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的网络舆情引导

2016-03-16陈一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引导策略网络舆情

郑 洁, 陈一樟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65)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的网络舆情引导

郑洁,陈一樟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65)

摘要:高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网络舆情的引导也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需要重视网络舆情的引导。但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存在舆情教育较片面、信息管理较被动、监测方法较落后、引导方式较简单、氛围营造还不够等问题,需要从加强思想教育、建立预警机制、优化搜索技术、创新引导方式、完善结构队伍等方面建立一个“五位一体”的高校网络舆情信息防控机制,以更好地守好“网络舆情”这个大门,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信息爆炸”等技术红利的同时,也衍生出网络舆情及其监测和引导这一重要话题。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1]。另据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微博在大学生的互联网应用中,其使用率排名居前列,分别达到96.2%、86.9%、84.0%、60.6%,而这些网络应用正是网络舆情的高发地[2]。可见,网络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制造舆情、传播舆情、接收舆情的主要阵地,大学生已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成为最容易受到煽动而被蒙蔽的群体。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要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其中特别提到了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因此,深入分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网络舆情的引导现状,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就成为当前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网络舆情的引导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一系列重大部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3]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尤为重要。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即网民)“在网络这一公共空间对公共事务,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某些组织或个人带有公共性的问题,政治问题等方面的具体事件而发表的情绪、意见、看法、态度、诉求的交汇与综合”[4]。高校网络舆情主要体现于学生在网络社交空间对校园公共事务,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或某一突发事件中带有倾向性的集中讨论。总体来看,网络舆情的形成一般包括伊始、聚集、爆发、回落四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信息发布,信息扩散,对某一信息或观点的大规模关注,以及信息因时效性而产生的自然回落。在这几个过程中,大学生最容易参与其中的是网络舆情事件的高潮阶段,也就是聚集和爆发两个过程。具体来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网络舆情的引导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队伍建设方面,组建了独立的舆情监控队伍,实时发现舆情信息。对于高校网络舆情,一般是由高校学生所关注的某一热点或者某一突发事件所引起,在时间上具有突发性[5]。这就要求学校在舆情监测方面,需要做到全天候实时监测。但是由于互联网信息产生的随机性和广泛性,使得信息十分繁杂,且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比较分散,这就使得高校有关部门在舆情监管方面,不像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那样有规律可循。为此,绝大多数高校采用了“人海战术”,即组建一支专业的舆情监控队伍,通过不定时浏览各大社交论坛,对舆情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队伍的建设一般采用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的方式,即参与舆情监控的“工作人员”实际是本校的在校学生。而工作队伍之所以选择在校学生,一是他们对同龄人的互联网社交方式比较了解,对可能发生舆情的地方可以做到准确定位,从而减少了工作量;二是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用武之地”。

(二)舆论引导方面,建立了常态的沟通反馈渠道,引导舆情动向发展。舆情信息的监测只是高校舆情引导的前期常态工作,一旦发现舆情信息,就会立即反馈给这项工作的指导老师,从而开展舆论引导工作。然而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所以即便是高校舆情信息,也会被分为几个方面并对其进行分类别处理。一是普通舆情。比如自然灾害以及一些与学生衣食住行相关的生活问题,对于这类舆情信息,高校普遍采取以监测为主,适时发布权威信息进行舆论引导。二是社会舆情。由于大学生普遍受过良好教育,且因青年人很容易被社会热点问题激发热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引起身边的共鸣,这样一来,也容易形成网络舆情。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而最容易影响到大学生意识形态的社会舆情信息,高校在监测舆情导向的基础上,会通过向学生传播真实声音、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来进行舆论引导,对违反法律和煽动国家分裂等有害信息则进行删除。三是校园舆情。这一舆情与高校直接相关,也是每所高校长期重点监控的舆情信息之一。因为校园舆情建立在学校与学生的矛盾基础之上,其传播速度较快、聚集效应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极容易诱发大规模的群体矛盾,甚至可能从网上“聚集”变为网下“聚集”。高校发现这类信息时,相关指导老师均会第一时间上报,并向有关部门及时了解事件的情况,及时发布情况说明,向学生做好舆情解释工作。

