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蕅益智旭的心性论

2016-03-15黄世福

关键词:佛心心性众生

黄世福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22)

蕅益智旭的心性论

黄世福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安徽 合肥 230022)

蕅益智旭,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幼时痴迷于儒学,饱读儒书,深谙儒学精髓。后来剃度出家,潜心佛学。然而,他在佛学上取得丰硕成果后,又重拾儒学,以佛解儒,藉儒说佛,会通儒佛。这一心路历程所体现出的思想特色,在蕅益智旭对心性问题的理解上便能很好体现。蕅益智旭主张心性本体论、心即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及“尽心”说。智旭是站在佛教世界观的立场上诠释心性论,其本意是在介绍佛学,藉儒说佛,会通儒佛。

蕅益智旭;心性论;儒学;佛学

蕅益智旭(1599-1655),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幼时痴迷于儒学,饱读儒书,深谙儒学精髓。后来剃度出家,潜心佛学。然而,他在佛学上取得丰硕成果后,又重拾儒学,以佛解儒,藉儒说佛,会通儒佛。这一心路历程所体现出的思想特色,在蕅益智旭对心性问题的理解上便能很好体现。

心性论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最早提出关于心性学说。孟子有“心之官则思”的命题,以心作为思维器官。同时,孟子又讲“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心又具有道德意识。荀子论“心”,也重点强调心的认识作用。佛教传入以后,心性思想才逐渐流传。例如,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著《立神明成佛义记》中宣称:“夫心为用本,本一而用殊,殊用自有兴废,一本之性不移。”[1]以心作为世界的本体。到宋代,张载提出“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2]和“心统性情”的观点。程朱学派讲“性即理”,陆王学派讲“心即理”。总之,宋明时期,由于受佛学的影响,儒家倡导心性之学。

佛教之“心性”,即心之本性,又称自性。常谓之不变之心体,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佛教言心性本清净,并与如来藏、佛性、菩提心、心真如、法性心、空性、唯识实性、圆成实性、心体等思想交替,从而成为阐明成佛之可能性、开悟之心、佛陀之精神特质等诸问题之思想依据。

在心性论方面,蕅益智旭曾说:“世间之人,谁不谈心说性?然语言虽同,旨趣硕异。”[3]1434话语中道出心性问题的复杂性,智旭对此有独到的见解。

一、心性为体

蕅益智旭主张心性本体论,在《大乘起信论裂网疏》中解释道:

“心性,通指八识心王及诸心所之性,即是真如不变性也。无明,即指第七识相应之微细法痴,不如实知真法一也。染心相现,通指八识心王及诸心所,皆有四分依他相起也。而常明洁无有改变者,心王心所各各四分,既皆全揽真如为体,真如随缘不变,故常明洁,如金作诸器,诸器皆金也。复以本性无分别故等者,遍指心王心所所变相分,亦以心性为体,全体心性,曾无变易,决无心外之境界也。”[4]1284-1285

心的主作用,叫做“心王”;心的副作用,亦即为心所有的思想现象,叫做“心所”。眼等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别作用为心所有法,略称心所。“心性”是八识心王及诸心所背后的本体,即真如不变之性。无论世间万象如何变化,皆以真如为体;同样,也以心性为体。万物“不出心外”。

在解释《大学》题名时,智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

“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即指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心外更无一物可得,无可对待,故名当体。此心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不死,故名为常。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无所不在,无有分剂方隅,故名为遍。……大字即标本觉之体。”[5]160

智旭将“大学”之“大”解释为佛教“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关于“现前一念之心”,智旭在《佛说斋经科注》中有详细解释,“观此现前一念之心,不在内外中间诸处,非有青黄长短等相,去来现在,求不可得,而了了明明,数数生起,是为如来。此心既无方隅相貌过现未来,则本无幻妄,是为至真。此心遍知一切诸法,无有一法可喻此心,为等正觉。……此心法尔灵知不昧,觉了自他,无有不尽,故号曰佛。”[6]925-926

