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6-03-16李新殿包海鹰
赵 岩,李新殿,包海鹰
(吉林农业大学 中药材学院,长春 130118)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赵岩,李新殿,包海鹰
(吉林农业大学 中药材学院,长春 130118)
摘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创新型人才培养又以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为关键和基础。结合国内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地方所属高等学校(省属高校)之一——吉林农业大学的具有代表性的6个学院21个专业2 300余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情况,阐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就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大学生;创新能力;制约因素;对策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其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在内的20个左右。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创新型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而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的阶段。
本文结合国内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地方所属高等学校(省属高校)之一——吉林农业大学的具有代表性的6个学院的21个专业的2 300余名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情况,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就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问卷设计及样本特点
(一)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并结合现今高等教育的相关背景,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力图找到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我国的高校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地方所属高校、民办高校。其中,地方所属高校有2 500余所,占全国高等院校数量的95%以上,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本项研究选择的样本来源主体——吉林农业大学为吉林省属重点大学之一,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以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人文学院、信息与技术学院6个学院的中药学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家政学专业等21个专业的2 300余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情况、创新能力自我认知情况、创新活动组织与参与情况、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四大方面内容。问卷调查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有组织的汇总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355份,有效率为98.1%。
(二)样本特征描述
考虑到大学生的学制安排、创新活动的发生时期、本科及研究生的数量比,问卷样本以本科生为主,占总样本量的85%,研究生占15%;本科生中,大一学生占45%,大二学生占27%,大三学生占11%,大四学生占2%。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城市学生占59%,农村学生占41%。所学专业分布:理科占54%,工科占17%,文科占22%,其他专业占7%。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体创新认知不充分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大学教育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是大学生创新能力自我锻炼的关键。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1]。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对创新活动认识普遍不足。不是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有高新理论和高超技能作为依赖的,而是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的。调查发现:81%的学生认为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创新相关信息和灵感,48%的学生认为创新信息来源于报刊,42%的学生认为来源于书籍,只有13%的学生认为来源于其他方面,从侧面也说明学生思维过于固化,过分依赖于网络、报刊、书籍,而忽略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用心体会与领悟。
(二)创新欲望不强,创新积极性不高
创新能力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根据师英杰[2]的观点,从虚到实依次为创欲、创意、创力。创欲是创新倾向,对创新的欲望、信念等,这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高度体现;创意是指个体的创新思维,明晰该做怎样的创新;创力是具体的创新技能,即进行创新的方法。因此,个体创新能力的成长起始于个体对创新的诉求。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创新意愿普遍不足,造成学生参与学校、教师组织的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较低。
吉林农业大学是吉林省属重点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之一,1993年成为吉林省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高校。“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1 732项,取得科研成果979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30项。学校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在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创新活动,然而在这些创新中参与的本科生人数却较少。
另外,学校每年都组织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技能大赛等,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意愿。然而参与创新活动的却几乎总是那一部分人。调查数据也显示:仅有18%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科技活动,如“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等;仅有27%的学生参加过科技类的比赛,如“学子之星”“书香杯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所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普及率需要提高。
(三)创新能力培养宣传不足,学校创新氛围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对学生关于学校是否举办过创新类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仅仅有28%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组织创新类活动;而有31%的学生认为学校很少组织,26%的学生认为学校偶尔组织,竟然有15%的学生认为学校从没组织过创新活动。对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学生对创新性活动关心不够,没有提起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对创新活动的宣传没有做到位;从侧面也说明了整个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的事实,还没有形成能够激发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的培养创新意识的环境。
在现有的文献[3—5]中,创新环境基本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观的学校教育管理环境,以及微观的生活学习环境研究。学者们大多认同良好的创新环境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新环境在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中扮演的是外在影响的角色;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创新,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创新理论知识的传授,创新实践活动的推广等显性的客观的形式来影响着创新能力的成长。
在对学生关于学校是否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调查结果显示:居然有26%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活动。而事实上,学校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如开展各类型的创新比赛——“学子之星”“书香杯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并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乐于做科学研究的学生均可以申请;与此同时,对参与创新活动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以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方面也进一步说明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认识是不够重视、不够关心的。同时也说明学校相关部门对创新性活动的宣传力度欠佳。
