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职业指导思想研究
2016-03-15高查清
高查清
(1.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系,安徽 合肥 230051;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黄炎培职业指导思想研究
高查清1,2
(1.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系,安徽 合肥 230051;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职业指导思想是黄炎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织部分。他认为只要有社会分工,而人类又存在着个体差异,那么职业指导就有存在的必要。职业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科选业”,而且是达到“事事得人、人人得事”这个愿景目标的有效途径。调查研究是基础,个性心理测试是依据,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目标,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是重要内容,职能机构是组织保证,学校和学生的社会化是重要任务,职业陶冶是前期准备。黄炎培在职业指导方面提出的这些观点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黄炎培;职业指导;职业教育;分科选业;就业
以“职业指导”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可以发现:1986年之前国内年发文量不足百篇,到了1987年就翻了一番,达到191篇,2000年567篇,2006年近2000篇,到了2010年猛增到4000余篇,2015年更是有4599篇之多!再以“黄炎培职业指导”为关键词搜索,可以发现:2005年前每年只有1篇左右的发文量,但2007年之后,每年都有10篇左右,但2015年居然有40篇之多!从前一组数字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于职业指导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也说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指导对于职业教育、对于生涯发展的重要性;而后一组数字则清楚地显示,研究者们对于黄炎培先生职业指导思想的兴趣越来越大。同时也说明,研究者们越来越认识到黄炎培先生职业指导思想的价值。
简括地说,职业指导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他看来,职业指导与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一样,都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6因为要施行完整的职业教育,就必须在进行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补习教育的同时“重职业陶治和职业指导”。他甚至把职业指导上升到“职业教育之先决问题”的高度,[2]401因为职业指导“外适于社会分工制度之需要,内应天生人类不齐才性之特征”;并且,如果心理学者能够“运以邃密之研讨,设为若干原则和方法”,教育家能够“依之以施教”,则“百业效能赖以增进,人类亦因以获得执业的乐趣”。他断言:“苟社会分工制度一日不废,而人类天生才性一日不齐,职业指导虽永远存在可也!”[1]17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1.职业指导的一般概念
职业指导亦称求职择业指导或职业辅导。广义的职业指导是指把被指导者的自身特点、意愿与社会职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帮助被指导者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并为其职业选择、就业前准备以及其职业发展和进步提供知识和技能,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组织招聘等与就业相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狭义的职业指导则是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为被指导者与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充当二者的“中介人”角色,为被指导者求职择业提供帮助。[3]
不同国家对职业指导有着不同的称呼,英、美等国家也叫“就业指导”或“生计指导”(career guidance),前苏联称之为“职业定向教育”,日本则叫“出路指导”。1902年,德国出现了专门的职业指导活动;1903年,帕森斯在美国宣传职业指导。但一般认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研究职业指导始于1908年。这一年,法国巴黎设立了职业指导学校,德国出现了少年职业介绍机构,帕森斯在波土顿设立了职业局,并提出了“职业指导”这一概念。[4]
2.黄炎培理解的职业指导
