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照应理论与英语间接回指

2016-03-16曹凤龙

曹凤龙

(蚌埠医学院公共课程部,安徽蚌埠233030)



认知照应理论与英语间接回指

曹凤龙

(蚌埠医学院公共课程部,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间接回指是篇章回指的一种类型,分析其所指需要根据背景知识或语用预设进行推理。迄今有关间接回指的几种理论模式未能够对间接回指的解读能够提供较统一的解释。通过论述得出结论:认知照应理论对间接回指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比直接运用关联理论或语义激活扩散模型更能够说明具体问题。

关键词:间接回指;可及性理论;认知照应理论

引言

篇章回指可以分为直接回指(direct anaphora)和间接回指(indirect anaphora)(Quirk, 1985)[1]。如果先行成分(antecedent)和回指项(anaphor)在上下文语境中共指(co-reference),这种情况被称之为直接回指。如果先行成分和回指项(anaphor)所指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但通过部分-整体、近反义、上下义等关系联系起来,则被称作间接回指。请看下面两例:

(1)a.Tom bought a new house.b.The house is very large.

(2)a.Tom bought a new house.b.The door is red.

例(1b)中的the house和上文的a new house构成直接回指,例(2b)中的the door和a new house构成了间接回指。间接回指项通常都是名词短语,而直接回指除名词外还包括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间接回指通常又被称做“联想回指”“架桥式指称”“深层回指”等。相对于直接回指,间接回指情况比较复杂,通常需要根据背景知识或语用预设进行推理才能够理解其所指。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关注间接回指,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间接回指的解释模式

1.整体—部分模式

根据王军(2003),间接回指中先行成分与回指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一般表现为整体-部分关系[2],例如:

(3)A letter was awaiting Sherlock Holmes. The address was illegible.

(Charolles,1999: 314)[3]

在句3中,信与地址构成了整体和部分关系,并且地址是一封信中显著的内容,所以很容易是读者在二者之间建立指称关系。然而,部分-整体模式过于笼统,很难说清楚这种语义关系密切到何种程度才能够保持语义连贯,如:

(4)*We came into a village. The stonework, of Roman origin, supported an entire structure.

王军(2003:62)

句4中,尽管a village和the stonework之间也构成整体-部分关系,但是读者很难在两者之间建立指称关系。除了整体-部分关系外,上下义关系、隐喻或借代关系、抽象与具体关系等都可能构成间接回指,因此仅仅用整体-部分关系来解释间接回指是不够的。

2.脚本模式

脚本(Scenario)模式又称情景模式,主要是一些心理语言学家提出的,他们以此理论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自定速阅读实验(即让受试阅读电脑屏幕上的句子,然后按键表示读完每句,以此测试阅读时间)来研究读者在阅读中处理回指关系的过程,结果不尽相同。Haviland & Clark(1974,参见Brown &Yule, 1983: 256)[4]的实验发现,在阅读下面的语篇时:

(5)a.Mary got some beer out of the car.b. The beer was warm.

(6)a.Mary got some picnic supplies out of the car.b.The beer was warm.

受试在确定(6b)中的the beer所指要比(3b)中的花费更长的时间,他们认为这是由于读者处理间接回指时要进行推理。首先读者要作出架桥式假设(bridging assumption),找出这两句间的“意义空环”(“missing links”,Brown&Yule,1983: 257):The picnic supplies include some beer,然后才推断出the beer所指。

然而,Sanford & Garrod(1981,参见Brown &Yule, 1983: 259)进行的类似实验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在阅读以下语篇时:

(7)a.Mary put the clothes on the baby.b. The clothes were made of pink wool.

(8)a.Mary dressed the baby.b.The clothes were made of pink wool.

受试在阅读(7b)和(8b)时速度一样快,尽管(8b)中的the clothes没有在前一句中出现。San⁃ford和Garrod由此提出了脚本理论,认为人们的背景知识以脚本的形式存储与长时记忆中,读者或听者理解语篇时首先从记忆中提取相关的脚本,并建立关于语篇的心理模型。如果记忆中存在与话语相关的容易激活的脚本,则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推理。只有找不到合适的脚本时,才会启动架桥式推理。例如,(8b)中的谓语动词dressed自动激活了读者大脑中的脚本,使得读者不需要再付出更多的精力来推理。而(6a)中的picnic sup⁃plies不能自动激活beer的概念,因此要进行架桥式推理(bridging inference),因为对于不经常去野餐的人,大脑中可能不存在picnic supplies的脚本。

脚本模式比整体-部分模式更为全面,并且有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证据的支持,但是和整体部分模式一样,仍然比较笼统,对于脚本中哪些实体容易激活也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

3.话题焦点模式

话题焦点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Erku & Gundel以及Sidner(参见马萧、何自然,2004),主要观点是间接回指确认中的关键是上文中哪个词语是语篇的主题或焦点[5]。该模式对于确定几个潜在的先行词中哪个是真正的所指很有说服力,但也不是解释间接回指的完整的理论。马萧、何自然(2004)指出,Erku & Gundel关于话题就是先行语的说法过于武断,一个句子中不一定只有一个话题,即使只有一个话题也不一定就是先行项。王军(2003)也认为话题焦点模式过于简单,只能解释常规现象,对非常规现象无能为力,对语序以及交际者已有的知识未予考虑。此外,该模式中的话题实际上就是句子的信息焦点,而一般语言学中的话题则表示已知信息,因此术语上也存在混乱。

