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的特点及其翻译

2016-03-15易衡

关键词:语素缩略语语义

易衡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的特点及其翻译

易衡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在结构、语义和语用上的特点及其引发的翻译障碍。结构上,数字缩略语中数词能够突破语素组合规范而与各种语素相结合;语义上,缩略语中数词后的各种成分不是被使用而是被提及;语用上,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反映了中国的社会文化,其理解应建立在对中国社会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这些特点引发的翻译障碍可用直译、直译加注释和意译来克服。

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特点;翻译障碍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汉语外宣中出现了大量的数字缩略语。数字缩略语言简意赅,不仅能提高信息交流的速度和语言的表达效果,从而达到外宣的目的,而且还丰富了汉语语言的表现形式,为汉语缩略语的研究提供材料,具有语言学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其特点和翻译进行研究。

符号学是有关符号、所指以及人之间关系的学科(Lyons,1977)。在此基础上,美国行为语义学家莫里斯指出符号处于三重关系的观点,即“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符号与所指的关系以及符号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姜望琪,2000),这三种关系定义了符号三方面的意义——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意义。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也处于三重关系之中,即其组成成分(词素)之间的结构组合关系、其与所指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与使用者和理解者之间的语用关系。因此,本文从结构、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分析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其翻译造成的障碍,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用直译(加注释)和意译的方法来克服这些障碍,以求达到相对最理想的译文和外宣的目的。

二、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的三重特征

(一)结构特征

数字缩略语是用数字概括一串并列的语词(词、短语、句子等)的项数,再将每一个语词中的共同语素提取出来组成“数词+共同语素”格式的一种语言形式,被概括的一串语词的各项往往结构相同相似,意义相关相近,项的数量在两个以上。根据此定义,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的一般结构形式为“数(量)词素+共同语素”。如: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三大作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亚洲四小龙;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五讲四美三热爱。

汉语外宣数字式缩略语的共同语素(形容词、动词、副词、名词、介词、连词性等词素)受数词修饰,整个缩略语内部是偏正关系。然而,众所周知,不同语素的组合,彼此之间意义上要有关联,同时要能反映正确的句法关系。一般来讲,如果意义上可以搭配,就数(量)词而言,能受其修饰的成分只有名词和动词性语素。但汉语外宣中数字式缩略语的中心成分却不受这一规则束缚,除了名词和动词性词素外,其它性质的语素(如“四美”中的形容词性词素“美”和“两个凡是”中的连词性词素“凡是”)均可受数(量)词修饰。所以,汉语外宣数字式缩略语突破了汉语语素的组合规范。

(二)语义特征

数字缩略语中的数词之所以能突破语素的组合规范是因为,在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中,受数(量)词修饰的各种语素失去了原来的指称、概念和语法意义,而带上了反身指代的意义,它们不像其它词语那样被使用,而是被提及。①这些成分不再表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所指示和描述的事物、动作和性质,而指称和描述作为符号的语词(词、短语和句子等)自身;这些符号前数词的计数对象不是它们所指称的事物、动作和性质,而是这些符号本身。例如,“四美”的“美”不表示“丑”的反面意义,而只表示“美”这个汉语符号本身,“四”不表示“美”这一性质的数量,而表示“美”这一符号的数量。因此,对它们的理解和一般词不同。根据指称理论,词语指称事物,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虽不指称事物,但指称原有语词,也就是说,数字缩略语与原有语词之间存在指称与被指称、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人们理解缩略语时,先理解原有语词,再通过原有语词理解其指称的事物。因此,对汉语外宣缩略语意义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原有语词意义的理解之上。

(三)语用特征

语言符号除了“具有言内(形式)意义和指称意义外,还具有语用意义(即符号与解释者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陈宏薇,2005)。语用意义是“语言单位在具体语境中具有或获得的意义”(王冬竹,2003)。因此,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语用意义;在一个语言团体里被理解的语言单位不一定在另一个语言团体里被理解。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也是如此。例如,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人们对“龙”会有不同的思想感情,中国人认为其是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人的眼中它却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因此,与“龙”相关的表达(如“亚洲四小龙”)在中西语言文化不同语境下必定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语用)意义,中国人用它来表示港、台、韩、新的飞速发展,而西方人却不会有这样的理解。因此,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其理解应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

