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研究
2016-03-16乔国锋
乔国锋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研究
乔国锋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在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中,线条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传承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与文明。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融合了各种哲学思想和本民族的审美情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被画家赋予了对生命、人格的思考和感悟,承载着画家主观精神表现的丰富内涵,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彰显出独具特色的东方神韵。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主观精神
线条作为一种基本的造型要素,以其简捷、鲜明的艺术表现力深得广大艺术家的推崇与喜爱,它与构图、设色、造型、明暗等综合因素共同构成了绘画表现的基本语言,传达出不同的视觉韵味及审美内涵。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语言,中国传统绘画的用线超越了应物象形的基本功能,成为一种“技近乎道”“道法自然”的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展现了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与民族文化精神。
一、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概述
几何学上认为: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只有位置和长度,没有宽度和厚度。而在绘画艺术中,线是画家从客观物象中主观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形式语言,线不仅要有位置和长度,而且还要有宽度。绘画艺术中的线条是画家运用笔法表现的结果,因而可以说笔法是“因”,线条是“果”。线条作为绘画表现最基本的造型要素,称得上是因果的合称。中国书画中的线包含了轮廓、质感、量感、体积感等因素。作为轮廓的线,它由两端和双边组成,分为方圆两大系列,在方圆之间的线可组成无数中不同的视觉形态,借以表现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线条的质感指线条本身的枯润、苍腴等质地感。就是说,线条不但要遒劲有力,还要有苍老的质感。线条的干湿、苍润已成为历代书画家极为关注的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一个流派或时代的审美特征。线的量感主要指线的轻重、虚实。中国画强调线条要有“高山坠石”般的力量,要体现出厚重感与分量感。线的体积感指线条传达的空间感,即常说的“厚”味。要达到这种效果,要求画家用笔时要有一定的穿透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力透纸背”,给人一种厚重、丰富的视觉美感。以上这几个要素,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艺术表现的基本要求,即每一条线不仅要包含厚、重、苍、润等审美境界,同时也要包含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文化精髓。
二、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的历史渊源
线条作为绘画表现的重要造型要素之一,在中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及价值。中国绘画线条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早期陶器上装饰的绳纹、蓝纹、席纹等编织图案中。在长江、淮河、珠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目前发现最早的是江西万年县仙人洞的几何印纹陶,造型优美质朴,外观有简单各异的几何纹样装饰于陶器表面,但几何纹样产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到了新石器时期,先人们对线的运用有了进一步发展,从陕西临潼姜寨发掘出的一套绘画工具可以证明,姜寨人已运用石砚、磨棒、陶杯及墨色颜料绘制图案。从陶器上的几何纹样可以看出,其线条笔画丰富流畅,富于变化,由此推断很可能是用毛笔画成的。同时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尾纹彩盆,仰韶文化遗址的歡鱼石斧图彩陶缸等,这些图案均用彩绘线条表现,给人浓重华丽之感,可称得上是中国史前绘画艺术的杰作。这种笔法技巧对后来的中国画用笔有着深远影响,原始彩陶上的装饰图案是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起源的重要途径。
三、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
(一)造型表现的客观功能
用线造型的方法在人类社会初期已经存在,是人类为了在二维平面上描绘客观事物而采用的一种技巧。人类最初运用线条并不是为了对事物外在形象进行模仿,而是对客观事物记忆痕迹的外在显现及内在精神性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主观筛选、提炼的结果。而绘画在对任何一种客观事物的表现中,线条是最简捷而富有感染力的途径。以线造型是中国书画的特色,线也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西方绘画强调对物象体积、空间、明暗、色彩的表现;中国画以线代面,更多的关注线条所代表的结构,称之为结构线。但这些结构线并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是画家对形体结构的观察、理解、概括总结出来的。中国画通过线条来表现事物的形神,并借助线的变化传达生命精神。线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也是中国画的根本。我国发现最早的用线造型的作品是1949年在湖南长沙出土的《龙凤人物图》,其造型生动传神,线条遒劲有力,从中可知当时已具有相当高的绘画水平。因此也可以推断,早在战国时期以线造型的绘画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善于用线造型的画家。他创造的“维摩”形象,有“清赢示病之容,凭几忘言之状”,整个画面以线造型,画出了维摩洁的病容及病中论道时的特殊神态,这实际上也是对魏晋时期世族大夫精神面貌的写照。画家所采用的勾线技巧,已经不单纯是描摹客观事物的手段,而是传达对象特点和情感的媒介。在《洛神赋图》中,可以看到其表现手法与汉代绘画已有明显不同,整个画面构图仍以故事情节来连接各种画面的关系,在绘画本身的再现能力提高的同时,外在的因素也被调动起来,服务于传神的基本目的。这说明,线条作为造型表现的基本功能,也在随着艺术的发展与人们绘画观念的改变而演化出新的内涵。
