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五”词语与尚“五”文化
2016-03-16李鸣
李 鸣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含“五”词语与尚“五”文化
李鸣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摘要:“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数词,看似简单的数字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却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人们崇拜“五”,逐渐把它神秘化,视“五”为精神寄托和一种崇尚。语言作为文化的特殊载体,记录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所以这种尚“五”文化也就反映在了汉语词汇里,出现了很多含有“五”的词语,如“五光十色”“五彩斑斓”等。这种对“五”的崇拜源何而起,又是如何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试从四个方面对带有“五”的词语进行分类,分析哪些类词语体现及如何体现尚“五”文化,哪些带“五”的词语不能体现尚“五”文化,并简单说明了尚“五”文化的来源,尚“五”精神与这些词语关系。
关键词:尚“五”文化;词语分类;五行学说
引言
词汇是与文化关系最密切的语言要素,词汇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分类结果,体现着使用这一语言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人类创造社会的同时也体现着这一民族的文化,这些文化现象也集中体现在反映社会生活的词汇上。汉语中有很多词语都带有数字“五”,如“五代”“五方”等。这些词很多都与中华民族的尚“五”情节有关,但不是所有带“五”的词语都体现着尚“五”文化。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哪些词体现尚“五”文化并且这些词语是如何体现尚“五”文化的。
一、带“五”词语的分类
(一)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的词语
1.五方:东南西北中央。
2.五色:谓青黄赤白黑也。
3.五尸:道教谓藏于五脏中的五种邪魅。《云笈七籤》卷八二:“消除三鬼,涤荡五神。五神一曰五尸……青尸、赤尸、黄尸、白尸、黑尸。”
4.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月星辰、五曰思[1]。
5.五明宫:道教中真人讲道之所。唐吕岩《敲爻歌》:“仙童仙女菜云迎,五明宫内传《真诰》。”
6.五行用事:術数家用五行分配四时,谓其旺月为用事。如旧历以春季寅卯月为木旺,夏季巳午月为火旺,秋季申酉月为金旺,冬季亥子月为水旺。《協纪辨方书》[2]129
(二)本有其事,只取五个命名
1.五土:山林川泽丘陵墳衍原隰也。见《周礼》。
2.五霸:古代诸侯之强大而雄于一时者。一作夏昆五、商大彭、豕韋、周齐桓、晋文谓之五霸。一作春秋五霸,齐桓、宋襄、晋文、秦穆、楚庄也。见《辞源》。
3.五山:指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后汉书·冯衍传》:“疆理九野,经营五山。”李贤注:“五山即五岳也。”
4.五刃:五种兵器。《国语·齐语》:“教大成,定三革,隱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怵惕焉,文事勝矣。”韦昭注:“五刃,刀、剑、矛、戟、矢也。”
5.五事:敬用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辞源》。
6.五经: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其称始于汉武帝建元五年。其中《礼》,汉时指《仪礼》,后世指《礼记》;《春秋》,后世并《左传》而言。可见不确指只有这五部经典。
7.五交:五种非正道的交友。指势交、贿交、谈交、穷交、量交。南朝粱刘孝标《广绝交论》:“凡斯五交,以同贾鬻,故桓谭譬之于闤闠,林回谕之于甘醴。”
8.五果:指桃、李、杏、栗、枣五种水果。《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王冰注:“谓桃、李、杏、栗、棗也。”
9.五义: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国语·周语中》:“五声昭德,五义纪宜。”韦昭注:“五义,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
10.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合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四条:“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公德。”
这一类词多是将有一定相同特征或相同所指的词放在一起,再用数词“五”加上它们的共同点。在创造这一类词时,本已有词义所指的客观事物,而且不止有五种事物具有这种属性,但造词者只取了五种来进行概括。这种造词方法就充分体现了“尚五”文化,数字的选择不能不说是人们对“五”的崇拜的表现。从古代汉语词,如“五义”到现代汉语词,如“五爱”,体现着在现代社会里,尚五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依然有着很深的影响。
(三)本无其事,按“五”创造
1.五丁: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艺文类聚》卷七引汉杨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秦王献美女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
