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剧人生
——从个体心理学角度解读《善良的乡下人》中的主人公乔伊

2016-03-16周克娜张小曼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奥康纳阿德勒乔伊

周克娜, 张小曼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言学院, 合肥 230009)



悲剧人生
——从个体心理学角度解读《善良的乡下人》中的主人公乔伊

周克娜, 张小曼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言学院, 合肥 230009)

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所描述的大多是在精神极度匮乏的战后南方背景下的怪诞人物形象。读者常为其小说中的“欧·亨利”式的结尾而感到震惊。本文采用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来解读奥康纳的经典短篇小说《善良的乡下人》。通过解读主人公乔伊的病态心理,发现其最终的悲剧人生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最后根据个体心理学理论为主人公避免这样的悲剧人生提出一些建议。

弗兰纳里·奥康纳;个体心理学;《善良的乡下人》

一、引言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一名英年早逝的美国天才女作家,被誉为“南方的文学先知”。美国的评论界称她的早逝为“自斯科特·菲兹杰拉德去世以来美国文坛最重大的损失”。[1]她一生创作了2部长篇和31部短篇小说。国内外对她的作品研究基本都是从宗教信仰、种族、南方情节等角度进行研究的,而从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角度分析的却很少。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心理学作为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也可以用来研究文学,因为人的心理是一切科学和艺术赖以产生的母体。”[2]同时,奥康纳的作品所描述的大多是在战后南方背景下的怪诞人物形象,他们的精神极度匮乏,而《善良的乡下人》则是其中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善良的乡下人》讲述的是一个32岁的女博士乔伊,身患残疾却目空一切,如何受到一个“披着羊皮的恶魔”的欺骗,承受了巨大的羞辱的故事。主人公乔伊那扭曲、病态的心理把她最终推向了死亡的道路。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该作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笔者试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角度来解读其主人公的悲剧人生。

二、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与弗洛伊德和荣格一起被人们称之为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阿德勒早先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与得意门生,后来因与弗洛伊德在理论上有很大分歧。1911年选择离开弗洛伊德与自己的追随者创立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协会”,并在1912年把其理论称为“个体心理学”,成为第一个在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反对弗洛伊德的人。

“个体心理学”中的“个体”(individual),此词源在拉丁文中解释为“不可分割的”[3]。因此“个体心理学”并不是如大家根据字面意思理解的那样,想当然的认为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或是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4]与强调“无意识”与“性本能”的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不同的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的主观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他提出的个体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包括:自卑与超越、生活风格、创造自我、社会情怀等。这些概念在现在的心理学中依然很受欢迎,也对后来的心理学家们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弗洛姆、罗杰斯、马斯洛等。阿德勒的主要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理解人类本性》等等。心理学史家舒尔兹评价说:“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受的要大些,因为其他的理论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5]本文正是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重要概念来解读《善良的乡下人》中主人公乔伊的悲剧人生。

三、乔伊自卑心理成因的解读

“一个人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或少年时期受到的创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进而积聚成难以排遣的自卑情结。”[6]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认为“自卑是每个人在追求价值和完善的人生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反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自卑感。”[7]受此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启发,发现乔伊的怪诞行为及其最终的悲剧人生与自卑心理是分不开的。那么乔伊的自卑感从何而来呢?细读文本发现首先让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乔伊的假肢。我们知道乔伊是在十岁时一次外出打猎发生意外,被枪打断了一条腿的,二十多年来一直只靠着一条腿生活着。这样的生理缺陷是乔伊无法改变的事实。此外,医生说乔伊的心脏很脆弱,“即使照料得当,也只能活到四十五岁。”[1]因此很明显可以得出结论:身体缺陷是主人公乔伊自卑心理产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乔伊的自卑感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她的家庭。即使在乔伊已经32岁的年纪,获得了博士学位,可母亲霍普韦尔太太依然把她当孩子看。而且母亲经常夸奖的却是仆人家弗雷曼太太的女儿们,称她们是“她知道的最好的姑娘。”[1]同时纵观全文,文章只字未提乔伊的父亲,很显然父爱在乔伊的生命中是缺失的。家是心灵的港湾。阿德勒指出“( 一个人)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困难都是由( 其成长) 家庭中的敌意和缺乏合作精神所引起的”[8]因此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乔伊在生活中却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母亲的冷落与父爱的缺失是造成乔伊自卑心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最让人容易忽视的就是性别自卑了。自古以来女性就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无论在西方的《圣经》里还是在东方的四书五经中“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虽然乔伊不同于母亲,她没有母亲身上那么明显的“淑女”情结。霍普韦尔太太认为可以向别人说自己的女儿是个护士或是名老师,可怎么也不能说女儿是个哲学家,因此母亲的思想还是受到男权文化氛围的束缚。“许多女性只被允许从事一些如教师、护士等非技术性的工作,它们依然是家庭角色的外延。”[9]而乔伊选择了另一条路,专攻哲学,并深造到博士学历。看似冲破了人们心中传统的女性形象,可面对一个学历不高的打着卖圣经幌子的男性,三言两语就可将她用知识撑起的尊严打破,明显的看出在男性面前乔伊还是没有摆脱骨子里的性别自卑。