(二)传情达意的主观作用
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是画家表现的一种生命意识和情调,彰显的是一种主体精神。画家在对线的运用中,特别强调表现主观情感与画面意境,并借助线条把经过内化的、没有完全脱离客观对象的表象特征和精神气质表达出来,把画面形象转化成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和精神寄托,达到借景抒情之目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画家首先要带着强烈的感情去观察体验客观事物,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感情的外化便是线条与形象在画面中的主观显现,线条所体现出的整体韵味和所包含的感情色彩与精神就构成了画面意境的主要内容。然而,画面中线条所传达的情感意境与画家作画时运笔的力度分不开的。用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等诸多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具有“形式意味”的线条,进而更好的传情达意。唐初绘画线条的描绘风格很像当时书法界崇尚“瘦劲”骨力的情形,不论描绘什么题材,都延续着顾恺之、陆探微、曹仲达等“密体”风格,以此作为普遍遵循的古法。从唐代敦煌壁画《飞天》中可以看出,画家对线的运用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画中人物形态生动传神,线条张驰有度,简约而不简单。运笔的轻重、缓急、粗细、浓淡都游刃有余,从复杂的形体结构中概括出具有表现力的线条,完全是出自画家本能的冲动,借以抒发其高亢的生活热情。同样,在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古代名迹中,都不乏用生动而富有韵律的线条传情达意。由线条构成的画面形象是画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线条所传达的主观精神与审美内涵,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生动有力的形式之美
晋·卫夫人在对书法用笔的品评时说:“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由此可以看出,书法中遒劲有力、一波三折的线条才是最美的线条。那么,中国画对线条的要求也同样如此。从外在形态来看,中国画是以各种不同粗细、长短、浓淡、干湿等变化的线条来构成画面的。线条的偃仰、开合、起伏、跌宕、强弱、浓淡等,构成了一种生命张力形式——即生命的律动。从内在形态来看,线条是艺术家对于技巧的驾驭程度和书写时的精神状态以及情感投入程度等的综合体现。线条不仅具有表现事物的外部轮廓和内在结构的作用,而且线条自身的墨色变化、刚柔曲直、抑扬顿挫等就是线条的形式美,它能形成一定的意蕴与气势,给人韵律感和节奏感。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历代画家都比较注重线条的形式美感。先人们创造的具有表现力的线条类型主要有:线条变化较少的高古游丝描、行云流水描;强调起笔收笔力度之美的钉头鼠尾描;注重运笔过程变化的折芦描、柳叶描。“坚壁描”“枯柴描”主要从线的组织方式和线条所含水分多少方面来显示线的质感。这些线描形式大多是对衣纹的描绘,如吴道子画的《送子天王图》,是用墨线勾勒的白描图,在笔法上不同于顾恺之,其吸取了很多书法运笔的表现技巧,把狂草的线条质感与人物画的笔墨情趣相融合,用笔枯湿交替,线条随人物形体的变化而传达出不同的结构关系,具有肯定、洒脱、连贯之势,讲究节律与运动之美。在这“得意”之作的形成过程中,线条成了画家心灵舞蹈的痕迹,笔随意走,变化无穷。笔势浑厚洒脱而有力度之美,人物神情兼具而有鲜活之感,素有“吴带当风”之称。唐代李嗣真形容其为“磊落逸势”;段成式描述其为“笔迹遒劲”“笔力劲怒”;宋人郭若虚视其为“落笔雄劲”。[1]此外,还有很多画家在线条表现力的探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如顾恺之的“春蚕吐丝”、张僧繇的“张家样”、曹仲达的“曹衣出水”等,都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视觉张力与形式美感的典范。
四、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表现特点形成的
主要原因
(一)“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表现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对自然物象采取的相调和、相统一的文化态度,即人不站在自然界之外,而就处于自然界之中,把自然看成一个与自己浑然一致,水乳交融的统一整体。”[2]“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它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形成了整体、宏观的思维模式和独特的审美趣味,中国画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线条表现特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表现超越了对客观物象外在形态的描摹,追求气韵生动与意境,线条被画家赋予了对生命、人格、宇宙、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感悟。线条的作用已不再表面地追求对形体的简单塑造,而是侧重对线条精神层面的表达,强调“立意”,借物抒情,通过传神写照,使线条成为画家修养、人格和情绪论的载体。