(四)创新培养体系不完备,创新性教育教学相对落后
在对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调查结果显示:
(1)有62%的学生认为社会、学校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41%的学生认为缺少经费的支持;36%的学生认为缺少社团、协会等组织;48%的学生认为缺少如开放实验室之类的场所;45%的学生认为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
(2)58%的学生认为学习的知识脱离社会、缺乏创新动力;64%的学生认为生活过于安逸,缺乏创新激情;59%的学生认为教育过于死板,缺乏培养创新思维的内容;32%的学生认为社会没有创新氛围。
(3)58%的学生认为学校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64%的学生认为应引入更多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54%的学生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入社会上的实例模型;49%的学生认为应改革现有的考试方法,鼓励学生创新。
本科教育阶段对个体创新能力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创新体系及丰富多彩的创新性教育教学手段。本科教育在教学环节上还普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教学方法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尽管学校一直在强调,但改革力度还不够大。尤其个别教师的满堂灌、注入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2)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滞后,有的实践课程明显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学生自主思维锻炼不足,训练方法传统落后。(3)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目前老师以传统方式考核的多,如只靠期终考试一张卷来决定学生的成绩,而过程考试较欠缺,这样引发学生死记硬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提升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
1.改革教学活动中教师讲授为主的现状,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方式仍主要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满堂灌、注入式。课堂讲解的更多的是知识点,而非学习的方法。学生仅仅是听众,难以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教学效果很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不如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仅仅是“演员”,而应该是“导演”,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不应主要为课堂,应为网络、图书馆、实践场所。
当前,教育正进行着一场重大改革,由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人才,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作为实践基地
通过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高校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效资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企业建设稳定的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能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践,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缺乏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够使得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进入角色。
同时校企双方合作可以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开展互兼互聘。另外,学校的专业教师定期到合作单位锻炼,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场所,而学校创新教育环境的好坏尤为重要。只有大力加强学校内部创新环境的建设,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真正使创新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1.学校应高度重视
学校应把创新环境建设放在学校中心工作中来。学校不但要注重建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硬环境,而且更要注重软件的制定。要制定出目标,拿出实施方案,合理组织实施,有效监督,正确评价,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创新软环境。
2.创建一个专门负责的组织
该组织应该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一个良好的、有效的、运转灵活的组织机构。另外,学校原本存在的一些组织机构,如团委、学生会、教务处应该发挥创新活动组织者、创新环境营造者、创新宣传者的作用。
3.注重课堂创新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教授为主,学生接受和模仿,缺乏对创造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锻炼。而创新教育模式下,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每一节课都是一场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职能在于激励、启发、引导。
4.创新组织及创新活动
(1)学生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把众多志趣相投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兴趣小组。培养兴趣,启发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去做事,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兴趣小组无疑是一种好形式,同时配备相关专业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2)创新比赛。举办多种形式的创新竞赛、创新展览会等等,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科研带动。激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科研创新活动,并得到创新性工作者更多的直接指导。
5.提高教师素质
美国阿克隆大学董事会杰出教授、著名高分子科学家程正迪教授[6]认为:要使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就要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队伍。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教师的培养也是高校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参于国际竞争的核心武器。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旧有的教育硬件及软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完成,一定能够培养出千千万万个适合现代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了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百年的夙愿,实现伟大的复兴,再度辉煌。
参考文献:
[1]赵瑞芳,盛国军,李彦.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思考——以教学型院校大学生为例[J].职业圈,2007,(11):44—45.
[2]师英杰.人的创造能力的哲学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9.
[3]陆静丹,李成江,赵永乐.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统计实验[J].统计与决策,2011,(7):102—104.
[4]陆静丹,李成江,赵永乐.创新环境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关系的统计检验[J].统计观察,2011,(7):102—104.
[5]宁洁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境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12.
[6]诸美教.高水平的教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2,(1):13—14.
(责任编辑:朱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1-0016-03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赵岩(1979—),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博士,从事中药学教学与科研研究;包海鹰(1965—),女,内蒙古通辽人,教授,博士,从事中药生药学教学与科研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农业大学校级教研项目(jlnd201217、2013xjzd017)
收稿日期:2015-04-03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6.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