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中高校党员教师教育正能量的心理建构
2016-03-16陈彦垒
陈 彦 垒
(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高校党员教师教育正能量的心理建构
陈 彦 垒
(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高校党员教师思想教育是高等教育党建工作的重点,但在实践中存在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党员教师存在思想建设中的三个矛盾,即教学科研的批判性与意识形态的统一性的矛盾,教育教学的良心性与现实生活的功利性的矛盾,政治学习的普适性与教师政治学习的忽视性的矛盾。本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了教育正能量的心理建构,即党员教师积极教育认知、积极教育情感和积极教育行为,进而从理论上论证教育正能量对前述三个矛盾的消解;最后基于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提出了教育正能量的培育和践行的实施策略。
高校党员教师;积极心理学;教育正能量;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
引言
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宣传工作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2013年1月第二十一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党建工作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根本指导,不断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开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理论上的重视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另一个是问题当前在教育实践上存在缺陷和不足。如何提高教师政治素质,如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如何使理论体系进课堂进头脑,如何将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上述问题,教育研究者目前很难提出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上述应对问题的关键是党员教师的身体力行。党员教师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其既是主流思想的培育者,又是主流思想的践行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哲人对君子人生发展的要求,但完成上述人生发展最关键的并非是“修身”,而是“正心”。“正心”在当前形势下的解读就是党员教师去除负能量,培养正能量[2]。本文首先从负能量角度阐述高校党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三个思想矛盾,然后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建构教育正能量的内涵,并进一步解释教育正能量对三个矛盾的消解,最后将论述教育正能量的培育和践行。
一、高校党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三个思想矛盾
(一)教学科研的批判性与意识形态的统一性的矛盾
高校课堂是思想建设的前沿阵地,高校教师肩负着传递科学知识和意识形态的双重使命,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传递意识形态是一种任务,更是一种艺术。学术自由和教学自主是高校教师工作的两大特色,自主和自由往往需要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实现三种特性的内在心理过程恰恰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一旦形成将出现泛化,进一步迁移到其他的思想活动中,对主流意识形态也将产生一种潜意识的批判[3]。这种潜意识的批判一旦出现在课堂上将对教学内容甚至是学生的精神信仰产生冲击。只有一种思想的课堂是生涩的,是没有吸引力的,只有一种思想的科研是徒劳的,是没有创新的。如何在坚持学术批判性的同时保持课堂教学中意识形态的统一性,最能够体现出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教学艺术。例如探讨腐败问题时,如何用科学的知识解释腐败,同时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又能够理解党的建设与腐败间的根本矛盾,从历史学、经济学、发生学角度理解腐败产生的真实原因[4]。
(二)教育教学的良心性与现实生活的功利性的矛盾
高校党员教师思想建设需要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当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动机有多种,如经济利益的动机,权利欲望的动机,个人兴趣的动机,教育热情等等。之所以出现工作动机的复杂性,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工作需要层次的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称为缺失性需要,任何个体缺少了是不行的;后一种称为发展性需要,没有自我实现,生活可以继续,有了自我实现工作会更充实,更快乐。教育从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需要教育良心的支撑作用。当教师现实生活不顺利,缺失性需要不满足时,教育良心就会受到一定的冲击[5]。高校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大多经历了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参加工作的时间比较短,低层次的需要满足的程度较低。在工作新鲜感和教育热情有所退却后,面对生活需要上的不满足,其教育良心的坚定性对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就更加重要。
(三)政治学习的普适性与教师政治学习的忽视性的矛盾
从组织上讲,党员教师首先是归属于党,然后才归属于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政治归属感经常会淹没在日常的工作中,尤其是当教师评价指标过分注重科学研究时,教师会更加忽视政治归属感的要求。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认为政治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有真正智慧的教师能够理解到解读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对明确科研方向和确定研究选题的重要意义[6]。政治学习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自身的本能需要。作为党员教师,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政治理论的学习更是重要的任务,任务中不但包括个体政治理论水平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个人的践行影响周边的党外同事和广大学生。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中教育正能量的心理建构