三、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的三重翻译障碍

翻译理论家奈达曾指出,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活动面对的是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就语言而言,最大的障碍莫过于独特的结构形式;就文化而言,莫过于独特的民族内涵”(包惠南,2001)。由于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的结构和语义特点属于语言范畴,而其语用特点又涉及文化,这些特点给其造成的翻译障碍可从结构、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分析。

(一)结构和语义障碍

“翻译即翻译意义”(陈宏薇,2005)意味着原文的形式意义有时是不可以忽略的,尤其是当该意义在原文中有重要作用时。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言简意赅,不仅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加快信息的交流,而且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外宣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在目标语中保留其简洁的形式。然而,正是由于它们简洁的形式、语素之间不规则的组合和反身指代的用法使其语义变得模糊不好理解,对目标语读者而言尤其难懂。因此,在翻译时保留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的简洁形式与明确指出其涵义之间会发生冲突,其形式上和语义上的特征给其翻译造成了障碍。

(二)语用障碍

由于语用意义是语言单位在言语交际中获得的,需要通过语境才能做出解释,而语境涉及文化和背景知识,因此当语言符号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时其语用意义可能消失或改变。就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而言,有些是通过比喻法缩略而成的,由于民族心理和世界观等的不同,中西方会用不同的喻体打比方,即使是同一喻体也会引起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像“亚洲四小龙”和“三座大山”等数字缩略语所含的喻体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语用意义,这必定给其目标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英语中再现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的语用意义自然成为其翻译的一大障碍。

四、克服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翻译障碍的方法

针对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在结构、语义和语用上的翻译障碍,本文提出了三种克服的翻译方法,即直译、直译加注释和意译。

(一)直译

直译就是指在不违背英语语言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的形式和指称意义,求得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三不’政策”可直译为“Three No’s policy”,这不仅保留了原文简洁的形式,而且更明确有力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从而达到了外宣的目的,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二)直译加注释

虽然直译有助于保留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简洁的形式,但不利于读者了解其具体的内容,因此,有时为了保持原文符号意义的完整,译者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如,“三条保障线”可译为“three guarantees”,namely,guarantee of basic subsistence allowance for laid-offs from state-owned enterprises, guarantee of unemployment insurance,and guarantee of minimum subsistence。近几年来,中国出现了不少像“三条保障线”这样措辞上相似的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容易造成混淆,而且外国读者对它们也不太熟悉,因此,在其直译的基础上加注释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形式特征,也能使读者理解其具体的意思,从而达到外宣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这些外宣数字缩略语渐渐被外国读者接受、变得熟悉时,译者就可以省去注释而直译之,从而做到译文的简洁。

(三)意译

意译法是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再现原文意义的翻译方法。当原词汇内容与译语表达形式有矛盾或译者在受到译语文化差异的局限时,应用意译,即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再现原词汇的蕴意,以求译文与原文内容的相符。例如,由于龙(dragon)在东西方人心中会产生正、负面截然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亚洲四小龙”应意译为fourlittletigersofAsia,而不应直译为fourlittledragonsofAsia,以免在外国读者心中留下消极的印象而破坏中国的形象,从而达到原语与目标语之间语用意义的统一和外宣的目的。

五、结语

根据美国行为语义学家莫里斯符号学的语言符号“三重关系”理论,本文分析了汉语外宣数字缩略语在结构、语义和语用上的特点及其引发的翻译障碍。结构上,数字缩略语中数词能够突破语素组合规范而与各种语素相结合;语义上,缩略语中数词后的各种成分不是被使用而是被提及;语用上,汉语对外宣传中的数字缩略语反映了中国的社会文化,其理解应建立在对中国社会文化理解的基础之上。这些特点引发的翻译障碍可用直译、直译加注释和意译来克服。

注释:

①关于“使用”和“提及”,请参见John Lyons著《Semantics》(Vol.1)中的有关论述。

[1]Lyons,J.Semantics(Vol.1)[M].Lond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16-348

[3]北京周报,2001—2004各期.

[4]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汉英时事政经用语选登[J].中国翻译,2005,(1):96.

[6]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6.

[7]王冬竹.意义与语用的再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0):50.

[8]殷志平.数字式缩略语的特点[J].汉语学习,2002,(4):26-30.

[9]余富林.英汉缩略语的比较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语素缩略语语义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常用缩略语汇总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言与语义
关于缩略语的要求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本刊常用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