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似性视角下英语词组动词的认知模式异同研究
2016-03-15翁晓斌
翁晓斌
(三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210012)
象似性视角下英语词组动词的认知模式异同研究
翁晓斌
(三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210012)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分析三类英语词组动词,即“动词+介词(VP)、动词+副词小品词(VA)、动词+副词小品词+介词(VAP)”的认知模式异同。研究发现,在图示象似方面,三类词组动词均反映了事件发展的线性顺序,但顺序各有差别。在隐喻象似方面,三类词组动词均借助结构性隐喻实现从行为动作的表面语义到其实际语义的隐喻映射。这表明对词组动词所体现的事件发展顺序及其中的介词和副词小品词的隐喻映射的理解是掌握词组动词的关键。
英语词组动词;象似性;认知模式
引言
语块由于其预制性,在交际过程中提取速度快、准确性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词组动词亦属于语块,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主要原因在于其语义“无法简单从单个词的语义总和获得”[1],即其整体语义相对其各个成份的语义具有不可预测性和非组合性。
词组动词的这一特性对英语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而词组动词在英语中大量存在,能否正确恰当使用词组动词直接决定了英语学习者的语言产出是否地道。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Iconicity)分析常见的三类词组动词在认知模式方面的相似和差异,以期深入理解此类构式的背后动因。
一、英语词组动词的定义与分类
(一)词组动词的定义
章振邦在《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五版)中将词组动词(Phrasal Verb)定义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动词”[2]113。这个定义是与单词动词(Single-word Verb)相对立的。
(二)词组动词的分类
词组动词主要分为三类:
1.动词+介词 如:look into,agree to,come across
2.动词+副词小品词 如:call off,pass away, blow up
3.动词+副词小品词+介词 如:look down on, look forward to,come down with
第一类词组动词相当于及物性的单词动词。如:
(1)The NYPD is looking into the murder case.
例1中look into与investigate作及物动词的用法相当。
第二类词组动词可以是及物性或不及物性的,也可能两者兼有。如:
(2)The chairman called off the meeting.
(3)The old patient passed away in his sleep.
(4)The terrorist blew up the car./ The bomb blew up.
例2中call off与及物动词cancel相当。例3 中pass away与不及物动词die相当。而例4中的两个blow up分别与单词动词explode的及物与不及物用法相当。
第三类词组动词相当于及物性单词动词。如:
(5)He looked down on his neighbors.
(6)He came down with the flu.
例5中look down on与及物动词despise相当。但并非第三类词组动词均可从语义上转换为某及物性单词动词。例6中come down with从句法上可看作及物动词,但come down with无法转换成一个及物性的单词动词,因为英语中找不到一个单词动词可以表达“因……而病倒”。
二、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原则
传统语言学将任意性(Arbitrariness)看作语言形式与其所指意义间关系的主要特点,并将“语言的任意性奉为公理”[3]17。而现代语言学之父素绪尔则将语言的任意性视为语言符号的第一基本原则。[4]上世纪70年代末,作为对传统语言学的反叛,认知语言学提出语言与客观世界之间存在人类认知这一媒介。人类通过普遍的认知机制来感受并内化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现象,最终将其体现在人类的知识结构及语言等方面。“正是因为人的认知这个中介的参与,使得现实规则和语法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复杂化了”[5]3。正因此认知语言学家才致力于揭示语言与现实之间的理据性。“理据性指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非任意的、可论证的的联系”[6]43。
象似性(Iconicity)最初由符号学奠基人皮尔斯提出。狭义的象似性被看作是理据性的一种表现,而广义的象似性基本等同于理据性。王寅认为“象似性主要指语言形式与经验方法、认知规律、概念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而不是指语言形式直接临摹了真实世界中的客体”[7]511。
象似符通常分为影像符(image)、图示符(dia⁃gram)及隐喻符(metaphor)。[8]影像象似是指符号与所指之间在外形或声音等方面的相似,本研究不涉及此类象似,因此不赘述。图示符主要涉及句法象似性。Haiman将图示符分为两类,即成分象似(isomorphism)和关系象似(motivation)。[9]前者指“语言结构的成分与其所指的外部现实的成分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不考虑两者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重要性或关联是否一致”[10]11。后者指“语言结构成分间的关系与外部现实成分间的关系的相同”[10]11。但他同时指出“因为简化(sim⁃plification)等原因,图示符只是象征了现实,而不必重构现实”[10]11。
隐喻指抽象概念域与具体概念域间的系统性映射及对应关系。如:
(7)Mr.Reed is the pillar of the organiza⁃tion.
