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笔下的畸人形象探析
——以《德充符》为中心

2016-03-16潘小玉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庄子

潘小玉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庄子笔下的畸人形象探析
——以《德充符》为中心

潘小玉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摘要: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杰出的天才,庄子不仅创造了很多迷离惝恍的寓言形象,也创造了很多不合于世俗审美标准的畸人形象,以《德充符》篇最为突出。通过对这些畸人形象的分析,可以更深入解读庄子的思想。庄子笔下的畸人形象是战国之世社会的真实写照,隐含着庄子对于时代无奈的不满和控诉。同时,畸人形象以其特立独行的存在,在中国文学史上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刻。

关键词:德充符;庄子;畸人形象

一、庄子畸人概念的界定

(一)“畸人”

《庄子》的文风奇特,变幻多端,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庄子独特风格的便是他塑造的大量“畸人”形象。

什么是“畸人”呢?在《庄子·内篇·大宗师》一篇有庄子关于“畸人”的定义,庄子假借孔子言畸人是“畸於人而侔於天。”成玄英疏:“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无有,而疏外形体,乖异人伦,不耦於俗。”[1]也就是说畸人不合于世俗却合乎自然。庄子通过描写这些外貌奇丑或形体残缺不全的人之“德”,来反衬那些形全之人的表里不一、“德”之不足。这里对于“不耦於俗”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如文章所列举的这些因天生不足或外界灾祸苦难而导致的身体上的残缺或丑陋;另一种则是无视世俗标准而放荡不羁,成为别人眼中异类的人。纵观《庄子》中所提到的畸人意象,“畸人”一词主要指前一种,即形体残缺或外表丑陋的人,重点在于突出形残与德全的比照。

《庄子》中的畸人是身体残缺的智者,虽不合于俗却合于自然。从外表上看,畸人是不被世俗审美观念所接受的,但通过庄子的论述和分析,这些畸人却成为高于世俗观念之上的存在,甚至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

(二)畸人之“德”

《庄子》一书中“德”的出现频率极高,在《德充符》一篇中更有专门论述,可见庄子对“德”的重视。何谓“德”?庄子借孔子之口指出:“德者,成和之修也。”[2]从《德充符》篇目来看,德,得也,指得道之人;充,充分,专指一种心灵状态。如《天下》篇评庄子所谓“彼其充实而不可已”的那种充实,是自己虽然处于无为之状态,但由于内心得道而充溢于外,以致影响他人。即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也是《逍遥游》中所谓“是其尘垢秕糠,尤将陶铸尧舜者也”的境界,先秦哲人于心灵境界,常用“充实”来表述,如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符,信也,即证验。《老子》中有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3]反言之,外形上的完美不一定是德之所在。因此,庄子用肢体残缺之人来彰显德他们德之真全,意在强调德的内在性和超越性,从而体现出它的真实性。

《德充符》一篇中庄子通过揭示 “才全而德不形”来彰显德的最高理念,德之形与否进一步阐明了修德之人应该达到的什么样的境界。“形”是指外在的表现形式,庄子借孔子之口,以水为喻论“德不形”:“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庄子认为,均平是水留止时的最佳状态,它可以作为取而效法的准绳,内心里充满蕴含而外表毫无所动。同样,人之德性修养若能静若止水,达到“外不荡”境界,则表现于外是与万物能够融为一体。内心的修养虽不彰显于外,但内心尤为充实,内心的平静安适便可以完全融入自然,顺应四时变好。相反,如果不能保持德性的内敛,刻意彰显于外,则是非毁誉将随之而来,庄子借叔山无趾与老聃的对话,批评孔子祈求奇异虚妄的名声能够传扬于外,这正是“德不形”之反例。儒家求经世济民,德形于外,而庄子从自然之角度立论,认为人应该保持内在德性的修养。在庄子看来,德以不形为贵。

然而,庄子通过六位畸人所揭示的德性之修养,并不是超脱世俗,不理外事,而是面对外界纷繁复杂的客观事实也能够保持内心的修养与德性。无论是身体残缺或生老病死,真正德性“才全”的心灵是和谐通达而豁然开朗的,并充满着生机,能够融入自然。在庄子看来,才全者所达到的境界是内心境界的超越,还要回到现实之中。因此“德不形”既是“德充符”者现实中的表现,也是德性达到才是真正“才全”的条件。

