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

2016-03-15王力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职院校

王力

【摘要】21世纪高职院校已经进入到大众式教育阶段,90后独生子女成长的特殊性,使得人们逐步认识到刚度管理方式的不足。高职院校如何摆脱刚性化管理的束缚,以柔性管理方式为指导,更好地培养人才,成为高职院教育管理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03-01

在21世纪的今天,虚拟组织、柔性团队正在成为管理的主流,柔性管理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主要从制度,技术和行为的视角进行,规范大学生们的言行,我们称之为刚性管理,即运用规章制度、组织职权,凭借制度制约,纪律监管、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的以外界约束力为主的管理。随着培养人才模式的变化,对90后大学生采取刚管理方式显现出许多不足。如何以柔性管理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建立柔性管理的模式,这是当前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面对面的热点问题。

一、正确看待柔性管理方式

所谓柔性管理,从宏观层面上看,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管理的新战略。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方式,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的一种管理形式。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依据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2.管理的方式方法是非强制性的;

3.对人的管理和影响是潜在的;

4.最终的目的是让人们有自觉的行动。

所以,柔性管理强调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高职院校管理学生的工作实践证明:这种柔性管理具有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的特征。

柔性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依据人们变化的情绪和心理,按照发展的行为规律,恰当地运用柔性管理方法,对管理对象施行软控制。要在管理中不声色俱厉、要自然而然的、自觉自愿的、又不违背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因此,柔性管理具有情感性、亲和力和人文的色彩,使被管理者达到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的效果。这种管理思想和方式比较注重人的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允许个性差异,所以,有利于困材施教,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二、反思刚性管理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刚性管理以强调事为中心,依靠严密的组织结构、硬性的规章制度、纪律监督和奖惩制度来管理和约束人们,以保证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由于刚性管理侧重于人更好地适合工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刚性管理暴露出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

1.缺乏情感性

运用刚性管理方法实施管理,侧重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运转,维护了组织的权威性、等级性,对行为的规范性,忽视了横向沟通与协调。忽略了人们情感、价值目标和行为标准等柔性因素的激发和激励作用。因此有时会出现管理决策和方法背离了被管理者的意愿和利益要求。

2.缺乏灵活性

刚性管理规定严格的工作的程序和规则,追求标准化,被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属于被忽视的群体,管理过程中比较繁琐,追求标准化的东西太多,工作中容易出现呆板、沉闷,缺乏活动的机械程序,在一定意义上被管理者工作失去了动力。

3.管理制度与评价价值观相背离

管理用标准制度规范的过多、过死,被管理者应接不暇,非常容易挫伤被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过分追求事先设计好的精细化管理方案,以及最优化的原则,忽视了管理过程中许多定性、可变的因素,忽视了管理主体的能动性,容易造成被告管理者心理受挫折,影响满意决策的选择。

4.容易诱导教育的功利色彩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是良心活,需要有责任心、爱心和耐心,不是量化就解决问题的。在管理中实施量化难以达到教育管理的效果,如果不考虑实际工作差异性,用标准来衡量工作,用强硬态度和奖惩手段考核和评判被管理者,会造成被管理者价值取向扭曲,导致功利色彩,用利益驱动代替对事业的追求,不利于高职院校办学发展。

三、高职院校运用的柔性管理的特征

高职院校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地方,在教育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的特点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是以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为基本构架的教育组织。依据组织的活动性质、教育组织的规模、教育组织成员的构成和教育组织的历史过程,比较适合采取柔性化的管理。

2.高职院校的工作需要柔性化管理模式

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看,教师工作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发挥柔性管理的最大优势;从被管理者大学生来看,学生具有情感因素和主体意识,教学活动需要融入情感和责任感;

从工作过程看,教学需要技能、技巧、能力及道德品质的转化,教学这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无形的,难以用固定的劳动规则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师生难以用高度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所以,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比较适合采用柔性管理模式。

3.教师个性特点更适合采取柔性管理

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知识水平、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受教育程度越高,自我尊重、自我实现的意识就越强。追求学术自由,反对压抑个性。如果对教师采用单纯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实施管理,可能会引起教师对教育漠不关心,甚至造成斥的心理情绪。所以柔性管理更能激发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性。

四、在高职院校中构建柔性管理模式

1.以人为本,积极参与。柔性管理是在规章制度基础上,引导被管理者将制度转内化为自觉行为的一种管理模式,可以弥补实际工作中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法律滞后的缺陷。“以人为本”的这种思想更多地注重高职院校发展中挖掘教职工潜能,增强学校凝聚力的必然选择。让教师参与管理治校,可以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有效地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参与学校的管理,更好地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更充分地发展自己。

2.坚持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并行。高职院校应以学术主导模式管理学校,这样有利于学术自由和发展。行政管理是学校内部组织特征的必然要求。所以对高职院校行政职能部门可以采用组织管理模式,对院系及教辅部门,主要用社团组织的管理模式,即柔性管理模式。

3.领导方式应采取柔性管理

高职院校领导善于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激励功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运用柔性管理模式,使教师从内心自觉地主动地为学校发展目标而努力。采取柔性化的培训方式,将学校目标内化为老师自我发展的自觉行动。除了对教师采取一定经济激励之外,要注重非经济激励对教师的激发作用,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通过满足教师的多层次需要,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

总之,柔性管理是高职院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管理方式之一,是高职院校办学需求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它弥补了刚性管理的不足,是在刚性管理基础上,对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升华。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应善于运用柔性管理,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化泽.“高校柔性管理问题的思考”,《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第9期.

[2]洪志均.“柔性管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江苏教育》2005年第4期.

[3]雷树祥.“柔性管理:大学教育管理的新视角”,《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王春.“柔性管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治校与治学习》2006年第7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高职院校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浅析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