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域下的湘西想象
——评张建安《湘西想象的民族特征与文化精神》

2016-03-16李姣玲

武陵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建安湘西想象

李姣玲

(1.湖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邵阳学院 中文系,湖南 邵阳 422000)

文化视域下的湘西想象
——评张建安《湘西想象的民族特征与文化精神》

李姣玲1,2

(1.湖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邵阳学院 中文系,湖南 邵阳 422000)

湘西自古便是边缘蛮夷之地。但是在中国的文学地图上,湘西却是中国文学从边缘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屈原放逐湘西,赋《离骚》而楚辞创;陶渊明虚构乌托邦,武陵桃花源令人神往;沈从文回望湘西,边城风物人情,余韵悠长。自沈从文之后,当代湘西作家更是以群体形式出现,创作了小说、散文、诗歌和影视文学等作品,这些作品或以湘西为背景,或以湘西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为题材,都显得有情有韵、特色独具。面对这喜人的文学创作实绩,张建安教授以文学研究者和批评者的敏锐目光及时审视并思考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写成30万余字的《湘西想象的民族特征与文化精神》(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

该书紧扣湘西想象、民族特征和文化精神三个关键词,以历史文化为视角,由宏观把握到个案分析,分别展开论述。所谓湘西想象,即“以湘西为书写背景,在展示世人于湘西这块乡土中的生活习俗、情感方式、价值判断、生存形态的基础上,表达作家对于湘西的认识与期待、回忆与想象”(《湘西想象的民族特征与文化精神》第16页)。这是建安教授在梳理自屈原以来湘西文学史的基础上,结合个体书写与群体创作分析所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湘西想象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有明确的湘西属性,具体表现为湘西人民的生活习俗、情感方式、价值判断、生存形态。而所有这一切,在湘西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小聚居并与汉族杂居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出神巫文化。神秘的巫文化与历史上封建贬官制度产生的流放文化形成强烈的精神落差,使屈原、王昌龄、刘禹锡、柳宗元、王守仁等古代文人以及20世纪继沈从文之后形成的湘西作家群体有了鲜明的观照对象,湘西想象便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文学现象,并因湘西神秘的地域文化而彰显出独特的民族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从边城走向了世界。

建安教授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以文化的视角来解读湘西作家笔下的湘西想象,从而使传统文学批评方式有了历史理性与人文情怀的双重品性。在解读李怀荪的长篇小说《湘西秘史》时,建安教授透析湘西神秘的民间文化与商贸文化。他对放蛊、赶尸、虎匠、蛇师等巫傩文化的民间形态和神秘性成因做了分析,指出特殊封闭的地理位置与自然风物促生了湘西先民的原始宗教和万物有灵的信仰;也对千里沅水作为接通云贵和长江的黄金水道而产生的湘西商贸文化,诸如讲究“吃亏是福”“外圆内方”的商业警训,恪守诚信仁义、和气生财的商业道德,具备吃苦耐劳、灵活果敢的经商品质等做了归纳和总结。在解读于怀岸的《巫师简史》时,他认为该小说通过个体生命的沉浮,展现了动荡的历史风云、神秘的地域文化、悍勇的民族特性。猫庄秩序的维护与破坏是巫文化与现代文明进退冲突的结果。猫庄的幻灭是湘西想象的桃花源在现实历史进程中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被取代的历史必然。而对小说中个体命运的悲悯叹息则是于历史理性之外因共鸣而产生的人文情怀的表现。在解读侗族作家隆振彪的侗乡题材系列小说时,建安教授充分肯定了隆振彪对侗乡民俗的审美观照和对束缚民众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和变革的陋习恶俗的反思批判,指出小说中所展示的侗乡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精神是侗族同胞或老实本分,或强悍粗犷的民族性格的文化基因。

文学是人学,文学对人的主体性的追问与思考是建安教授对湘西想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安教授认为屈国新、李晓敏、黄光耀及刘萧的小说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湘西想象的游侠与血性精神:屈国新的《古道西风》《夕阳黑田铺》描画了湘西土匪的复杂世界,弘扬了蛮族生命力,并赋予了匪事以诸多新的文化内涵;李晓敏《遍地狼烟》中的湘西男儿体现了民族生命力的另一面——民族血性。两位作者都高扬并强化湘西雄性文化因素。而黄光耀的《土司王朝》和刘萧的《筸军之城》则是通过特定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悲悯情怀及雄强气势展现了湘西想象下的游侠与血性,尤其《筸军之城》洋溢着崇高的悲剧之美,彰显了雄强的精神气质,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表现。

