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宗子碑铭校释二则
2016-06-14李建雄吴景山
李建雄,吴景山
(兰州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李唐宗子碑铭校释二则
李建雄,吴景山
(兰州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摘要:《大唐高祖神尧皇帝睿宗孙嗣薛王房宗子李公墓志》、《唐李氏世系图》两碑今存甘肃省合水县,二者关联紧密。主要记载李唐宗室睿宗之子薛王房十几代后人的名讳辈分、功名仕宦等情况。碑铭提到的若干诏令赦文、区划建置,可以补证《宋史》地理志等传统史料记载缺憾。方志、金石专著目前对两种铭文的著录尚多有讹误。通过正史检查、碑文互校,可以补正《李公墓志》三家录文碑主名讳等119处、122字;《世系图》碑三家谱系十一世子孙官职等18处、36字。
关键词:李伦;薛王房;李唐宗室;唐李氏世系图
《大唐高祖神尧皇帝睿宗孙嗣薛王房宗子李公墓志》、《唐李氏世系图》今存甘肃省合水县陇东石刻博物馆。前者碑主李伦,是唐朝睿宗皇帝第九代后人。后者是睿宗之子李业第十三、十四世孙刻录的薛王子孙谱系图。在《李公墓志》中,碑文具体记录了从李伦高祖到其子孙七代族人的婚姻、仕宦、名讳、子嗣情况,另外也旁涉李唐后人十一房嗣子的籍贯、封号信息;《世系图》碑载有薛王李业父祖子孙十八代的名字、辈份和职衔,其中别有题跋四处,提及五代宋金数朝对前唐宗室的实物恩赐、功名官号赠赏详情。从两篇碑文的记载来看,王朝谢幕之后,李氏子孙虽然在五代朱梁、石晋等部分时期被欺凌埋没,但总体来说后世的历代政权都给了他们相当丰厚的待遇。比如在后唐时期,薛王房宗子李伦被赐宅赏田;宋景祐四年,十一位藩王的嗣子叙用三班借职、诸房子孙96人擢授逐州助教、并赐进士及第。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纵观其十八代传人,唐亡之后500年间,人世代谢的命运似乎并没有降临这个天潢贵胄家族。此外,《世系图》碑的题跋还详细记载了李家后人祖居坟茔的地理方位、资产规模、庄园景致,宗室子弟的日常生活内容和仕宦活动信息。由此可见,两块碑铭是研究他们家族史和庆阳合水区域史珍贵的实物遗存。
不仅如此,薛王庄园的变迁历程、家族成员的职衔官号等记录,也为《宋大诏令集》,《宋史》礼志、兵志、地理志等传统史籍提供了许多补证材料。
例如墓志碑、世系图碑均提到宋仁宗景祐二年的南郊。《宋史·仁宗》纪、《礼》志记载都很简略。其中《仁宗纪》仅载录当年五月廷议配享先帝的人选问题①,《礼》志记载与此相仿②。二者都没有详述此次南郊的具体时间、恩诏颁发。但《李公墓志》、《世系图》题跋叙述了当时所下的一道恩诏,荫赠前唐宗子并赐予功名,另外还补充了祀典举办的具体日期十一月十五日。这个日期和赏赐情况也得到《宋大诏令集》③、李氏家谱族人职衔的印证。而此条诏令的发布,为其它史料所不载,是可以补《宋史》、《大诏令集》之缺。
再如墓志碑、世系图记录李伦之子李详曾任阶州利亭镇监酒税。查《宋史·地理志》,阶州治下并无此镇④,而据《元丰九域志》,阶州福津县有安化、利亭、石门、角弓、河口、故城六镇⑤。是可以证《九域志》、补《地理志》之失。
又如世系图碑题跋、谱系标明李伦职衔“保毅军使”。按墓志记载,此军建置应在陇右地区,但《地理》志也未提及。查《宋史·兵》志,又可知当时的邠、宁、环、庆、泾、原、仪、渭、陇、鄜、延等州,设有保安、保毅军⑥。是可以证《兵》志、补《地理志》之阙。
两种碑铭诸如此类的史料价值还有很多,所以笔者认为完善其释文校勘是有益而且必要的。