两段引文对“心”的描述如出一辙,如“不在内外中间诸处,非有青黄长短等相”即指心的“无可对待”性;“此心既无方隅相貌过现未来”与“此心前际无始,后际无终,生而无生,死而不死”“此心包容一切家国天下,无所不在,无有分剂方隅”表达的涵义相一致。根据“心”的不同表现特征,分别将此称为“如来”“至真”“正觉”“佛”,亦即前文所说的“本觉之体”。总之,智旭的用意是以佛教“心性本体”会通儒佛。

智旭还以佛教心性学说解释儒家“十六字心传”,以此会通儒佛。他说:

“有心而后有天地万物,圣贤传授,不过以心印心,故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心岂有二哉?迷其本一,故人心惟危,如水成冰也。悟其无二,故道心惟微,如冰还成水也。返迷归悟,故名惟精,如汤消冰也。迷悟性空,故名惟一,如冰水同一湿性也。炽然迷悟,体元不属迷悟两端,故名厥中,即惟一之体也。从迷得悟,一悟永不复迷,故名允执,即惟精之功也。尧以此心学立其极,了知心外别无天地万物,所以天与之,人归之,草木瑞应之,梧桐纪闰,蓂荚纪月,岂离心性外别有感应乎哉!唐虞三代虽往,而吾人心性元未尝往。春秋之时有孔颜,六朝之末有王通,宋有陆象山,明有王文成,后之学者,苟契于心性之源,谓尧舜孔颜至今未亡可也。然尧舜孔颜不过达心外无法,故物格而良知自致,知至而意诚心正,修齐治平,不劳功力,何尝以八条目,三纲领,乱此一以贯之之传也。周濂溪发悟于东林总,欲剃落,总公嘱以扶植儒学,遂为宋儒鼻祖。吾于天纪,有厚望焉。”[7]360-362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人心危险难测,道心幽微难明,只有专一其心,真诚地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此“心传”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孔颜、濂溪、象山、阳明等儒者传承其中精髓,以此治理国家、教化人民。

智旭以佛教心性学说解释儒家“十六字心传”,以此会通儒佛。心,为天地万物之本,人心佛心不二,人心不异佛心,如果认识不到这“本一”之心,则为“人心惟危”,如水成冰。“道心惟微”是认识到人心佛心不二,如冰还成水。“惟精”是返迷归悟,如汤消化成冰。“惟一”是迷悟性空,如冰水同为湿性。“厥中”是醒悟到心性本体不属于迷悟两端,即惟一之本体。“允执”是从迷到悟,一悟永不再迷,这是“惟精”之功效。智旭在解释“十六字心传”过程中,所谓“心”包括两层含义:(1)“有心而后有天地万物”,“尧以此心学立其极”,“契于心性之源”等,“心”所蕴含的是“如来藏”“真如”本体之意;(2)“心外别无天地万物”,“心外无法”,“心”是作为一切精神现象的总称,泛指一切精神现象。

然而,作为宇宙万有之本体的一心,有觉与不觉之分,故析为二门。智旭说:“众生心性,一而已矣,只此一心,法尔具真如、生灭二门。”[7]P616大乘起信论所说一心二门之说,即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心真如门认为一心之本体为超越迷悟等之理体,即为不变真如;心生灭门则认为,真如依无明而产生各种差别现象。二者非一非异,实质上就是一个本体之心。

本体之心在此变化过程中体现的是一种体用关系。智旭说:

“心之本觉曰佛,心之始觉曰念。顾本觉之在人心也,似异而恒同;乃始觉之随人用也,虽同而恒异。是故背尘合觉,便名始觉;背觉合尘,便号无明。”[7]977

“本觉”,一切众生本来就有的;“始觉”,指本觉被无明蒙蔽之后,重新开始消除无明,熄灭妄心,恢复其固有的本觉。本觉是体,始觉是用。又曰:

“儒亦云‘明明德’,而未知明德,即现前一念本觉之体,明明德即现前一念始觉之智,依于本觉而有始觉,以此始觉契乎本觉,始本不二名究竟觉,故此心性即佛也。”[7]406

智旭以佛之“本觉”会通儒之“明德”,以“始觉”解“明明德”。从心性之本质上看,一实之理,如如平等,没有彼此之别,谓之不二,悟入这种一实平等之理,叫做“不二法门”。因此,心性即佛性,心即佛。另外,智旭解释《论语》“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说:

