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腊月二十八》的社会文学特色刍议

2016-03-16江小娟李俄宪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江小娟,李俄宪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天河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腊月二十八》的社会文学特色刍议

江小娟,李俄宪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天河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摘要:《腊月二十八》是内田鲁庵创作的第一篇小说,也是明治时期的第一篇社会小说,在社会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部小说以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激烈的社会矛盾为背景,描写了家庭问题、基督教的社会正义问题以及国际移民问题等,呈现了明治时期社会上许多日本知识人所共有的种种矛盾现状。笔者将从小说的主题、内容、思想三个维度对其文学特色进行论述,探讨小说中呈现的或多或少的社会主义思想倾向。

关键词:《腊月二十八》; 社会小说;社会文学特色

日本的社会文学,社会意识强烈,包含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为主个人为客,比起心里状态更注重外部世界的现象。从内容上讲,取材广泛,涵盖政治、宗教及其他各个方面,涉及和平论、厌战论、万人平等、贫富问题、社会下层的真相、博爱慈善、恋爱问题、男女间道德问题、家庭、废娼、禁酒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从思想上看,持有基督教的博爱主义及人道主义思想等交混的“社会改良”思想,指导着社会风潮并以社会预言者为己任。①

一 、从小说的主题看社会文学的特色

《腊月二十八》是内田鲁庵创作的第一篇小说,也是明治时期的第一篇社会小说,表现了日本明治时期向海外发展的风潮的时代主题。主人公纯之助为了实现其移民墨西哥的计划聚集志同道合者,甚至不惜以筹集墨西哥移民的资金作为其与阿吉结婚的条件。

(一)主人公对移民墨西哥的痴迷

“阿卡普尔科②——像故乡之名那样响彻我们耳中。”边说边莞尔微笑。然后,像是想出来那样,连呼‘墨西哥……墨西哥’,用尽全身力气抖动肩膀、舒展臂膀,仅仅五尺三寸的男人却似哼哈二将地动天摇般大跨步地两三步走了出去。[1](P241)

正如上面原文描写的那样,主人公纯之助梦想着去墨西哥,并且总是不知不觉就喊出“墨西哥”,从“阿卡普尔科”城市名的出现,我们可以推断出主人公对墨西哥的了解程度,即他为了实现其去墨西哥之理想所作出的准备。而从小说中对纯之助的动作描写,“猛然间”、“敲个胳膊”、“莞尔”、“微笑”、“用尽全身力气”、“抖动肩膀”、“哼哈二将地动天摇般”及“大跨步”等也可看出他对“墨西哥”的痴迷程度。

明治后期,随着“自由移民”、“女性移民”的增加,促进了海外移民定居趋势的发展,移民家庭的增长,也促进了海外日本人移民社会的发展。[2]当时社会移民风潮正盛,小说主人公纯之助梦想移民墨西哥正好反映了当时明治社会的普遍现象,这是《腊月二十八》社会文学特色的最显著的一点,即反映社会现象,并注重社会现象与个人的关系的描写。

南美诸国渐渐地竞相文明、墨西哥的太平洋铁道延续到瓦地马拉国、尼加拉瓦运河疏通了、巴拿马的开凿也竣工了、太平洋与大西洋更接近了、加勒比海成为海上势力的中心、中部的美国招来东印度的繁昌、布瓦群岛也成为中西两半球的极轴,太平洋已然成为世界大展身手的舞台。[1](P240)

因人种的膨胀和社会的压迫重新燃起的殖民竞争逐渐激烈已经持续了数年,面对迫近的二十世纪,我们在对未来的太平洋问题的处理上成为坚持和平之轮的盟主,在北纬三十度以南的太平洋一带构建重镇是第一准备。我们宣传人道主义,尽可能的期盼世界军备的撤回,因而为了救助历史上不可避免的人权冲突,即使比以卵击石更难,也要在此风云之际,宣传和平的福音,宛如诺亚在天未降雨前建造方舟那样,乘着这兽欲般的竞争的高涨,在无人乐土开创新的乌托邦。[1](P241)

作为社会小说的《腊月二十八》,通篇不乏对国际时势的描写,不仅提到了“投机热”,还涉及了美西战争及太平洋问题。列宁曾经对此作过经典的论述:“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到1898-1914年间先在 欧美然后在亚洲最终形成了。美西战争(1898 年),英布战争 (1899-1902 年),日俄战争(1904-1905 年)以及欧州1900 年的经济危机,这就是世界历史新时代的主要历史标志。”[3]