黄炎培认为,职业指导和“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指出,“从源头上”解决生活问题的是职业教育,而“从生活实际上解决”的是职业指导与指导介绍;包含“教育意义较多者”是职业指导,而包含“政治意义较多者”是职业介绍。[1]108他曾大致给职业指导下了一个粗略的定义: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以前或者就业以前,给他们提供指导,以使其“不致走错门径”的,就是所谓的职业指导。[5]128这个定义至少包含了三个维度的内容:一方面点出了实施职业指导的时间(接受职业教育之前或者就业、任职之前),另一方面指出了职业指导的目的(使不致走错门径),第三方面则间接指出了职业指导的内容(为受教育者提供使他们“不致走错门径”的专门指导)。在《留告四川青年同学书》一文中,他对当时的学制、教育进程及其与职业指导的衔接作出了简洁的勾画:小学六年,是国民教育;初中三年,以普通教育为主,但此时的学生正值十五六岁的年龄,应该“察知他们的天性和天才”,以帮助他们对以后“修学服务的途径”作出选择,这也就是职业指导。[6]346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窥见黄炎培对教育过程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都有着明确划分,并且点出了职业指导对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性格特质和才能差异,扬长避短,确定职业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指导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对于职业指导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黄炎培有着很多论述,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类天性不齐”决定了不同的职业倾向性,使“修学、就业”方面的指导成为必要。黄炎培十分重视青少年学生和其他求职者的个性特点和先天禀赋方面的差异。以他的话说,每个人都有其“特别之才能,本之天赋”。[2]292他把人类的这种个体差异与职业选择密切联系起来,认为,既然每个人“天赋的才能和性格”各不相同,那么,很自然的就会出现有人适宜于动态工作,有人适宜静态工作;有人擅长此工作,而有人却对彼工作感兴趣的情况。[1]100他相信,如果能够把人们“修学与就业的途径”与各自的性格特点“适切的配合”,那么,不仅能为个人“奠下幸福的始基”,而且“于社会必且有更多更远大的贡献”。[1]135达到这一目标的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就是要想办法“试验出一种与他最相当的职业,然后给他入那种学科”,这办法就是职业指导。[7]139
2.有助于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转化为对职业的热爱。黄炎培把青年所从事的职业与其兴趣、爱好相契合的问题视为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因为,从个人言,如果青年“所入的学科”和他的“性质和才能”不相当,那么,无论给他提供怎样的教育,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效果;[7]135从职业教育言,如果他们不重视某职业,或者认为学习某专业、从事某职业“违其天性与天才”,那么,职业教育就很难取得“圆满之效果”。[8]131在“《职业心理学》的介绍词”一文中,他以自己一些朋友的职业经历为例,来说明职业与个人的“性质和才能”相当的重要性:有人“品性和才能”适合于甲,却偏偏去学习了乙。尽管在乙学科的学业取得了“多大的学位”,获得了“多高的资格”,可最终却还是拗不过“天性”,回归“去干他甲的事业”;在从事“乙的事业”时,并没有显露出什么过人之处,但重归自己感兴趣的甲事业时,“便大大发展了”。[5]181
3.可以对人才的教育培养进行宏观统筹,有效调节人才培养结构,保持社会人才供求总体平衡。黄炎培十分重视人才供求平衡对社会安定的作用,他说,要“谋社会之和平”,最重要的是要达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供者求者,各遂所欲”;如果整个社会“无不用之才,无不举之事”,那么,“不平之争”差不多也就平息了。[9]22换句话说,只有社会的人才供求达到大致的平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们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够安静平和,否则,就会出现“求职无门,求才无人”的情况,就会出现一方面青年找不到工作“发生出路问题”,一方面国家需要人才却无才可用的“发生来路问题”。[8]236果真如此,人们的生活如何改善?国家的经济如何发展?人心如何安定?又谈何“安居乐业”?
黄炎培曾经提到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中华职业教育社在重庆设一职业指导所,把求职者的信息“揭示在门之右边”,招聘者的信息“揭示在左边”,结果供求双方“各贴无数纸条”却“无从配合”。[10]356黄炎培还举了一个江苏省水利人才紧缺却找不到合适技术人才的例子。他直言,江苏“第一急要莫如治水,第一需要莫如治水专门人才”,但遗憾的是,江水“横流满地”却“四顾无人”。[8]2他痛陈这种情况的存在是“教育行政之羞”,认为“求才不得”的原因在于“事业训练极端缺乏”,“求事不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普通教育畸形发展”。[10]356该培养的人才没有培养,该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不足,归根到底还是缺乏职业指导的宏观规划。
4.职业指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刚刚有所发展便出现了青年学生“毕业于学校、失业于社会”的状况,黄炎培非常焦急,甚至把它称为“我国教育上最可虑之事”,[10]36但同时他又承认单单靠“推广职业教育”还是不足以“解此症结”,[8]49职业教育社也无法保证为青年学生安排工作,因为它“办不了这件事”。[2]289一方面是国家严重缺乏人才,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刚毕业就失业,造成这种“求事者未能得事,求才者坐叹无才”尴尬局面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学生“习非所长”“习非所用”所致。黄炎培举了一个很具体的例子:他的一位熟人曾在日本专门学习纺织,但回国后却放弃了本专业而投身政坛,多年后也没有太大的发展。针对这种因“走错门径”而导致的人才浪费,他感到非常痛惜:“吾国人有许多才能,因为习非所长,故埋灭的不知多少。”黄炎培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习非所用,用非所习的弊病,都是由于缺乏职业的指导”;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职业指导下手。”[2]289
