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学奇才 家国情怀
——王献唐先生事功述略

2016-03-16陈德弟

天一阁文丛 2016年0期
关键词:山东文物

陈德弟

博学奇才 家国情怀
——王献唐先生事功述略

陈德弟

自古以来,在齐鲁大地上产生过许多风云人物,将相迭出,俊彦屡见。这里是孔子出生的地方,这里是军事家孙膑的故里,这里是“稷下学宫”的所在地,这里是儒家学派的发祥地,这里是一代儒宗郑玄的桑梓……泰山脚下,沧海之滨,培育出无数的优秀人才,他们的英名流芳千古,代代传诵,19世纪末诞生于照邑的王献唐先生名列其间,实至名归。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家国情怀,对保藏、承传华夏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伟大事功将永载史册。

一、王献唐先生的简单生平

王献唐先生,初名家驹,后改名琯,字献唐,号凤笙,以字行。1896年10月出生于山东日照韩家村。父亲王廷霖,为当地名医,秉治病救人宗旨,给人医病,不收钱财,并资助无钱购药者,颇得美名。与此同时,他喜好金石之学,师从著名小学家许瀚(字印林)先生,搜集有关书籍,边医病,边治学,并行精进,著有《泉币图释》《说文札记》等书。

献唐先生幼承家学,博览群籍,聪慧苦读,为以后治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其父影响下,他不仅心地善良,而且较早立下志向,一定要在学术上做出成就,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誉于后。他悟性极强,父亲看他是一棵读书治学的苗子,于是在他七岁那年,便把他送入私塾读书,以开其心智。在这里,他与私塾先生读“三(《三字经》)、百(《百家姓》)、千(《千字文》)”。十岁时,他已能背诵《唐诗三百首》,偶尔也模拟作一些短句练习。除此之外,他也学习书法、绘画等技能,久之,献唐先生成了村里有名的小书画家。

十一岁时,他离开家乡,只身到青岛礼贤书院求学。因家道逐渐衰落,生活日益艰辛,为了缴纳学费和购置图籍,减轻父母负担,他白天读书学习,晚间不得不到一家报社去打零工,依靠做一些简单的排字、校对等工作赚点钱,以维持学业。1913年,献唐先生从礼贤书院毕业,径考入青岛德华高等专门学堂预科。是时,正值德、日为争夺青岛控制权而开战,故而献唐先生不得不休学。1915年,献唐先生重返礼贤书院读文科,翌年毕业。经济窘迫,生活艰难,继续求学深造是不可能了,从此以后,献唐先生再没能在学校学习。1916年,他只身来到济南,做起了《山东日报》的编辑工作,以挣钱糊口。1917年,他应天津《正义报》相约,奔赴天津,从事翻译德文小说工作。由于种种原因,献唐先生未干多久,便重返济南,这次他担任了《山东日报》和《山东商务日报》两报编辑兼记者。工作尽管有些辛苦,好在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加之献唐先生勤学善思、满腹经纶,所任工作比较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收入增多了,他可以饱腹、购书、治学,不再为此发愁担忧了。

1920年至1926年,献唐先生以山东两报记者身份,长期居住于青岛。其间,他撰写了《公孙龙子悬解》一书,这是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192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从此他名望大起,蜚声学界。1923年,他还与礼贤书院校长德国人苏保志、刘衡三、尹莘农等人,发起成立了民间社会团体“中德学社”,相互翻译并发表了一些中、德文艺及哲学方面的文章。

1926年6月,献唐先生来到北京,结识了当时著名学者罗振玉、王国维、叶恭绰、傅增湘等人,与他们切磋学问、探讨学术,由是学识大有长进,大有“脱胎换骨”情状。1927年3月,献唐先生到江西九江,和表兄丁惟汾学习《说文解字》《方言》,这是他研治小学和音韵学的开始。旋到南京任职,公务之余,撰写了《两周古音表》和《幽宵古韵考》二书。1929年8月,献唐先生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这是他最喜爱、也最适合的工作,他为图书馆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四处奔走,利用各种关系筹措钱款,购置图书、文物,合理调配人员以加强管理,很快使该馆享誉海内,成为北方文化重镇。与此同时,他参与了在济南发现的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的勘查和发掘工作;和傅斯年、董作宾等著名学者成立了“山东古迹研究会”;筹办了《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整理出版了一系列历史文献;雄心勃勃汇编山东先贤著作,计划出版《山左先贤遗书》二十种(后因抗战爆发未能如愿);抢救近代四大藏书楼之一聊城海源阁的书籍,撰写了许多考证著作,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炎黄氏族文化考》,这部著作充分体现了他研治历史的理念。