美西战争,是1898年4月21日爆发的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作为第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路标性事件之一。[4]小说主人公移民墨西哥的理想与当时世界上的殖民风潮密不可分。这种反映社会、反映时势,并将社会现象与个人活动相连接的描写,是社会文学的特色。

二、从小说的内容看社会文学的特色

社会文学从内容上讲,取材广泛,涵盖政治、宗教及其他各个方面,涉及和平论、厌战论、万人平等、贫富问题、社会下层的真相、博爱慈善、恋爱问题、男女间道德问题、家庭、废娼、禁酒等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腊月二十八》正是一篇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等各种社会问题的小说。

(一)对政治、经济问题的描写

方法的输入为DSM,DPM/MIM,以及对架构设计有影响的其他先验知识。对于一个具有n个构件的产品系统,常用n×n的DSM来捕获构件之间的耦合关系。在MFD方法学中,设计产品矩阵(Design Product Matrix, DPM)捕获每一个技术解(或构件)与产品特性之间的关系,模块指示矩阵(Module Indication Matrix, MIM)用于捕获技术解(或构件)与模块化驱动器之间的关系。为了执行聚类算法识别模块,将DPM和MIM集成为DPM/MIM。设共有m个模块化驱动因素,则DPM/MIM矩阵是一个n×m的矩形阵。

虽然乱嚷着猎官啦、收买啦、政纲啦、宣言啦、外资输入啦、增税啦、军备紧肃啦等等,所有的结局无一不是储存满满一箱金子想要将奸诈的四五人养活到老的国利民福论,而我们跟街边喝着酒喧闹节日的青年有何区别?那些谋士以及打出金字招牌的大政治家做了些什么?高价将政党强买强卖满足于机密费、费尽心思用计周旋、从正面大肆宣扬殖产兴业被称为国家利益急先锋的大实业家做了些什么?真是把不适当分红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弄疯、为股票不变为擦手纸而大肆甩卖浑身阴谋的智囊啊。[1](P240)

上面这段是小说主人公纯之助对当时政界和经济问题的描写。纯之助的这段话揭示了当时政界的黑暗“猎官”、“政纲”、“外资输入”等的实质。批判了对这些黑幕袖手旁观的人们,也讽刺了当时的政治家和实业家。日本明治时期的“外资输入”是以“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为口号的,是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提出的政策。明治政府实行殖产兴业政策的具体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二)对宗教的描写

天主教的伟人伊达尔戈流过血的遗迹现在也温润了行人的征衣留下悲怜。[1](P239)

旧约时代的梦是大家的梦啊。因为梦是心里的反映,看了默示录而解释的方法会变得特别有趣。[1](P243)

这些全都是天意啊。[1](P292)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宗教的发展尤其是基督教等新兴宗教在日本传播的非常迅速。对宗教的描写反映了社会思想层面的现状。

(三)对家庭问题的描写

据说一个月前夫人用使人颤抖的哭泣声与丈夫大吵了一番。[1](P236)

这两三天,夫人阿吉称病躺在主房旁的附室里,用比以往更猛烈的尖叫声使佣人心惊胆颤。丈夫纯之助早出晚归、面呈苦相、深深叹着气,就像扎了根似的在桌前,严肃地思考,即使疲乏入睡也是辗转反侧。[1](P237)

一度被称为“家庭小说”的 《腊月二十八》由纯之助夫妻间的争吵开始叙述小说的发展,夫妻的争吵是小说发展的一条不可忽视的主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腊月二十八》涉及到的家庭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种,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

(四)男女间道德问题

由于夫妻是相互感化与被感化的,因而丈夫的不道德是妻子之罪,妻子的不道德是丈夫之罪,道德的责任是相互连带的。[1](P288)

您也是不幸的。您的爱丧失了这样的话语渗透到我的心底。我的爱消失了您的感情也彻底了。两个人都是被谁一人牵制的不自由之身,所想之事不能自由去做,这便是命运吧。[1](P293)

纯之助与静江是青梅竹马朋友,纯之助虽与阿吉结了婚却意识到自己对静江的感情。而身为基督教徒的静江有自己的爱的准则,认为夫妻是相互感化与被感化的,道德的责任是相互连带的。小说中对男女间道德问题的描写表现出《腊月二十八》描写的社会内容的取材之广泛。