(二)“传神论”“意象说”与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表现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传神论”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深刻,它几乎贯穿了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始终。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迁想妙得”,成为指导绘画表现的重要理论。“传神论”旨在要求画家通过扑捉人物的外貌特征表现其内在精神。这就促使画家在面对客观物象时,要摆脱形似的束缚,做到由形到神,由表及里,抓住表现对象的神色特点,把线条作为画家主观表现与精神气质的手段。后来,谢赫又进一步完善了“传神论”,他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论”,把“气韵生动”作为六法之首,确立了绘画艺术品评中重视风神、气度、气势的独特审美标准。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与气的理论应是一脉相承的,气是线条生命活力的标志,没有气,线就没有了神韵,气与线的有机结合,才是中国画线条表现的最高境界。
“意象说”则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创造的思维模式,促使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向着注重主体意识和对客观物象主观改造的方向发展,崇尚写意精神,强调绘画要抒发内心情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表现,就是意象表现,线条的运用不以客观再现与形体塑造为目的,而是追求主客体的相互交融,通过线条表现一种意趣精神。尤其是宋以后的文人画,把表意作为绘画创作的目的,在这种审美追求下,线条成了表达主体情感的符号。因此可以说,中国艺术的核心理念就是意象创造,意象说对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汉字书法与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表现
在我国书画史上,一直有“书画同源”之说,这基于汉字、书法与绘画有许多相同之处。这不仅指书法与绘画所使用的工具上,更体现在思维模式上,这成为“书画同源”的主要内涵,也是书法影响绘画线条表现的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的很多画家同时也是书法家,郭熙说“善书者善画”,如王维、苏轼、米芾都是精通书画的名家。书法在书写时讲求“气韵”,这与国画中的“气韵生动”相一致;书法用笔中要求笔锋、笔力、笔势,也与国画的用笔精神不谋而合。书法与绘画的法则在诸多方面有着一致性,汉字的书写结构使书法成为一种与国画一样特别注重线条的艺术。中国画追求线条、笔墨所体现的精神性、趣味性和象征性,这与文字、书法的影响密不可分。例如,东晋画家顾恺之勾勒轮廓和衣褶所用的线条被称为“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这种勾线方法,体现出书法用笔中的遒劲骨力。这明显得益于魏晋书法家在笔法方面的审美创造,使得画家对于线条的运用能在视觉形象的表现中,达到新的境界。同样,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树石所采用的表现方法基本是以书法的线条来描绘的,线条的张驰、藏露都体现出书法的韵味。邵大箴指出:“中国画的基本韵律节奏,乃是由书法用笔、书法入画建立起来的,中国绘画以中国特有的毛笔和宣纸的接触,通过线的节奏,表达美感,来触动人们的心灵。”[3]由此可见,汉字、书法对中国传统绘画线条所表达的意象化、精神性、思想观念、性格气质等与中国书法一脉相承。所以,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内在精神的解读,需要深刻了解书法线条的审美韵味,离开了书法,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表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结语
纵观中国的绘画历史,线条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来传承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与文明。在历代画家长时间的努力下,中国传统绘画线条艺术,融合了各种哲学思想和本民族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交融,彰显出独具特色的东方神韵。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不仅是对物象轮廓与结构关系的表现,而且也是画家对主客体的有机融合与提炼。在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书画同源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往往又包含了画家对生命、人格、理想、宇宙、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感悟,线条成了画家表现主观精神的媒介,具有超脱于自然的独立性与审美价值。因而中国传统画中的线条表现不以模仿再现为己任,不是简单地追求线条的形体塑造功能,而是注重对线条精神层面的表达。注重“立意”,借物抒情,通过传神写照,使线条成为画家修养、人格和情绪论的载体。
参考文献:
[1]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148.
[2]朱立元.中国古代艺术类型差异之文化探源[J].上海文化, 1995(5).
[3]邵大箴.艺术格调[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86.
责任编校谢贤德
作者简介:乔国锋(1981-),男,河南洛阳人,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2016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西方传统绘画线条艺术比较研究”(SK201634)
收稿日期:2015-12-14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1-0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