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监控的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
2016-03-16鲁坷
鲁 坷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于实时监控的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
鲁 坷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本文以XX供电公司为例,通过实时监控实现线损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减少企业损失。
线损管理;实时监控;线损分析
引言
线损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 配电和用电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线损率是反映线损的基本指标,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是综合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XX供电公司基于实时监控的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精益管理模式,满足电量与线损同期管理数据的实时采集﹑统计与监测分析需求,从而实现线损管理数据及时化﹑统计精确化﹑分析精细化﹑决策精准化,提升从营销到生产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线损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上一级部门的线损管理﹑电网规划﹑生产运行以及营业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1 主要做法
线损管理的根本目标是节能降耗,其重点是对线损异常监测﹑分析和整改的效率。XX公司以“两性”(可靠性﹑高效性)为基础,“三化”(精细化﹑精准化﹑可视化)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线损管理流程为主线,在线损管理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降损决策措施制定﹑全景展示﹑部门协同五个关键环节,实现高效的线损管理实时监控和闭环管理。
1.1 固化数据采集流程,提高源头数据可靠性
数据是线损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传统线损管理因为采用人工抄表方式,效率低,错抄﹑误抄﹑漏抄时有发生,而且抄表时间和线损统计的时间不同步,抄见电量和统计电量不一致,并且因为档案管理和营配数据来源差异﹑标准不同,数据的统计口径存在较大偏差。目前,XX供电公司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终端计量装置和数据采集设备等硬件设施设备安装为基础,以数据采集流程统一和数据质量管控为重点,以营配数据和档案清理为补充,实现线损管理基础数据的实时﹑统一﹑有效。
1.2 构建线损实时监控体系,规范线损实时监控流程
根据业务现状﹑网络及部署环境现状﹑业务应用信息化建设现状,构建实时监控的线损管理系统框架(图1-1)。
支撑层:包括计量终端﹑采集终端和通信传输等硬件设备和SG186营销信息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以及生产PMS系统等业务数据系统。支撑层是实时监控线损管理数据来源的支撑。
平台层:包括系统管理﹑数据管理﹑基础管理。系统管理包括系统的日常维护﹑用户配置﹑安全管理等;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集成﹑数据质量和关口管理;基础管理包括档案管理﹑拓扑管理和模型管理。平台层是实时监控线损管理功能实现的保障。
功能层:包括计算与统计﹑分析与监测和辅助决策。计算与统计包括电量计算与统计﹑理论线损计算﹑线损计算与统计﹑现行线损计算与统计﹑同期线损计算与统计﹑日线损计算与统计﹑线损数据汇总;分析与监测包括电量分析﹑电量监测﹑线损分析﹑异常分析﹑线损监测;辅助决策包括降损规划支持﹑理论线损评价体系﹑电网无功优化﹑配变更换及位置优化﹑三相不平衡优化﹑变电站经济运行﹑线损模拟分析﹑电压优化分析﹑导线更换优化。
线损管理相关数据信息的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动态分析﹑精准化辅助决策的基础。以线损异常数据分析为重点,以多样化分析工具为支撑,以辅助决策流程为管控,提高辅助决策的精准化,实施降损决策和措施以达到对线损异常的及时准确处置,并及时验证治理成效,实现线损的实时管控。
1.2.1 线损数据自动统计,多维度﹑多周期查看
基于电网拓扑分析生成的电网设备拓扑关系信息,通过建立分变电站统计﹑分电压等级统计﹑分台区分析﹑分线路统计﹑分线段统计等五种线损统计计算模型,实现线损统计算法的定制,奠定线损数据精细化统计分析基础。
时间维度上,覆盖日累计线损﹑月累计线损﹑季度累计线损和年累计线损。并进一步细切时间维度,将一天细分为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七种数据密度。
1.2.2 分析线损数据,甄别线损异常
在系统提供的精细化的计算﹑统计﹑分析﹑配变监测和重点用户监测功能应用下,运行监控中心人员根据事先设定的计算﹑统计﹑报警等模型,每日对各电压等级线损数据﹑供电所线损数据﹑变电站线损数据﹑线路线损数据﹑台区线损数据和线段线损数据进行前日与当日的分析,方法包括对比分析﹑趋势分析﹑构成分析﹑纵向追朔分析﹑横向关联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异常数据。
1.2.3 综合分析,锁定异常根源
针对线损异常,按照分区->分压->分线->分段的顺序,锁定线路下线损异常的台区,进而查找台区下线损异常的用电客户。锁定单个客户后,将电表数据﹑客户数据﹑终端数据的二级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随机选取对比日,以15分钟为数据密度,呈现当前日期和对比日期的曲线,通过对比,分析监测数据的异常,准确锁定异常根源。同时,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的配变监测分析﹑重点用户监测和防窃电分析,辅助追溯异常根源。
1.2.4 执行异常处置
基于锁定的异常根源,通过综合分析,生成异常处置工单(工单信息包括监控情况﹑处理情况﹑核查情况)。通过工单流转流程,由异常处置责任部门及时实施处置,处置结束后反馈工单,系统运行监控中心人员对线损进行验证,查看是否恢复正常,恢复正常后,对工单进行归档。
结论
实施效果线损管理从周期统计变为实时监控,实现了电量﹑线损等核心经营指标的源头采集﹑自动传送﹑实时监测和同期统计分析。切实解决线损统计失真和异常波动等问题,客观﹑准确反映线损及经营管理的薄弱点,提高线损管理时效性﹑针对性。通过基于实时监控的线损精益管理,XX公司的综合线损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线损异常处理周期由原来的2-3个月缩短至1-2天。
[1]陈绍杰.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农村电气化,2007,3:2-29
[2]田石东,陈华,管霖.配电网网损分析与控制方法 [J].2005,6:11-15.
[3]李景春.用电营业管理中降损措施[J].农村电气化.1997,(5):22-24.
[4] Mahoud A.Sayed,Takaharu Takeshita.All Nodes Voltage Regulation and Line Loss Minimization in Loop Distribution Systems Using UPF [J].IEEE,2010(9):33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