二、畸人形象的诞生

(一)客观社会时代背景

文学创作的来源有很多,其中最直接的便是来源于生活,庄子塑造的一系列畸人形象也是如此。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曾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4]梁惠王、齐宣王都为战国时期人物,许多史学家考证认为,庄子约生于公元前369年,生活于战国中晚期的宋国,而战国时代是政治最动荡、战争最激烈的年代,天下生灵涂炭,平民苦不堪言,因此会许多染病在身而无钱医治或因暴君的酷刑以至落下终身残疾的百姓。

在战争伤害最大的劳苦大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动荡的年代里,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与无助的外在处境相对应,人们的心灵也处于极度恐慌的无所适从状态中,动荡的时代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普通人无法判断自己该怎样看待这个世界,怎样看待自己的人生。据《史记》的记载,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社会地位似乎略高于平民,但并不能达到温饱的水平,这使得庄子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下层贫苦百姓的痛苦。庄子不得不思考人生,太多的战乱让他见过太多的畸者,身体有残疾的人,或许在那个时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与身体完好的统治阶层相比,许多畸者反而心态更为平和,无论是先天的残疾,还是后天的战争造成了身体某一部位的缺失,这都没有影响畸者对外物的认知、对取予的态度、对内心的修为。反而是那些处在权力斗争漩涡中的上层统治者,拥有完美的躯壳,却心甘情愿接受人为的灾祸,不知提高自身的德行,一味追求浮华的物质。庄子看透了这两者的对立,心里的天平渐渐倒向了畸者一方。畸者外形的丑陋与内心的纯净,让庄子对人生、对世界、对万物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在庄子的哲学理论中,这样的畸者比比皆是,《庄子》内篇几乎每一篇都有很多,仅《德充符》篇就有六位畸者形象。

(二)主观感情和生活经历

庄子极为偏爱畸人形象,原因何在?首先,对于常人,庄子是不屑的,他笔下的暴君佞臣比比皆是。其次,庄子一生极为穷困,却毕生追求“神人”的理想人格,然而理想和现实无法达到统一,庄子便塑造了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于常人又不及神人的畸人形象,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残酷现实社会的反抗。庄子看来,畸人比寻常人有着更深的“德”,这是由于畸人社会地位较低,因残缺或者丑陋被世人轻视,他们无法通过正常人的方式追求功名利禄,远离世俗的功利性,内心更为纯净和自然,这是庄子理想化人格的重要方面,也是“得道”的重要条件。畸人形象便是庄子理想中神人形象的现实化,虽不至神人但却超于世俗。

同时,通过阅读《庄子》可以看出,畸人形象不仅符合庄子的主观感情,也和他个人际遇和处境有关,庄子极为穷困却怡然自得。如《山木》篇记载:“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列御寇》篇:“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5]这里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身居陋巷的穷苦人形象,但现实生活并没有消减他的精神气度,贫苦的生活使庄子无法再注重外在的装饰,也不屑于外在的修饰,现实命运使庄子和畸人同病相怜,畸人形象是庄子人生理想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庄子借畸人表达了他既“避世”又“愤世”的情感[6]。那些仪表堂堂的正常人既没有“德”,也没有 “得道”,反而身体残缺不足的人有着更深的“德”,这种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理想之于现实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庄子愤世嫉俗的体现。

三、《德充符》中“形残才全”的畸人形象

从写作形式上看,《德充符》可谓是一奇特篇章。该篇一共写了六位“有德”的残疾人。这六位畸人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后天自身原因而导致的身体上有残缺的人,这类大多是受过灾祸苦难或者刑罚的,例如王骀、申徒嘉和叔山无趾。一种是天生畸形或病变而致相貌极为丑陋之人,如哀骀它、闉跂支离无唇和甕盎大瘿。这当然是寓言,但篇中与这六位“畸人”交往的人,三次是孔子,一次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和思想家子产,还有就是卫灵公和齐桓公。这些人物都是庄子“重言”中所谓重要的历史人物。在此可以看出,庄子将这些形残丑陋之人与“圣人”相比照,以断肢残疾之人来体现德性之美,意在强调人之内在德性之重要,外在形体可以遗忘。

