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践品格

2016-03-16何海兵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

何海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践品格

何海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践品格在于,它从既定的价值观前提和客观存在的实际前提出发,是一定的传播作品与人民既有的价值观认知之间的思想对话,是对人民既有价值观的矫正和扬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求树立人民意识、创作意识、作品意识和原创意识,创作出具有时代温度、生活厚度和国家精神气度的作品,多维度、立体化书写和呈现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历程,记录和讲述中国人改变自我与国家命运、追求自我幸福与国家发展、创造自我价值的原生态故事,鼓舞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人民主体 原生故事 思想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尊重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本质要求,在传播和培育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对于人民主体的敬畏之情”*陈新汉:《关于“人民主体”的一些思考》,《哲学研究》2014年第2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人民共和的民主体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正确的政治选择。”*俞可平:《敬畏民意》,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8页。人民作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体,在其现实性上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来构建价值世界和评价社会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术语的社会认知度的空前提高,如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变成一种源自人民生活内在的渴望和自我发展的需要,需要进一步研究。社会是一个整体。马克思阐释政治经济学方法时指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实在主体仍然是在头脑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只要这个头脑还仅仅是思辨地、理论地活动着。因此,就是在理论方法上,主体,即社会,也必须始终作为前提浮现在表象面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701~702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和自觉传播之前,人民群众是有价值观的,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认知和实践体会。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不是实现从“无”到“有”的升华,而是从既定的价值观前提和客观存在的实际前提出发,是一定的传播作品与人民既有的价值观认知之间的思想对话,是对人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认知的自我扬弃。这一扬弃视角彰显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人民本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在要求我们正视和直面人民价值观的既定事实,并以此出发,书写人民的价值观故事和逻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循,成为鼓舞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正能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现实切入:对接和超越人民既有价值观

黑格尔认为:“没有人能够真正地超出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够超出他的皮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6~57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国家和人民的意志的体现,来源于人民生活又反作用于人民生活,人民群众既有的价值观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方向和效度。

方法论的自觉直接影响问题的解释方向和效度。毛泽东认为,“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页。作为“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生活基础,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现实品格。人民作为价值观的认识主体和评价主体,除了会发出“是什么”的疑问外,还会问“为什么”的问题,更会思考“有什么用”的问题。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价值的质疑式、怀疑式的反问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不容忽视,也不容篡改和遮蔽。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3页。人民不会把问题引向神秘主义的泥潭,而是会把其置于阳光下进行全景式审视。当然这种审视具有感性直观性和一定片面性。这也是价值观传播的良好契机。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中国人必须遵守的价值观,但是,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和疑问,不会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进行分散式、分裂式思考,而是从自身的生活境遇出发,一个一个思考。这种思考是一种“为我关系”的思考。人民会从自身对美好生活、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的角度,从自身的日常实践中亲身经历、接收到的信息来思考价值观问题,从法律政策、干部作风、利益相关度等维度对现实中“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81页。进行评判,除了用价值观来思考改造自我的问题之外,同时还会思考改造世界的问题,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评判国家、政党、社会是非曲直的标准。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信息化速度的加快,好的传播作品对于人民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重要。人民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他们在实践中遭遇的价值观问题也越来越具体而丰富,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澄清误解,廓清视听,服务人民的精神成长。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作品创作如何直面人民追求自由全面发展进程中的价值观困惑和困难,直视较为普遍的现实性价值观境遇,提升在学理上揭示现实、超越现实的能力、力度和深度,对于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加强执政党的精神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在把握和凸显人民主体地位问题上享有相对充分的自主权和决定权,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学术旨趣、社会阅历等因素直接影响自身创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时关于“我为谁写作”、“写什么”、“怎样写”的定位。1818年,黑格尔任教于柏林大学时发表“开讲辞”,在谈到“几乎很消沉”的哲学需要重新提起它的呼声的时候指出:“一方面,由于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的琐事予以太大的重视;另一方面,现实上的最高兴趣,却在于努力奋斗首先去复兴并拯救国家民族生活上政治上的整个局势。这些工作占据了精神上的一切能力,各阶层人民的一切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赢得宁静。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现在现实潮流的重负已渐减轻,日尔曼民族已经把他们的国家,一切有生命有意义的生活根源,拯救过来了,于是时间已经到来,在国家内,除了现实世界的治理之外,思想的自由世界也会独立地繁荣起来。”*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1页。马克思早年在一篇《集权问题》的手稿中提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当前的中国,“价值观缺失”成为一个异常突出的政治问题和精神问题。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正视当前这种价值冲突,关切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中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症候,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概念化、固化、表层化,是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鼓舞人民的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夯实执政党执政的精神基础的内在要求。

