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史教育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

2016-03-16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医学史医学院校理论课

吴 敏

(川北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四川 南充 637007)



医学史教育融入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

吴 敏

(川北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四川 南充 637007)

医学史教育在医学生成长成才中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等原因,当前医学院校的医学史教育还很不足。为了让更多的医学生受益于医学史教育,可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相关的内容。二者的结合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专业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医学史教育;医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不同专业类型的高校,应该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用心思考学生所需,因材施教,方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医学史教育,既符合医学生需求,又能更自然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一、医学院校进行医学史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要求医学生不仅要关注人躯体的健康,也要关心人心理的健康。如何做到了解病人、家属及社会大众的心理,要求医务工作者从接受专业教育开始,就要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养成,从而更好地理解人,尊重人,关怀人,救治人。医学史教育是医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一个切入点。

医学史是将医学置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的语境中来考察,研究医学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掌握医学发展规律,不啻于掌握医学学习之“渔”,是医学生真正领悟医学精髓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学习基本医学理论之外,通过了解医学发展过程,汲取前人经验教训,总结规律,把握医学发展方向,对医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医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诸多困惑,不管是学习方法上的、学习态度上的,还是学习目标上的,均可以在医学史中寻求到可参考的答案。这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帮助。医学史介绍了大量的医学先行者的研究方法,能为医学生提供范例,其科学精神能鼓舞医学生迎难而上,其职业品格引导医学生敬业爱人。医学史中传递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为医学生培养人文素养、拓展知识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医学院校医学史教育的现状

1950年,全国卫生会议确定将医学史作为医学院校必修课程。1953年,医学史被纳入高等医学教育计划。1956年,卫生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将医学史作为医学院的正式课程,并通过举办师资培训班和招收研究生等方式培养医学史师资队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国各中医学院和约1/3的西医院校开设了医学史课程。[1]

医学史教育取得了一些发展,如在一些重点院校,进行了独立的医学史学科建设,成立了专门的医学史研究中心,成立硕士点、博士点等等;普通院校开设医学史课程的也在增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医学院校虽然将医学史列入教学任务书,但实际上仅仅是作为选修课而存在。对于许多普通院校,即便开设选修课,由于师资的限制,也只有少数学生能选修这门课程。还有的医学院校,完全没有开设医学史相关课程。已开设医学史课程的院校中,大多把医学史作为单纯的学科史,识记性地进行教学,而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目前,受过医学史专业培养的师资数量还很有限,不能满足需要。其根本原因,是医学院校以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确立的,以医学课程为本位的思想还是没有完全转变。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处于随性的状态。学校没有认真思考与之匹配的课程设置,故未能重视医学史教育这样一门重要的融合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导致了医学史教育师资社会需求度不高。医学史师资供应不能良性发展,反过来又决定了医学院校医学史教育不足的状态难以改变。