由于三个矛盾的存在,使得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产生负能量。如何进行消解呢?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能够给予回答。积极心理学是20 世纪末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7]。积极心理体验课程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员工培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主要内容。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源自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2012年7月的著作《正能量》。习近平2012年在广东的讲话中提出要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李章军解读了习近平的讲话精神,认为党员人人释放正能量,是目标追求,也是理想状态。吴永祥从理论上分析了积极心理学视角中探索高校党的建设的途径,提出应该从良好情绪体验、良好人格特质和良好生活环境三个角度来思考党的建设。综合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可以用教育正能量来统合教师工作的积极品质。教育正能量是教育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认知、动力和情感。具体可以分为积极教育认知、积极教育情感和积极教育行为。
(一)积极教育认知的内涵及要求
积极的教育认知是教师对教育目的、教育理想的正确认识。具体有四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认知,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认识到改革会有牺牲,发展会有曲折,同时要坚信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对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其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认知,要坚定地将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体系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认识到理论思想在发展中有修正,在修正中不断成熟。再次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认知,要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也是每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要认识到党的建设中有曲折,在曲折中会不断前进。最后,也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正确认知[8]。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明确是社会主义的,然后才是建设者,所以每位教师都肩负着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和建设者教育的双重任务。四个方面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具体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目标自信。
(二)积极教育情感的内涵及要求
教育中体验到的喜悦或抑郁的心境,兴奋的激情,突发事件后的应激,这是普遍意义上的情绪,并非情感。心理学研究发现,情感比情绪更为稳定,社会化程度更高。情感具体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积极教育情感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体验到的以需要为中介的稳定的情感体验,具体可以分解为教育教学中的道德归属感、科学理智感和体验审美感。道德归属感由马斯洛需要层次的第三层需要引发,是缺失性需要中介作用的体现。作为高校教师,其道德归属感首先体现为组织归属感,即个体属于哪个政治组织,应该具有哪种信仰;其次是城市归属感,即个体属于哪一个城市生活圈,是否认同城市的文化;再次是学校归属感, 即个体属于哪个单位,是否认同自己是这个学校的人;再次是学科归属感,即个体属于哪一个研究领域的人,是否喜欢自己的专业并为之奋斗;最后是职业归属感,即个体属于哪种类型的教师,是否认同自己的能力和教师职业的匹配关系。与中小学教师相比,高校教师之间的生源地、学科背景、文化背景差距较大,其归属感的形成就更为复杂。职业归属、学科归属、城市归属、学校归属和组织归属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归属感培养应该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科学理智感和体验审美感是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第五个层次为中介的。第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具体可以分解为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及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科学理智感源自认知的需要,具体表现为科学感和求知感。科学感主要是教师的科学精神,即教师在追求学术的路上保持对科学研究的敬畏,保持严谨的研究态度。求知感主要是对知识的渴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把自己摆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能够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实现教学相长。体验审美感是审美需要的体现,审美感的产生除了与教师审美能力和审美兴趣有关,与之前的道德归属感和科学理智感都有关系。审美感可分为校园文化美、教育生活美和精神内在美[9]。校园文化美指的是教师带着欣赏的态度认识到所在学校的文化积淀和现代气息,把自己也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来看待,有一种极强的融入感。教育生活美指的是教师把教育当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任务,在教育过程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在生活中发现教育的真谛。精神内在美指的是教师关注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和学生的成长。
(三)积极教育行为