4.关联理论模式

国内已有学者在引述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关联理论来解释间接回指现象(何自然,2000;李勇忠,2003;王军,2003)[6] [7]。他们的思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运用认知语境的概念和寻找最佳关联的原则来解释回指的理解过程。认知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百科知识,是动态的。间接回指可以看作是上下文语境信息处于缺损状态,这时受话人会在寻找最佳关联的原则指导下迅速提取认知语境中的信息。王军(2003)还提出运用语义激活扩散模型来解释间接回指现象。该理论认为语义概念在大脑中以网络的形式存储于一个个接点中,某一概念的激活就会同时激活周围的概念,但强度会依次减弱。被激活概念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说明先行词与回指项之间能否构成间接回指关系。关联理论和语义激活扩散模型对解释间接回指很有启示,却并非是直接解释篇章回指的理论,因而以上学者对间接回指的解释也显得过于笼统抽象。

二、认知照应理论

根据Ariel(1990:86)的观点,关联理论只是解释自然语篇的一般性理论,而可及性理论从属于关联理论,可以看作运用关联理论解释篇章回指的工具[8]。因此用可及性理论来解释间接回指要比直接运用关联理论可操作性更强,更能说明具体问题。可及性理论关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自并行处理模式(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Mod⁃el, McClelland & Rumelhart, 1986,转引自Ari⁃el, 1990:14),这种模式认为信息以单元的形式存储于大脑中,提取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其激活状态。并行处理模式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和语义激活扩散模型基本一致。由此可见,王军等人的观点实际上可以统一到可及性理论的框架中。

在国内已有学者运用可及性理论来探讨间接回指现象(刘礼进,2003;周平,2002)[9] [10]。Ariel (1990)认为篇章回指的解读很大程度上受同一个认知原则即可及性控制,人称代词的先行词一般在上下文语境,其所指常可以在短期记忆中提取,可及性较高;指示代词通常指向物理语境,可及程度中等;名词短语通常指向百科知识环境,其所指常需要到长期记忆中提取,属于低可及性回指。语境以及记忆的分类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只是可及度不同。可及度高的回指项所含信息量较少,受话人在理解时付出的努力较小,而可及度低的回指项信息丰富,受话人要付出较大的努力才能够理解。Ariel(1990: 73)把篇章回指语按从高可及度到低可及度的顺序排列如下:

Full name + modifier→full name→long definite description→short definite descrip⁃tion→last name→first name→distal demon⁃strative + modifier→proximal demonstrative + modifier→distal demonstrative (+ NP)→proximal demonstrative (+ NP)→stressed pronoun + ges⁃ture→stressed pronoun→unstressed pro⁃noun→cliticized pronoun→extremely high Ac⁃cessibility Markers (gaps, reflexives, etc.).

从上述可及性等级可以看出,专有名词和有定名词都包括在内。Ariel并没有区分直接回指和间接回指,间接回指所承载的信息量要丰富,可及性程度更低,读者理解它们时要更多地依赖百科知识而不是上下文语境。由此可见,所有的篇章回指都是可及性理论的描述对象。然而,可及性理论只是从篇章回指的分布规律得出的一种假设,其语言学理论基础比较弱,只能解释篇章回指,对句内回指则无能为力。

在可及性理论的基础上,van Hoek(1995)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提出了认知照应理论[11]。其理论中有两个基本概念即概念参照点(concep⁃tual reference point)和领地(dominion)。概念参照点通常是语篇中比较显著的成分,认知主体往往会以此为出发点对其领地即观念结构中的其他实体进行定位和解释(许余龙,2002:31)[12]。影响观念参照点确立的因素主要有显著性、观念联系性和线性语序。这些因素和Ariel的观点非常相似。Ariel认为先行词的可及度由以下因素决定:(1)回指项与先行项的篇章距离,(2)可能成为先行词的词语的竞争,(3)显著性即是否先行词是当前话语主题,(4)回指项和先行词是否属于同一心理框架。van Hoek等人主要关注句内回指,但其理论无论是对句内回指还是对语篇回指都有较强的解释力,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回指理论。

三、基于认知理论的间接回指分析

根据认知照应理论,回指确认的过程实际是确立概念参照点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事物的整体比较显著,会被优先作为概念参照点,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的间接回指隐含的是一种整体部分关系。认知照应理论以认知语法为基础,而认知语法理论特别强调认知域(相当于脚本)中事物之间的突显关系,并以此来解释语言现象,所以脚本模式、话题焦点模式所描述的内容正是认知照应理论解释的对象,认知照应理论中的显著性可以归纳为先行词的显著性,在可能成为先行词的词语中,通常是显著性的那个被优先选为先行词。这又涵盖看主题焦点模式的主要观点。

