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自信

2016-03-16陈曙光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文化

陈曙光 杨 洁



论文化自信

陈曙光 杨 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其“外化”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浓缩”为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不是无条件的,其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和理由。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源于其优秀的主体内容,源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源于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源于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源于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坚持文化自信,要有定力,既要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也要破除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迷信和盲从。文化自信,关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关乎当代中国的文化主权。一个连文化自信都没有的民族不可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人的尊重;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国家也不可能突破西方的重重围堵,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文化自信 软实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无比热爱,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实践,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既不同于自恋,也不是自傲,作为文化主体的理性判断,说到底,它是一种理性的自信。因此以自傲为特征的西方中心主义不是真正的自信,以自恋为特征的华夏中心主义也不是真正的自信。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是“最硬”的软实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页。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文明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国家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强国。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对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正能量不可否认、不可低估,但也必须承认,推进中国现代化转型,助推中国成功崛起的文化旗帜不是传统的封建文化,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文化综合体(“文化总体”),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谱系,脱胎于中华文化的丰腴沃土,内生于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契合于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康庄大道,具有融汇古今、融通中西的包容性特质和开放性特征。文化自信丝毫不排斥而是内在地包含着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仅仅将文化自信定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片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当前尤其要反对打着文化自信的旗帜,图谋文化复古主义的伎俩。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外化”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与文化自信之间是表与里的关系,“三个自信”是表,文化自信是里;“三个自信”形于外,文化自信修于内。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5页。;“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这些论断充分揭示了“三个自信”与文化自信的表里关系、形神关系。任何国家,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内核是文化和价值观念,坚守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就决定了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模式,实现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因此,文化自信也就具体地体现为对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自信;或者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外化和具体呈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浓缩”为价值观自信。文化的内容是宽泛的、丰富的、杂多的,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但不管文化的具体内容多么丰富,其深层次的东西是比较确定、比较稳定的,也是比较清晰的,这个东西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文化自信的内核是价值观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3页。一种文化,如果缺乏具有感召力的价值观,就没有战斗力、影响力,就不足以支撑起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信仰和信心。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和“三个自信”归根结底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不是毫无干系的两个事物,它们内在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今天,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就必然表现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也就是坚持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的心理状态相关,但并不意味着文化自信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感觉和主观的心理意识。文化自信不是无条件的,也不会凭空产生,其背后必定有其深刻的原因和理由。

其一,文化因其优秀而自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其主体内容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中国形态,马克思主义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明底色”,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是支撑文化自信的强大基础。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首先源于马克思主义站在了科学的制高点上。马克思主义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不容置疑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为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第一次破解了“历史之谜”,奠定了一座至今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峰。今天的世界正按照马克思所描述的发展轨迹前进,全球化的进展正在继续为马克思主义作“注脚”。正如海德格尔所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座不可逾越的思想高峰”!“马克思”仍然是这个时代无法绕过的巨大身影。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马克思主义矢志不移地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写在自己的旗帜上。马克思毕其一生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目的是批判资本主义,埋葬资本主义!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剥削、压迫、不平等,马克思就永远活在劳动人民和一切追求进步的正直人士的心里,马克思主义就始终是人们追求解放的一面旗帜!

其二,文化因其贡献而自信。

中国的崛起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新型文明的崛起,中国的成功实际上代表着一套新的价值观念的成功,这是中国为保存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奉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早在60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人民日报》1956年11月12日。今天,“中国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就是我们对人类的贡献。