《李公墓志》目前可见的录文有本文作者吴景山编著的《庆阳金石碑铭菁华》⑦、合水县志编委会所编《合水县志》⑧和华池县志编委会整理的《华池县志》⑨。其中《庆阳金石》还收录了墓碑的完整拓片。三种录文据笔者深入比对,发现还有很多缺憾:《庆阳金石》对墓志碑、世系图碑二者之间的印证关系有所失察,慎重起见,53字存疑未释。合水、华池两种县志显然对这一问题有所认识,但也许是依据拓本不够清晰,其中错漏反而更多(华池志78字、合水志66字)。去除重复,三种录文可以补正的缺失共有119处、122字。这些问题有的对碑文研读影响很大。比如碑主之孙李湘丁忧起复,三家录文均著录他“转承事郎行西州永康军司理参军”。查《宋史·地理》志,永康军在成都府路,其下并无西州建置。成都府此时正好被降为益州⑩,所以这里李湘的准确职衔应该是“转承事郎行益州永康军司理参军”。再如碑文提到的“让帝房李汝弼”,《庆阳金石》未释、两种县志均释为“让王房李汝弼”,而两唐书并未提及封谥“让王”的藩王,事实上这里的让帝是指唐玄宗长兄李宪。
有鉴于此,笔者按拓片重校了《李公墓志》全文,并按原始分行指出各家释文的阙误之处。《世系图》碑谱系的前十一代人因两种铭文可以互证、十二代以下磨泐严重,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本文仅作部分校释。世系碑题跋各家录文错误不多,但是《李公墓志》校勘的关键证据,故只附录文不出校记。
《庆阳金石碑铭菁华》由笔者编著,察知错漏如此之多,自觉汗颜无地。但经本文校对,如能扫除殆尽,收亡羊补牢、助益学界之效,也算是楚弓楚得、差可自慰了。
一、《大唐高祖神尧皇帝睿宗孙嗣薛王房宗子李公墓志》校释
此碑上方正中题有篆字碑额,正文从右至左竖刻,全篇合计26行、1100字。现按石碑分行原貌著录如下。其中行前序号和句中标点均为本文作者所加。
碑额:
前唐宗子李公神道碑
正文:
1)大唐高祖神尧皇帝睿宗孙嗣薛王房宗子李公墓志
2)公讳伦,李氏,陇右庆州华池人,本前唐之苗裔也。赋性不群,所为有节。孤高洁己,取舍知时。生于五代之末,是以不仕而
3)服于畎亩。后唐宣赐祠祭田产,因避兵革,失于异姓。公幸耦圣宋始兴,乃将宣赐庄田文牓起讼于本郡辨鞫。凡经二
4)冬,遂至闻于禁庭。敕给我公坊、庆之内、华耀之间良田可万余顷。使祠祭之业复归于的孙,后嗣绵绵而坐享轻肥。
5)观其德,岂□大哉!公之高祖行军司马知坊州,讳绍。曾祖后唐时叙嗣薛王房宗子出身,守雍州奉先县桥陵台令,讳守珪。
6)祖坊州宜君县主簿,讳庭信。父累获本州文解,于乾祐二年九月中敕牒请摄鄜州防御巡官,讳赞英。生二子,长子李公,
7)弟华州乡贡进士,讳鹏。子孙在坊州宜君县薛王庄祖坟处刻公碑记。公四子:长子庆州乡贡进士讳积善;第二子不仕,
8)讳近;第三子坊州乡贡进士,讳祥。该景祐二年南郊,敕寻前唐李氏宗属子孙未居禄仕者,委逐处求访及许自陈,仰
9)勘会诣实闻奏,特与甄叙;如已获官者,亦与迁转。祥寻与公之第二子近之长男侄讳湘诣登闻鼓院进状。蒙编排,至
10)四年七月中奉圣旨祥授三班借职;湘注家便簿尉,寻授坊州昇平县尉。祥差充凤翔府盩厔监酒税,次转奉职,任
11)阶州利亭镇监酒税。内诸房同时授借职者□十一人。开封府嗣郑王房李乾易、无为军楚王房李石、泉州江王房李沂、坊
12)州让帝房李汝弼、沂州纪王房李继宗、邓州道王房李昉、齐州大郑王房李寿、潍州蔡王房李敢、房州渤海王房李舜臣、
13)坊州嗣薛王房李祥、密州毕王房李尚、宁州让帝房李诰等九十六人各授逐州助教。余有进士李智雍等六人与免将
14)来本州文解,次年各赐同进士及第。公第四子坊州乡贡进士,讳积庆。公母周氏、公室刘氏。长子积善取曹氏,无子。第二
15)子近取窦氏,生二子。长子湘先与叔□同乞叙用前唐李氏宗属,蒙恩授将仕郎、守坊州昇平县尉。一考丁父忧,于
16)康定元年七月廿三日迎葬李公□庄东。至服阕,赴选转儒林郎行华州蒲城县尉。三考得替,赴选转承务郎行宁州司
17)理参军。不成考,丁母窦氏忧。服阕,赴选转承事郎行益州永康军司理参军,二考得替,赴选转给事郎行慈州司法参军。
