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
2016-03-15彭汝东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
彭汝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5)
关键词:生物型人工硬脑膜; 外伤大骨瓣减压术; 应用效果; 安全性
大骨瓣减压术在外伤性颅脑损伤急救中应用较多,过去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通常将硬脑膜放射状剪开,而未修补硬脑膜,致使术后引发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不利于预后[1]。近年来,硬脑膜修补成为神经外科颅脑外伤后常见术式,能保持解剖学的完整性,保护脑组织,预防或减少相关并发症。受医疗条件、医生专业操作、材料费用贵等影响,当下自体膜在部分医院中广泛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相比自体膜、进口材料有独自特点,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一定的成效[2]。本研究分析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8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颅脑CT或MRI检查、手术病理确诊为颅脑损伤,排除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手术禁忌证、精神异常等患者。男40例,女28例,年龄31~67岁,平均(43.5±3.3)岁;硬膜下血肿25例,脑挫裂伤29例,脑内血肿10例,混合血肿4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48例,打击伤4例,坠落伤16例。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2组年龄、受伤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全麻,从颧弓上耳屏前1 cm做切口,延伸到顶骨正中线,随后顺着正中线向前至前额部发际下,游离骨瓣(顶部骨瓣需从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 cm),去除骨瓣后放射状剪开硬脑膜,将颅内血肿、坏死脑组织清除,电凝止血。实验组患者沿骨窗边缘将硬脑膜悬吊,根据骨窗大小、硬脑膜缺损面积选择合适的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如3 cm×4 cm、4 cm×6 cm等),4-0号丝线减张缝合,不留有一点空隙;人工脑膜外留置引流管,随后将头皮缝合。对照组患者术后顺着骨窗将硬脑膜悬吊,充分敞开,不做修补。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抗生素、甘露醇、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术后1、3、7 d及出院前接受颅脑CT检查,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将颅内感染、癫痫、脑脊液漏等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应变量,保持2组患者性别、年龄、GCS评分不变,行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统计学软件录入分析上述数据,计数资料率表示,χ2检验,对颅内感染、癫痫、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是否出现行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变量入选标准0.05,剔除标准0.1,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实验组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癫痫、脑脊液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异物反应、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癫痫及脑脊液漏作为应变量,赋值1=是,2=否;自变量包括性别(男=1,女=2)、是否修补硬脑膜(是=1,否=2)、年龄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见表2。对照组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癫痫及脑脊液漏发生率分别是实验组的5.88倍、4.34倍、5.88倍、4.34倍。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
3讨论
去骨瓣减压术作为外伤性颅脑损伤常见治疗手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颅内压,以减轻脑移位及脑干负荷,预防或缓解脑疝,在挽救患者生命中有重要作用[3]。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4]表明,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术首选需符合以下要求:①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继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等病症,同时中线偏移1 cm以上脑疝形成患者;②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且颅内高压难以控制,经脱水、通气、亚低温等保守治疗后无效或效果不明显;③脑干不可逆损害、不可恢复损害前进行手术,且手术效果与脑疝形成有关。
传统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一般未修补硬脑膜,这与颅脑压较高难以缝合硬脑膜有关,并且传统大骨瓣减压术中常放射状剪开硬脑膜,间断缝合头皮,不缝合颞肌筋膜,以充分减压。但术后可能发生脑组织骨窗疝、颅内感染、癫痫等并发症[5]。曹国彬等[6]研究表明,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生物型硬脑膜修补,能明显减少术中并发症。目前临床上用于脑硬膜修补的材料包括自体膜、进口材料、生物型人工硬脑膜等,其中自体膜修补虽有一定的效果,但补片面积大,取材来源受到一定的局限,同时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痛苦大。进口材料硬脑膜修补效果虽好,但费用贵,家庭条件一般的患者通常不会选择[7]。在这种形势下,生物型人工硬脑膜逐渐成为大骨瓣减压术中硬脑膜修补重要材料。根据临床经验及大量文献[8],总结出理想硬膜修补材料需满足以下要求:①物理性能上类似人硬膜,有一定的韧性及弹性,可缝合,且能快速有效恢复硬膜下腔完整性;②生物惰性稳定,不会引起炎症反应及宿主排异性;③为硬膜自体修复提供便利(支架),促进纤维细胞生长及移动,以再生硬膜;同时新硬膜再生后移植物可被吸收,避免或减少对患者身心造成伤害;④减少或不增加术后颅内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对附近神经组织没有伤害;⑤消毒简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
杨健等[9]以脑膜卫士修补为对照组,以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为观察组,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ADL评分情况,结果表明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安全可靠。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补片修补术,其材料从动物膜材中提取,经过专业技术处理(抗原性去除)成为生物相容性好、力学顺应性强、致密性好、不透水的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动物实验表明,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临床应用无抗原反应,且没有毒性,同时降解过程中物理性质不变,能更好地诱导自体细胞再生,最终让人工硬脑膜自体化。常洪波等[10]的家犬动物实验表明,国产新型生物型硬脑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理想硬脑膜修补材料。本研究中,实验组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癫痫、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能明显减少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11-12]。另外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对照组皮下积液、颅内感染、癫痫及脑脊液漏发生率分别是实验组的5.88倍、4.34倍、5.88倍、4.34倍,提示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安全可靠[13]。
参考文献
[1]孙洪涛, 吴焕成, 兰晓霞, 等.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安全性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2): 128.
[2]穆霄静, 侯芳, 徐敏宁, 等. 脱细胞生物膜修复硬膜缺损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 36(1): 73.
[3]陈靖, 石松生, 张国良, 等.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缺损[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2(51): 8914.
[4]徐朝阳, 蔡风景, 邬树凯, 等. 不同生物型外科补片与自体帽状腱膜在硬脑膜缺损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 2012, 7(6): 746.
[5]何洪雨, 刘华新, 于帅, 等.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在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34): 3780.
[6]曹国彬, 陈秀梅, 沈少仪, 等. 生物型硬脑膜补片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4): 5593.
[7]Ari J, Kane, Michael E, Sughrue, Martin J, et al. Anatomic location is a risk factor for atypical and malignant meningiomas[J]. Cancer, 2011, 117(6): 1272.
[8]张祖权, 刘多. 生物人工脑膜用于修补硬脑膜缺损95例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 2009, 38(16): 2065.
[9]黄平, 胡光宇, 刘祖德, 等. 人工脑膜在颈胸椎手术硬膜损伤中的应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 19(6): 452.
[10]常洪波, 潘腾飞, 卢旺盛, 等. 新型生物型硬脑膜补片的安全及有效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18(25): 3947.
[11]袁鹏, 方波, 黄涛, 等.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复脑静脉窦的临床研究[J]. 重庆医学, 2011, 40(16): 1566.
[12]Takashi, Nakano, Katsuhiro, et al. Treatment for infection of artificial dura mater using free fascia lata[J]. The 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 2014, 25(4): 1252.
[13]Yoshihisa, Matsumoto, Hiroshi, et al.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of 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artificial dura mater at 14 years after craniotomy: case report[J]. Neurologia medico-chirurgica, 2013, 53(1): 43.
收稿日期:2015-10-11
中图分类号:R 6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1-089-02
DOI:10.7619/jcmp.2016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