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新思潮,其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传播作品中贯彻、贯穿人民主体地位意识,深入人民实践生活,直面人民价值观生活中的矛盾,旨在克服当前核心价值观传播中人民主体地位的偏离倾向。如果偏离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红线,矮化、扭曲人民的创造精神和活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精神价值匮乏和缺乏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的反映。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需要内在地心血相通般化入人民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践进程之中,使得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及其传统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的精神资源,使得当代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时代精神文化及其所形成的当代活的传统内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的营养与核心元素,进而成为人民思想进步的丰厚滋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彰显时代精神,价值观的传播就要直面、深入到纷繁复杂的中国历程与中国转型、涵育、创新的变革实践,直面民情之变、之新、之细,在加强正面宣传和主流价值教育的同时,坦诚、公开反映人民的心声,以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对民怨、民愤的系统思考,记录中国人民在新世纪实践中改变自我命运、追求幸福、创造自我价值的鲜活历程和生动现实,努力成为鼓舞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

毋庸讳言,从实际评价机制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作品的量与质之间出现某种不对称现象。这是一个量化标准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创造者处于多重压力之中,从而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品可能滑入一个批量制作境遇。在现实压力下,部分创作者可能面临一个焦虑、压迫甚至高压式的写作境遇。这就与创造要求慢、要求精的规律发生了剧烈的矛盾。众所周知,要出精品,要出底蕴深厚、有独特思想创造的作品,如果不下苦工夫,不深刻体验、积累,不言人之未言,就不可能写出精深之作。量化的评价体系对创造者自身思想资源的“库存”提出全新的挑战。多重压力引发理论创造出现“注水”、“膨化”、“稀释”等值得关注和警惕的现象。有的核心价值观阐释作品不是涵养出来的,而是“赶”出来的,因而必不可免出现浮躁现象,衍生“理论泡沫”。这种类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作品的生产机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者的理论责任和自我形象塑造可能产生尖锐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创造者对主题的提炼、语言的锤炼和气势的把握,制约着目的的实现程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思想自觉:提升作品的学术品格

旨在服务于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在要求有的好的作品。学术质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素。强势话语权和认同离不开高水平的学术质量。学者的思想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凸显自身的学术个性特质。这种思想生产既要立足当代中国生活变革与实践,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要借鉴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通俗性的学术作品是特定作者在一定时代精神和学术语境下的创造,必定蕴涵着作者的方法论、立场、价值观和创造精神。

首先,保持创造意识的方法论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是统一要求下的多样化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者必然打上作者自身的政治观、社会阅历、生命体悟、时代洞察的烙印。面向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品是中介。优秀的通俗性学术作品既需要有通透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同时还需要对中国社会现实具体、准确、独到的洞察,对社会大众的价值观事实与现状的思想脉搏和审美趣味有着真切的把握和透视。各种国外社会思潮和学术体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批判、吸收、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主旨,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优良学术传统,追踪世界社会和思想发展潮流,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作品的学术品位和学术定位,呈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育、培育、滋养的思想格局。时代的特质决定着思想家思考的基本视阈和话语体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时代情境、态势在相当程度上设定了理论创造的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秉承理论的思想特质,演化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谱系,又是应时代情势、时代问题、时代心声而诞生的,始终处于一种思想自觉与实践自觉的相生互动状态。执政党的执政承诺、人民的期待、思想文化的演变共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定位,就是为实现党的执政使命、人民的幸福追求和民族振兴服务。

其次,正视人民的精神诉求。

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价值观的认同、接受和信仰,正是从真正享受这一理论成果及其实践效果开始的。列宁认为:“群众不是从理论上,而是根据实际来看问题的,我们的错误就在于总是从理论上来看问题。”*《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邓小平在评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实际效果时深刻指出:“人民,是看实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人民群众自身的社会存在境遇和价值理想催促他们真正参与改革,享受改革的成果,并在现实生活中继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魅力与实践成效,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进一步赢得人民的信赖与认同,必须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如果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生命就会失去涵育的水分和土壤,成为干瘪的范畴。