本着“知人论世”的传统,建安教授从小说创作论的角度解读了向本贵、姜贻斌、田耳、郑小驴四位作家的强烈社会批判意识。向本贵书写农民的苦难,书写农民的期盼,书写农民的所思、所想、所求,书写农民的愚昧和落后,表达了深切的人文关怀,由此展开对新历史条件下湘西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并对人性作了精微的解剖。姜贻斌直击人性弱点,描摹底层民众卑贱的心理状态,思考国民心理素质,其作品弥漫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田耳刻画了湘西底层社会三教九流众生相,用类似巴尔扎克的社会考察书写方式,表现出强烈的现实批判功能。而郑小驴或追忆过往时代,或表达现实乡村的哀痛,因作者具有“知识分子”和“乡村少年”的双重身份,其对社会批判的力度与广度得以加深和拓展。

如果说小说因为承担民族秘史记录的重任而具有更为深广的批评阐释空间,散文和诗歌的批评更加考验文学批评者的功力。建安教授以温润的文字表达感性的情感体验与理性的诗性批评。他在评析周伟的乡土散文时,紧扣周伟散文通过乡风、乡情、乡民、乡事表现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爱恨情仇这一特点,分析周伟的乡土情结,并指出其作品的旨归就是对乡村底层生活的人文关怀、对人的本质的追问、对生命坚定的信仰和人性善良的肯定。他对刘诚龙散文中乡村意象的解读回归作家本身的经历,作家笔下的湘西乡村的风土人情因为作家个人的成长历程和生命体验而得以立体呈现,并展示时代巨变中的乡村变化,个体对历史的真切体悟较之纯粹历史理性读来更令人感动。

在解读彭学明散文的诗性传达时,建安教授精准地抓住了三个“视点”——“湘西女人”“流水”意象、边城小镇来剖析彭学明散文中的女性崇拜倾向。湘西女子就是大自然的美丽精灵,与那些美丽的边城小镇水乳交融,成为人们解读湘西密码的钥匙。建安教授更以灵魂碰触的方式去体悟匡国泰、李青松的诗歌,用充满灵性的语言解读匡国泰的田园新诗,并分析了诗人的本色语言、密集的田园意象和诗歌呈现出的独特田园之美。他立足于哲学的高度把握李青松诗歌中的禅意和神性撒播,诗人从归隐到出家,由身体隐逸走向精神逃逸,特殊的生命历程使得诗人把哲理与心情全都蕴含在诗境的艺术表现中。

湘西想象不是湘西籍文人的狭隘地方性的专享,以其内蕴的广博性、深厚性、独特性,它也成为不少异域文人钟爱的精神表述方式,比如韩少功,建安教授认为他的“寻根文学”就明显地打上了湘西想象的烙印:对民族文化的眷恋和反思,促成了韩少功的文化“寻根”。在《爸爸爸》《女女女》等寻根小说中,韩少功极力打造的湘西世界抛弃了沈从文笔下的田园牧歌色调,真实地揭示出愚昧的民众文化心理定式所酿成的人的精神变态和心理变态。作者站在超拔的立场上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审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劣根”,以期达到改造和重整传统文化的目的。与深刻严肃的“寻根”主题相呼应,悠远的楚文化的底蕴以及巫性思维方式使韩少功小说的创作艺术和表现方法带有浓郁的乡土文化色彩,散发着神秘气息。

此外,针对湘西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湘西想象,建安教授也从湘西民族文化、人文精神和人伦情感等维度挖掘《血色湘西》《那山那人那狗》等剧作的审美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湘西想象的研究范围,从而完成了对湘西想象小说、散文、诗歌和影视剧本的系统研究。

湘西想象作为当代湖湘文学的具体存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这与湘西神秘的巫傩文化和外来的贬官流放文化密不可分。建安教授的论著《湘西想象的民族特征与文化精神》,让我们在文化视域的观照下审视湘西想象,就可更为深刻地领悟歌德“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的前瞻性。

(责任编辑:刘英玲)

2016-03-2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魏源暨湘西南文史研究基地委托项目“魏源酬唱赠答诗与道咸诗坛研究”(15JD54)。

李姣玲,女,湖南隆回人,湖南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邵阳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

猜你喜欢

建安湘西想象
快乐的想象
建安区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谫识——从不合时宜楔入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湘西 国画
在不幸的婚姻里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