三、如何进行职业指导
关于职业指导如何进行,黄炎培提出了许多具体主张。笔者归纳了如下几条:
1.调查研究是职业指导的前提和基础。黄炎培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他曾说:“……青年所急为何种事?社会所需为何种人?非调查不可也”;建学校,位置是否适当,开设科目,是否为社会所需,“又非调查不可也”。他认为,以往职业教育的失败并非职业教育本身之罪,而是“谋者不藏之过”;如果想要改进,则“调查为必要矣。”[5]115对于一些学生盲目报考和选修所谓的“热门”“体面”专业,却无一人投考“为生利之农、工、商”行业的情况,他提出了严肃批评。[10]36他认为,必须要对某时、某地所需要的人才“一一加以调查”,这样才能够达到“立一校,无不当其位置;设一科,无不给其要求”,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也才能够“无见弃之患”。[8]54他提出,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依照所需要学科和数量”,通盘筹划,确定每所学校开设的专业、每个专业的修业年限以及招生名额,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事得人、人人得事”的目标,而生产问题也才得从根本上得到解决。[6]348
2.个性心理测试是开展职业指导的基本依据。黄炎培曾指出,青年应该“趁早考查自己天性、天才”,以便确定适合于自己的“某项专科与某项专业”,然后“根据既定方针”去修学,“学而复习,习而复学”。[8]263他认为,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只有把自己的才能和性格“与环境的需要和可能”加以配合,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1]100他指出,要想达到这一目标,职业指导就必须做好两件事:一个是要弄清楚学生的职业心理,另一个是要弄清楚社会职业需求的状况。他建议,要请“专门家”研究人们的职业心理,并且建议“将外国人所著的这种书翻译出来”,作为从事该项工作人士研究的资料。为此,他专门推荐了《职业心理》一书,称这本书可以指导人们如何去选择职业,“很可以供吾们的参考”。另外他还提出了“一种特别的指导方法”,即用“心理测验法”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究竟近于那一种职业”。[2]326并且,中华职业教育社还就此做了大胆尝试:参考德国人发明的方法,制造出七种“职业心理测验器”,以试验“手眼和运动等敏不敏,正确不正确”,然后再确定什么职业更加适合某人。黄炎培对这一大胆探索充分肯定,认为这种“把科学方法应用于职业教育”在中国尚属首次,[2]327并且,这种在职业教育研究中注重职业心理学“可谓为世界思潮之新趋向”。所以,尽管其时我国的职业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他还是认为,如果中国的职业教育从一开始就以职业心理来指导职业选择,那么,肯定更“易于收效”。[8]61
3.增强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目标。黄炎培认为,大批学生“毕业于学校、失业于社会”,其最大的问题出在学生“所学非其所用,所供非其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绝对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2]426
在《本刊创刊十周年告海内外青年书》一文中,黄炎培强调了知识技能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指出修学的目的是“为了进社会实用”。他进一步阐述说,大家在书本上学到的都是“过去的知识和经验”;而即使是“最接近现代”的知识,也还是和实际有“若干距离”,因为,“适于外国的,未必适于中国,适合于甲地的,未必合于乙地”。他进一步说,“真实学问不在书本上,而在事事物物上”;书本上学习到的只是“间接的智识”,而“眼前事事物物,才是直接的智识”。所以,他认为,希望通过读书求得实用的智识和技能,便如同“陆地上学泅水,是万万学不成的”。他提出,教育本以“适应需要为主”,职业教育则“更不能离此原则”。所以,职业学校所授与的知识,必须完全切合“生活上的应用”;如果所授知识不切实用,就会反而“妨害他们工作”。他建议,学校应该尽快完成“应修之课程”,然后“谋农、商界之联络”,注意需要,讲求实用,因为这不仅是“介绍毕业生出路之良法”,而且对他们“将来发展”亦大有裨益。[2]443
除了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以外,黄炎培还非常重视能力的“专门性”。在他看来,“职业界所需求,乃在一能一技之专精”。在《本刊创刊十周年告海内外青年书》中,他特别指出:“诸位求学,要习得一种专门知能”,因为“社会越进步,分工越细密”,如果没有“专门知能”,那么就“只有失业一途”。[1]25
4.对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是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黄炎培特别重视唤醒和激发青年的服务精神和职业兴趣。以他的话说,就是要“用种种方法发挥其服务社会之精神,唤起其从事职业之兴味”。[9]270对于学生轻贱职业教育、鄙薄劳动等观念,黄炎培认为这是我国社会向来“重士而轻农、工、商,贵劳心而贱劳力”的传统封建思想的流毒、“人人以安坐享食为荣,非甚贫苦,不肯施其一手足之烈”的好逸恶劳的社会风气的流弊。[5]32黄炎培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认为长期下去,就会出现“学校普而百业废,社会生计绝”的恶果。他批评有的求职者不仅缺乏“普通知识与技能”,而且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不适于指挥,而反艰于待遇”。认为这是“职业道德之缺乏与夫气习之不良也”,斥之为“骄养之风,游惰之习,浮夸之气”“足为职业累者”,要求青年学生要痛下决心,“尽划除之”。[8]50“施教育者”要“特别注重职业的训育”,而受教育者则还需要“注重个人精神修养”:在求学和求职的过程中,“知识要切实,技能要精熟,还要注意上边所说人格”。这样,教育机关“扩张职业教育而改良之,且并普通教育而改良之”,学生“习商者投之商,习工者投之工”,并且,“其学识足适于新事业,其道德无间于旧社会”,才能“助成职业之改良与进步”。[8]263