在当代视阈中把握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人,都是社会存在条件的自觉反映和超越。人民群众对思想理论的认知偏好、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的切入点。2010年《人民论坛》杂志联合人民网、新浪网等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7%的受调查者表示“主流文化边缘化现象”“严重”或“比较严重”。其中,21.2%的受调查者选择“严重”,34.5%的受调查者选择“比较严重”。关于当前主流文化面临的问题,73.6%的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54.3%的受调查者认为“核心价值观的多,说教的多,难以打动人心”,41.2%的受调查者选择“主流文化缺失鲜明的价值诉求”,24.2%的受调查者选择“主流文化没有与时俱进”。*艾芸、杜美丽:《73.6%受调查者认为主流文化缺乏现实关怀——“主流文化怎么了”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人民论坛》2010年第24期。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部分作品的理论本位色彩还是显得比较浓厚,这样的理论本位有违于以人民为中心所要求的人文精神、服务精神、创新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推进不是从空白处开始、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所面对的不是外在于我们的生活世界而是内在于我们生活世界的社会公众,他们处在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社会流变之中。人民群众的这些意见和期待,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深度解答的重大课题。

再次,保持合理的批判力度。

切中人民群众生存境遇,揭露、批判、直面“惨淡的人生”,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这种负面情绪的合理宣泄,负面问题的严肃正视和揭露,在提升社会精神正能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不能停留和满足于此,批判本身不是目的,批判的价值旨归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倘若没有自己核心的精神价值作为基础,就会失去自身的精神支架,失去服务人民群众、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力量,失去人文关怀和道德引领力。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富含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浓烈的道德关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从宏观上透视时代发展趋势,从微观上把握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事实,既直视时代发展的丑恶与苦难,又给予现代人理想的期待与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历史影响力、感召力、学术吸引力,是它在切中时代困难的同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愿景。

弘扬核心价值观,不仅不意味着排斥社会批判精神,而且需要把社会批判精神保持在一种积极的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表现为对当代中国问题的切中,也是中国精神文化发展主体性涵育的必然走势。发育、培育、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表现为对社会和政治的批判,还表现为对社会、政治、文化价值的重构;不仅表现为对国民精神需求的发现,还表现为对国民精神灵魂重铸的理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中从深处推进马克思主义最高理想中国化进程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批判思想在当代中国实现的内在环节。当今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网络社会条件下多重问题深层次交织、交锋的重大历史时期,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在更高视阈实现社会批判精神、社会引领精神和内在超越精神的有机统一。

对整体发展的把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质和格调。生活中的各种苦难、不幸、悲惨是社会生活的真实面,不应回避也不能回避,更不能遮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有像马克思恩格斯当年那样直面最卑劣的事实的气度和胸怀,又要有审视、甄别、考辨、裁剪、提升的能力,使这种洞察和把握深深融于作品的血脉之中。深受社会公众欢迎的作品要求深刻洞察中国人民的存在境遇和发展诉求,饱蘸中国人民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时代精神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作品要真正实现时代化,要深入时代深处,把握时代脉搏,洞悉和表达时代精神,叩问人的存在的内在困境,直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利益需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观照和超越现实中的不完美和缺陷,并把读者带进反思和升华的理想境界。

最后,树立科学的读者观。

承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要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理直气壮、情理并茂、情景交融,如何定位自身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交融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内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是对人民群众生活、价值、行动的理论概括和理论指引,在实践上深深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社会生活,在价值上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理论本身为中心的写作,因此,树立何种读者观对于核心价值观阐释作品的阅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和深度接受就显得至关重要。这种读者观,或者说,对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保持自反性思量,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风、文体和思想姿态。

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作品是要进入思想市场的,而市场是通过作品联系读者,通过读者起沟通、对话、调解作用的。事实上,在当代的社会思想文化条件和实践进程中,核心价值观是影响社会公众价值观、思维方式、政治认知的一种方式和途径。社会公众已经在自身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既定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政治态度,他们对自我的生活生存条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一定的认知、评价、审美结构。在这种前提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在不同理解、解释之间展开对话,这是一种交流、交锋、交融,是一种价值观较量、融化和重塑。核心价值观阐释作品必须以强烈的思想感染力、严密的理论逻辑、浓烈的人文关怀征服“对手”,你只有为读者提供意想不到的、曾经模糊不清的或者有意探寻的情节和细节,才会激起对手应战的兴趣和投入程度。读者既存的社会主义历史记忆、当代实践体验恰恰会激起作者强烈而持久的创作欲望和独创能力。这个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才是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写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人民、引导人民、滋养人民,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时代使命:书写中国人原生态的价值观故事

正如英格尔斯所言:“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现代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扎根于当代中国变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呼唤精神探寻的递进性和多元化的解释合力,进而展示中国人民思想、行动、心理的丰富性、深刻性、变革性和原生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者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养,扎根于鲜活的物质事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思想魄力、理论抱负、学术素养承担这种使命。