抗日战争爆发,献唐先生为了保护馆藏大批珍贵书籍和文物,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与同事屈万里、李义贵将这些书籍和文物装箱,亲自押运,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长途跋涉,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来到四川重庆大后方,保住了这些国宝,为保护、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重庆期间,献唐先生担任国史馆总纂修,撰写了《国史金石志稿》二十卷,之后又撰写了《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和《古文字中所见之火烛》等,并编辑了《那罗延室稽古文字》四卷。

抗战胜利后,献唐先生返回济南,满怀壮志欲恢复和扩建原省图书馆,将运往重庆之书籍、文物再运回来。由于解放战争开始,山东战事较为激烈,献唐先生计划暂时不能付诸实现,直至1950年,那些珍贵书籍和文物才重返故地。而此时,由于献唐先生因操劳过度,患上了脑疾,不得不放下工作,赴北京就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献唐先生担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等职,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建设抱病努力工作,并多次向国家捐献国宝级文物和古籍,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和奖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年中,虽工作繁忙,宿疾难愈,但只要好转,他便手不辍笔,耕耘不止,撰写了许多论著,较为著名的有《山东古国考》《黄县 器》《山东古代姜姓统治集团》等。

1960年10月,一代学术大师王献唐先生不幸与世长辞。据其亲属讲,他一生著述逾三千万字(2013年10月19—20日,在日照举行的“王献唐学术研讨会”上,其家属宣布)。献唐先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多才多艺,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贡献给了国家、社会和学术,是当今知识分子的楷模。

二、王献唐先生的学术成就

献唐先生在历史学、考古学、音韵学、古文字、古钱币、古印玺、目录、版本、校雠诸学术领域均有研究,造诣颇深,成就卓著。不仅如此,他于诗词、书法、绘画方面亦有深厚的功力,多有佳品流行。

因为献唐先生博览群书,记忆超强,学术功力极佳,加上独具慧眼,所以他能将各种史料联系起来,综合进行研究、分析,发前人之未发,常有独到见解。颇能代表他史学成就的著作是《春秋邾分三国考》《山东古国考》和《炎黄氏族文化考》等,其所用考证方法十分科学,因此所获结论之正确,一再为后来所发现的文物所证实。

献唐先生深知,研治上古史,流传下来的先秦文献十分稀少,必须结合考古发掘材料如甲骨文、铭文等进行,这就需要认识古文字,而欲识古文字,必懂上古音韵,献唐先生于此颇有天赋,他与表兄丁惟汾仅学了三五月,便通晓了,于是利用之而著出《两周古音表》和《幽宵古韵考》;而其《炎黄氏族文化考》更是多赖识古文字之技能,以助其成的,书中所持“中国文化虽属炎黄二族,但主要是炎族文化即夷族文化。欲求远古夷族文化,其中心就在山东”的观点,有理有据,曾对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启发甚大,董称“前所未闻,茅塞顿开”。

献唐父廷霖对古代钱币酷好研究,曾著《泉币图释》一书,献唐决定将这项研究继续下去,以弘扬光大之,于是他在古钱币方面用力甚勤,不仅多方搜集,而且精心探研,著出了《中国古代货币通考》成名作,该书五十万言,详细考证了先秦、秦汉铸钱技术的演变情况,从历史、制度、思想、物质等方面,考述这些钱币的历史文化内涵,对研究我国上古时期的货币史和社会史大有裨益。

古代玺印有多种功能,所刻文字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因此可以用来研究古文字、探讨古代典章制度等项目。由于献唐先生有很好的古文字功底,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所以他对古玺印文字持续关注并潜心研究,据李勇慧博士讲,献唐先生“印学之题跋及编著达51种”[1],由此可见献唐先生对古玺印文字研究之深、所获成果之巨,其代表性著作有《国史金石志稿》《五灯精舍印话》《那罗延室稽古文字》等。