18)三考得替,未赴调间,□良辰迁母之灵柩,重造砖室,合于父茔。后参选转宣德郎行邠州司户参军。未赴任间,虔心于公
19)之坟前,建祠祭亭一所,内录此李公之实迹、宗从之本原立为碑记。第二子应进士举,讳惟德。公第三子三班奉职祥取
20)窦氏,生四子:长子不仕,讳安仁;第二子不仕,讳得仁;第三子乡贡明法,讳评;第四子应进士举,讳慥;公第四子积庆取王
21)氏,无子。噫!公之德,晦身远害,戮力起家,非无才以禄,非敖世以邀名。本耻仕于五代之世矣,乃葺治颁业以尽天年,享
22)寿六十一。所谓公之第二子近之长男邠州司户参军湘,极孝于亲,笃廉于己。虽宦途之南北,亦不暂忘于祖宗,兼虑后
23)代不知我李公之德,故召余录为碑碣以永岁时。窃谓以公之子孙众多,行迹丕广,不敢以虚华饰真,惟纪实事。如曰不
24)然,请俟君子。时皇宋治平三年,岁次丙午,孟冬初一日刊石立于墓门,永为标焉。
25)进士□□篆额;进士李唐胄书;宁州石匠赵永刊字;
26)故唐嗣薛王房宗子新授宣德郎行邠州司户参军李湘立石。
《李公墓志碑》校勘成果统计表 单位:字
经本文校对,三家录文的阙失情况统计如上。为检查方便,并将碑铭拓本照片、录文校勘详情附录如下:
《大唐高祖神尧皇帝睿宗孙嗣薛王宗子李公墓志》校勘汇总表
释文行序字序庆阳金石华池县志合水县志校勘1大11未释据字形、按碑铭用语习惯补2伦23未释祐祐字形含“亻”,据世系图补3人212未释县据碑文惯例,首句一般介绍籍贯,且与字形不冲突4服31漏释漏释5祠39嗣嗣字形清楚,故正之6姓320性7耦323未释8遂42抵抵字形清楚、“抵”字不通9至43于10庆413庭《宋史·地理志》无“庭”州地望,按世系图题跋,王庄在坊庆等州之间。11祠427嗣嗣12的434未释子子13大55未释未释未释据字形补14绍519劭世系图也作“劭”。后晋高祖石敬瑭之父讳“绍雍”,按李守珪嗣薛王、仕于后唐,其父可能历经后晋,或者由其后人避讳改“绍”作“劭”。《墓志碑》立碑人也许还知其原委,故用本字。另外,字形也比较清楚。
续表
释文行序字序庆阳金石华池县志合水县志校勘15子644未释未释16坟722未释17刻724未释未释18公725未释未释19碑726未释未释20记727未释此处几字右半部字形都还清楚,按文义推断,应如是。21贡736漏释22南819未释23郊820未释24敕821未释未释25寻822未释未释26前823未释27李825未释28氏826未释29宗827未释未释未释30属828未释为为31禄833录录景祐二年南郊事见《宋史》仁宗纪、礼志,世系图也可旁证,“敕”字从《合水县志》,并据上下文义推断。32闻95间33特97待待34甄99未释35叙910钗按碑文、世系图记载,碑主李伦子孙辈的官职多出景祐二年南郊恩授,故称“特与甄叙”。36获913未释漏释未释37迁918遇38祥920往往39寻921未释40第925未释未释41二926未释未释42侄932未释据下文,李祥、李湘二人诣阙上陈,乞授官职。按世系图、碑文所述辈份关系,李湘之父是碑主李伦第二子李近。故于李祥为侄。43中105未释未释申44奉106未释未释事45□109幸幸《华池县志》、《合水县志》所释“幸”于文义不通,字形依据也不充分,故仍阙不释。46授1010未释未释降47班1012未释未释未释按《宋史·职官志》宋代武臣的最低职级,分东﹑西﹑横三班。入仕者先为三班借职,转三班奉职,以次递迁,最高可至节度使。此处官职详情另见世系图题跋。48湘1015未释49注1016未释50盩1035漏释漏释51厔1036至52阶1045未释楷楷《宋史·地理志》阶州领县二:福津、利城;砦一:故城。其中福津“领峰贴峡武平沙滩三砦、围城堡、平定关”。故城“本故城,不知何年建为砦”。详见P2157.《元丰九域志》阶州福津县注有安化、利亭、石门、角弓、河口、故城六镇。53借1114未释54者1116未释漏释55□1117漏释56十1118未释未释57一1119未释见世系图题跋。581120~21衍“将仕郎一人”591129~30衍“贸”衍“贸”60让122未释61帝123未释王王62房124未释63李125未释64汝126未释65沂128未释各房嗣子名讳、籍贯详见世系图题跋。