“无怒无过,本觉之体;不迁不贰,始觉之功。此方是真正好学。”[5]266

智旭认为,孔子是从心性入门,致力于修身,有错必改。“无怒无过”是“本觉”之体的特性,“不迁不贰”是“始觉”之智的功效。

二、心即理

智旭认为,心与理其实是一回事。“心即理,理即心,心外无理,理外无心。”[8]2281在《周易禅解》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他说:“上云生生之谓易,指本性易理言也,依易理作易书,故易书则同理性之广大矣。言远不御,虽六合之外,可以一理而通知也。迩静而正,曾不离我现前一念心性也。”[5]851智旭认为,心性是最根本性的存在,心性即理,理即易。

心或理的特点是“至虚”。“心之与理,但有名字,名字性空,俱不可说,将何物等何物,而云无等等耶?”[8]2282“众生终日起诸妄想,而妄想无性,是能觉所觉,理即是空。”[3]2177心与理虽空,但其中却包含着实理。故曰:“试观飓风将作,豚鱼跃波,鱼何心于感风,风何心于应鱼,盖其机则至虚,其理则至实矣。吾人现在一念心性亦复如是,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未来,觅之了不可得,可谓至虚。”[5]809-810智旭描述心性本体的特性,从空灵变化的角度看,心性“至虚”,神秘莫测,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未来,觅之了不可得;但是,从本体的角度看,其中包含实理。智旭指出,理即佛法僧三宝。“但有其理,是为理即佛,亦名理即法,亦名理即僧。”[8]404“此三佛宝,即是一切众生现前介尔心性本具之体相用,但迷情日用不知,名理即佛。”[4]1190同时,理又包括一切善恶凡圣迷悟之境界,“终日在理,不得理用,皆名为理即佛,亦名理即十界,亦名理即善恶也。”[3]119而且,儒与佛、世间与出世间、真与俗等,在“理”的层面上都是相通的。故曰:

“大道之在人心,古今唯此一理,非佛祖圣贤所得私也。统乎至异,汇乎至同,非儒释老所能局也。克实论之,道非世间、非出世间,而以道入真,则名出世;以道入俗,则名世间。真与俗皆迹也,迹不离道,而执迹以言道则道隐。故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呜呼!今之求道于迹者,乌能下学而上达,直明心性,迥超异同窠臼也。”[7]834-835

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智旭解释《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说:

“妻子兄弟父母,皆迩也。鬼神,即远也。以此合妻子,和兄弟,顺父母,即以此格鬼神,可谓远自迩,高自卑也。人以诚格鬼神,鬼神亦以诚而使人事之如在。非诚不足以为感,非诚不足以为应。非离感而有应,非离应而有感。开而会之,即所谓诸佛心内众生,时时成道;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也。诚字,双就感应上论。一诚无二诚,即是真如之性。”[5]199

诸佛心内众生,时时可成道;众生心内诸佛,念念可证真如。且“真如之性”与“诚”是想通的。又说:

“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是诸佛心内众生,诸佛是众生心内诸佛。托彼果上依正,显我自心理智。如《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7]1169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心包涵众生,众生心包涵佛。简言之,心是佛,心、佛、众生,三者无差别。既然心即佛,则心与佛之间可以互相证明对方的存在,即佛可证心,心可证佛。“此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谓之以佛证心可也;谓之以心证佛可也;谓之以佛证佛以心证心亦可也。”[7]P351另外,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心即自心,佛语佛行即自语自行。因此,一切修行,只需在心性上下功夫即可。故曰:

“夫佛心己心,岂有二哉。观现前一念心,了不可得,不复误认缘影为心,方知一切诸法,无非既心自性。既知一切法皆即自心,则佛心亦即自心。既知佛心即是自心,则佛语佛行,何独非自语自行乎。不于心外别觅禅教律,又岂于禅教律外别觅自心。如此则终日参禅看教学律,皆与大事大心正法眼藏,相应于一念间矣,岂以枯禅默照为观心哉。”[7]288

智旭认为,如果真正知道即心即佛,自然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便知道即心即佛。因此,要想真正悟到即心即佛的道理,必须持戒念佛。他说:

