王之春还特别议及“武举”改革,认为要根据形势发展而变化,应改弓矢为枪炮,以禆实用;变易武科之法,他赞同张之洞的意见,“令武生、武举及愿就武试之兵民各皆入伍学习,于武科内兼寓军制”,这样能达到“既得一切行阵之宜,又无家藏军火之弊”的目的,[6]有利于加强统治。

(二)设立专门学堂推广西学,适应洋务所需

王之春对西方教育进行了考究,看到西方学校分科明确,分为经学、法学、智学、医学、算学、化学等,设立了许多专门的学院,如船政院、武学院、通商院、农政院、丹青院、律乐院、师道院、宣道院、女子院、训瞢院等,其特点是能“造就人材,各因所长,无论何学,必期实事求是,诚法之至善者也”,[7]对设立专门院校由衷推崇。由此联想到中国的教育现状,他主张在中国也要引进近代化的学校,推广西方教育经验。一是推广西方语言馆。如设立同文馆、广方言馆、中西书院等。其法分等,以疏通文字者为超等,以年龄稍长而读书多者为一等,其余有差,共为三等:一等上午学西学,下午学中学;二等上午学中学,下午学西学;三等因年幼,先专攻中学而缓学西学,“恐以西学分其心”。[8]二是推广西塾教育。他认为,粤东和苏州新设有西塾,“专攻西语、西文、西算、设线、案报、测电诸学,设额虽少,可以渐推而广之,为洋务培植人才,正未可量。”[9]王之春还特别看重算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和推广。辛丑年(1901)四月初八日,他专门上了一道《广设算学专门学堂折》给清廷,请旨在各省广设算学专门学堂,提出“所有学院一律兼习”。在此奏折中,他重点提出了一个观点:“欲讲西学,非人人学算不可。欲人人学算,非专设学堂并天下书院兼习不可”,“若讲西学而不习算,必不能通西学也明矣”。[10]如果朝廷采纳他这个建议,可以“遥遵祖训(注:他举例康熙皇帝喜欢学算学),广育英才。学者既多,成者必众”。选拔之法,如前文所述变通科举之条内,“酌分各省原定中额若干名,以兼取谙习时务之士,请即将精通算学者独占一门,增中额数名,如从考取专经之意,择尤取中”,这样人心思奋,尽力研求,到时候在制器、练军、通商等方面,“各就性之所近,分别录用”,必然成效可观,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11]

(三)设洋务馆和储才馆,培养洋务人才为国所用

作为洋务派代表人物的王之春在不断总结以往洋务活动中失误的教训,他认为“皆缘于洋务一事人多视之甚轻,言之太易,一旦事变之来,遂无所施其补救。”[12]他进而提出,“若早备有能晓洋务之员,事来即办,案自易了”。因此,他建议在各省“设洋务馆以资练习”,目的就是教各省疆臣学习洋务事宜。其方法为:“心术正大、通知洋务,堪为师范者,无论在京在籍之京员、告病丁忧在家之司道各员、隔省候补道员”,都可以“聘请来馆为之讲授”,只是不派本省司道成为定例,原因是“恐有借端干求等弊”。各门功课,由各省督抚奏明朝廷,奉旨颁发为定。学习期限为两年,学成之后,“分别等第任使”;该省督抚可考核讲授之员,“从优保奖”,如有不称职的,随时另聘。王之春认为,这样推行两年后,办理洋务的人员可以“才职兼进,遇事缓急,操纵较有把握,庶几无失其宜矣”。[13]

而储才馆的设立,是用来“教士”、使之成才然后储为国用的。王之春的设想是:各省设储才馆,专教本省举贡生监洋务交涉事务,使他们在没有出仕之前懂洋务,“心地了亮,事理明通”,出仕以后不至妄言谬论,贻误国家。至于如何延师教课、卒业之期限,以朝廷颁发为定,各省统一标准;如有财力不够而不能分设的,就设在该省学堂内;还允许集资设馆办学,如果各府州县官和本地绅商“有志集资报国”,亦可“以收广效”。[14]

