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3-16刘利丹
刘利丹
(岭南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利丹
(岭南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以高校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已经成为重要趋势,高校创业教育也深刻的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但是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建设、创业实践平台构建、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和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应从创业教育高校支持体系、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创新校企合作教育方式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与解决之道。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发展的主旋律,鼓励和推进全社会进行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竞相实施的国家战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引导和鼓励创业,为创业者营造了良好创业环境。据不完整统计,自2013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了至少20余份文件支持社会各层面人士创业,其中直接与大学生相关的创业文件就多达7件之多,人社部等九部委印发的文件里明确指出用三年时间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大学生勇于创业的良性机制,并能够达到接近100万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预期目标[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于各全国各地高校提出更为具体的创业教育改革要求,教育部印发的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须设置创业教育课程,要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且由教务部门纳入学分管理程序,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这些都充分说明国家层面已经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系统设计、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国家、企业、高校等各层次决策部门的深入认知,培育大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也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基于创业实践指导的创新创业教育萌芽期(1999年前),基于课程设置和模式探索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期(2000-2008年),基于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拓展期(2008-2010年),和基于教育理念创新的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之后)等四个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但是和创业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美欧等发达国家成熟创业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临着体系不完整、教育不专业、规划不科学等诸多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比例有明显提高,且高校创业教育、政府支持政策、投资环境和社会整体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较好的土壤环境,这些环境的提升都直接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比例[3],虽然创业人数和比例都在提升,但创业的质量和数量都还有待提高;另外,在高校创业教育层面,有调查显示在校生对创业指导课不满意的占32%,创业的学生对创业指导课不满意的占36%,61%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不足[4]。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具体数据以及在校大学对创业课程的满意度调查,间接和直接反映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成效较低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确实有较多学生“创业”,但在企业经营管理、盈利模式等方面鲜有做出创新,更多的是开办一些饮食、摄影、零售等传统行业,并没有将专业知识和自身能力特色融入团队“创业”中去。学界也将此种创业定义为“就业型创业”,这种“就业型创业”由于缺乏社会承受力和具体管理经验,在创业时表现出浮躁和冲动,在加上没有创新,这样的劣势很难和社会上稳固的类似行业形成有力竞争,结果大多以失败告终。对于创业教育,很多高校创业教育者和有意创业的大学生并没有理解其深层次含义,且学生的创业实践停留在“就业型创业”层面,并没有深层次的“创新型创业”,“创新型创业”具有善于抓机遇、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大等特点,成功的“创新型创业”甚至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相比“就业型创业”,“创新型创业”不仅能解决创业者自身就业问题,还能促进他人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所以从稳定经济增长动力的角度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角度来讲,高校教育管理者和组织者都应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创业学生向“创新型创业”靠拢,这也是当今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盲点。因此当今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如何突破重围,建立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系统是摆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难题。
二、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高校支持体系欠缺完善
我国部分院校对创业教育没有足够认识,这导致许多高校没有从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入手,没有配套的制度以配合学校教务、财务、后勤、法规、就业、团委等部门推进创业教育,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高校虽都在响应号召引导教师参与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但是限于各种因素阻碍,师生创业教育参与度并不大,成效较低。大学生有创业的梦想和冲劲,但受到当下高校创业教育支持系统不完善的大环境影响,学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和技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成长。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持系统也导致高校的创业教育很难贴近创业学生的真正难题,这使得创业教育道路充满未知和崎岖。因此政府和高校应当在创业引导和教育方面秉持以学生创业者需求为中心的理念,认真思考如何构建学校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并拿出有效解决办法构建完善创业教育发展支持体系。
(二)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导师通过科学引导,可以帮助创业者实现创业和就业,是创业者、青年人的导师兼朋友,可以为学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提高创业本领,规避创业风险,增强创业就业实效。现在一些学生组织如社团集聚着各种兴趣相投、专业背景不一的学生,聚集各种具有创意、创新的想法,并且有创业的愿望,但由于高校创业教育团队缺乏专业创业导师,或者聘任的企业创业导师知识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创业教育导师或是缺乏实践经验或是授课技能不足。因此,创业师资力量的薄弱也成为高校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瓶颈,需要高校要坚持高校师生积极参与参加、导师职位专兼结合,突破传统,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铺垫道路。
(三)教育模式落后,偏离专业教育
高校创业教育应当探索“校政企”一体化联合工作机制,形成利益相关方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但当今高校的创业教育合作机制落后,没有贴近学生实际进行系统化创业教育。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闭门造车,创业教育中缺乏企业基因,没有将企业精神更好的融入高校创业教育中,这导致创业教育内容脱离企业创办的实际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创业教育中轻视与学生专业教育结合,创业教育剥离专业教育,单调的进行创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即使现在很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会邀请成功企业家开展创业讲座,但大多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实质意义,且最后变成了企业家个人广告,学生能学到的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甚少。这种教育模式落后和偏离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体制弊病也间接导致了创业教育无法快速健康发展。
(四)忽视创新要素在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角色