此句涉及具体概念域“建筑”、抽象概念域“机构”。两个概念域间,建筑中的柱子与机构中的栋梁是对应关系。隐喻象似重在象似,是借助隐喻反映语言与现实间的象似性。因此例7借助“机构是建筑”这一结构性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来体现语言表达式“里德先生是这个组织的柱子”与外部现实“里德先生是这个机构的栋梁”的象似性。因此隐喻象似与图示象似的区别在于前者需借助隐喻作为中介来体现象似性,而后两者直接体现了语言与外部现实的象似性。就此例而言,其隐喻象似不是指“现实中的柱子与栋梁在结构及外形上的相似”,而是指“柱子与栋梁在各自体系中的功能及重要性相似”。
本研究拟采用象似性的广义概念,从图示象似及隐喻象似的角度分析英语中词组动词的认知模式的异同。
三、词组动词认知模式分析
(一)第一类词组动词的认知模式分析
第一类词组动词由动词+介词构成。在图示象似方面,体现了事件的线性发展顺序。具体来说,该构式的动词部分主要为不及物动词,体现主体自身的行为动作不直接与客体发生关系。在与介词组合后,主体发出的动作与客体产生实际或抽象的接触。
如例1中,look into表明的是主体发出的“看”的动作“进入”某客体。这就体现了事件的线性发展顺序。如果此客体为某具体物体,则有“向……中看”之义。如果此客体为某抽象事态,则有“调查……”之义。从隐喻象似角度看,“调查……”与“向……中看”所体现的隐喻象似是借助“查案是向物体内部看”这个结构性隐喻实现的。因此,例1译为“纽约市警察局正在调查这起谋杀案。”再如:
(8)I came across an old friend in the library.
在图示象似方面,come across指主体发出的“来”的动作与某客体“交叉”,建构了“一个纵向而来的主体与一个横向而来的客体相交叉”的意象。从隐喻象似来看,本例借助“现实中人的路径是空间中线性的路径”这个结构性隐喻。因纵向主体与横向客体在空间中交叉前默认未注意到彼此,而在交叉时意外会合,表达了“偶遇”之义。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图示象似方面,“动词+介词”构式模拟了事件的线性发展顺序。动词部分象似着主体自身的行为动作,而介词部分象似着动作传递至或附着于客体。在隐喻象似方面,此构式借助结构性隐喻,将原本的客观动作隐喻化来表达抽象语义。
(二)第二类词组动词的认知模式分析
第二类词组动词由动词+副词小品词构成。在图示象似方面,依然体现了事件发展的线性顺序。但从微观看,依据构式中动词的及物性,第二类词组动词又可分为两小类。
第一小类中动词为及物动词。表明主体发出的行为动作直接传递至客体。副词小品词则体现行为动作传递到客体后对客体产生的影响或导致的结果,类似于传统语法中的宾语补足语。如例2中的call off表明主体the chairman对客体the meeting发出call(大声说出…)这个行为。而副词小品词off的原型语义类似于away,表“远离”。此处通过结构性隐喻“空间中物体间的距离远近是空间中物体的可视性大小”,并进一步映射至抽象域,代表“事态的存在与否”。因此该词组动词通过模拟先“大声说出……”再“远离”的客观事态发展顺序,表达了“取消”的含义。
第二小类中动词为不及物动词。表明了主体自身的行为动作并不传递至客体,而是对自身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正是由副词小品词所构建的,类似于传统语法中的主语补足语。如例9。
(9)Dinosaurs died out millions of years ago.
该词组动词中die表明主体dinosaurs自身死亡的行为动作,这个动作并不传递给客体。而副词小品词out的原型语义为“从内部空间到外部空间”,通过结构性隐喻的映射,代表了“空间中物体从可视到不可视”。这种映射是基于人类的普遍经验,即“物体处于外部空间时,其从内部空间完全不可视”,再进一步映射至抽象域,代表了“事态从存在到消失”。因此该词组动词通过模拟事态发展顺序,表达了“灭绝”的含义。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图示象似方面,该构式依然体现了事件的线性发展顺序。当其中的动词为及物动词时,该构式体现了主体发出的行为动作传递至客体,副词小品词则体现了行为动作对客体产生的影响及结果。当其中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时,该构式体现了主体自身的行为动作,不施加于客体,副词小品词则体现了主体行为动作的对自身的影响或结果。在隐喻象似方面,该构式中副词小品词是通过结构性隐喻来调节并体现该构式的最终语义的。
(三)第三类词组动词的认知模式分析
第三类词组动词由动词+副词小品+介词构成。在图示象似方面,依然体现了事件发展的线性顺序。该构式中的主动词往往构成整体语义的起点或主要语义,介词表现的是主体行为动作的附着点,而副词小品词则填充了动作起点与动作附着点之间的心理空间。在隐喻象似方面,该构式依然是借助结构性隐喻来体现其语义。如例10。
(10)The vase dates back to 200 BC.