中国道路不是西方模式的复制品,不是苏联模式的翻版,也不是东亚模式的变种,中国道路有其自身的特殊元素,中国特色的文化和价值理念就是其中的内核。中国的崛起成功地绕开了西方的现代化道路,绕开了西方的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绕开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模式和“普世价值”观念,绕开了资本主义才能搞市场经济的发展逻辑,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有别于西方的新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崛起,是一种对西方文明构成巨大挑战和比较优势的新型文明的崛起,这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国的崛起归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归因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归因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归因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归因于中国独特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和核心价值体系,这些都是新型文明的主要元素,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国的崛起改变了现有的国际规则和全球发展观念,挑战了西方经验唯一正确的神话,证明了“单一发展模式与模式可输出理论的简单和偏颇”,终结了西方模式主宰世界的线性史观,这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国的崛起戳穿了“全球化=西方化”、“现代化=西方化”的经典神话,击碎了西方模式和西方价值观念统治世界的伟大梦想,宣示了“走自己的路”才是不变的法则、永恒的真理,这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国的崛起保存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捍卫了民族国家的文化主权,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宣告了“西方中心论”的破产,重挫了文化帝国主义统治全球的野心,这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其三,文化因其辉煌而自信。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足以支撑起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没有割裂传统,没有忘记本来,它是从历史的深处走出来的,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丰腴沃土,具有鲜明的内生特质和遗传惯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优质基因的当代复活和崭新呈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独步世界上千年的东方帝国,近代以来尽管受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依旧可以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提供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启示,为全球治理提供启发,为道德建设提供资源。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胞物与,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民惟邦本,仁者爱人”的治国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厚德载物”的道德境界,“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礼治精神,“天下大同”的人类意识,“修齐治平”的心性修养,“天人合一”的至高追求,“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执两用中”的中庸智慧,等等,这些思想理念和文化精神历久而弥新,闪耀着恒久的真理光芒。今天,这些优质基因并没有失传,而是在不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协调,焕发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密码,“作为一个生长于五千年文明沃土中的古老国度,中国没有理由成为一个物质崛起、精神塌陷的跛脚国家,没有理由成为失却精神自我、四处漂泊的流浪国家,更没有理由成为依附西方、寄人篱下的‘香蕉共和国’。”*陈曙光:《中国话语与话语中国》,《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0期。一言以蔽之,如果五千年绵历不衰的灿烂文明还不足以支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真不知道当今世界还有哪个民族、哪种文明有资格自信。

其四,文化因其成功而自信。

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构成支撑文化自信的“铁的证据”。软实力的背后是硬实力,文化的背后是经济,没有硬实力的崛起和经济上的成功,何以支撑起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国道路的成功也是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成功。在短短几十年中,我们开辟了中国道路,创造了中国奇迹,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中国在西方的夹击中求生存,凭借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走出了一条与西方完全异质、却更加成功的现代化之路,为自己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也给全世界奉献了诸多具有普遍价值的中国智慧。中国道路的巨大成功,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我吹嘘,而是实践给出的答案。过去近4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模式是全球表现最好的发展模式,中国是全球持续高速发展的唯一大国,中国奇迹是21世纪最为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当西方模式从顶峰跌落,中国却异军突起,中国模式的优越性不容否定。《时代》杂志专栏作家托尼·卡隆认为,“中国模式”不仅优越于目前仍然占统治地位、美英极力推崇的传统自由资本主义模式,而且鉴于过去30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该模式也优越于18世纪资本主义现代化以来欧美国家所开创的发展道路。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地球上首次出现不同于美国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让美国模式黯然失色。

中国道路的成功,不能不说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不能不说明这条道路的内核——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是正确的,不能不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管用的,不能不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对路的。中国道路的成功使我们有资格、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有信心,“理直气壮”!

其五,文化因其包容而自信。

文化自信不等于自大。自信意味着不自我矮化、自我贬低,但也不能以矮化和贬低别人为前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自信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兼收并蓄、从容吐纳的自信。自美其美是自信,美人之美也是自信;各美其美是自信,美美与共也是自信。封闭、守成、排外是不自信的表现,孤芳自赏、夜郎自大是盲目自信的表现。能不能正视自身文化的弱点,敢不敢包容外来文明的优长,正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有自信的表现。

现代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同封建主义文化比较起来,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16世纪以来,西方大踏步前进,将长期雄踞世界之巅的东方古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资本主义文明功不可没。今天,以平等谦逊的心态对待西方,以西方为镜鉴反观自我,目的不是“让自己变成西方”,或成为西方的又一个“他者”,而是吸纳别人的好,保留自身的好,把别人的好与自身的好相加,结果一定会比别人更好、比原来更好!今天,一些人只看到西方的好,忘却自身的好,这种归于一尊的西方中心主义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人类文明兼收并蓄,世界才会姹紫嫣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8页。然而,“欧洲中心论”或“西方中心论”者却以为,起始于欧洲的文明进程“是唯一成功和正确的发展逻辑”,他们只认同一种文化,那就是西方文化;只接受一种结局,那就是世界文化西方化、西方文化普世化。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具有强大的自我调适、自我吸纳、自我变革、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西方宗教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开放”不仅意味着向历史开放,向实践开放,也包括向西方开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权的洪流发端于西方,席卷全球,浩浩荡荡,蔚为壮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观不是逆潮流而动,而恰恰是体现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不是背离人类文明的基本共识,而恰恰是吸收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不是抛弃了世界人民的价值追求,而恰恰是反映了不同文明所承载的共同价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过是以中国的方式呈现出来了的世界文明成果,不过是抹上了中国色彩、添加了中国元素的人类价值追求。