传统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更注重在创业产品和模式、市场痛点、专业素质、团队的管理意识、决策能力、人际处理的创业要素等方面的培养,但是并没有有机的将创业所必需的学生智力、制度、教育等创新要素融入到创业教育中。创新是基础,创业是方向,高校创业教育应当有意识的将创新因素和创业因素有效融合起来,因为创新因素是根本,创业要素能力的培育是目的。若创业者对创业因素过早接触,而创业者创新能力缺失,那么在创业团队后期的创业实践中容易迷失方向,甚至直接导致创业失败。
三、改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创业教育高校支持系统
高校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体制机制、师资队伍、社会资源等多个因素共同促进,形成完善运行机制是高校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创业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高校创业学生和创业教育本身对制度保障要求愈发高涨,在高校中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构,健全机构制度、理顺全盘机制是未来创业教育发展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具体而言,要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色,联合学校重要行政和教学部门成立大学生创业学院或中心,把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为高校创业教育高效开展保驾护航;建立健全高校教务、财务、科研、大学科技园等多部门联动参与的创业教育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校内和社会资源,整体规划和协调创业教育的内容框架、教育形式、创业基地建设、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等工作,详细分工,确保创业教育工作人员、场地、经费等资源投入充足[5]。因此需集中政府、学校、企业多重资源,努力构建完善的高校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二)丰富创业教育手段,加强创业师资培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应当汲取现代技术优秀成果,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终端等技术在模拟仿真教学方面的应用,提升创业教育学习体验水平;通过在线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手段,促进优质创业教育课程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使创业教育在大学生中得到尽可能普及;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丰富创业教育课堂的教授形式;鼓励学生开展贴近实战的创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运用创业理论知识于创业实践的能力,激励学生在课外实践中积累创业经验,培养提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是高校创业教育中重中之重,学校应当在人才引进、师资培育等方面重点发力,在师资建设制度、激励措施方面下功夫,下大力气吸引聘请知名创业学者、社会成功创业者、企业家、经济投资人等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业授课教师和创业实践导师。还要鼓励校企联合培养创业教育教师人才,与国外创业教育成熟的高校联系,将创业教育师资团队送至海外进修、培训创业项目,或直接与企业机构一起培训等方式,联合锻造真正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具有实战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三)加强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主动融入专业教育
鼓励高校与优秀企业共同编制和制定创业教育课程与创业项目,进一步完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借鉴企业成功的发展模式和成熟经验,形成最贴近实战、符合社会实情的创业教育实例。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同企业商谈合作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及扶持项目基金,试点高质量创业项目,进行重点、分批扶持。鼓励创办校企合作创业学院,联通师资、教学、实习与实践等各个环节,实现创业人才的“全体系”培育。在开启校企合作创业教育的同时,应当积极探索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模式。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我国的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承担的基本职责[6]。如果在大学的创业教育中忽略专业教育,那么创业教育也便失去了最根本的教育意义。细数近年来的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在专业知识上具有扎实功底,且学会将专业知识有机运用到创业实践中,这对创业者把控自身的创业走向极为关键。因此仅仅存储创业的理论知识,初期一味追求短暂的经济受益,没有专业教育的专业支撑,缺乏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后续创业历程也多以失败告终。所以,高校的创业教育要积极同学生自身的专业背景对接,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融入创业教育学习和实践中,为其后期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四)聚焦创业创新要素集成对接
创新与创业相辅相成,如何将基础性的创新因素助力创业团队创业成功是政府和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近段时间以来,从国家到高校、科研院所都在鼓励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走向市场,转化为创业成果,这也显示了各级机构对创业工作的支持。但现在许多高校的科研成果还没有将多年聚集的研究成果进行中试,甚至进行商业生产,这就导致大量专利处于沉寂状态,不能有效及时将创新的成果应用到创业产品上。因此国家和高校应当提早制定详细可行的转化对接政策,促进创业和创新要素之间有效互动和融合。将这种思路融入到高校创业教育中去能促进高校创业学生利用创新要素将成果推向市场,并促进创业团队自身快速健康成长,有利于形成良性创新创业要素对接机制。围绕“创新创业要素互融”总目标,着重立足创业团队在创新理论和创业能力方面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推动创新。
四、总结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创业教育工作中应当更加开放,主动联系政府,积极联姻企业,让高校创业教育更加面向社会市场需求;高校的创业教育应当遵从实际需求和利用社会资源,创业教育要时刻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进行深化改革,创新资源整合。“政企校”应在创业教育资金投入、完善创业教育促进激励机制、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等方面发挥联动作用,合力构建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在创业教育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关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切实增强高校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1]尚雪梅,冯智恩.基于创业学习视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2): 53-56.
[2]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北京中科创大穿创业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2016) [R/OL].www.org.cn.
[3]苏舟.2016年毕业生创业比例同比下降一半[N].中国日报,2015-05-18.
[4]丁瑞忠,王全文,吕海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与对策[J].山东高等教育,2016(4):56-57.
[5]王占仁.中国创业教育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30-37.
[6]宋凤轩,段洪波.高校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2):65-66.
Problems in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LIU Li-d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Guangdong 524048)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graduating students bring pressure to the employment,so it’s a trend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venture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influences the graduates’employment.However,many problems exit in the present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system,platform for practice,teaching staff, etc.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syst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innovative cooperation of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etc.
college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G647.38
A
1674-831X(2016)06-0045-04
[责任编辑:罗 昂]
2016-11-17
刘利丹(1990-),男,河南郑州人,岭南师范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