教师教育正能量的核心在教育认知,而衡量教育正能量水平的标准是积极的教育行为。积极教育行为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正面性、示范性、引领性的教学活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积极教育行为的集中体现。积极教育行为首先要求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保持赏识的态度,关注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学生身上的科研潜质;其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帮助和引导,既能够帮助学生,又能够引导学生,最终能够做到使用学生。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的教学,教学过程一定是一种合作,只有完成教学相长的教学才能够使学习在课堂上真正的发生。只是要用好一个学生要求老师必须有耐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足够的时间,如同等待一颗小树慢慢的长大。第三个要求是教师做到自我发展中的反思。高校教师的反思首先是对自己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政治性和系统性的反思,然后是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反思,其次是对专业方向、研究领域和研究态度的反思,最后是对教师角色、教师职业和教育理想的反思。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反思要更及时,更深刻。最后的要求是高校教师处理同事关系要保持良好的合作[10]。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需要相对独立的空间,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科研的机会较少。即便在同一学院或系所中,由于教师的学缘不同,学科方向存在壁垒,也使得合作教科研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无法合作的最大影响并非教科研成果的较低产出,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融洽不足,而是同事之间的不良竞争。相比基础教育而言,高校教师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更为重要。
三、教育正能量的培养与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积极的教育认知、教育情感和教育行为正是对高校党员教师三个思想矛盾的消解。积极的教育认知能够实现学术批判性与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的有机融合,保证课堂既能够保持批判性又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积极的教育情感能够调节教育的公益性与功利性的矛盾,帮助教师完成情绪调节,预防职业倦怠。积极的教育行为能够彰显教学正能量、科研正能量和合作正能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实现党员教师教育正能量的培养呢?彼得·圣吉博士的五项修炼能够给该问题以操作性的解释。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培训相关工作,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与企业培训的形式和方法越来越接近。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是近些年来企业培训的主要方向,也逐渐渗透进教育领域当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也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就是将我党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这是中国共产党近期教育的战略目标,也是每位党员教师努力的方向。彼得·圣吉认为每个学习型组织从培育到成熟需要经历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共同愿景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和团体学习是基础,自我超越和共同愿景是动力,系统思考是核心[11]。
团体学习是教育正能量培养的第一步。建构主义认为,单打独斗的学习是缓慢的,是缺乏创造性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是社会互动性的,是情境性的。学习要通过学习共同体来完成。理论学习的基本单位一定是团队而不是个人,团体中的讨论和深度会谈,能够激发每位教师的创造性。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整体产生出色的效果,成员成长的速度也会比其他的方式更快。经过团体学习,学员相互了解,相互欣赏,自我暴露,自我反思,就能够发掘内心的图像,提升个体的心理素质,促进思维方式的转变,用新眼睛去看待世界,完成五项修炼的第二步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改善意味着每位教师即将开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彰显心灵深处的渴望,以当前的任务为起点,以内心向往的目标为重点,实现自我超越。此时教师需要的是组织的正确引领和教育激励,共同愿景的确立正是满足此时每位学习共同体成员的最佳修炼。组织共同愿景的确立将实现全体教师价值观、使命感的统一,实现个人愿景、团队愿景和组织愿景的三位一体,组织也从学习共同体变为生命共同体[12]。教育正能量也从个体的自我实现上升为组织的自我实现。最后的修炼系统思考将引导党员教师用历史的、整体的和系统的观点审视个人、团队和组织的成长过程,进一步强化前四项修炼。见树木又见森林,为下一次的飞跃提供智慧基石,教育正能量也将不断地传递下去。
小结
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每位党员教师必须认清党的建设既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义务。作为高校党员教师,除了认真学习外,更重要的是明晰思想建设中的三个矛盾,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看待教学,看待科研,看待学生,从内心提升教育教学正能量,消解三个思想矛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 李章军.党员应人人释放正能量[J].当代广西,2013,(1):5.
[2] 吴永祥,关娜,王东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1,(27):121-122.
[3] 齐晓颖,刘立伟,赵婷.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61-63.
[4] 金锦华.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29-30.
[5] 张鹏,马宁.论高校教工党建与学生党建的双向互动[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48-51.
[6] 陈向阳,张继平.高校基层党支部参与学科建设的途径探索[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01):43-44.
[7] 曾秀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5):49-50.
[8] 张逸阳,叶定剑,徐洲.学科平台视角下的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及对策[J].党史文苑月刊,2012,(8):48-50.
[9] 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M]. 李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8.
[10] 刘书林.广大教师要在课堂传播正能量[J].中国高等教育, 2015,(3):50.
[11] 陈国权.学习型组织的过程模型、本质特征和设计原则[J]. 中国管理科学,2002,(4):86-94.
[12] 黎凤,孙玉梅.借力学习型组织,推进教师终身教育发展[J]. 亚太教育,2015,(21):204-205.
(责任编辑:张连军)
10.3969/j.issn.1009-2080.2016.06.004
2016-11-12
本文系聊城大学党建研究项目(13DJB18)阶段性成果。
陈彦垒(1983- ),男,山东青州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基础心理学博士。
G443
A
1009-2080(2016)06-0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