构式date back to中的动词date体现了构式语义与时间相关,即“时间测定”。介词to体现了动作的附着点,后面紧跟宾语200BC,表明“测定为某具体年代”。而构式中的副词小品词back则填充了“时间测定”与“测定为某具体年代”之间的心理空间。Back的原型语义为“回”,体现的是物理路线。但此构式借助“时间的线性延伸是空间中物体的直线路径”这个结构性隐喻,表现的是“时间的回溯”这个抽象心理路线。这同时验证了认知语言学关于人类思维的“时空映射”的认知取向。该构式可译为“自某过去时间存在至今”。再如例11。
(11)The wife had to face up to the fact that her husband was guilty.
构式face up to中的动词face表明构式语义与“脸、面”相关,即“用脸做出某个行为动作”。介词to体现了动作的附着点,即“她丈夫有罪的事实”。构式中的副词小品词up填充了两者间的心理空间。整个构式重构了“面部向上抬起并将目光着落于……”的线性顺序。在隐喻象似方面,该构式借助“面对与拒绝面对是面部向上与面部向下”的这个结构性隐喻。根据人类的普遍经验,当人们拒绝面对某事时,通常选择低头不看;当人们正视某事时,通常会抬头面对。因此该构式译可为“正视或勇敢面对不愉快的事”。
四、词组动词认知模式的异同分析
在图示象似方面,三类词组动词均从宏观上反映了客观事件发展的线性顺序。
但从微观上看,三类词组动词所体现的顺序各有差别。“动词+介词”构式构建的是“主体自身的行为动作通过介词的参与以某种方式附着于客体”的顺序。“动词+副词小品词”构式中,如果动词是及物动词,构建的是“主体自身行为动作直接作用于客体,对客体产生影响或结果”的顺序。如果动词是不及物动词,构建的是“主体自身的行为动作并不传递至外界客体,而是对自身产生影响或结果”的顺序。“动词+副词小品词+介词”构式构建的是“主体自身的行为动作作为构式语义的起点,通过介词引出行为动作结束时的附着点,副词小品词则填充了起点与终点间的心理空间”的顺序。
在隐喻象似方面,三类词组动词均借助了结构性隐喻来实现从行为动作的表面语义到其实际语义的隐喻映射。如例句11中,构式的表面语义是“面部朝上对着……”,但是通过隐喻映射机制,其真实语义为“面对、正视”。
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原则为我们寻找语言背后的理据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为何会如此表达。本文从象似性原则中图示象似及隐喻象似的角度对三类词组动词的认知模式进行了解析,有助于厘清不同词组动词背后的认知模式。图示象似分析表明三类词组动词虽然都反映了外部事件的线性发展顺序,但其微观过程有区别。隐喻象似的分析表明三类词组动词大都借助结构性隐喻实现从其表面语义到实际语义的转换。这说明对词组动词所体现的外部事件发展顺序及对构式中的介词和副词小品词的隐喻映射的理解是掌握词组动词的关键。
[1]Huddleston,R.&Pullum,G.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第5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3]Nöth,W.Semiotic Foundations of 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M].In M.Nanny and O.Fischer (Eds.),The Motivated Sign:Iconicity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0:17-28
[4]Saussure,Fedinand d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Trans.by Wade Baskin.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1999.
[5]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6]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7]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8]Peirce,C.S.,Weiss,P&HartshorneC.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2)[C]:Principles of Philoso⁃ph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2.
[9]Haiman,J.The Iconicity of Grammar:Isomorphism and Motivation[J].Language,1980,56(3):515-540
[10]Haiman,J.Natural Syntax:Iconicity and Eros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责任编校 秋晨
H314
A
2095-0683(2016)04-0093-04
2016-05-18
翁晓斌(1983-),男,江苏泰州人,三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