续表
释文行序字序庆阳金石华池县志合水县志校勘66纪1210未释67敢1237未释68臣1246未释漏释69133~4衍“巨”70让1318未释71帝1319未释同上72逐1330未释73第1415弟74四1416一据碑文行二十、世系图职衔名讳,积庆为碑主第四子。75周1430同同76叙1518未释未释未释77用1519未释未释未释78属1524未释791525~26衍“□□”80廿167未释未释十81三168壬82迎1610归未释未释83葬1611漏释84东1616漏释85至1617漏释未释86服1618未释账账按世系图题跋,薛王庄东至义门川。下文交待安葬李公,按传统礼制,此时李湘应去官服丧。因此释作“迎葬李公于庄东,至服阙,赴选转儒林郎行华州蒲城县尉”。另外,“服阙”二字也与行十七第12、13字字形相近。87阕1619府门门88考176未释89忧1711未释未释下文交待服阙迁转情况,故知窦氏殁,李湘丁忧。90服1712未释91阕1713未释921713~14衍“□”93益1721西西西《宋史·地理志》成都府路无西州;有“军二:永康、石泉”;成都府“淳化五年,降为益州罢节度。嘉祐五年,复为府”。详见宋史P2210。李湘迁转永康军职时间大约在此之间。故应作“益州永康军司理参军”。94□189沂沂“沂”字不通,且字形不确,故仍阙不释。95合1810未释961839~40衍“入”97间1842漏释98之191子99之1920漏释漏释100本1921未释未释未释101取1946未释102不2015未释103得2019德德据世系图。104应2033漏释1052120~21衍“俸”106远2110逮107害2111漏释108非2122漏释漏释109敖2123遨110颁2140颂颂111之2213未释112宦2232官官113途2233涂涂114窃2320偶偶原形上“穴”下“耦”,为异体“窃”字。115之2324漏释漏释116250~1衍“□□□”衍“□□□”117士252未释118额256漏释漏释篆书是作碑额,且有字形残迹。119唐2510漏释
二、《唐李氏世系图》校释
此碑共有一处额文、两条款识、四方题跋、一幅图谱。按原始布局,本文以“碑额——上款——题跋——世系图——题跋——下款”为序,四处题跋自右至左、从上而下依次著录的方式对《世系图碑》前十一代三十六人的职衔名讳作出校释。
碑额:
唐李氏世系图
上款:
维大金明昌二年岁次辛亥十一月丙午朔、十五日庚申薛王十二世孙乡贡进士李棠篆额
题跋一:
唐李氏薛王房世系图序
氏族有谱,所以推按昭穆、敦序亲族。若其图谍不修,则祖先功业无以表见,子孙亲疏无以考验,冠冕皂隶无以区别。故古者名宗望姓,举郡国自表,务以氏族相高。晋室播迁,百宗荡析,士去坟墓,子孙挟系录以示所承。矜尚门阀,为世所重。则图系如之何其可阙也。唐李氏历虞夏商周秦汉魏隋迄于有唐。枝胄扶疏,世有其人,载在史册,班班可考,甲辰年春,启得请于朝,以遂休致。端居多暇,乃得稽参往谍、李延寿《序传》、唐《宗室世系》表及本家所藏世系谱。再加刊次,实为详备,目之曰唐李氏薛王房世系图,刻诸坚石以传不朽。庶几本房宗派一阅便可见焉。时明昌二祀岁次辛亥十月望日,薛王十二世孙承信校尉云骑尉致仕李启序。
题跋二:
景祐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南郊,敕录用唐李氏子孙,于逐房定一名闻奏。诸房同时授借职十一人,将仕郎一人。开封府郑王房李乾易、无为军楚王房李石、泉州江王房李沂、坊州让帝房李汝弼、沂州纪王房李继宗、邓州道王房李昉、齐州大郑王房李寿、潍州蔡王房李敢、房州渤海王房李舜臣、坊州薛王房李祥、密州毕王房李尚、宁州让帝房李诰、庆州薛王房李湘九十六人各授逐州助教。外有进士李智雍等六人与免文解。次年各赐同进士及第。