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进行医学史教育

既然医学史教育对医学生来说十分有益,但又没有足够数量的专业师资,来进行系统的医学史教育。那么,在医学生集体参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适当地融入医学史教育内容,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校医学史教育的缺失。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需要进行大量的案例教学,来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医学史中涉及医学职业道德,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实例比比皆是。且说服力强,用起来恰如其分。比如:在职业道德方面,远了说,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千金药方》中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为医学生指出了具体的医德规范;近了说,有抗击非典时期的钟南山院士直面困难,为医学生躬身垂范。在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方面,医学生可以从古今中外众多杰出的医学科学家和医学从业者身上受到启发,从而明确人生方向。李时珍的躬亲实践,皇甫谧的淡泊名利、发奋著述,德国细菌学家科赫的愈挫愈勇,南丁格尔的持久奉献,国际红十字会创始人杜南的慷慨无私,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爱国情怀,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至死不渝的学术专注,这些都可以成为医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总结这些医学史人物的共性——勤奋、坚毅、目标明确、善于创新等等,给大学生传递正能量,为以后繁重的学习加足马力。这正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和与医学史教育相结合的相得益彰之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需要让学生跳出偏重于史实识记的模式,要求学生在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以理科生为主的医学院校,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尤其需要注意教学方法。若能运用医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激发医学生的求知热情,即可事半功倍地实现课程目标。在纲要课中融入医学史的相关内容,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譬如,纲要课的上编部分,需要学生认清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认识到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进入到以列强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的历史。这个过程涉及到中西方的冲突,其中的要素有中国的落后、西方的先进,生产力发展带来的世界交流需求的加大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都在同时演绎着中西冲突,共同构成中国近代的全景图。医学院校的纲要课可让学生去了解其中中国近代医学建立和发展的情况。医学生会看到近代中国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看到中国第一位西医黄宽的求学行医之路;看到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最初对待西医的态度;看到饱受争议的李鸿章对西医的接纳与支持;看到一次次的教案如何产生;看到义和团后西医获得的长足发展;看到中国人如何逐渐接受并吸纳了西医,使之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学习中,医学生头脑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会鲜活起来。这样会激发医学生穷理致知的兴趣,坚定医学生立志振兴祖国医疗事业的决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要向学生简单介绍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在医学院校,原理课教师可将医学史与哲学发展结合起来,阐释医学的发展受哲学观念演进的影响,促进学生理解医学发展的规律。医学发展的原始阶段,人们对疾病知之甚少,减除病痛多寄望于神灵的庇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人体的奥秘,试图了解与控制疾病。由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的理解不同,中西医学分道扬镳,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人体的健康和疾病。[2]文艺复兴之后,细胞的发现,解剖学的建立,加强了西医对人体形态、结构的探索,西医愈发重视实证。此外,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7、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对西医影响深远。使之摆脱了宗教神学束缚和经院哲学思辨的气息,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2]但是,其只见局部不见整体,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形而上学性,又决定了医学具有继续发展的空间。20世纪以来,中西医由争斗走向融合,取长补短,中医的整体观与西医的实证被正视为长处。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体各个部位在相互作用中构成了整体联系。医学学科之间,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越来越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现代医学分化与综合辩证发展。[3]1972年,美国医师恩格尔提出生物医学模式应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开始从整体上看待病人身心的统一,考虑人的社会属性,将生物医学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与心理和社会因素相结合,全面地理解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医学生全面了解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探寻医学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对医学专业的学习和未来的临床工作都会有积极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是一门内容结合实际,更新较频繁的课程。除了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的理论成果,还要结合现实,不断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发展。其中,有一些部分十分地贴近生活、贴近当下社会,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教师不能空洞地讲授理论,需要结合社会现实进行说明。对于医学专业,结合中国当前的医疗卫生状况进行分析讲解,就能比较恰当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医疗问题是典型的民生问题,对社会和谐和中国梦的实现至关重要。教师可全面介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如:目前医疗保障的落实情况,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在基本药物制度建立方面的努力;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方面的进展等等。也可引导医学生调查和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如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分级诊疗实施后的利弊及应对,基层高素质医务人员不足如何解决等。结合医学史发展历程上有关问题的状况,引导医学生对所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作更深层的思考,从而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大局意识,培养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在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医学史教育,一方面是对目前医学史教学不足的弥补,另一方面,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强化。将医学史教育放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情境中,既避免了单纯学科史的无味,亦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内容。医学史教育的融入,应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除上述可紧扣课程内容进行讲述的部分外,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担当思想教育的排头兵。针对即时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如2016年出现的青年魏则西之死事件、广州杀医案等,需要及时地辅导医学生看清问题,适时地引入医学史上医德医风的模范事例,在医学生的精神上给予积极的引导。在实践教学中,可组织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去了解医学、医院、医学人才的发展情况,结合或对比医学史相关状况,获取信息,展开分析。

[1] 张大庆.医学史教育在中国:历史、问题与展望[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4).

[2] 瞿晓敏.中西健康疾病观的哲学基础[J].医学与社会,2001,(10).

[3] 张大萍,甄橙.中外医学史纲要[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105

(责任编辑:刘学伟)

10.3969/j.issn.1009-2080.2016.06.021

2016-11-14

2016年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医学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CSZ16060)。

吴敏(1981- ),女,四川泸州人,川北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硕士。

G622

B

1009-2080(2016)06-0094-03

猜你喜欢

医学史医学院校理论课
当代医学史的前沿研究*
——基于期刊的计量分析
医学史研究现状与医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30年前我赴英研究医学史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西医院校开展医学史教育的思考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