(四)派人出国游历游学,增长见识

王之春曾游历西方多国,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他认为游历最长学问,而中国人的聪明才力并非不如外人,但在洋务方面吃亏,主要的症结在于“痼弊太深,习气太重”,[15]也就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不能开阔眼界。只有通过游历,从中比较中外的差异,“知其不如,则必求所以及之者,此一大转机也”。王之春提出游历的具体措施是:由大学士、督抚等官员保奏游历人员,内外三品官以下以至举贡生员,都可派往他国游历,回国后按照游历所获进行奖优罚劣,“归时以日记为凭,明白事理者奖之,能明专门之学者加奖”,同时有连带责任,“在外生事贻笑外人者,惟原保官是问”。此外,他还指出,要先行酌定出国游历的经费,才能不至于“游移罔据”。[16]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程,其中就包括派遣留学生。1870 年,经曾国藩同意并向清廷奏准,派江南制造局、上海广方言馆总办陈兰彬为留美学生委员(监督)、容闳为副委员(副监督),又经与李鸿章磋商之后,制订了《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条。1872 年8月,第一批 30 名幼童乘轮船离上海赴美,拉开了官派留学的序幕。[17]王之春赞同曾国藩等人提出的出洋留学之创举,主张“多选聪颖生徒出洋游学”。派遣之法是在本省书院学生中“慎选年少安谨之士,先核中国文理清顺,有志远游者,即可派充”,先往日本,因文字接近;等到经费充足,再往西洋各国。学习的内容,先学武备,然后学其他各种科学知识,学成回国,再担任专门的教师将留学所学的知识教授其他人员,可以达到“为用无穷”的效果。[18]

(五)广译西方书报,增长国人学问

近代中国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每次战争都吃败仗,“贫弱”、“危殆”到如此地步,在王之春看来,是由于“不明彼己而已”,即不知对方的底细、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如何,导致在战争和外交方面都吃亏。因此,他主张设“洋报处”,由朝廷派翰林、部员会同翻译人员若干人,专门翻译外国报刊,“凡所得东西洋报有关中国政事者,逐日译成,进呈御览。京外大小臣工,一并发观。其言本国政事,亦一律译呈”,这样朝廷上自皇帝,下至地方官员,都能熟悉国内外大事,可以做到知己知彼了。他批判了顽固派所谓“洋报坏人心术、惑人耳目”之谈,认为是“误国之言”、“不复求所以御侮之策也”,并对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期间“多方求外国新闻纸阅之,遂知洋情”的做法大加赞赏,以此辩驳了顽固派的谬论。[19]

王之春还认识到,“近日各国风气打开,学问之途日广”,知识的力量无穷。然而中国农、工、商、兵等专业方面的书籍“不尽适用,或且无之,若不借资外国,其学虚立不能成就”,因此主张要学习日本,向外国学习,设立“译书处”,“广译群书”,专门翻译西学书籍,“以武备为要,其他有关士农工商各学者,一体译刻,惟取近时新出者为要”,通过翻译使“凡东西有用之书,皆可供我搜采”,[20]提供学习,增长学问并指导工作,服务富国强兵之宗旨,受益无穷。

二、王之春洋务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西学中源”的文化观念

“西学中源”论的源头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当时一些士大夫在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文化优越心理的推动下,引经据典,论证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传入的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但传播到西方后反而在中国本土失传,形成了“礼失而求诸野”的局面。徐光启、大数学家王锡阐,以及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等都持此种看法,认为西方的科学知识 “皆剽袭中国之绪余”。不过“西学中源”论在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而中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再次流行,特别到洋务运动时期更是盛行一时。冯桂芬、薛福成、陈炽等早期维新思想家也都相信此说。[21]王之春也不例外。一方面,他承认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又处处引经据典说明西方一些科学技术是从中国本土流传出去的。如他说,机械、船械、灯、望远镜、显微镜等出自《墨子》中《鲁问》、《公输》、《旗帜》等篇,化学、电学、格致学出自《吕氏春秋》、《博物志》、《易》、《管子》、《汉书》等古书。[22]之所以王之春等人这么说,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国人的自信心,因为外国人是学习中国的知识才强大的,现在中国再学习这些知识,同样可以强大起来;另一方面,是为了辩驳顽固派所谓的学西方乃“崇洋媚外”思想,为推行洋务运动减少阻力,因为这些知识本来就是来自中国。