献唐先生担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期间,整日与书籍打交道,耕耘书圃,又好收藏,手摸眼观古籍无算,因此谙熟古籍版本、目录之学。齐鲁大学文学院院长林济青力邀献唐先生为学生讲授,由于全身心投入馆藏建设,工作繁忙,他初并不欲,林再三邀请,无奈答应下来。献唐先生一旦允诺,便一丝不苟,认真对待,他撰写了《目录学讲义纲要》,于“导论”中言:“今讲授此学,亦含版本、校勘两科,冶为一炉,遵中垒之义法,泯历代之成见。”[2]由是而知,他在教授目录学时,也讲了版本学和校雠学。1933年9月至1934年5月,献唐先生为齐鲁大学学生义务讲授版本目录学近一年时间[3]。可以讲,献唐先生在古典文献学方面的造诣,于时亦为名家之一,他留下了大量的阅读古籍的题跋,这些题跋涉及古籍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今天研究献唐先生古典文献学成就的宝贵资料。

献唐先生是一位酷爱收藏的大家,尤其在收藏古籍和文物方面,更是不遗余力,他收藏古籍和文物的目的不是用来赏玩,而主要是备研究之用。他无比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热爱自己的事业,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除维持正常生计外,剩余钱财多用于购买古籍和文物,在他的收藏中,个别书籍和文物属于国宝级,如宋版书《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合刻》、越王勾践剑、闯王李自成政权官印等。他是十分开明的藏书家,对于藏书有很正确的认识,他说:“藏书而不能研读,如不藏;读书而不能流通,但供一己之受用,与人群何豫?刻书而无学识以济之,则斠校不精,鉴别不明。故善藏书者必能读书,善读书者必能刻书,善刻书者必能著书。以自身求书之不易,推及他人,故能藏者必能刻。以自身探讨之心得,启示他人,故能读者必能著。”[4]本着这样的理念,他亦藏亦刻,除主持刊刻《山左先贤遗书》外,还影印了《穆天子传》《春秋左传》《通鉴纲目》等一批古籍,选拓了山东金石保存所庋藏的系列金石珍品,传播了祖国的优秀文化。

截止目前,据张书学教授介绍,献唐先生共有著述54种[5]。一个人一生中有这些学术成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献唐先生才华横溢,于诗歌、书法、绘画等方面也有深厚的功力,就拿他的诗为例,他每有所感,便赋诗一首,以记当时情状,他所写的诗具有史诗性质。比如1917年,他到天津从事翻译德文小说工作,有诗云:“译书旁索瀛寰秘,纵笔欲穷鬼域情。”1918年,他复归济南,有诗云:“越岁文坛益征逐,乌鹊南飞明湖曲。”1919年,他父亲客死吉林,有诗曰:“芒鞋雪夜赋北征,麻衣扶榇沧海行。咫尺人天成代谢,沉沉万劫见死生。”[6]1929年秋,他主政省图书馆,有诗云:“朅来济上心私喜,柱下守书师老耳。”现存献唐诗词六百余首,由张书学、李勇慧夫妇收集编为《王献唐诗词辑存》一书。由献唐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才艺,可见其真乃旷世奇才,一代宗师。

三、王献唐先生的家国情怀

王献唐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既是一位胸怀正义感、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勇于追求真理、具有独立思想与精神、舍命保护“国粹”、积极传承华夏文明的先锋,他与时俱进的践行是学者的榜样,他家国情怀的品质足为学人楷模。

献唐先生仅活了65岁,在这65个春秋里,前后治学时间不过三十余年,中间又经历了主政省馆事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可他成就卓著,留下了三千多万字的著述,他的聪慧和勤奋超乎寻常,这在发达的研学设备能辅佐学者治学的今日也是不多见的。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如此勤奋呢?我们以为是民族的自豪感和历史的使命感促使他竭力做为。