此外,心理语言学的一些难以解释的实验结果实际上都可以在认知照应理论的框架下得到解释。根据认知照应理论,名词短语的可及度较低,因此读者或听者理解起来通常要比代词困难。代词的理解通常要依赖上下文语境,而对于名词,特别是对于间接回指名词,受话人通常要提取百科知识中的信息才能够理解。大部分心理学的实验结果支持这一观点。至于为何读者在理解有些间接回指时并不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则是由于读者个人的百科知识有差异,这样的解释和脚本理论基本一致。又如,Sanford & Garrod(1980,转引自Garnham, 1989: 368)比较了读者在处理诸如下列的语篇时的不同反应[13]:

(9)a. A robin would sometimes wander into the house.

b. The bird was attracted by the larder. (10)a. A bird would sometimes wander into the house.

b. The robin was attracted by the larder.实验发现,读者在阅读(9b)时明显比(10b)速度快。Garnham(1989)的类似实验也发现了这种现象。这种情况用脚本理论来解释似乎有些苍白无力,因为(9)和(10)激活的心理图式都是A rob⁃in is a bird。

至于(9)和(10)这样的语篇,我们可以试图作如下解释:回指项信息越丰富,其可及程度越低,理解时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Almor, 2000)[14]。例如,(10b)中的robin是一种特殊的鸟,传达的信息要比bird丰富,因此,读者在理解(10b)时要比(9b)花更多的精力。再看下面的例子(Sanford & Garrod, 1977,转引自Underwood,G.,&Batt,V,1996)[15]:

(11)a.A bird would sometimes wander into the house.

b.The goose was attracted by the larder.

Sanford & Garrod发现,读者在阅读语篇(11)时要比语篇(10)费时更多。这是由于(11b)中的goose不是鸟类中的典型成员,而(10b)中的robin则是典型的鸟类成员。Goose传达的信息要比robin丰富,因而可及程度较低。W. H. Levine等人(2000)通过实验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在先行词比较难以发现的情况下,读者没有找到先行词并不意味着语篇连贯性的中断,读者往往继续读下去而不是花额外的时间进行推理[16]。他们的解释是,有定名词在语篇中有双重功能,既用来回指上文的内容,同时又传递新的信息。读者的注意力可能集中在这些词所表达的新信息上,而忽视了回指的功能。这样的说法似乎有点勉强,读者为什么会忽视回指功能?实际上,指称词语的回指功能总是存在的,但不一定完全指向上文,可及度越低的词语越要依赖读者的百科知识才能理解,专有名词则完全指向百科知识。如果读者在百科知识中无法提取到必要的信息,则别无选择,只好继续读下去。

结语

关于间接回指的几种理论模式如主题焦点模式和脚本模式都只能够部分回指现象。只有以认知照应理论能够对许多有关间接回指的心理学实验结果作出了较为统一的解释。在认知理论中,间接回指应该看作是可及程度较低的一种回指,和直接回指并非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间接回指更多地指向百科知识语境而不是上下文语境,读者通常要提取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付出更大的努力。总之,认知理论应该可以代替所谓关联理论模式的提法,而语义激活扩散的观点实际上也已经包括在该理论框架之内。

参考文献:

[1]Quirk R., S. Greenbaum, G. Leech, & J. Starvik.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85.

[2]王军.间接回指的确认与语义网络激活扩散[J].外语学刊, 2003(4):61-66.

[3]Charolles, M. Associative anaphora and its interpreta⁃tion[J].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9(31):311-326.

[4]Brown, G & Y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5]马萧,何自然.推理照应的几种解释模式比较[J].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3):20-24.

[6]何自然.语用推理的照应[J].福建外语,2000(1):1-10.

[7]李勇忠.架桥式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20-25.

[8]Ariel, M. Accessing Noun Antecedent [M]. New York: Routledge,1990.

[9]刘礼进.话语所指物与可及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4):10-24.

[10]周平.英语间接前指现象产生的条件[J].外语学刊,2002 (3): 80-82.

[11]Van Hoek, K. Conceptual reference points: a cogni⁃tive grammar account of pronominal Anaphora constraints [J]. Language,1995(71): 310-340.

[12]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J].外国语,2002 (1): 28-37.

[13]Garnham, A.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in text compre⁃hens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aphoric Noun Phrases [A]. In G. Carlson & M. K. Tanenhaus (eds.), linguistic structure in language processing (pp. 359-399)[C].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

[14]Almor, A. Constraints and mechanisms in theories of anaphor processing. In Pickering, M., Clifton, C., Crock⁃er, M (eds), Architectures and Mechanisms for Language Processing (pp. 1- 12) [C].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5]Underwood, G. & Batt, V.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M]. Oxford: Blackwell,1996.

[16]Levine,W.H.,Guzma'n,A.E & Klin,C.M.When anaphor resolution fail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2000 (43):594-617.

责任编校秋晨

作者简介:曹凤龙(1973-),男,安徽涡阳人,蚌埠医学院公共课程部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5A410)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2-20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1-0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