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研究

2016-03-16温映雪郑传芳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深化改革一带一路

温映雪,郑传芳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推进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研究

温映雪,郑传芳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金融改革创新对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进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要吸引外资有序进入市场,完善市场监管;要创新金融制度与产品,服务实体经济;要协调汇、利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实现有效突破;要提高自贸区资源利用率,避免空壳产业;要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引进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深化改革;金融改革创新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秉承亲、诚、惠、容得周边外交理念,近睦远交,使沿线国家对我们更认同、更亲近、更支持。”[1]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为“一带一路”战略在商品贸易合作中提供了交流平台,在扩大资本开放中提供了试点,更为运输和服务体系提供了保障。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实现商品贸易更加开放,资本流通更加便捷,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一、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劣势分析

(一)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第一,福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台湾仅有一水之隔,交通运输便利,通过飞机与轮船可在短时间内互联互通。福建自贸区是介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这一地理位置填补了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布局的空白,促进了多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第二,福建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例如,台湾的当地方言就是闽南语,因此,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区,福建与台湾有着先天的交流优势。第三,作为大陆主要对台交流的省份,福建在两岸区域经济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福建经济水平已在逐步赶上台湾经济水平,初步具备了强度融合的可能性。第四,福建省的建设在近期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福建相继设立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还被列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第五,福建自贸区具有后发优势。相较于第一批的贸易区试点,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稍晚,这样就避免许多自贸区成立初期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直接吸收他人经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风险。第六,福建三个自贸片区各具优势和特点,可实行差异化发展。平潭片区重点突出与台湾比邻的优势,与其共同发展旅游业,同创生活圈。厦门片区可培养一批全球化的金融机构,与现代化的新兴企业,形成全新的金融中心。福州片区重点突出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平台。

(二)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劣势第一,福建省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于上海、天津、广州相对落后,因此在经济发展、人才储备、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方面处于劣势。进入21世纪后,台湾产业及资金不断向大陆转移,但福建受制于市场现代化程度不高,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不均衡,集聚效应不强、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吸引台资的能力低于广州及上海,失去了许多发展机会。第二,产业竞争激烈。未来福建自贸区预期引进集成电路、数控工具机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的2015年1月-8月集成电路出口情况显示,上海江苏占同期我国集成电路出口总值的61.2%,可见产业引进面临不小的内部竞争。第三,福建自贸区相关业务尚未展开。目前国务院在对自贸区进行政策倾斜的同时,也对自贸区的效能进行严格评估。而随着第二批、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批复,自贸区政策很有可能国民待遇化。想要在吸引外资方面异军突起,福建自贸区应积极利用政策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在框架内提出特别的租税优惠等,吸引外商来闽投资。所以如何优先抓住发展机遇,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价值,这些都是福建自贸区进行深化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二、金融改革创新对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我们应该遵循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在有条件的省系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吸纳资金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积极策略推动技术和标准输出,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2]

2015年4月21日国务院批准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着重强调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明确指出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建设一要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二要拓展金融服务功能;三要推动两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试。[3]

目前,福建自贸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业别包括金融、航运、商贸等六大领域,而自贸区建设的价值最主要体现在金融方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国资本项目已经逐步地向市场开放,但“金融项目”由于起步较晚,一直尚未完全开放,因此以自贸区作为试点,将推动我国“金融项目”的发展。

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主要有三方面重要意义。第一是打破金融垄断,完善金融体系建立。我国金融发展主要集中在银行业,资金基本被银行垄断,而银行经营特点以及对风险的敏感程度,导致了贷款繁、贷款难等问题常年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使大量市场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通过在自贸区内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区内银行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支持一些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进入投融资市场,从而扩大企业的投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问题,促进金融服务机构的竞争,间接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是探索面向国际的金融管理机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利率、汇率市场化。首先通过外汇管理、外债管理、跨境融资等方式为国内外贸易商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吸引外商从事商品贸易发展。其次是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问题。利用在自由贸易区开放交易的外汇交易产品,提高资本在境内外流通的速度和程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仅有利于促进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更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战略地位。

第三是构建了更开放的经济新体制。“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学会正确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得手”成为善于驾驭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4]自由贸易区的金融改革创新正是对这一理论的大胆实践。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既要有地方特色,又要有一定的可复制性,福建自贸区因其“先天不足”,金融改革探索度高,有利于构建一个全新的经济新体制。

