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为何?”
——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03-15卢祥运
卢祥运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三个“为何?”
——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卢祥运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了重要讲话,文章用问答的形式就这一论题谈了自己的体会。问答包括三个方面:为何此时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为何强调“构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为何强调“中国特色”。
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
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文化自信、强化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意识,切实担负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社科理论工作者,认真学习讲话精神,自觉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认清肩负责任,珍惜难得机遇,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贡献一己之力,更是一份职业担当。
为何此时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党领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一些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谈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本次座谈会首次以“哲学社会科学”为重要主题,表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愈发凸显出其重要价值。习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被誉为是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又一个“盎然之春”。
总书记此时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这一背景就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哲学社科理论工作者作出理论阐释和解答,我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迫切需要哲学社科理论工作者作出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总结。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连用五个“面对”,指明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重大课题。此时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正是回答这些重大问题的时代需要,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实践要求。“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实践孕育真知,问题催生理论,这些重大课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重要作用,迫切需要哲学社科理论工作者作出理论阐释和解答。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总之,“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伟大的时代呼唤强大的思想力量,走向复兴的中国呼唤丰硕的理论创造,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正当其时。
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为何强调“构建”?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最初探索,在“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下就已经开始。“五四”时期,打到孔家店,全面反传统一时成为思想潮流。各种学说主张杂陈,思想界“百家争鸣”,或者说一片混乱。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当中,也有学者在思考中西文化融合,延续自己的文化传统问题。1925年,郭沫若的《马克思进文庙》这篇小文,就采用戏说的独特形式,旨在阐释自己对“马克思学说和孔门思想”的看法。以后,许多学者的著作,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贺麒的《新心学》、冯友兰的《新理学》等,都是在用西方的学科分类、学术话语和逻辑分析方法阐扬中国传统学术。冯友兰先生更是以“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对联,表明自己接续文化传统的职志担当。张岱年先生在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文化创新说”,是在西方文化强势背景下重建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一次努力。同一时期,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等新儒家及其弟子,或在大陆或在海外著书立说,力图恢复和重建儒家传统。凡此种种,都可看作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学界前辈们构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早期努力。
建国以后,尤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在我国获得广泛推介、大量传播和深入探讨。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驾齐驱,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共同发展,逐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涌现出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出现了一批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成果。进入新世纪,经过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及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在繁荣。但总体来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还没有达到时代发展要求的水平,没有达到实践发展要求的水平,没有达到中央期待的水平。早在2004年,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对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部署。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前面,把“繁荣发展”变成了“加快构建”,并明确冠以“中国特色”,实际上是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同时也是基于当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总体发展水平作出的判断与决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但也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伴随日益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世界上尤其西方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门类几乎都在我国获得了广泛的推介和传播,与之相伴的是全盘引进“崇洋不化”问题;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者迷信传统,教条保守,不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与之相伴的则是“食古不化”问题。这两方面都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往往囿于各自领域,缺乏对话,不能从整体上体现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不能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系统并独具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正是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水平的需要。
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1]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倍努力,不断在解决影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进展”,同时更要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使这些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
与时代和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还有许多不适应。这些不适应,也凸显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比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新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还比较薄弱,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的战略地位还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理论研究待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成果转化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理论队伍建设特别是中青年理论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当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这些状况,只有通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使之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的发展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对新的时代课题,肩负新的历史重任。要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努力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总之,只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使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面旗帜,一个方向,它将引领我国广大哲学社科理论工作者强化问题导向、增强创新意识,切实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为何强调“中国特色”?
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多项重大成果。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也暴露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原创性不强,针对性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等问题。比如,针对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许多经济学家就用西方经济学派的理论来生搬硬套,强作解释。总书记已经对此已作出过说明①总书记说:“首先,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见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0日。。强调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中国特色”,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201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初步形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政治经济学要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其他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门类亦复如此。
只有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才能使我们的理论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满足时代需要,解答时代难题,回应时代的重大关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凸显“中国特色”的内涵和要求。马克思曾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同样,只有更好地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这个国家的实践,并在这个国家得以实现。只有立足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体现“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才能担负起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重任。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思想动力。总书记在讲话中不仅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个来源”,还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视野和胸襟,体现“六性”特点的要求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六性”辩证地看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丰富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内涵和外延,重在体现“中国特色”。民族性和继承性方面,主旨是继承民族哲学的精华;原创性和时代性方面,主旨是反映时代问题、体现时代精神、发出时代声音、顺应时代发展;专业性和系统性指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和理论工作者,其专业化和系统化程度将直接影响构建的水平和结果。毫无疑问,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集合古今中外丰富思想理论遗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将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思想动力。
总书记说:“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迫切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赋予广大哲学社科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广大哲学社科理论工作者既责无旁贷,同时与有荣焉。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6.
Three“Whys”——a Comprehension on Xi Jinping's Speech on the Conferenc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Work
Lu Xiangyun
(Gui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Culture Study,Guiyang Guizhou,550002)
Secretary General Xi Jinping chaired the conference o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work on May 17th 2016,on which an important speech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 mad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on such topic using a question answer format.The issues discussed within includes why such topic was put forward then,why the word“establishment”was emphasized and why Chinese characteristic was underlined.
Xi Jinping;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theoretical innovation
C1
A
1008-780X(2016)04-0009-04
2016-07-19
卢祥运,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