首先,秉承思想品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脑、打动人心,而不是“水过鸭背不透毛”,就不能封闭狭隘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避免使之概念化、固化和绝对化。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枯燥的范畴、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的“组装”,其结果可能会像恩格斯当年所警示的那样,使之变成“不过是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因而违背思想理论创作的规律和本质,把思想理论活动变成一种手段、一种工具。毋庸讳言,当下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呈现模式化、格式化和公文化色彩。思想原则和审美原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水准和社会公信度。一定程度的重复性和格式化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当然,需要仔细考察和监测这种重复的负面效应。原创不是横空出世,而是酝酿日久、长期观察、体验人生、体悟社会变革的思想结晶。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报纸记者在极其忠实地报道他所听到的人民呼声时,根本就不必准备详尽无遗地叙述和论证有关这种呼声的一切细节、原因和根源。撇开时间的损失和进行这项工作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不说,一个报纸记者也只能把他自己视为一个复杂机体的一个小小的器官,他在这个机体里可以自由地为自己挑选一种职能。例如,一个人可以侧重于描写他从民众意见中获得的有关贫困状况的直接印象,另一个人作为历史学家则可以谈论这种状况产生的历史,沉着冷静的人可以谈论贫困状况本身,经济学家则可以谈论消除贫困的办法,而且这样一个问题还可以从各方面来解决:有时较多地着眼于地方范围,有时较多地着眼于同整个国家的关系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需要的正是这种多元多维度的阐释路向。

其次,始终坚持原创路向。

原创性的变革催生原创性的理论主题与叙事路向。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归根到底立足于组成这个民族国家的各个个体和群体的经验的基础之上。当代中国人依据其自身的社会条件与价值体系,不断重建和重新诠释其生存世界中曾经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一切关系网络和实践及意义,人真正成为价值思考的轴心。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的命运发展史,是一部交织着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价值追求的奋斗史诗。三个层面的交织、交叉、交锋、交融,交汇成中国人民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闯荡、变革与创造。这一过程充满前所未有的阵痛、艰辛和幸福,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阶级结构、个人生活方式、心态、思想风格,改变了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源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流通方式,也改变和塑造中国人的世界形象与地位,写就了一部中国人波澜壮阔的探索史和奋斗史。这种实践过程恰恰是中国人和中国主体的主体性逐渐得到涵育、磨砺、锻造与升级的过程。这种主体性内含着价值观的排序与思维方式的变革和自我提升。

最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方向。

历史对作品的品鉴和淘涮是无声无息甚至是无情的。“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创造要求我们的创造者“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这是一种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辩证法的批判与自我批判交织的批判性品格。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与思想嬗变,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者徘徊、坚守在固有的视角,不去反思和追问“我是谁”、“我为谁写作”、“人民会怎么看”这样的本源性和前提反思性问题,而是重复着一贯、既定的写作模式,外在于中国人的生活变革,停留于原有的“高压”话语、“教导”话语和“封闭”话语,袭用现成的思想精神资源,可能弱化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和思想成果的现实教益。我们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战略高度谋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地位问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工作的话语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服务于人民群众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取得了多大的成效、是否真正实现了,人民感受最真切、判断最准确。人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主体、实践主体、评价主体,我们要使得人民群众真正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内在特征、当代境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带来什么、人民应该做什么,使人民群众真正从自身的社会生活条件、过程、受益程度更加拥护、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形成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综上所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要求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以人民为传播中心。生活有冷暖、有冲突、有挣扎、有期盼。人民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把引领人民与服务人民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关心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声,在人民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既要放眼世界发展潮流,又要弘扬、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也要提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积极的思想文化创造成果,以更大人民群众最具体、最微观、最切近的实践生活为切入点。正如鲁迅所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于避免理论本位,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创造出具有时代热度、生活厚度和国家精神气度的作品,实现法理交织、情理并茂、情境交融,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有机融合在一起,抒写中国人民在数千年适逢的大转折年代改变命运、追求幸福、创造自我价值、坚定社会主义认同的鲜活历程和伟大创造,成为支撑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

On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HeHaibing

(School of Marxism,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China)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lie in that its starting point is the established premises of values and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realistic conditions. Thus it is the mental dialogue between the given works and the people and also is the correction of the existing values of the people. The communi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requires the awareness of the people,the creative consciousness,the works consciousness and the original consciousness. It demands to produce works which contain the temperature of time,the thickness of life and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it should multi-dimensionally write and present the course of the Chinese pursu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ir lives,record and tell the original story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try to change their fate and their country by themselves to pursue individual happiness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to create individual value with the result of stimulating the people for better life.

People as the Subject;Original Story;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

10.19468/j.cnki.2096-1987.2016.03.006

何海兵,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央编译局博士后,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公民教育。

2015年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自觉研究”(15KDB030)。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