(三)制度建设方面,设立了基本的应急处理机制,确保舆情正确处理。由于舆情信息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多元性、突发性的特点,使得舆情处理工作具有随机性[6]。为此,高校基本上建立了一套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大规模舆情爆发,就有一套“有章可循”的机制可使用,这就可避免相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舆情问题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情况。高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主要由领导结构、决策程序、应急预案等三方面组成,在部门协调机制、信息上报渠道、决策制定原则、舆情引导方案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舆情事件发生过程中,为快速开展应急工作,畅通无阻地上报突发舆情,科学民主地制定决策方案,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舆论引导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从而使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能够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舆情处理。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的网络舆情引导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舆情教育较片面。虽然高校在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参与网络舆论的行为进行了教育引导,但很多情况下只是停留在“要求”层面,对于网络舆情到底是什么,网络舆情有什么负面影响,为什么不能盲目跟风参与舆情信息等问题,却没有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难以使大学生对“网络舆情”形成真正全面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得学校平时的教育效果甚微,还容易使大学生对学校产生抵触心理,使学生不仅没有从自身角度去认识有害舆情信息对国家、个人产生的不利影响,还可能使他们在“新鲜感”和“叛逆心理”的共同作用下,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成为有害舆情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二)信息管理较被动。目前大学生所活跃的各大社交网站,在管理上均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甚至部分社交网站还将管理权限赋予了学生。例如“百度贴吧”的“吧主”制度,他们的共同点是在国家基本的法规制度下建立了自己的“准则”。这就使得学校一旦发生大规模的舆情事件,如果事件性质并没有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互联网公司或者社区学生管理者就会在信息管理上掌握绝对控制权,使其能以国家法律和社区管理制度为理由拒绝配合学校的相关舆情处理工作。而对于学校来说,由于这些社交平台是处于国家和第三方公司的管理之下,即便管理者由本校学生担任,但其管理行为是遵照互联网公司的制度规定来实施的,也没有违反本校相关的规章制度,所以也没有权利强行要求其管理者配合学校,这种情况的存在就将学校在信息管理方面置于被动地位。

(三)监测方法较落后。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具有丰富性,信息来源具有虚拟性。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舆情监测工作中,采用的是传统舆情监测方法中的“人海战术”。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数以亿计,且参与者都是以虚拟的网络ID存在于网络空间当中,虽然有专职的学生队伍不间断地对信息进行浏览监控,但是相对于巨大的网络空间来说,其监测的范围犹如“九牛一毛”,所以舆情信息挖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这与在动态、复杂、实时的网络环境中能及时识别、发现并处理舆情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目前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在舆情信息挖掘方面仍需大力提高。

(四)引导方式较简单。在网络舆情爆发时,部分高校采取的方法是在相关社交空间发文警告或者删帖。这种方法虽然能暂时起到控制舆情传播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现在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独立个性,网络的开放更是为他们带来了敢于自由表达其思想的广阔空间。如果学校一味参照传统监管方式进行生硬的堵和禁,这不但不能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舆情引导和教育,甚至还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反叛心理而造成更大的冲突。

(五)氛围营造还不够。当代大学生是成长于互联网发展的一代,他们享受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所带来的种种惊喜。但是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管理方面,上至国家,下至学校,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法规制度或者指南。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时,是建立在传统的说教模式的基础上,没有深层次地以更多方式让大学生了解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危害,这对于沉浸在千变万化的互联网世界中的大学生来说,还明显不够。而在舆论环境的营造方面,绝大多数高校是“以守为主”,没有在相关社区网站中主动进行常态化正面话题引导,基本上是处于在舆情“爆发”后才采取行动的被动地位。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视域下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7]重视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主动避免不足,创新工作机制,顺应学生发展,把传统舆情引导的经验与互联网的优势和特点结合起来,构建“五位一体”的舆情信息防控机制,才能做好新形势下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构建学生意识免疫层。

