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016-03-15李少伟
李少伟
(枣庄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李少伟
(枣庄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在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是一位具有冒险精神,百折不挠的英雄人物,同时鲁滨逊也是一位殖民者。我们在欣赏鲁滨逊成功的个人求生经历的故事中,也看到了鲁滨逊这一形象中所隐含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下,我们来分析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及男女两性的话语权,探讨作品中体现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对于我们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鲁滨逊;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保护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生存环境在改善的同时,也充满着危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对空气的污染,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等行为对环境带来了永久性的破坏,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严峻的生存危机促使人类开始反思,并关注生态危机。在文学领域中产生了探讨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论,生态主义即是这一理论之一,生态主义通过对大量的文学作品的分析,呼吁人类关注生态危机,重视人类对自然界的保护,希望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生态主义理论追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的根源,反思自西方古典文化以来的个人主义观念。生态主义认为个人主义观念过分强调了人的作用,夸大了人的理性和能力,个人主义观念容易导致人的自我膨胀,而正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导致人类盲目的征服和统治自然,从而导致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是在1947年由弗朗西瓦·埃奥伯尼提出,生态女性主义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男女两性的平等相处。希望消除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消除人类社会的贫富差距,致力于建立一个男女平等,没有贫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视角下,我们探讨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中的生态意义,反思作品中隐含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将有助于我们重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不同种族的平等相处及男女两性的平等相处带来积极的意义。
一、作品《鲁滨逊漂流记》的简介
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改编自英国同名短篇小说。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创作于1719年,作者丹尼尔·笛福。笛福出生于1660年,那个年代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在政治上资产阶级政权与封建势力反复交锋斗争,在经济上机器大生产逐步代替手工场工业,新兴的造船业、纺织业和采矿业发展迅速,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也极为残酷,文化上英国国教对新教教徒排斥和压制。笛福信奉新教,他主张发展民主和人民自由,支持资本主义发展,赞成英国海外殖民掠夺,支持买卖黑奴,笛福属于英国小资产阶级的一员。小说中鲁滨逊的原型是一名英国水手塞尔柯克,这名水手于1704年被船长遗弃于一个南美附近的岛上。塞尔柯克独自在这个岛上生活了4年,他最后被一名英国航海家搭救。在《鲁滨逊漂流记》中,男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遭遇风暴,同行的其他船员全部遇难,只有鲁滨逊一人生还,他漂流到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岛上生活了28年之久。期间他顽强求生,自力更生,与残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他自己种庄稼,狩猎野兽,采摘果实,驯养动物,还解救了当地的部分土著居民。在小说结尾,鲁滨逊以一个成功的殖民者和航海者的形象返回了英国,他的故事被大家传颂。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正是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支配下,鲁滨逊最终“人定胜天”,人类的能力被无限夸大,人类最终征服了自然界。鲁滨逊实际上是一个生态入侵,文化入侵的典型的殖民者,他在荒岛的生存经历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永久性的影响和破坏。
《鲁滨逊漂流记》总共分为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鲁滨逊不顾父母的劝阻,执意出海。他在19岁时离家出走,追随船队出海,他在海上遭遇风暴险些丧命。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它描述了鲁滨逊的第二次航海,鲁滨逊前往非洲海岸与当地的土著人进行贸易往来后在巴西经营种植园,在一次出海中,鲁滨逊乘坐的船只遭遇风暴,他流落到一个荒岛上,并独自在岛上生活了将近28年,最后鲁滨逊被过往船只搭救。第三部分写了鲁滨逊会英国之后的生活。在整部小说中,鲁滨逊被描写成一个坚忍不拔,具有顽强生存毅力和生存能力的殖民者,他几乎无所不能,战无不胜。他不怕死,满怀开拓精神和实干精神,冒死出海,孜孜不倦的劳作,跟天斗,跟地斗,恶劣的海洋条件和荒无人烟的海岛也不能磨灭他的斗志。小说赞扬了人类的无穷力量,人类的顽强斗志,最后“人定胜天”,征服自然。这一思想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冒险精神,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
二、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解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反对在极端个人主义基础之上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尊重自然,善待生命和其他物种。人类不应该歧视和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平等相处。而在18世纪,资本主义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势头,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人类物质财富的积累,人类的欲望空前膨胀,在欲望的推动下,人类肆无忌惮的开发大自然的财富。一方面这种开发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人类严重的破坏了大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远古社会以来的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逐渐消失,人类开始轻视自然,践踏自然。“人类中心主义”愈演愈烈,“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万物都应该为人类服务,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自然界是人类的附属。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类可以为所欲为的掠夺自然。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我们从鲁滨逊对自然界的态度和行为中,可以看出其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观。