(一)形残之人

为描述他们外形的丑陋,庄子可谓极尽笔墨。在《德充符》中,庄子首先刻画了三位“兀者”的形象,即王骀、申徒嘉和叔山无趾。所谓兀者,就是砍掉一只脚的人。王骀是兀者,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人格魅力,他的学生众多,都是虚怀而来,满载而归。他甚至不用开口说话,学生们就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原因何在?孔子云:“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因为王骀能够超越生死,即使天地毁灭也不惧,这里的天地就是庄子所说的外在现实的物质世界。王骀之所以可以超脱,是因为他能够“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这便是庄子所推崇的“德”的境界,王骀能够保持心境的平和,不受外界干扰,摆脱现实束缚,达到内心修为的最高境界,是为“德充”者[7]。

《德充符》篇中第二个畸人形象申徒嘉也是一个兀者,子产虽与他同门,但他很看重自己的执政身份和地位,羞于和一个兀者同门,因此不准他和自己同进出,并斥责他是没有脚的人。面对子产这样的羞辱,申徒嘉辩驳道:“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申徒嘉以“安之若命”的平和心态来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残酷,心境平和,不怒不争,不管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够随遇而安,以平和之心对待万事万物,不会觉得自己低于或高于他人,这正是庄子所谓的“德充”。

第三个兀者形象是叔山无趾,曾向孔子求学却因残疾被拒绝,孔子是天下的圣人,是被认为的德全之人,然而他对叔山无趾的批评透露出了对形残之人的偏见,令叔山无趾觉得圣人不过如此,因而很失望,在他看来,孔子距离“至人”还有很大的距离,他只注重谦和礼貌的外在表现,只追求跟人讲话如何说得好听,只爱好研究对自己外在形体和语言的修饰。然而真正道德充实的人,恰恰把这些外在的修饰看做束缚。在老聃看来孔子还是可以引导的,只要让他勘破生死,明白生与死没有本质的区别,万事万物都无可无不可,他就可以摆脱束缚。而叔山无趾并不这样认为:“天刑之,安可解?”世人生于世间,有的人注定要有追求,有的人追求功名,有的人追求财富,这都是上天给予他们的枷锁。

(二)丑怪之人

残缺之人或为先天缺陷或为后天之灾祸而至,在塑造这些形象的同时,庄子还塑造了在外貌上奇丑的人物形象,由于丑怪至极,不符合世俗对于正常人的界定,因此也是畸人的一种。其中哀骀它就是一个容貌丑陋并且驼背的人,可谓“形骇天下”,但外在的缺陷并不影响其外在的德行和人格魅力。世人无论男女,只要与哀骀它接触之后,便不舍得离开,甚至许多容貌姣好的女子争相要嫁给他,正是由于他内在的“才全而德不形”。庄子通过哀骀它的故事引出对修德的讨论,通过仲尼之口指出,人的一生充满了变数,犹如后世佛家的“悲苦”,面对这些“事变而命行”的客观世界,就是要修德,如庄子言:“德者,成和之修也。”修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和”。[8]和,是有德者面对客观所呈现的一种境界和追求,保持内心的“和”便不会被外界所干扰,达到“形有所忘”,是为“才全”。

《德充符》篇还提到了两位畸人形象:闉跂支离无唇和甕盎大瘿。庄子虽然都没有实写外貌,仅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相貌是如此奇丑无比。闉跂,谓脚蜷曲,脚尖点地而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瘸腿驼背并且没有嘴唇的人。另一个人脖子上面长着一个如盆大的肿瘤,两者容貌皆是丑恶至极。然而他们不但得到了君王的赏识,甚至还让君主觉得其他人的脖子太细,就是因看重两人的“德”忘记了外在之“形”,认为真正的人都应该是闉跂支离无唇和甕盎大瘿这样。内心道德充满的人,从外形上是看不出来的,旁人专注于他德行高深的一面,即使他外形丑陋,旁人也会忘记这种丑陋。这正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例证。