四、生活风格:乔伊傲慢人生态度的解读

“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就是追求优越。一个人有自卑感时,就需要将其克服,而克服自卑,就必须赶上别人,甚至超越别人,这种赶超别人的努力倾向就是追求优越。”[4]“创建个体心理学之初,阿德勒指出从克服自卑、追求卓越的立场出发,从而发展和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10]乔伊的自卑心理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乔伊是如何对待这些自卑的呢?她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又形成了怎样的生活风格呢?

(一)生活失去了激情

平日里,乔伊的脸上总是怒气冲冲的。霍普韦尔太太在心里想着要是她能稍微振作一点,就不会有这么难看了。要是她的表情能开心一点就会好多了。即使是她失去一条腿,长得并不美,但乐观的人总是漂亮的。只有对生活不满或者失去激情的人才会整天闷闷不乐的,毫无生气。此外,从乔伊的穿着上也能看出来她对生活失去原来的激情:“她整天穿着一条穿了六年的裙子和一件黄色运动衫。”[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乔伊作为一个未婚而且还算年轻的女孩,平日里的穿着如此不讲究,试问哪个对生活还有激情的女子会如此打扮自己呢?

(二)高调的言行掩饰内心自卑

乔伊长大后把原本寓意为“快乐”的乔伊这个名字改成了胡尔加。而母亲认为这是“世上所有语言里最难听的名字。”[1]可是她自己却认为很好。一开始取这个名字她也只是觉得难听才取的,后来才发现这个名字与自己非常的吻合。同时在母亲吃早餐的时候,乔伊会地动山摇地走进浴室然后砰地把门带上。进厨房时也会迈着重重地步子,故意弄出刺耳的声音。“人们往往通过高调的表现,格外的活跃来掩饰自己对某些方面的自卑。”[11]乔伊这样的行为更多的像是在证明自己的存在。用这些与他人格格不入的行为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实际上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注与掩饰内心的自卑。

(三)鄙视周遭的一切

乔伊虽然失去一条腿,可是她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在超越自卑的过程中,用知识弥补身体的缺陷,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可是乔伊却盲目崇拜知识,一直强调自己是个“无神论者”,什么都不相信。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蔑视着周遭的一切。尤其对母亲不满的行为在小说中比比皆是。甚至对一个不太了解的外来者也自恃清高地认为自己可以引诱那个“善良的乡下人”,可以把自己的虚无想法传递给乡下人甚至可以控制他,殊不知已经落入他人的圈套,最后连自己最为敏感的假肢都被偷掉。“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则对信仰嗤之以鼻,他们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对知识与理性的盲目崇拜,自以为是的骄傲是其原罪的外在表现也是其信仰丧失的原因。”[12]乔伊正是这样一位高级知识分子,过于自以为是,最终被这个称作“善良的乡下人”“撕掉了她用学历撑起的尊严,打掉了知识与学位带来的自大与狂妄,使她看清了真实的自我。”[13]

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卑心理。面对自卑每个人选择的态度却是不同的,有的人选择积极面对,有的人却一蹶不振。同样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有的人为激励自己追求更好的成就,从而发展成积极的心理。而有的人会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他人与社会的需要,产生了“优越情结”。很明显乔伊选择了后者。阿德勒说“具有自卑情结的人采用优越情结作为一种逃避困难的一种方法。他会假定自己有优越感,用虚假的成功补偿其难以承受自卑的状态。”[14]从这一观点来看我们就可以明显读懂具有深深的自卑心理的乔伊为什么在生活中如此的傲慢。“一个具有优越情结的人狂妄自大、自负自夸、轻视别人、支配别人。这样的人难以与他人相处,最终因缺乏社会支持而导致失败”[4]乔伊正是犯了这样的“优越情结”的错误,才最终导致了她悲剧人生的命运。