献唐先生是一位知识渊深的历史学家,他对祖国的历史谙熟于胸,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令他自豪,使他钦佩,深深感动着他,他把这种感动化作努力探研的力量,他惜时如金、一日并作二日用,著书立说,“兴亡继绝”,他要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尽最大力量弘扬中华文明、传承华夏文脉。他一生都在搜集、整理、保护古籍和文物,深知它们的文化价值,经常思虑如何使这些优秀物质文化不至于亡佚、被毁或流落异邦,所以他不仅效法周朝老子做“守藏史”,还以汉代刘中垒(向)自居,既藏亦校亦著亦传,他曾以诗歌形式表达过这种观点,表达自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承传:“我非嗜古爱腐朽,玩物丧志人所丑。又不欲以鉴藏名,身外陈陈复何有?寥落千秋字字金,字中能见古人心。生也有涯知无尽,欲从此处钩深沉。”[7]他还说:“吾国固有文字中,中华民族之文化,所以寄存、滋息者在此,所以沟通、推进者亦在此。”[8]在他担任山东省馆馆长的头几年,不辞劳苦、四处筹款,多渠道、多方法购置书籍和文物,“自1929年至1937年抗战前八年间,王献唐请政府增加经费,联系藏家,出入坊肆,或抢救,或购买,或没收,几年之间搜罗宏富,蔚为大观。潍县陈氏万印楼藏印、滕县等地新出土汉画石、潍县高氏藏绝世砖瓦、历城马国翰收藏泉币、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曲阜孔氏微波榭藏书等山左文献和文物,大多网罗馆中,所收善本即达1700种35000册”[9]。很快使省图以庋藏富赡名扬全国,时任国立北平图书馆编委会委员、著名图书馆学家王重民先生致函说:“贵省图书馆得先生经营,收藏之宏富、建筑之良善,驾苏、浙而上,在省立图书馆中,屈一指矣!”[10]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1931年参观山东省图书馆后记道:“闻王馆长主持此馆二年,搜罗昔人著作底稿已近百种。近为海源阁藏书事,奔走各方,至为劳勚。室中所悬书画,亦多搜得之乡先达作品。以王馆长之勇猛精进,数年以后,此馆必将巍然为北方文化重镇矣!”[11]顾先生之预言,在1933年就成为了现实,而此时献唐先生本人藏书也达十余万卷。他校书、著书、刻书在上面的“学术成就”中已述过,此不赘述。

他自觉给自己负上了使命,并且勇于担当。当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晋军即将进入济南城时,他“以忝长省立图书馆,负有保守图书之责,一旦随而他去,则损失毁坏乃意中事耳,职责所系,将何以对桑梓父老”之精神,“自率馆中同仁监守图书,效死弗去”[12]。由于他的努力,最终使馆藏图书得以保全,完好无损。他还曾截获过不法日人骗买潍县高鸿裁所藏的绝世砖瓦,也曾托朋友在异域查访、回购中国珍籍孤本……献唐先生这种以国为家的伟大情怀,视传统文化、祖国珍籍、历史文物如生命的伟大情操,在抗战时期不惧艰辛和牺牲、保护国家珍籍和文物的壮举完全彰显了出来。对此,李勇慧博士有详细地描述,道:

1937年日寇侵华,王献唐毅然舍妻别子,冒敌机轰炸,载山东数十载搜集图书文物精品万余件31箱南下,保存到曲阜孔府,后再抽运5箱至四川乐山大佛寺保存,流离西南隅十余年。在南下与四川护书期间,基本得不到政府经费支持,他与一同护书南下屈万里、李义贵等人不得不多方想法筹措南下旅费、运工费、存书处租金与生活费。1948年9月离职后,仍极力协助政府,使南迁文物于1949年、1950年“完璧归赵”。在这期间,王献唐劳累致病,左髀与脑部皆做了手术,他自己四个儿子中的两个死在四川,与他一同南下护书的屈万里、李义贵的亲属亦天各一方,可谓“十年一瞥成桑海,惆怅王郎万劫心”。但他在1946年11月20日致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李泰华函内表示:“此项物品已为山东文物之精华,献唐既为山东从敌机轰炸中抢运而出,亦当负责使其归还山东,虽劳病至此,无怼也。”劳病如此而无恨,是其毕生爱国之最好体现。