题跋三:
绍兴元年九月十日明堂赦:夫圣人所以兴灭继绝,使宗庙不绝血食也。如唐李氏子孙存者,并与一班行名目许所在自陈。保明闻奏:庆州据彭原县、合水县申,寻访到唐李氏薛王房进士李稷、朝奉大夫李久、进士李□□□十九人见在本县,寻勘会到李稷等坊州宜君县薛王庄、庆州合水县薛王庄、太子庄并系前唐宣赐,见今为主及取。会到本房宗枝图于同光元年宗正寺榜、景祐四年祖父李祥李湘等录用敕告并是诣实,绍兴十年已蒙庆州保明备申讫,未曾给降付身。
世系图(第十一代以下略):
题跋四:
唐宣赐薛王庄记
唐玄宗二兄二弟,所谓五王也。长曰宁王,赠让皇帝;次曰申王,赠惠庄太子;次曰玄宗皇帝;次曰岐王,赠惠文太子;次曰薛王,赠惠宣太子。唐赞所谓睿宗有圣子,一受命,一追帝,三赠太子者是也。玄宗友爱敦睦,盖天性然。起楼宫中,名之为花萼相辉,帝时登楼闻诸王乐作,或召升楼与同榻坐,或就幸第赋诗燕嬉。史称世谓天子友悌,古无过者。于是赐诸王田宅各有差,薛王所赐子孙因朱梁革命,皆为州县占据十五余载。后唐重兴,累降德音,勅先朝宗室、远祖坊州司马知军州事于同光二年二月十二月两诣阙自陈,蒙宗正寺给判元赐田宅。一榜云祠祭鸭池诸庄及龚州院白谷新庄、华池界石门庄、薛王庄、务诸庄、崇州黑石庄、华州赤水诸庄店宅等;一榜云广南节度使嗣薛王庄、新庄华池太子新寨、白水空奖谷、胡桃谷、卧牛庄、蓝田庄并给还充祠祭牒。耀华鄜等州照会宗正寺给榜二道,转榜诸庄,见今收执,今合水县薛王庄乃榜中所载华池界薛王庄也。其庄境东至义门川口,西至街丁庄,南北各至分水岭,极其庄北枕圭山。其山上锐下方,屹然峭立,其形如圭,故以名焉。南瞰凤凰山,其山中峰秀拔,左右二山翼附,宛若凤飞,故以名焉。两山之间义门川水泓澄甘洁,抱庄而流,坡岭之间,溪谷之内,每春葩呈丽,秋叶凋霜,烂若锦绣,延袤十数里,珍禽异兽遨翔乎其间,园圃第宅,分列街衢。楼阁显敞,堂宇深沉,松竹葱茂,花卉明媚,真义门之胜概也。六世祖保毅军使而下并葬于庄东之山阳。今子孙四十余房,诜诜蛰蛰,或习艺文,或尚武勇,诗酒为娱,狗马为乐。策名委质,仕宦于朝,代不乏人。自有唐以迄于今五百余载,保而不失,奉祀不绝,实前人积累之厚有以然也。材子贤孙当念祖宗厚贶,岁时致享,处诚无替,不殒厥绪,克昌来葉,斯为美矣。时大定甲辰季秋望日薛王十二代孙承信校尉云骑尉致仕李启谨记。
下款:
薛王十三世孙李之纲、天衢、秀实、弁、景忠、景先、景福、之纪、樊仲、景行、天才、庆、天能、全、景春;
薛王十四孙李居道、居义、居厚、锋、居元、谋、居安、居德、珙、谞、伟、璘、衍、瑞、威、常等立石。
参考《旧唐书》、《新唐书》、《宋史》等传统史料,现将碑文校勘制表汇总如下并附拓本照片。由于两唐书记录没有冲突,因此涉及唐史的校记引文统一摘自《新唐书》相关选段。另外,表头的“世序”代表家族成员在谱系图从上至下所居的层级即其辈份;“位次”代表从右到左刻录的位置即其大致的长幼关系。具体内容中加粗字体代表三家录文的错录字、带括号的字表示漏字、“□”则为未释文字。
《唐李氏世系图》校勘汇总表
三、结语
注释:
①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6.200.
②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6.2439.
③ 司祖义:《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2009.412.
④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6.2157.