试问,如果占据了道义制高点的文化尚不能自信,还有哪种文化有理由谈自信?如果历史上唯一未曾断裂的文明支撑起来的文化尚不能自信,还有哪个民族有资格谈自信?如果缔造了“中国奇迹”的文化尚不能自信,还有哪个国家够条件谈自信?如果海纳百川的文化尚不能自信,难道封闭的宗教文化、傲慢的西方中心主义才有理由自信?

现在,有少数人没有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总觉得西方这也好、那也好,中国“百事不如人”;总认为社会主义错了,马克思主义也错了。在我看来,这些人是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19世纪,早已不知今夕是何夕。缺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面对价值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间距和落差,缺乏定力,自我贬低、自我矮化,自己看不起自己;二是面对西方巧舌如簧的忽悠和价值观围堵,面对西方的文化殖民和文化陷阱,缺乏定力,缴械投降、投怀送抱,自己打垮自己。

文化自信需要定力!

其一,要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始终保持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当代中国确实还面临诸多的问题,比如区域发展不平衡、消极腐败、贫富悬殊、环境污染、践踏公平正义等,有的问题还很严重,这些现象导致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失去自信。

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存在的问题?这首先是一个方法问题,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一是要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主要的一面,也有次要的一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问题的一面;有令人振奋的一面,也有令人忧虑的一面。这“两面”都要看到,“要讲两句话”。同时,这“两面”有主有次、有轻有重,其中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非主要的,看问题要看主流、抓主要的一面。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大胆地肯定成绩,又要勇敢地直面问题。既不能因为成绩伟大而忽视问题,盲目自大;更不能因为问题凸显而否认成绩,失去价值观自信。二是要从本质的高度看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窗户打开之后,新鲜空气会进来,苍蝇也会飞进来。中国向西方讨教治世方剂,但中国并没有丢失自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什么别的主义,它首先是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丢。三是要从历史的趋势看问题,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属于青春期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通过各方面体制机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必将不断地走向自我完善,社会主义现实必将不断地趋向于理想,这是当代中国的大趋势。

其二,要破除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迷信和盲从,决不能落入西方布设的普世价值陷阱。

中国以西方无法接受的方式成功崛起,乃至最终超越西方,这是西方无法接受、试图竭力避免的结局。如何遏制东方睡狮的苏醒,西方在经济围堵、军事恫吓、政治孤立无法见效或收效不大的情况下,文化殖民和价值观围剿成为当下制约中国的唯一选择和普遍手法。从“历史终结论”到“文明冲突论”,从“普世价值论”到“价值观外交”,从“民主和平论”到“民主富强论”,从“亚洲繁荣之弧”到“C形包围圈”,无不体现这一倾向。

“价值观输出”是西方国家的“崇高使命”和“伟大目标”,是西方主宰世界的另一种方式。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公开宣称,“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其目标就是西方价值观统治世界,实现思想的征服”。然而,问题在于,西方价值观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吗?其实,克林顿们大概不知道,自由、平等、法治、民主、人权等等价值观念本身“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个观念的形成,需要全部以往的历史,因此它不是自古以来就作为真理而存在的。现在,在大多数人看来,它在原则上是不言而喻的,这不是由于它具有公理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而是由过往的全部历史所揭示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不同,它们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不同,不可能设想,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在各国只能有一种实现形式。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西方推销的“普世价值”实质上只是西方的特殊价值。我们不反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追求,因为它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观。但我们反对西方将自己的文化精神、民主模式和价值观念包装成普世的东西强加于人,反对西方将地域性的知识上升为世界性的知识,反对西方将地方性的价值标准上升为全球性的标准。中国的文化精神只能内生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性实践,中国的价值观只能由自己来书写。今天的世界,只有那些彻底为西方代言的人,只有那些完全拥抱西方的人,只有那些文化软骨病患者,才会将西方无偿赠送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奉为至宝,用它来向人们夸耀。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自信,关乎一个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失去文化自信,前方就是万丈深渊。