“佛以杀生为首戒,儒以好生为大德。成汤解网,子产畜鱼,凡全吾恻隐而已。充恻隐之心,仁不可胜用,引伸触类,便是大慈大悲。人心佛心,有二心哉?人心不异佛心,则娑婆不异极乐,谁谓劫浊不可转也?欲即人心证佛心,转劫浊成净土,术莫妙于放生。”[7]981

佛之戒杀同于儒之好生,根源在于人心不异佛心;如果能做到戒杀放生,则人心可以证佛心,人间可以转净土。又说:

“夫物虽微,谁不爱命?只此爱命之心,便是真常佛性。此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本自离过绝非,不可思议。迷此心性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是故于中分人分物,起爱起憎,惑业苦轮,循环不息。

若能直下谛观现前一念心性,似局四大缘影中,实非四大缘影所能区局。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便知心佛众生,的的三无差别。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恒转《妙法华经》,百千万亿部也。我释迦如来之道,未坠于地,良由含灵抱识,无不各具全体大用。”[7]952-953

人心即佛心,即恒常不变的佛性,此心具有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本自离过绝非、不可思议等特性,神秘莫测。如果在此心上过于分别,则会生起妄心,坠入苦海。故只需观照现前一念心性,认识佛即众生,众生即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则会行善积德,戒杀放生。

四、“尽心”说

智旭在《圣学说》中提出“尽心”,曰:

“佛祖圣贤之学无他,求尽其心而已。尽其心者,不于心外别立一法,不于心内欠缺一法,是故为子、臣、弟、友,止孝、忠、顺、信,充恻隐、辞让、羞恶、是非之心,而仁、义、礼、智不可胜用,造次、颠沛必于是,可以久处约、长处乐,皆由了达心外无法故也。六祖云:‘法法皆通,法法皆备,而无一法可得,名最上乘。’今人甫欲通备一切法,必舍自心而求诸外;甫说法皆无实,必固守痴顽,而不知藉境炼心,无怪乎不堕枝离之学,便落暗证之坑也!夫不知万法唯心,泛求诸事事物物,安得不罔?不知心具万法,独取一昭昭灵灵,安得不殆?嗟嗟!昭昭灵灵,尚不可取,况昏昏墨墨哉?”[7]653-654

在认识论上,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9]“尽”,扩充;“心”,思维器官。孟子提出“心之官则思”的命题,“心”有内在的认识作用。“知性”,指认识人的本性,即仁义礼智“四端”。孟子认为,人们扩充自己的“本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进而认识“天命”。智旭的“尽心”说虽然与孟子的提法相同,但与孟子作为思维器官的“心”不同。智旭认为,“心”无所不包,“为子、臣、弟、友,止孝、忠、顺、信,充恻隐、辞让、羞恶、是非之心,而仁、义、礼、智不可胜用”,故有“心外无法”“心具万法”之说。这与王阳明“心外无物”说极为相似,王阳明说:“夫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在性为善,因所指异其名,实在吾心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义,心外无善。”[10]可以印证,智旭少时潜心于儒学,特别是程朱理学,后来广读内典,才痴迷于佛教心性之学。

[1]刘立夫,魏建中,胡勇,译注.弘明集:全二册(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3][明]释蕅益.蕅益大师全集:第2册[M].福建莆田广化寺影印本.

[4][明]释蕅益.蕅益大师全集:第5册[M].福建莆田广化寺影印本.

[5][明]释蕅益.蕅益大师全集:第7册[M].福建莆田广化寺影印本.

[6][明]释蕅益.蕅益大师全集:第4册[M].福建莆田广化寺影印本.

[7][明]释蕅益.蕅益大师全集:第6册[M].福建莆田广化寺影印本.

[8][明]释蕅益.蕅益大师全集:第3册[M].福建莆田广化寺影印本.

[9][战国]孟子,等.四书五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四(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古版社,1992.

责任编校 刘正花

B21

A

2095-0683(2016)04-0028-05

2016-07-20

黄世福(1967-),男,安徽肥西县人,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哲学博士。

猜你喜欢

佛心心性众生
写在六合金光寺
心性与现实
SUMMARIES OF ARTICLES
“梵音永传·佛心常住”
牟宗三“道德创造心性论”探微
油服回暖下的众生象
慈怀众生
佛心艺境——平山郁夫的艺术
黄梅落尽,佛心始开
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