⑤ 张存:《元丰九域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161.
⑥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6.4573.
⑦ 吴景山:《庆阳金石碑铭菁华》,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46-47.
⑧ 合水县志编纂委员会:《合水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1817-1819.
⑨ 华池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华池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1337-1338.
⑩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6.2210.
Revise and Annotation of the Inscription of Litangzongzi
LI Jian-xiong,WU Jing-shan
(History and Culture School of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20,China)
Abstract:The two tablets of the Inscription of Tang Emperor Gaozushenyao Rui Sun Sixue Wang Fangzong Li Gong and Tang Lee's Descent Pedigree Chart now existed in Heshui County,Gansu Province.Both of them are closely associated.The main content is about their family of more than ten generations.The inscription referred to a number of the decree for pardon and division builds can supplement th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records of the Song History .The descriptions in Fan Zhi and Jin Shi's works have many flaws and errors.Through the history check and the inscription proofreading,119 places and 122 characters of the Li Gong Epitaph can be supplemented and 18 places and 36 characters of the Pedigree Chart can be supplemented.
Key words:Li Lun;Xue Wang-fang;Li Tang imperial clan;Tang and Li Pedigree Chart
收稿日期:2015-10-30
作者简介:李建雄(1988—),男,陕西子长人,硕士,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13(2016)02-009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