5.职能机构的建立、健全是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职责和效能的组织保证。1923年,在《中国的职业教育》一文中,黄炎培提到了成立职业指导所,“调查上海主要商行和工厂雇用店员或其他雇员的情况”;[8]138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中,黄炎培提出了多条建议,其中的第13条建议各地要多设立职业指导所,“由政府择定地点,先行试办,予以充分的考察及指导,并从速培养职业指导人才。”[10]235在《告宁属青年同学与爱护青年同学者书》一文中,黄炎培对职业指导工作的主管部门和具体执行机构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好由政府指定某机关担任此项工作,凡青年有志升学或学成就业者,为之扶助与指导。”[8]264
对于职业指导机构的性质和职能,黄炎培在1949年《人民日报》刊登的题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奋斗三十二年发见的新生命》的文章中作了如下论述:“职业指导所……一面指导学生就学,一面介绍就业。”在《对于云南职业教育进行之意见》一文中,黄炎培谈到了设立职业介绍机关的目的是使学生“学无不用,用无不学”;职能是“调查其所介绍之适宜与否,以供指导时之参考”,认为这便是“职业指导之大概方法也”。对于机构的设立,他建议:“总机关宜分设一部,专办此事;而将市政公所已在试办之职业介绍所,加以扩充,接洽办理,并随时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所设职业指导委员会,联络进行。”[2]395
6.促进学校和学生的“社会化”是职业指导的重要任务。黄炎培指出,当时中国教育上最大的问题是“学校与社会隔绝”,“教育自教育,生活自生活”。他认为,职业教育要“向职业社会里边去设施”。他建议,“职业学校与含有职业性质之学校”,必须要想尽办法“使学校与社会沟通”,这样才能让“教育与职业接近”,而在授课过程中“切不可重理论而轻实习”,实训过程中“万不可长惰性而废服劳”。否则,职业学校便只是徒有虚名,实际上却是“学校自学校,职业自职业”。[8]49
黄炎培把当时中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困难和美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加以比较,认为美国教育“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与政府、社会的合作:“抑美国教育之所以能发达者……则政府与社会、学校合并组织机关,以谋教育之进行也……”[9]281更重要的是,美国学生的就业,并非毕业后才开始启动,而是“学生在学校时,其学业行为已为外人所注意矣”,因为美国学生虽然在校读书,但由于与社会、与企业联系密切,所以“实与在厂工作无异”。[10]35结合美国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他认为,如果学生希望毕业后顺利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首先要了解社会的岗位需求,增强知识、技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将来做什么,现在学什么”,防止“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的情况出现;其次,要“发表其心得与疑问……就正于先辈”,让学生在求职之前就联系社会,推销自己;第三,要“随时利用机会,注意社交”,不能“株守家园,与世隔绝”。否则,坐等机会“叩门而至”,那只会错失良机。[8]60可以看出,黄炎培十分强调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要求学生关注社会职业发展和需求状况,把自己的学业和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
7.职业陶冶是职业指导必要的前期准备。在重视职业指导的同时,黄炎培同样注重职业陶冶的启蒙和引导作用。在他看来,施行职业指导、授以职业训练,然后介绍职业以让无业者“获得职业焉而治生”,但“其初步之根基,实惟职业陶冶”。他断言,如果人们要接受职业训练,则“必先受职业陶冶”,因为人们可能不会接受专门的职业训练,却绝对不会“不受无形之职业陶冶”。[2]418又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为基至薄”,所以,如果“诚欲厚培之,必自推行职业陶冶始”。他把职业陶冶解释为:“使儿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为己治生、为群服务之兴趣与习惯。”[2]418
职业陶冶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人们刚开始接受教育之,只是“一秉其本能之冲动而已”;而如果“施教育者从而发挥之”,让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意味”“养成儿童劳动、惜物、储蓄、经济诸良好惯习”,那么,“其间接影响,何在不于治生上、服务上有深切关系?”[2]418
至于什么时候进行职业陶冶比较合适,黄炎培认为,“职业陶冶”并非职业学校所该承担之则,而是“一般小学校所有事也”。[2]418这就是说,职业陶冶从小学就要开始了。根据“世界心理学家以其实验之结果”,他认为“青年十四五岁为施行职业陶冶”最为合适,因为,“儿童最富于可塑性,未宜遽引入一成不变之途径。”[1]7
四、结 语