三、从小说的思想看社会文学的特色

社会文学从思想上看,持有基督教的博爱主义及人道主义思想等交混的“社会改良”思想,指导着社会风潮并以社会预言者为己任。接下来从《腊月二十八》中体现的基督教思想及人道主义思想来分析社会文学的特色。

(一)宣扬基督教无功利心的爱 如前面从内容上看小说的社会文学特色对宗教思想的描写中“旧约时代的梦是大家的梦啊。因为梦是心里的反映,看了默示录而解释的方法会变得特别有趣。”[1](P243)及“这些全都是天意啊。”[1](P292)所列举的那样,小说通过基督教徒静江的话语来向读者传达基督教的纯洁的爱、无功利杂念的爱。

有人为了功名心而抛弃爱。有人借功名心之口放弃爱。这样的人们大都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或者幼稚、言行轻率地吹嘘并且尚未意识到自己价值的降低。您就是这样的高手,为了功名心而置爱与不顾,不止这样还列举夫人的缺点、把丧失爱的原因尽托夫人之罪。并且将您自己的责任束之高阁,冷淡、严厉得批评夫人的缺点。[1](P289)

上面是静江与纯之助在上野公园散步时,批评纯之助的话语。明治初期、中期,基督教被当作开化期启蒙思想代表而被接受。明治时期的基督教思想不仅成为日本社会近代化的启蒙思想,而且还成为“改造国民性”的有利工具。面对误以为静江被劝结婚却仍保持单身是因为爱着有着十余年交往的自己的纯之助,静江义正言辞地给出了“有人为了功名心而抛弃爱。有人借功名心之口放弃爱。”这样的话语。内田鲁庵通过这段话宣扬基督教纯粹的、毫无功利杂念的爱。

(二)宣扬人道主义我们宣传人道主义,尽可能的期盼世界军备的撤回,因而为了救助历史上不可避免的人权冲突,即使比以卵击石更难,也要在此风云之际,宣传和平的福音,宛如诺亚在天未降雨前建造方舟那样,乘着这兽欲般的竞争的高涨,在无人乐土开创新的乌托邦。[1](P241)

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论。纯之助所说的军备撤回、救助人权冲突、宣传和平的福音等是提倡和平、避免战争、尊重人的生命的表现。小说中宣扬的人道主义在转型的日本明治时期是一种进步的社会思想、潮流,倡导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主体、对人性的尊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出作者注重人道、人性、尊重人的思想。

《腊月二十八》是一部带有政治理想的社会小说,在社会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说的主人公有川纯之助梦想着去墨西哥建设自己的理想,他的这个梦想为以后夫妻之间的感情埋下了危机。在青梅竹马的静江的劝告下,纯之助放弃了去墨西哥的计划,下决心恢复与阿吉的关系。

这部小说显著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倾向,这种倾向本身虽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性质,但可以称得上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前奏或先驱。本文对《腊月二十八》的文学特色,从小说主题、内容、思想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挖掘了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夫妇关系等复杂内容,揭示了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社会中许多日本知识分子的矛盾现状。这部社会小说兼具文学性和斗争性的社会文学特色。小说对政治、经济、宗教、家庭等问题的描写,体现了《腊月二十八》作为社会小说的社会文学特色;小说中宣扬的基督教无功利性的爱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社会改良”思想更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学的特色。选取《腊月二十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日本明治时期社会小说创作的背景、反映的内容及其特色,有助于洞悉当时的社会关系,进而展现社会文学斗争性与文学性辩证统一的特质。

注释:

①2008年1月,世界文学评论编辑谭杉杉就有关日本文学的特质以及国内日本文学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未来走向等问题,向李俄宪教授作了一次专访。李教授就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②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沿岸港口,格雷罗州最大城市。始建于1550年,是一座美丽且古老的港口城市,是墨西哥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之一,太平洋沿岸重要的冬春度假胜地和出口港。

参考文献:

[1]日本近代社会文学集(第50卷)[M].日本:角川书店,1974,(4).

[2]吴占军.明治政府海外移民态度转变原因探析[J].日本研究,2014,(3).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施楠,孟晓雪.有史以来的首场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110周年祭[J]. 学习与探索,2009,(3).

责任编辑张吉兵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16)01-0028-03

作者简介:江小娟(1987-),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讲师;李俄宪(1962-),男,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5-09-21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