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首先就应该做好大学生思想源头的教育工作[8]。学校应该在平时的舆情教育工作中,系统地阐述舆情信息到底是什么,负面舆情信息对个人以及国家有哪些危害,应该如何应对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作“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加以分析,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制造和传播有害舆情信息的影响,从意识层面上自觉杜绝制造和传播有害舆情信息,形成自我免疫功能,守好自己的“网络大门”。

(二)建立预警机制,构建舆情预警防护层。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并不是所有舆情信息都是一开始就达到能严重影响和妨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程度,很多舆情信息在产生之初,处于能小范围控制的阶段。所以,高校在网络舆情信息搜集整理后,应该建立预警机制,构建舆情预警防护层。为此,可以利用“大数据”和“计算机数学模型”进行舆情研判,预测出该舆情出现大规模爆发的概率以及舆情走向等有效信息,并根据其严重程度分别采取相应的预警机制。这样就能在舆情爆发之前及时进行预警处理。

(三)优化搜索技术,构建信息发现监测层。

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内容量大、随机性强等特点,学校在舆情监测方面并不能像传统舆情那样容易发现。现阶段,高校的舆情监测工作主要以人工搜集为主,这种方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全面地掌握舆情信息。所以,高校应该优化搜索技术,将“人工”与“智能”合二为一,构建一个全面的信息发现监测层。在公共网站方面,应该利用“关键字搜索”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爬虫”对贴吧、微博等公共社交平台进行定向搜集,然后用“关键字”过滤出所需信息,最后用大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以此来全方位掌握公共网站的舆情信息。而对于一些私人社交网站,由于权限因素不能被计算机搜集到,则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搜集。为此,高校必须保证队伍成员在各学院、各年级的分散性,保证舆情信息搜集的全面性。

(四)创新引导方式,构建舆情信息处理层。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改变过去那种单一引导的网络舆情处理方法,创新引导方式,构建一个舆情信息处理层。这可以从“网评语言”“意见领袖”“权威发布”这三方面入手。在“网评语言”方面,高校舆情引导者可以结合大学生们习惯使用的网络语言,以学生的口吻对舆情信息进行跟帖回复,引导其了解正确信息;在“意见领袖”方面,可以从学生当中选拔和培养一批意见领袖来引导舆论的正确方向,就像微博知名“大V”、论坛版主那样,拥有大量粉丝,具有自己独立鲜明的意见表达,这就使得在信息缺失和有不同信息左右的时候,“意见领袖”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引导普通学生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信息发布”方面,可以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倾听学生意见表达,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及时解决学生思想困惑或相关诉求。

(五)完善结构队伍,构建舆情工作保障层。

由于“舆情信息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知识密集,专业化程度比较高”,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要切实有效地开展,就必须对其组织结构和队伍建设进行完善,为舆情工作提供必要保障[9]。在组织结构方面,应建立由宣传部或网管中心牵头,各个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沟通机制和工作流程,为舆情工作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在队伍建设方面,应建立一支涵盖舆情搜集、评论引导、信息发布等方面的专兼职队伍,队伍成员的选拔应该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专业技能、较多的工作经验为原则。

概而言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和国家的安危,关乎青年一代思想的健康发展。在各种舆情信息充斥的互联网世界中,如何做好舆情工作,保护好作为祖国栋梁的大学生不被不良信息所侵害,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在面对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大学生个性特点不断变化的今天,高校只有主动迎接这些变化、积极思考、创新技术手段、优化舆情工作,把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网络舆情这一最主要的关卡,才能更好地使大学生的思想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从而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2)[2015-08-08].http://www.cnnic.net.cn.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2015-02-16)[2015-06-16].http://www.cnnic.net.cn.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01).

[4]杨兴坤.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20.

[5]周勇.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教),2014(2):5-6.

[6]邵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2014(11):12-13.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51-52.

[8]郑洁,白崭.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45.

[9]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179.

责任编辑:张超

作者简介:郑洁(1974-),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网络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5SKG057)。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2016)01-0126-04

收稿日期:2015-10-13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引导策略网络舆情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
建国以来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