2.五卜:据以占卜吉凶的五种龟甲裂纹。
3.五山:指古代传说中的东海的五座仙山。《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4.五考:唐宪宗时,规定谪贬的官员须经五次考核方可调任。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
5.五吏: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之处守者皆有贿。”杜预注:“五吏,文职,军卿之属官。”
6.五典: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杜预注:“皆古书名。”《书序》:“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
7.五丈旗:杆高五丈的旗。《史记·秦始皇本纪》:“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亦借指帅旗。
8.五布:《周礼》指市肆交纳的五种税。清袁枚《随园随笔·典礼上》:“五布不必皆出钱,即征其所有之货,以当廛税。”
9.五户絲:元代的一种赋税。按规定,每五户出丝一斤。
10.五羊城:广州的别名,相传古代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此,故称。见《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一·广州》引《续南越志》。
11.五言诗:谓每句五字之诗也,如五古五约五律五排皆是,起于李陵苏武,或云枚乘。见《沧浪诗话》。
12.五色云:云彩分五色也。古以为祥瑞,唐郑仁表恃才傲物,自谓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郑仁表。见《唐书》。
13.五色石:《三皇纪补》:“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3]353
象征吉祥的还有:五色羽,五色气(五色云气,吉祥之兆),五色雀(鸟名,一名音声鸟,每乐作,有声如鼓者、笛者),五色掛钱,五色鱼(古人以为神鱼)
这一类词,多是表示客观并不存在的,是人们意识创造出来的事物。这一类词由于没有客观事物的根据,完全由人们的意识创造,所以是最能体现尚五文化的一类词。如“五山”指传说中的五座仙山,“五典”指传说中的五部上古典籍,尤其是五色的东西,如“五色云”“五色石”“五色羽”都被视为吉祥,神奇,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幸福的事物。这也充分体现了人们认为“五”是吉祥数字的心理,体现了人们对数字“五”的崇拜。
(四)“五”有确指,反映客观现实
1.五音:谓宫商角徵羽也。
2.五大洲:全球大陆的总称,旧分世界为五大洲,今分为七大洲,但习惯上仍称五大洲。常用以代称世界。《明史·外国传七·意大里亚》:“万历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亦省称“五洲”。
3.五族共和:清帝遜位,合汉满蒙回藏五民族为共和国。中国数千年专制政体,至此一变,国家休戚,五族共之。《辞源》[2]130。
除以上前三类词,第四类带“五”的词语,虽然带有数字“五”,但是却不能认为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尚五精神。原因是在创造这些词的时候,人们对这些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止于此,或者该客观事物本身就只有五种。由此而创造出来的数字“五”只能体现当时人们的认知成果,使用数字“五”也只能说是一种巧合,所以不能说所有这些带有数字“五”的词语都体现着尚“五”文化。在研究尚“五”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时,应将这一类词刨除,不应看作研究对象。
二、尚“五”的原因分析
(一)肢体崇拜——手指
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自然主义,传统的尚五文化也起源于客观的事物体,源于人体本身——手指。手是用于生产劳动的器官,是人类创造、发展文明的重要工具,是获得食物和知识的源泉。人类通过劳动使手最先被解放出来,在生理上进化最突出、功能上最灵巧[4]23。是手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故对手产生了特殊的情感和认识。人们对五指的感性认识不断引申、发展,就产生了对五指的崇拜,并逐渐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中华民族尚五文化的来源。
(二)说“五”
了解了尚五文化的来源,我们再来看看“五”这个词。《汉语大词典》中“五”的第一个义项为:交午,纵横交错。汉郑玄注:“故书,橭,为梓;午,为五。”孙诒让正义:“午五二字古本通用,《左·成十七年传》‘夷羊五’,《国语·晋语》作‘夷羊午’是其证。”宋孙奕《履斋示儿篇·字说·集字三》:“《学林》云:古篆五字为×,象阴阳交×之意,午字亦取其意。”张瞬微《说文解字约注》卷二八:“五当以×为初文,而又以交午为本义,实象交错之形。”[3]342由此可见,“五”的本义与交叉、中间、阴阳交错有关。
(三)阴阳五行
由“五”的本义可知,中华民族的尚五文化与阴阳五行学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五行学说本身就是“尚五”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阴阳五行观念是我国先秦哲学思想中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先秦时期人们原始的“尚五”意识的深化和发展,是中国民族尚五文化体系的核心。是我国古代解释宇宙起源和变化的一种学说。它把宇宙万物分析成五种基本原素,称之为金、木、水、火、土。所谓五行观念,就是五气的相互循环、互相作用。它意味着宇宙万物,不论有形无形,都可以还原分配到金、木、水、火、土的任何元素中去[4]24。