王献唐南迁保护的文物,是山东省图书馆与山东金石保存所成立30年来收藏之山东金石古物、书籍珍本及字画精华。内有:商父乙鼎、商五戈足形鼎、商甲骨、周明我鼎、周五敦、秦二世元年诏版、宋赣州州学刊本《文选》、宋宝祐赵节斋刊本《通鉴纪事本末》、刘塘小楷五福颂、郑板桥行书堂幅、石涛山水堂幅等及全份山东历代方志等。而当时留存济南图书文物因日军入侵损失惨重,仅存7600册件,存量不及战前原藏量百分之四。王献唐保存山左文物精品于炮火之中,其功绩无法估量,这是山东文化史、山东乃至中国抗战史上一段不能被忘记的故事。[13]

正因为献唐先生有家国情怀,所以他才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抛弃”小家,舍生忘死地保护属于全民族的珍宝,献唐先生的这段传奇经历,真乃可歌可泣,值得大加颂扬。不仅如此,他还有开明的思想和超前意识,能够与时俱进,当他意识到自己的珍藏捐献给国家更有意义时,便毫不吝惜地捐献出来,垂范藏家,成为学界楷模。

关于文化遗产藏用关系,他有正确的认知和论述。1931年他阐释了自己的观点,道:“中华民族四千年来自筑之宝库——图书——如开矿然,日日掘之,愈掘而宝藏愈富,迄今现在,尚不能测其究极。吾人对此民族精神寄托之图书,不能以‘保藏’二字了卸责任,更当荟萃全力,继续发掘。以发掘之所得,公诸世界。”[14]他十分推崇梁启超“学问天下公器”之说,并身体力行,在省馆多次搞展览,将馆藏珍贵古籍和文物展示出来,并亲写展览说明。他一反将珍贵材料秘而不宣的传统做法,把秘籍珍宝公之于世,让天下人知晓使用,他的这种思想和实践活动,很有现实意义。

关于向国家捐献书籍文物,献唐先生亦有超前意识和正确认知,并且有很高洁的捐献行为。早在1930年,他就认为“向国家捐献藏品是社会福祉”,因此他要尽力为之,向山东省图捐献书籍《丁守存编年自记》《魏王显贵造像拓本附考释》《韵字鉴》,与人合赠《钞本书经直解》,这些皆为善本。他不仅自己向国家捐赠书籍古物,还号召亲属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国家“献宝”,他的伯父王廷枟在他鼓励下,献出了在日照出土的两块汉朝大吉昌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献唐先生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心向人民政府,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为人民工作。1951年,他将无比珍贵的宋刻经折本《大方广佛华严经论合刻》捐献给了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1953年,又将珍藏多年的越王勾践剑和明末李自成“闯王印”捐给了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年,再捐22片带有卜辞的甲骨给中科院历史所。1960年他去世后,在他生前高洁捐献举动的影响下,其子王国华将献唐先生遗物1690种包括书籍、碑帖、手稿、墨迹等全部捐献给山东省博物馆。

献唐先生在学术与现实关怀、学术与独立精神、学术与治学方法、学术与史料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论述,他的这些思想和在此类理念指导下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这说明他既是学者,又是具有远见卓识、要求进步、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他的伟大事迹,他对国家、民族文化的巨大贡献与他的英名将永载史册。

注释:

[1]李勇慧:《一代传人王献唐》,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412—414页。

[2]见《齐大旬刊》四卷1期,1933年9月。

[3]王献唐:《太平十全之室日记》,未刊稿。

[4]见《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1集1期,1931年。

[5]张书学:《探幽索赜,还原真实——〈王献唐年谱〉编撰手记》。

[6]以上三首诗均见王献唐《访碑图诗》。

[7]王献唐:《访碑图诗》。

[8]王献唐:《评高田忠周之古籀篇》,《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1集1期,1931年。

[9][13]李勇慧:《王献唐:齐鲁文脉守望人》,《大众日报》2013年1月18日。

[10]安可荇、杜泽逊等整理:《王献唐师友书札》(下册),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

[11]顾颉刚:《辛未访古日记》,见叶圣陶《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王献唐:《守书日记・题记》“1930年7月7日”,未刊稿。

[14]见《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1集1期“引言”,1931年。

作者通讯地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古籍所

猜你喜欢

山东文物
历史上最有趣的五件文物
我给文物当“医生”
文物的栖息之地
开放的山东,乘风前行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冬奥会背后的“山东力量”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文物的逝去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