在庄子看来,这些看似最软弱丑陋的人其实是最强大的人,他们是真正的才全之人。庄子一一列举六位畸人形象,一再强调不要注重外在,要注重内在的德行修为[9]。不要被世间外在的所见所遇所扰,要直视自己的内心,达到一种平静安宁的状态。只有真正实现内心道德的充实,才是“才全而德不形”的境界,心态平和,无所羁绊,生命顺乎天地自然,这便是“德充”。

四、畸人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作为庄子之道的典型代表,畸人意象是背离世俗之德,回归自然之德的楷模,是齐万物,一生死,自然无为,超脱自由的典范,是不合世俗的丑而合乎天道自然的美,传达了庄子重神轻形的道德观念[10]。庄子在作品中塑造的这些形体残缺丑陋却天德充盈的形象,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直接的源泉。千百年来,以“貌丑而德充”者为原型进行的文学创作从来没有停歇过,这其中产生的脍炙人口的文学形象也灿若星河。

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的形象,跛足道人不仅可以挽救他人性命、治疗他人疾病,还可以预测别人的命运,在《红楼梦》全书中扮演了重要的线索人物。他在第一回中便出现,而且一开口就奠定了《红楼梦》全书的主题。在他看来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繁花锦绣不过是一场过眼云烟。他的《好了歌》将世人不能勘破的功名、财富、声色、愚孝等等全部点出,并进一步解说:“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这正如庄子在《德充符》中提到的“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可以看出曹雪芹对《德充符》中畸者形象的借鉴。癞头和尚也是如此,尽管一僧一道,似乎信仰不同,但在勘破人间浮华,领悟人生如梦这一境界上,是完全一样的。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畸人形象,如鲁迅笔下的“狂人”形象和余华小说《一九八六年》中的“疯子”形象。

儒家所尊崇的形象,是外部容貌与内心道德并重的谦谦君子形象,他们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好感,小事上的言谈举止,大事中的取舍行藏,都给人以正面的感召。由庄子提出的畸者形象,经过后世文学家、思想家的继承与发挥,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文学形象,他们外表丑陋,身体残疾,但无不具有过人的本领,而且在精神修养方面也超出了整个世俗的理解,这类人物既不玄妙,也不故作高深,他们内心完全沉浸在那种顺应天地自然的境界中。畸者形象体现着道家的“重神轻形”理念,即重要的是精神领域,而对于外部形体则淡漠视之。畸者形象从精神领域,更深层次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文人学者。儒家的正面进取与道家的侧面超脱,对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也是齐头并进的。如果缺少了道家的解脱情结,中国文学史将缺少许多经典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郭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2-9.

[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7:31-45.

[3]陈鼓应.老庄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75-81.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3-126.

[5]张文江.庄子内七篇析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42-58.

[6]刘坤生.庄子九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13.

[7]李振纲.生命之美的内在性——庄子德充符解读[J].哲学研究,2010.

[8]周中兴.才全德不形:庄子哲学之最高境界[J].求索.2010 (8).

[9]梁晓燕.庄子人物形象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2.

[10]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第2版)[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6)03-0080-04

收稿日期:2016-03-21

作者简介:潘小玉(1993-),女,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诗歌。

Exploration of Chuang Tzu’s Grotesques Image——Study on“Virtue Charge Character”

PAN Xiao-yu
(Dept.of Literature,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As an outstanding tal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Chuang Tzu not only creates a lot of strange fable images,but also a lot of irregularities in grotesque image of worldly standards of beauty,especially in“Virtue charge charact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grotesques images,Chuang Tzu thoughts can be deeply interpreted.Grotesques image in Chuang Tzu works is a true portrayal of the Warring States world community,implies helpless dissatisfaction and complaints of Chuang Tzu.At the same time,its grotesques image,as the deformed prese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has become a beautiful landscape,which has very profound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Key words:“Virtue charge character”;Chuang Tzu;grotesques image

猜你喜欢

庄子
庄子之论
《樗树·社栎(读〈庄子〉)》
《庄子 逍遥游》
《庄子说》(二十七)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一)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