在五行学说中,“五”属奇数,阳卦奇,阴卦偶,奇数代表阳,偶数代表阴。而天代表阳,地代表阴。阳,意指运动、炎热、向上、明亮、强壮;阴指静止、寒冷、向下、阴暗、虚弱[4]24。阴阳是对立统一的,阴阳交合而万物生。从古至今,人们都喜阳厌阴。这也是人们喜欢“五”的重要原因。
受五行学说影响的词体现在第一个分类里,如“五色”“五方”都是与金、木、水、火、土相配的。由于五行学说本身就是尚五的体现,这一类词也毫无争辩地体现着人们对“五”的崇拜。
(四)数字的规整性
人们喜欢数字“五”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它作为一个计算单位的规整性,与奇数相乘,尾数总是五;与偶数相乘,尾数总是零。这是它计算的便利性的体现。所以有“五布”“五布絲”(见第三类词)这些赋税制度,便于统治者计算、管理。在现代社会,选举投票经常采用画“正”字的办法,也恰恰是由于“正”字有五个笔画,一个“正”字代表五票,数字五的规整性不仅节省了计算时间而且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由此数字“五”的作用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也就逐渐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尚五文化。
结语
总之,语言是特殊的文化形式,它反映着文化,又影响着文化。语言是人类思维、文化的载体,其中对文化最敏感的是词汇部分。尚“五”文化对汉族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进而体现在词汇中。但不是所有含有数字“五”的词都体现着人们对“五”的崇拜。阴阳五行学说是尚五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很多带有“五”的词都从五行学说发展而来,或者深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其他能体现尚五文化的词还有两类,即只取五个事物来代替一类事物的词,和人们按照“五”来创造的五种事物的总称。这些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体现着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在对自然进行探索和改造的过程,对自然的认识方式,从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尚五情怀。
参考文献:
[1]戴昭铭.“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功能[J].学习与探索,1989,(1):24.
[2]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5(第一册):115—129.
[3]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第一卷):342—353.
[4]龙福廷.试论中华民族的“尚五”文化[J].东南文化,1993,(2):23—24.
(责任编辑:刘东旭)
The Words with “Five” and“Five” Worship Culture
LI M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As a commonly used numerals in people’s daily life, the seemingly simple figure “Fiv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been endowed with profound meanings. People worship “Five”, gradually surround it with mysteries, and view it as a kind of spiritual sustenance and worship. Language as a special carrier of culture records the thinking mode and social life of people who use it. So the “Five” worship culture is reflected in the vocabulary of Chinese language, with a lot of words containing “Five”. Where does this kind of “Five” worship originate and how does it influence th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This paper tries to classify the vocabulary with the “Five” from four aspects, analyzes which kind of vocabulary reflect this worship and how they reflect the culture, which kind of vocabulary with “Five” can’t reflect the “Five” worship, and mak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ource of “Five” worshi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ve” worship and these words.
Key words:“Five” worship culture; vocabulary classification; the theory of the five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1-0107-03
作者简介:李鸣(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4-22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