五、社会情怀:悲剧人生之反思

通过傲慢的态度来补偿自卑心理促成了乔伊悲剧的人生。那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呢?阿德勒认为“社群情怀是对个体所存在的全部自然的弱点的真正的卑弱的补偿”。[15]人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中的人,与他人或社会甚至于整个宇宙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必要的。培养高尚的社会情怀是补偿自卑的有效方法。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可知,判断社会情怀的高低可以根据其实现三个人生任务的程度判断。三个人生任务分别是:职业或工作、人际关系、恋爱与婚姻。因此,乔伊应解决好这三大人生任务,才有望避免这悲剧的人生。在职业或工作上,乔伊能够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说明她对哲学方面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可以利用自己这方面的优势,在学校里当一名哲学老师或找其他适合自己的工作去做。身体的残缺绝对不是寻找适合自己工作的绊脚石。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人类的聪明才智扬长避短。在与人相处时,用谦逊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无论是自己的母亲还是家中的仆人,懂得尊重他人,他人才会更加尊重自己。用谦逊的态度面对身边的人,生活圈才会扩大,有更多的人愿意与自己做朋友。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会有更多的经验就不会那么容易中了他人的圈套。我们知道乔伊平日里基本上是把自己孤立起来没有朋友,所以一个披着羊皮的恶魔才会轻易把她欺骗。最后在恋爱与婚姻上,找一个彼此理解,懂得尊重与包容的异性。当然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是需要多交流、沟通的,决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去评价一个人。只有多沟通多交流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乔伊正是没有真正了解那个卖圣经的男子,最后才会被他骗了假肢抛弃在谷仓中。

六、结语

通过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自卑心理”、“生活风格”、“社会情怀”来解读小说《善良的乡下人》,分析了主人公乔伊悲剧人生的心理原因,以及人生态度,最后对此悲剧人生进行了一些反思,为主人公避免这样的悲剧命运提供了一些建议,进一步揭示出二战后的美国南方人精神迷茫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为他们走出迷茫找到生活的方向也有一定的帮助。

[1]弗兰纳里·奥康纳. 好人难寻[M]. 於梅译. 新星出版社, 2013.

[2]荣格. 心理学与文学[M]. 冯川, 苏克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3]谢大任, 张廷琚, 李文澜. 拉丁语汉语词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4]郑雪. 人格心理学[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5]舒尔兹. 现代心理学史[M]. 杨立能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6]朱光潜. 变态心理学派别[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7]阿德勒. 挑战自卑[M]. 李心明译. 华龄出版社, 1996.

[8]阿尔弗莱德·阿德勒. 让生命超越平凡[M]. 李心明译. 西苑出版, 2000.

[9]张燕. 反抗与消解—奥康纳作品的女性主义解读[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3,(3).

[10]刘将. 个体心理学的思想谱系与理论建构[D]. 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2012.

[11]吴洪亮. 高职学生自卑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吉林大学硕士论文, 2010.

[12]孙丽丽. 一个好人难寻的罪人世界—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原罪观探析[J]. 外国文学研究, 2005,(1)

[13]柯建华. 《花凋》与《善良的乡下人》“女畸人”创作之平行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

[14]A. Adler.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M]. H. Ansbacher and R. Ansbacher. edi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56.

[15]A. Adler. Problems of neurosis: a book of case histories [M]. London, Routledge, 1929.

责任编辑:陈君丹

Interpretation of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of Joy inGoodCountryPeople

ZHOU Ke-na, ZHANG Xiao-m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Flannery O’Connor was a famous American novelist in 20th century who described many Southern soulless grotesques after civil war. Readers are often astonished by the “O Henry’s endings”. The paper adopts important concepts of Adler’s individual psychology to analyze a classical novel calledGoodCountryPeople. It is found that the tragedy of the main character Joy is out of reader’s expectation, yet reasonable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Joy’s morbid psychology. Last but not the least, some feasible advice will be provided to avoid the tragic life as Joy’s based on individual psychology theory.

Flannery O’Connor; individual psychology;GoodCountryPeople

2016-04-10

2014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4D140);2014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4A356);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JS2015HGXJ0074)

周克娜(1992-),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张小曼(1969-),女,安徽含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I561.074,B84-067

A

1674-344X(2016)06-0087-04

猜你喜欢

奥康纳阿德勒乔伊
乔伊想当建筑师
“感觉再也不会跟以前一样了”:奥康纳《异乡客》中的“危机瞬间”
走出孤独:阿德勒孤独十五讲
大法官奥康纳:做出决定,就绝不回头
把童年还给童年
把童年还给童年
你是那个杀猪的
把书包留在墓地
弗兰纳里·奥康纳文学作品的多重审美空间解读
浅析奥康纳《好人难寻》的创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