在整部小说中,作者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设置为对立的。鲁滨逊一直都是与自然界对抗的,鲁滨逊眼中的自然界是可怕的、恶劣的,是与人类对立的,是需要征服和战胜的。小说最终也是以鲁滨逊最终成功的改造了荒岛作为结尾。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在利益的诱使下,鲁滨逊尝试着出海,在鲁滨逊眼中,大海始终是危险的,他数次航海,几乎每次都遭遇风暴,几乎每次都有船员丧命,在1651年鲁宾逊第一次航海时,就碰上了可怕的海难,“汹涌的波浪”,他所乘坐的货船被海浪打翻,险些丧命,鲁滨逊的最大使命是战胜风暴,战胜海洋。在鲁滨逊生活了28年之久的荒岛上,鲁滨逊对荒岛的态度也极具功利性,他与荒岛上其它物种的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鲁滨逊的双眼中只有其它物种的实用价值,岛上的一切都是为他服务的。鲁滨逊大量的捕杀海岛上的动物。为了散心,开枪打鸟,“想打多少就打多少”。岛上的山羊、海鳖都是他的食物。鲁滨逊因为海上的小猫越来越多,就大量的捕杀。烤羊肉和烤鳖肉是他每日的午餐,鳖蛋是晚饭。为了赶走经常偷吃他的庄稼的鸟儿,他的方法是在地里用铁链吊起死鸟示众。对于岛上的小动物,鲁滨逊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鲁滨逊无意中发现他随船带来的大麦和稻子能在荒岛上生根发芽,他就大量的播种,后来他让大量的人口移民到荒岛上,大搞农业生产,大面积的播种这些新的物种作物,这些新物种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对当地的自然界的生态入侵。
(二)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不仅追溯了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根源,还主张人与人平等相处,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种族压迫与歧视的世界。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衡。在作品中,鲁滨逊与殖民地的土著人的关系是一层主要的人际关系,鲁滨逊对待被殖民者的态度是自私、冷漠和极具功利性的。对殖民地的财富的掠夺是他唯一的目的,土著人和黑奴在鲁宾逊眼中是未经开化的野兽和只能用来奴役的劳动力。
笛福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大都辛勤劳作,永不放弃,孜孜不倦,其中最大限度的攫取个人财富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大都表现出来极端的“个人主义”。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这种特征尤为明显。他明显的反映出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产积极的最大限度的攫取个人财富的本质。鲁滨逊作为资产阶级的一员,他处于当时社会的中间阶层,本可以安于现状,过一种富足而稳定的生活。可是鲁滨逊却不安于守成,憧憬开辟新世界。作品实际上就是讲述了鲁滨逊的海外殖民掠夺的故事。在作品的开始部分,鲁滨逊带着英国机器工厂生产出来的不值钱的小玩意前往非洲进行贸易交换,用玻璃等廉价物品交换非洲珍贵的象牙、金沙、豆蔻等,有时还购买黑奴。鲁滨逊在巴西购买了大片的种植园。这是赤裸裸的殖民贸易。小说的主要部分是关于鲁滨逊如何把他生活了28年的荒岛最后也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当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上生活了数年之后,他无意中解救了一个当地的土著人,鲁滨逊马上自封为岛上的“总督”,并为这个土著人改名“星期五”,后来“星期五”就一直成为了他的奴隶。在鲁滨逊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中,他把小“佐立”当作奴隶卖了。后来鲁滨逊有救了几个土著人,他解救的他们的首要条件是要求土著人服从他的管制。对于那些不开化的野人,鲁滨逊深恶痛绝,他随意的枪杀野人,鲁滨逊缺乏对非我族人的生命的尊重。同时鲁滨逊在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中也在传播他的基督教信仰。他要求“佐立”信奉基督教,并以还他自由为交换条件。鲁滨逊要求“星期五”放弃原始宗教的信仰,改信基督教,逐渐实现了对“星期五”和其他土著人的精神殖民。在鲁滨逊的意识中,只有白人才是世界的中心,是最文明的种族,其他未开化的种族是类似于动物的野人。鲁滨逊在荒岛上种植来自欧洲的稻子、大麦和豆子等作物,教授土著人英语,把大量的英国人移民到荒岛上,最终实现了对荒岛的殖民统治。在作品中鲁滨逊的成功的海外冒险经历实际上就是促使他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殖民者的过程。
(三)男性对女性的歧视
生态女性主义主张消除性别歧视,倡导男女平等,并且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轻视在某种程度上源于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认为二者有一定的联系。男性轻视自然,自诩为自然的主宰。而女性与自然的关系更为亲密,女性更趋向于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只有一位男性主人公,女性的话语权基本上被完全剥夺。我们在小说中基本无法找到女性人物。作品中的鲁滨逊的母亲,作者只用寥寥数笔提起。在鲁滨逊的整个的冒险经历中是没有女人的,直到在作品的结尾,鲁滨逊被搭救回到英国后,他才结了婚,而且是“马马虎虎”的结了婚,但是紧接着这位妻子就在生了三个孩子后离世了。小说中提到最多次数的一位女人还是一个寡妇,她是鲁滨逊的恩人,她在鲁滨逊航海期间替他保管财物,这位寡妇的生活是“一生穷困”。甚至鲁滨逊的两个妹妹也生活凄惨,她们生活在乡下,一个结了婚,但是丈夫对她不好。一个也成了寡妇。与鲁滨逊的成功的航海经历相比,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全都是生活困顿,在笛福的笔下,女性是不值一提的,是没有话语权的。甚至鲁滨逊在荒岛上枪杀的大部分动物也是母的,有母羊、母猫等,因为她们更容易被捕杀。鲁滨逊回国后还给荒岛上的居民送来了几个妇女,目的是让这些妇女去荒岛上干活,去结婚。在鲁滨逊的眼中,女性仅仅是人口繁衍的工具。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在海外冒险的经历中,大量的开拓殖民地,在殖民地引进新的植物物种,残忍的对待动物,改变了殖民地的生态环境;同时鲁滨逊对殖民地的当地居民进行精神洗脑,改变当地人的精神信仰,对殖民地进行精神殖民;在作品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体现了作者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在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以新的视角探讨人类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它倡导尊重自然,消除性别歧视,呼吁世界和平。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鲁滨逊漂流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
[1]但华阳.好莱坞电影中的生态主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6).
[2]畅创泽.天人合一观与现代生态主义思潮[J].自然辨证法研究,1995,(4).
[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程秀波.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州学刊,2003,(4).
[5]肖宁.生态视角下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解读肖宁[J].语文建设,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