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熹的齐家思想与当今家庭伦理构建刍议

2016-03-15邓颖

关键词:家庭和睦齐家朱熹

邓颖

(中共武夷山市委党校,福建南平354300)

朱熹的齐家思想与当今家庭伦理构建刍议

邓颖

(中共武夷山市委党校,福建南平354300)

朱熹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观点曾几一度成为儒家正统的“官方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他的齐家思想是在理学的基础上延生出来,并运用到家庭伦理建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即便是在当今社会同样不失重要借鉴意义。

齐家;家庭伦理;朱熹

朱熹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承接了二程的理学观点,更是将儒释道三家学说融会贯通,发挥和补充形成缜密的理学体系。他的理一分殊,存天理灭人欲,格物穷理等学说成为了理学正宗。朱熹建立起的庞大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内容上更加思辨,形势上更加精致,他所撰写的《四书集注》,后来成为了几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走上仕途的必读书目,可以说,朱熹的修身齐家治国学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受到了南宋、元明清封建统治者的宣扬,后人称之为“官方哲学”。他的“理”一元论,在加强封建专制统治阶级的中央集权和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上,起到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朱熹的理学思想是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战争割据年代形成的,他的主战爱国主义思想使他的人格魅力更加彰显,亦被当时的有志之士所拥护;在治国的同时,朱熹还非常重视齐家思想的修炼及道德修养和家庭和睦的,他的齐家思想也深受当朝和后世的推崇。这些我们可以从他的一些著作和言论中追本溯源,探寻一二,获得启示。礼法是规范人们言行举止的典范。人无礼法则不和;事无礼法则不成;国家无礼法则不宁;道德仁义,教训正俗,非礼法不备;纷争诉讼,非礼法难决。守理尊法是人际间和谐友善、家庭和睦的基础,但我们还是会有这样的疑问:传统的东西到如今社会还有没有生命力?答案是我们只能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点连朱熹本人也有所预示。礼法的形式虽有时代性,但现代社会有时候同样需要有古代的礼法来规范。

一、从朱熹的著作中深掘家庭伦理构建的启示

(一)注重家礼

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定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必修书目而闻名于世,但是代表朱熹齐家思想的《朱子家礼》也曾几一度成为了百姓日常居家礼仪的典范和规则,广为流传,朱熹对于家庭伦理构建也是极其重视和鞠躬尽瘁的。在封建时代,家庭观念是备受重视和尊崇的,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相提并论,“国”与“家”的地位是同样重要。而一个家庭和睦与否,家庭秩序是否正常有序,成为一个家庭必须考虑的问题,一个家庭中的“礼”即规则就显得格外有分量,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朱熹认为,人只有“动必以礼”,才能“不背于道”。

在《朱子家礼》中朱熹对每个地位和身份的人都规定了“礼”,给每个人都身份定位。可以说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做。“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①他认为不同的身份和处境有着不同的“礼”允以牵制,“忠慈孝友和”是“礼”在不同场合的表现,这和朱熹的“理”异曲同工。在家庭中,每个人都应该根据不同的礼节做好各自的角色。总而言之,要讲究孝亲、慈功、兄友、弟恭、夫和、妇柔、长惠、幼顺,即为人子女要孝顺老人,为人父母要恰当地疼爱子女;弟弟要尊重兄长,兄长要爱护弟弟,在一个家庭中丈夫要讲究和为贵,妻子要讲求温柔顺和,长辈要对晚辈有所恩惠,晚辈则要对长辈恭敬顺从,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家庭和睦友好。各人各司其所,各司其分,依“礼”为之。

(二)朱熹在《朱子家礼》中的四句名言

“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表达了他的修身齐家观,也给予我们不少的启示。在朱熹看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兴社会宁。以“四本”为基础,修身齐家循序渐进,方能“治国平天下”。

1.读书起家之本。这同朱熹的认识论是相统一的。在著名的鹅湖之辩中,朱熹认为成圣成贤的唯一路径是读书,也是兴家立业的根本。朱熹将读书与修身结合起来,读书的目的是兴家立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讲求“格物致知”、泛观博览,十分注重知识累积之功,主张多读书,多观察,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在朱熹看来,通过读书积累各方面的经验,是建立和谐健康家庭伦理最起码的方法,有了知识才能将一些“理”引进家庭构建中去,才能构建安定团结的家庭氛围,才能让家庭成员尊礼守礼通礼。

2.循理保家之本。朱熹认为循理治家是经营好家庭的关键方法。朱熹认为“徇理”即是顺从天理,他在《答傅诚子》中说道:“善者便是天理,恶者便是人欲”,这也是与孔子的“克己复礼”异曲同工,礼即天理,己即私欲。家庭各个成员按照家礼规范家庭秩序,约束自己的言行,规矩做事做人,并将家礼内化为自身修养,形成一种行为习惯。只有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循理而行,家庭秩序就能良好的维系,家庭的关系才能进展得健康有序。在朱熹看来,循理在家庭伦理的建构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3.和顺齐家之本。朱熹强调齐家之“理”还在于“和”,为人处世关键也在于“和”,做到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就是“理”,这是家庭和美,万事顺遂的集合点,整个家庭的和睦祥和,安定团结,都要靠“和”。如何做到“和”,即要求家庭的成员都必须态度随和,平心静气处理家庭中的每一件事情,不能存有急躁的心理。“和”要气和,“顺”是柔顺,家庭成员最需要的是相互体谅和相互支持。心和顺了,家就和顺了。时时柔顺身心,在自己和家人之间多一些和气,才能万事顺心。即便是遇到意见相左的时候,也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一颗接纳的心来对待和面对。倘若到最后意见还是到不到统一,也无需动怒而伤及家庭和顺和团结。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有极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重“齐家”,视“和顺”为齐家之本。