据统计,2012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占高等学校总数的53.11%,毕业生占高等学校毕业生总数的51.36%。事实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和教育规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11]但是,毋庸讳言,我国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受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陈旧观念的影响,社会上仍然存在鄙视职业教育的思想,把职业教育看作“次等教育”“二流教育”,连职业院校的学生自己也自轻自贱,觉得低人一等;不少职业院校脱胎于普通教育,由于技能型师资力量的缺乏,更由于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思维的束缚,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实训实习等方面还仍然存在理想化、表面化、虚空化、形式化等重知识、轻能力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职业技能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职业院校关起门来办学,不关注或很少关注社会的职业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没有紧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依据市场需求开设专业,导致了职业教育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所学非所用,造成人才培养和社会的岗位需求脱节,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和人才浪费;社会上或者教育系统内并没有一个真正对青少年的心理倾向性进行检测、分析并对他们的“分科选业”进行指导的机构,人们的修学、择业往往还是“随大流”“追主流”,在泯灭自己个性、特长的同时,也无法将自己的潜能最大化,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人力资源浪费;一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不愿意从一线做起、从基层做起,拈轻怕重,眼高手低,能力不高,要求不低,造成了劳资矛盾等等。
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职业指导方面的这些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但令人钦佩的是,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黄炎培先生针对这些问题就已经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缜密的思考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具体建议。黄炎培先生关于职业指导方面的这些论述,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实用性,对我国当代职业指导、生涯规划乃至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仍然有着深远的历史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其职业指导思想的精髓,从中汲取营养,启发智慧,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四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
[2]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3]王珉,等.创业教育管理概论[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134.
[4]俞文钊,等.职业心理学 [M].第3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189.
[5]陈思危.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文萃[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6.
[6]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7]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史编写小组.社会史资料选辑:第三辑[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8]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9]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
[10]田正平,李笑贤.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1]汪朝洋.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3.
责任编校 刘正花
G647
A
2095-0683(2016)04-0010-06
2016-06-23
2016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人文思想研究”(SK2016A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查清(1968-),男,安徽庐江人,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系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