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2016-03-16
后 记
自本期始,《文丛》又从袁逸先生那儿回到我这里来了。
说实在的,《文丛》换成男编辑后,不管是栏目,还是《后记》,皆汪洋恣肆,精神全出,充盈着一股勃发的阳刚之气,文字背后是奔涌自由的灵魂,书香剑气两相宜。而现在呢,红袖添墨,暖玉生香,望诸位师长同好不要嫌弃我的脂粉味啊。
本期《文丛》共编有三十六篇稿子,有从袁先生处继承的余脉,也有今年征收的文稿,蒙旧雨新知之不弃,得弘篇美文于斯辑。记得年初,我向藏书家韦力先生约稿,先生欣然应允,让我到他的公共微信号“芷兰斋”里“随便挑哪篇都行”。公号“芷兰斋”漫谈书人书楼书事,文字雅洁,笔意活泼,结构摇曳生姿,题材随心所欲不逾矩,在古籍界拥趸甚多,粉丝如潮。先生亲历其事、亲至其地,然后发而为文,故资料之准确翔实自不必说,更难得的是语言里浸润的深情,那是从一位几十年痴迷于古籍的顶级藏家肺腑里流淌出来的文字,读后让人神往心向。有了先生的尚方宝剑,我就毫不客气地要了《薛福成与传经楼》,一来,薛福成做过宁绍台道台,与宁波关系密切;二来,薛福成为天一阁编过书目,此目是“天一阁史上三部最有价值的书目”之一,在天一阁目录体系中,被称之为“薛目”。
除了陈德弟、顾志兴、骆兆平、仇家京、赵长海、陈东辉、张守卫、李振聚、刘向东、李淑燕等《文丛》读者所熟悉的学者大作之外,另有两篇挺有意思的文章想在这里谈谈。一篇是常州大学副教授张莹老师的《报纸媒体对天一阁的报道统计分析》,文章采用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的方法,从数量、来源、作者、关键词频次、主题这五个方面,对天一阁的媒体宣传进行了科学的研究,从而指出天一阁在今后的媒体宣传中的发展方向与开拓范围。另一篇是杭州图书馆赵凌老师的《获赠来自德国〈中国地契的维护报告〉的解读》,这是有关于纸质类文物修复的文章,将中西两种不同的古籍修复体系做一次具体而微的比较。这两篇文章与传统的文献学写法全不相类,但同样严谨而科学,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本期《文丛》的栏目基本按照“样式袁”来设置,唯一不同的是增加了“叙录”一栏。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天一阁所藏文献分类整理与研究”正式启动。此项目分为五个子项目,分别是“天一阁藏善本书籍整理与研究”“天一阁藏明人珍本文集整理与研究”“天一阁藏清代稿本整理与研究”“天一阁藏家谱资料整理与研究”“天一阁藏海洋文献整理与研究”。三年过去了,天一阁同仁负责的善本书目录已经进入出版程序,明人珍本文集与清代稿本的提要撰写也陆续完成。为阁藏善本撰写提要是天一阁人心心念念的事情,这属于天一阁古籍整理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给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材料。今在《文丛》开一专栏,各人择取若干篇叙录,公诸同好。
袁逸先生曾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管编辑怎么换,《天一阁文丛》总在那儿,不离,不弃。”先生以一人之力担任两期编辑工作,征稿、组稿、编稿、校稿,过手的文章数以百计,文字上百万言,其中千般辛苦,先生却甘之如饴。临别时,先生以数言赠眷顾《文丛》的同好:
借本期的《后记》,跟朋友们道个别,算是有始有终。匆匆来去,不想矫情地说什么不舍,也不说感谢组织信任之类的客套,尽管天一阁的领导确实对俺关照有加,无以报答。
近来,老在想一个问题:编了两期《天一阁文丛》,算不算人生的一段经历呢?人生阶段的划分或可有许多标准,如按年岁可分儿童、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诸阶段,按经历可分求学、工作等,甚至可分婚前、婚后,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等等。按“期”来区分似不多见。从前有黄埔一期、二期之类的说法,如今有党校某期的标榜热络,如此看来,两期《文丛》的编辑经历实在不值得一提。但俺不这么看。至少在本人平庸的人生中这段《文丛》编辑经历是独特的体验,难忘的记忆,算得一番荣光和自得,底气主要来自天一阁的尊荣与厚重。记得,某歌词中唱道:“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会感到珍贵。”太多类似感受。因为有这一段与天一阁的交集,短暂、充实、愉快。俺的夕阳黄昏中因此抹上了一道难得的霞彩,情感深处牢牢植入了“天一阁”这三个字。
道一声再见!感谢曾经的眷顾,感谢诸多的包容。我会争取以作者的身份重返《文丛》,再刷存在感。
读这段文字时,窗外芭蕉如盖,蝉声如沸,书库的马头墙在烈日下静默不语,一切仿佛八年前,我第一次编《文丛》的时节。人间多少事,浮生千重变,如果我们真能在时光中挽留点什么,《文丛》肯定是其中一个。那么多年来,一样的装帧,一样的字体,一样的风格,她以执着的姿态,等待着你轻轻翻动她的书页。
赐稿邮箱:tianyige2008@163.com
赐稿地址:宁波市天一街10号天一阁 周慧惠
邮编:315010
《天一阁文丛》期待与您的重逢。
《天一阁文丛》编辑部
2016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