(二)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一大特点。王之春出生、成长于湖南,从小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近代以降,从湖南走出去的士大夫,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等都提倡经世致用,做出了不平凡的功绩,因此经世致用的传统更是值得王之春推崇。在洋务教育思想方面,这个特点也表现得比较突出。比如,近代中国贫弱,军事落后,导致战败被人欺压的局面。在教育方面学习西方,王之春多次强调要改革武科,加强武备方面的学习,武备为先;由于官员洋务不通,导致外交活动失利,他就主张设洋务馆等,提高官员办理洋务的水平,这些都是有针对性的,也体现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三)维护统治的阶级立场

王之春作为清政府的一方大员,其所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是从清朝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目的就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这是其阶级属性决定的。其提出的主张,都是要奏请朝廷同意,是在朝廷许可的范围内才可能实施的计划。又如前所述,他提出改革武举,明确指出“令武生、武举及愿就武试之兵民各皆入伍学习,于武科内兼寓军制”,如此则“既得一切行阵之宜,又无家藏军火之弊”,可以防止人民起义,就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四)救国图强的爱国情怀

虽然王之春提出的洋务教育思想主张,是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出发的,但是,从总体上而言,其中也饱含着深深的救国图强的爱国情怀。他深知,处于强食弱肉的时代,只有国家振兴,才能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因此,他通过考察、对比观察西方国家的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多次向清政府上述陈述改革举措,希望国家富强,这都充满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也应该值得肯定。

三、结语

王之春处在晚清时期这个格局巨变的时代,面对列强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怀着忧世之心提出了上述洋务教育的思想主张,然而未能引起腐朽的清政府的足够重视。尽管王之春有他自身的思想局限,但他提出的改革教育提倡西学、出国留学、翻译外国书报等是大势所趋,他提出的一些思想主张在今天来看,是超前的,具有进步性,在100余年后的今天,对于教育事业也有启迪作用,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8][19][20]王之春.王之春集(一)[M].长沙:岳麓书社,2010:87,88,88,89,89,90,467,468-469,469,96,97,97,97-98,98,98,99,99-100,101,101-102.

[17]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4:161.

[21]郑大华.晚清思想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4-145.

[22]王之春.王之春集(二)[M].长沙:岳麓书社,2010:837-838.

On Westernization Education Thought of Wang Zhi-chun

Tang Qu-fei

(Dept.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Teaching Research,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gyang Hunan,421002,China)

Abstract:Wang Zhi-chu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Westerniz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Through the study and compared of the educa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he pointed out disadvantages in China's education and proposed some new education advocates which is suitable to the Westernization causes.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hould be gradually accommodated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be reformed.We should establish specifically school to promote western learning to adapt the needed Westernization.We should set Westernization house and talent storage house for the country to use.We should send someone to go abroad to study and translate the western books to increase the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people.His idea has the cultural values with “the western culture originated from China”,the practical value,maintaining the ruling class position and the patriotism of sav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untry.

Key words:Wang Zhi-chun;Westernization;education;features

收稿日期:2015-12-30

基金项目: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衡阳籍士大夫的经世之道——以彭玉麟、王之春为例”(2015D10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唐去非(1983—),男,湖南衡南人,硕士,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13(2016)02-0102-04

猜你喜欢

洋务特点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金陵制造局看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从人物身份审视洋务运动
《洋务自强》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