三、推进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吸引外资有序进入市场,完善市场监管自贸区建设为金融机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福建自贸区在建立的过程中可逐步放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的金融服务机构进入市场。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最大程度上吸引台资。台资银行由于历史因素进来大陆慢,金融产品少,造成资金池不足。自贸区内金融机构的设置要突出对台特色,使之运行较区外更加自由化。目前大部分的台胞祖籍都是福建人,两岸的经济、文化、科技、社会交流基本依托福建省为窗口,以贸易为例,福建与台湾的贸易非常频繁,在台经商的也绝大多数为福建人,并且在福建发展的台资企业也逐年递增,2014年在福建省新设立的台资企业达到429户,较上年增长68%,数量目前位于全国第三,福建省对台贸易值达764.1亿元人民币。在这样的贸易背景下,福建应该充分利用华人传统重视血缘亲情的特点,促进台资银行加速进入大陆市场,进一步为在福建的台资企业以及需要中方外贸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促进两岸贸易往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文化、科技、社会等其他方面的交流。目前福建已引进包括合库、彰银、华南银行及第一银行等多家台资银行机构。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监管,适当监管的金融自由化将使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各项政策实现更大程度开放的同时拥有更大保障。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可为金融开放保驾护航,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监管体系,收集市场信息,对在管辖范围内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进行监管,严防洗钱、恐怖融资等非法交易,在监管市场的同时帮助从业者有效地做好风险预防和风险处理工作,通过事前、事后监管体系,促进自由贸易区金融业务创新有序地发展。最后,相较中国大陆向台湾开放的市场程度,台湾向大陆的经贸开放程度还较低,存在较多限制。政府应积极协调,促进两岸金融业互融互通,从而促进自由贸易区发展。

(二)创新金融制度与产品,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改革是改革的重点,目前福建省的金融服务行业发展相对于其他省份较为缓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金融服务从业人员较少、金融业参与者水平较低,各地区金融业发展不均衡,金融服务机构相对单一等。福建自贸区可积极寻求两岸金融合作,大胆借鉴其他自贸区的经验。从金融制度创新与产品创新两方面入手,深化自贸区内金融改革。

制度创新方面可在负面清单基础上,根据自贸区发展情况,从两个方面开展。首先,推动各项金融业务的开展更加自由和开放,积极调整各项金融政策,例如允许银行在自贸区内开展各项离岸业务;其次,推动更加灵活地管理体系,实行自贸区内的金融机构与区外金融机构实现差异性政策。例如“对自贸试验区内的金融机构向母行借用中长期外债实行外债指标单列,并按余额进行管理”[5]

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在保障金融产品与其承载标的物相适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金融衍生品的优势,为市场整体健康运行提供保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创新产品供应链。在金融产品与其承载的标的物相适应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设立。还可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等金融服务,允许企业或其他组织以合法拥有、依法可转让的知识产权做抵押,灵活区内企业投融资渠道。二是创新跨境资金管理模式。银行业金融机构可通过设立自由贸易账户,为居民或非居民企业集团连理双向外币资金池,分别归集境内和境外关联企业的本外币资金,并在一定额度内实现境内外两个资金池的双向互通。[6]

(三)协调汇、利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实现有效突破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是实现所有金融改革的基础,所有金融创新业务及其风险监控均需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展开。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与我国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资本账户与汇率、利率联系更加紧密,因此自贸区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要与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相配合。2014年福建省外贸出口1134.6亿美元,增长6.6%,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应该积极利用目前自身加工出口贸易带来资金流通的优势,进一步开展自由贸易账户交易。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给予人民币在交易过程中更大的弹性,在不影响我国币值处于合理范围波动的同时,积极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有序地开展资本账户开放业务。随着资本的流通,利率和汇率之间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区内又等同于境外,资本成本存在差异,市场中存在一些套利投机行为,一旦资金在进出自贸区时缺乏监管,极易发生非系统性风险。因此,要遵循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实践中,资本账户开放与利率市场化效果均不理想,未能实现有效突破。福建自贸试验区在资本账户开放时应更加审慎,资本账户在一线自由开放的同时,二线放开需要看准时机,把握进度,试验成功便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保证自由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N]. 人民日报,2014-11-07,0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N]. 人民日报,2015-03-24,001.

[3]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3).

[4]习近平. 正确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N]. 人民日报,2014-05-28,001.

[5]自贸区12大金融创新服务[J]. 福建轻纺,2015,(7).

[6]黄礼健,岳进.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J]. 新金融,2014,(3).

责任编辑周觅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16)01-0015-03

作者简介:温映雪(1991-),男,福建龙岩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郑传芳(1953-),男,福建福清人,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收稿日期:2015-11-22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6.01.04

猜你喜欢

深化改革一带一路
改革要“落地”,不能“空转”
鞍钢无缝钢管厂全面深化改革之我见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