4.勤俭治家之本。勤俭是君子之德,勤俭必敬业节用,应不奢不吝。所谓勤俭,即勤劳与节俭。勤劳,是通过自己的有效努力获得幸福生活的最佳途径。勤为本,俭养德,同样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核心价值观。人们热爱劳动,通过勤勉努力,不怕吃苦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虽然来之不易,但是幸福永存。节俭,则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俭并不是不主张消费,而是杜绝大财小用,过俭约的生活,不铺张浪费,节约财用。古人崇尚勤劳致富、节俭立业的美德,而将巧取豪夺、贪贿劫盗视为不齿。勤俭也为家庭和睦团结奠定了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合理的理财观念和节制的生活习惯,凡事大手大脚,将会导致家庭的日常消费都无从保障,家庭的正常运行就不能继续。如若合理的物质生活都无从保障,何来家庭幸福可言,所以朱熹把“勤俭”看作管理家业的根本,可见“勤俭”对于治家的意义。

(三)朱熹的家庭诚信观点

朱熹在《论语集注﹒学而》中说道:“以实之谓信。……信者,言之有实也”,也就是要求人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说话,这样的诚信在家庭中同样重要。诚信可以说是家庭伦理中举足轻重的德目,可以说诚信是家庭道德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家庭诚信了,方能成就家庭伦理建构的最高境界。诚信不仅是社会伦理必须讲究的,印证在家庭伦理中更加重要,家庭成员都应该表里如一,毫无隐瞒,真心实意地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即便是对婴童也不应该有任何欺瞒之心,“与人交,止于信”。①在家庭中,主张子女对父母的“诚信”表现在孝顺老人上,平时要诚心对待长辈,凡事同他们商量,他们有困难了要全力帮助,生病了要真诚服侍,这成为家庭诚信和和谐的重要标准。如若一个人在家庭中都不能遵守诚信,凡事都存有隐瞒,不能坦诚相待,各个家庭成员之间都相互提防,互不信任,那么如何有家庭和睦之言。

二、朱熹的言行中探索家庭伦理构建的真谛

(一)朱熹认为经营家庭首推“敬”“爱”

“仁”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世界观,是为人起码的道德准则,要讲求以“仁”为核心进行人格修养,因此仁在为人处世各个环节都应该有所体现,在家庭和谐中更要以“仁”作为主导,“仁”表现在家庭层面,即是“敬”与“爱”。敬是朱熹的一种修身的功夫,是一种德性修养的方法。敬在家庭中表现为:家里的晚辈要对长辈尊敬爱戴,如果缺乏内在真诚的爱,则只是以一种伪敬,他认为“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②在家庭中虽然长幼有序,但更应该强调的是有“爱”的家庭,“敬由心生,礼之主体主于敬,无敬不生礼,心诚发于外则敬”。②“敬”与“和”也是同出一辙的,都是为了家庭的和睦。“敬则和,和则自然敬”,②两者合二为一。

(二)朱熹主张在家庭中要时刻“比自家心推将去”

他认为在家庭中要注重平等,一视同仁。同时要宽以待人,对人要有包容之心。对待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接物都必须将心比心,互相通情达理,这样才能平息嫉妒之心,伤害之心,使得家庭和谐有序,形成“其心舒,其志平,其气和,其事易,故能平易和理”。③同时朱熹非常重视家庭的责任感,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则才能正人之不正。他认为作为一家之主,更应该严于律己,做好带头表率的作用,以身作则,才能带好家风,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

朱熹是非常重视家庭和睦,家庭伦理的构建的,在他的心目中,国和家是不可分的。家庭伦理的构建对于治国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儒学思想的精髓。朱熹的和谐思想对于当今人们的修养有着很大的提示,作为行动指南,与社会理念相融洽,相合拍。家庭和睦,人际和谐是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礼记·大学》中说过:“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是每个人经营好家庭同样是治国基础。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人和享太平”,只有家庭和谐才能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国家的统一,才能真正能够铸建成为一个人和业兴国泰民安的社会,这是我们必须共同努力达到的目标。

注释:

①朱柏庐:《朱子家礼》。

②[宋]黎靖德:《朱子语类》,邱麓书社,卷二十三,卷十六,1997年版。

③张立文:《儒学精华》,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506,69页。

[1]张廷枋.世界遗产武夷山文化年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

[2]栾传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中华民族精神[J].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2005.9.

[3]朱杰人.朱子家礼的现代演绎——行动的儒学[J].社科网﹒社科论坛,2010.3.

猜你喜欢

家庭和睦齐家朱熹
01-02合刊
旅游会让家庭更和睦吗?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齐家文化玉器赏鉴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创新幼儿教育理念促进幼儿教育发展
“朱子深衣”与朱熹
妈妈家庭和睦的关键
家庭和睦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