文化自信,对内,关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每个国家,现代化是相似的,却各有各的现代性。国与国的不同,关键不在于“硬件”,而在于“软件”,即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71页。中国的现代化貌似“很西方”,实际上却“非常中国”,因为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现代性。“灵魂没有住所,在哪儿都是漂泊”。一个缺乏文化和价值观自信的民族,必将失去“精神自我”,沦为无家可归的弃儿。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有了它,任凭光阴流转、万年飞度,任凭风云变幻、时局危艰,中华民族始终没有迷失精神自我,始终挺立起骄傲的脊梁。中华文化是中国儿女的独特精神世界,是亿万华人须臾不可分离的“精神家园”,一想到她,四海为家的炎黄子孙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所,飘零世界的中华儿女就有了“归家”的感觉,独行天下的中华儿女也能循着“精神之乡”的灯塔踏上归家的路。

文化自信,对外,关乎当代中国的文化主权。文化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失去文化自信的国家,其结果就是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和殖民,就是本民族文化被挤入时代的暗角而失去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的能力,就是民族国家在竞争性格局中被迫蜗居于边缘地带,沦为西方的附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殷鉴不远,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西方阵容不费一颗子弹就达到了曾经梦寐以求的目标;21世纪初的“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西方国家也从台前转向幕后,扮演起精神导师的角色。这些大变局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武力干涉,实质上是意识形态战争,是以价值观为武器的新型文化革命。这场文化革命的通常做法是,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出,改造大众文化,改造市民社会,进而改造上层建筑。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已经搞乱了世界,“苏东”和平演变的美酒已经变成毒药,“颜色革命”之花已经凋零,阿拉伯的“寒冬”已经来袭,难道中国想成为西方下一块失败的“试验田”吗?现在,有些人污蔑中国以文化主权为借口,排斥西方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实际上,我们批判西方中心论和普世价值观,绝不是拒绝自由、民主、人权这些价值观念本身,我们所拒绝的仅仅是自由、民主、人权的西方模式和西方标准。我们不复制西方文化,因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不抄袭西方价值观,因为我们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破除西方中心主义,因为西方的“光”不是普照全球的“光”;我们不照搬西方那一套,因为我们自己的一套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陈曙光:《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求是》2016年第4期。归根结底,我们不想失去文化自我,变成西方文化的附庸,我们不能像前苏联那样沉迷于跳“历史的脱衣舞”(布热津斯基语),一层一层剥去自己的外衣,赤条条地站在主子跟前,饱含期待地接过西方递上的新装,最后却发现西方缝制的外衣根本不合身。

总之,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最硬”的软实力。一个连文化自信都没有的民族不可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人的尊重;一条缺乏文化自信的发展道路不可能写上“中国”的名字,号称“中国道路”;一个缺乏文化自信的国家也不可能突破西方的重重围堵,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文化自信应该成为我们的尚方宝剑,13亿中国人的执著坚守足以撑起整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足以筑起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足以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雷霆力量。

O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henShuguang(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Wuhan,China)

YangJie(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Wuhan,China)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a core content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contemporary China,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proud of the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Its external form includes the self-confidence on the road,on the theory and on the institution. Its mainly internalized form is the values’s confidence. However,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not unconditional. There are profound causes and reasons behind it.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deriving from its excellent body content,from doing major contribution to human civilization,from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from the great success of Chinese road and from the typical cultural mentality,just like all rivers run into sea. There should be enough will power to adher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ere should be looking at the problems rightly which exist in contemporary China,but also to break the superstition and blind worship on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value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in relation to the spiritual home of Chinese nation and contemporary China’s cultural sovereignty. A nation cannot stand proudly among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if the nation even doesn’t have the most basic cultural confidence which could not win the respect of the world. A country which is lack of the self-confidence is also impossible to break heavy containment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to keep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national spiri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Soft Power;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Core Values

10.19468/j.cnki.2096-1987.2016.03.003

陈曙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青年长江学者。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杨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价值观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谁远谁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