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型培养机制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

2016-03-16王丹丹武文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

王丹丹,刘 琪,武文奇

(中国矿业大学 文法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构建新型培养机制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

王丹丹,刘琪,武文奇

(中国矿业大学 文法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在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因此,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并完善研究生创新机制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之义。

关键词:新型培养机制;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在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因此,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并完善研究生创新机制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之义。

一、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含义与构成要素

创新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高度有机融合。其中创新是关键,是核心;能力是前提,是根本。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是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可利用条件,在科学研究领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是在大量阅读、调查或社会实践中,能够融入自己的主体思考,发现问题并能做出科学的总结与探索。基于这个特点,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能力构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获取并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是深厚扎实的知识功底。不仅要博览群书,而且能对这些知识进行科学地选择、分析,综合地加以运用和创新。二是突出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具有超强的理解、记忆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三是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手段。能充分整合运用各种资源,与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提高。四是熟练掌握运用学习工具。能熟练运用多种媒体,特别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时、快捷地获取知识。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善于发现问题。能对错综复杂的事物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偶然到必然、由特殊到一般进行整体把握,从中敏锐地发现问题。二是深入研究问题。运用所学对新发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科学解决问题。能够对已提出的方案科学实施、取得成果,并能进行实时跟踪、评估、调整、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3.深刻独特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一是思维的综合性。能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毅力等交融贯通,综合体现。二是思维的求异性。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包括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等。三是思维的多样性。能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打破常规,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4.人际交往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科研创新必须团队合作,协同攻关,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二是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合理调配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特别是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形成工作合力,最终实现创新目标。

5.社会实践及调查研究的能力。一是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经历风雨中见到彩虹。二是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能耐得住寂寞,经受各种磨练和考验,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三是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遵循调查研究工作的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地从事科学研究。

6.整合运用多种技能的能力。一是具备多种才能。能力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多种能力,才有可能实现创新。二是具备整合运用多种技能的能力。能够把多种才能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发挥作用是完成重大创新的关键所在。

二、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一些薄弱的环节,涉及到招生选拔、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学术氛围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及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招生选拔制度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当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还存在着招生管理权过于集中,招生结构不尽合理,初试科目设置不太科学,复试低效与不规范,推免工作相对混乱,管理工作程序繁琐等问题。”[1]特别是缺乏对考生创新潜能、综合能力的有关考核。笔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大且不能突显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复试又往往流于形式,致使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不能一展才华。

2.课程教材教法陈旧落后缺乏创新性。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多却不精,课程强度和挑战度均不够,课程体系多年来变化不大,课程建设针对性、时代性不强,创新性课程严重不足。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一些硕士生的课程还停留在本科知识的层面上。教学理念落后,授课方式仍以灌输为主,且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学生被动学习,独立思考不够,难以形成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3.导师队伍素质与指导水平良莠不齐。研究生扩招致使导师数量严重不足。文科研究生导师来源复杂,专业水平差异大,特别是缺少学术上的领军人物。有些导师所带研究生数目过多以致精力有限,出现“指导真空”的现象;有些“双肩挑”的导师忙于繁琐的行政事务而难于履行职责,学生处于放羊状态。

4.校园科研创新的浓厚氛围未能形成。学校硬件包括网络建设、图书资料、实验与教学设备、研究经费等投入严重不足。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不够丰富,学生参与学术交流机会少。学生申报课题难,从而对科研心灰意冷,无兴趣、无动力。特别是校园读书氛围淡薄,学生读书少,尤其对经典著作的阅读重视不够,以致视野不够开阔,阅读能力不强,科研创新乏力。

5.学校的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依然沿袭行政管理的方法和特色,未能针对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特点进行全程的管理、考核与评价。同时,科研创新奖惩机制不够健全,严重抑制了师生的创新动力与激情。

三、高校文科研究生新型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

高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性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共同协力,着力提高文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其创新能力。

1.建立科学有效的招生选拔制度。一是招生选拔以“创新”为导向。重点选拔具备创新条件的人才。二是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增加可以评估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题目,注重对考生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察。三是合理确定分值。考试成绩要全面综合考虑,增大创新类试题分值,对具有特殊创新潜能的考生可破格录取。

2.改革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明确培养目标。高校要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二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拓宽知识基础,培育人文素养,加强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避免单纯因人设课”[2]。三是合理设置课程。注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一系列专门的创新课程,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四是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广泛灵活地采用案例式、讨论式、讲座式、研究式教学以及学术沙龙、学术报告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五是深化考试改革。考试方式可灵活多样,如面试答辩、撰写专题小论文、社会实践成果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研究,有所创新。

3.健全导师评聘管理的责权机制。一是改革导师评定制度。综合考量学科特点、学识学养、科研水平、培养质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注重导师和学生互选的权力。二是强化导师培养责任。深入推行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的各项学习环节中,导师有责任有义务督促并指导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三是完善导师评价机制。建立导师动态评估制度,实行优秀导师评选、晋级、奖励政策,对不合格的导师实施限招或停招的处罚。 四是提升导师指导能力。注重对导师的定期培训,鼓励导师积极参加学术实践活动,尤其要做好新导师的培训工作,为导师的再学习、再提高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4.营造科研创新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一是搭建两个平台。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与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信息资源平台方便学生查阅更广博的资料, 拓宽学术视野。二是丰富校园学术交流活动,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开展读书评奖活动,出版大学生论文集,并对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给予奖励。三是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数量等。加快学校网络中心的建设和计算机资源的开发,为师生的科研创新服务。四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应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等方式,多渠道为学生搭建实践基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孵化与展示提供阵地。

5.完善学校科研创新评价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分类评价奖惩制度。高校要从科研活动的不同类型、不同群体以及依托的不同平台等,建立导向明确、分类合理、客观公正、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多元的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创新的文化氛围。二是加大师生科研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如设立科研创新专项基金,支持师生开展科研活动。三是建立开放、多元的长效评价机制。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校实际的科研创新评价细则,落实工作责任和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师生积极参与科研评价改革,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科研创新评价,共同推进科研创新评价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Z].

[2]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Z].

(责任编辑:朱岚)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1-0011-02

作者简介:王丹丹(1979—),女,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刘琪(1991—),女,江苏徐州人,2014级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研究;武文奇(1992—),女,河北张家口人,2014级硕士研究生,从事互联网政治与行政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类项目(2015Y04)

收稿日期:2015-10-30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1.005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
德国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