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2016-03-15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张 丽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4 )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张丽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710064 )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随之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系列的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分析这些新特点、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新媒体为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加强大学生“意见领袖”的培养工作等措施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带来很大影响,对其教育方式的影响更为显著。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复杂性、无边界性等突出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内容,利用新媒体的平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多在18—24岁之间,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成长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 21 世纪,他们是使用新媒体最广泛的群体。当代的大学生热衷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当前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一)追求个性时尚

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发展的各种新生事物,以新媒体为载体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大家,深受当代大学生的青睐。他们通过手机客户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任意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当代的大学生最不乐意和别人相同,他们要突出自己所谓的个性,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穿着打扮方面都追求个性、自由、时尚、前卫。甚至个别大学生忽视学校的校纪校规,认为父母不在身边,自己就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在新媒体信息的传播中,大学生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他们容易被网上信息所呈现的视觉所吸引。而这些网络信息,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对网络信息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很容易被错误信息所误导从而导致价值观混乱、理想信念迷失,甚至诱发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二)价值观多元化、自主化

大学时期是个体价值取向塑造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原有的单一价值观逐步被多元价值观所取代。在网络的虚拟性、时效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点的条件下,传统媒体中的权威意识被消解,打破了以往的话语垄断。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形成了较为独立的个性,并把这种独立的个性视为区别别人而存在的标志。目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主体上健康向上,能够自觉接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但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内容的多元化,从而导致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相互碰撞。

(三)自我意识强,抗挫折能力差

大学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又是客体。当代大学生多数为家里的独身子女,其自我意识和自我优越感较为强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肯定,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大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优越的条件使他们紧跟网络潮流的意识非常强。他们对传统“满堂灌式”的教育方式不很认可,更喜欢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或者教育内容,这对目前高校中一部分教师无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90后的大学生是运用互联网最广泛的群体,他们随时利用网络获取知识,思维活跃。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差,部分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选择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来逃避自己的困境,整日沉迷网络游戏以至于荒废学业。

二、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存在机遇的同时也必须看清楚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带来的挑战。

(一)教育者的主导话语权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增加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老师,教材为主导,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一种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占绝对优势,具有主导的话语权。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在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上学生以手机为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学生可以任意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学生自主或不自主的都会接触和了解到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在这种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完全有能力也更倾向通过自己的辨别来选择和接受信息,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学生由以前的问老师转变为搜百度。

(二)新媒体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新媒体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在拓展学习领域和渠道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发起了冲击。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席卷网络,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降低,需要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西方国家一直致力于借助新媒体这一载体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攻击,恶意歪曲事实,冲击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大学生是运用新媒体最广泛的群体,无时无刻都在接触网络的各种信息,容易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发达国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甚至有些大学生对于我们一直坚持的共产主义的理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开始产生质疑、诋毁。这些行为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确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科学信仰和中国梦伟大理想。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情感趋向冷漠

网络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不管你的年龄、身份、地位只要双方有共同语言,就可以成为朋友进行交往。大学生都是以虚拟的身份与对方进行互动与交流,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没有任何的约束感,在此前提下他们在传播信息时也就无所禁忌,不用考证信息来源及内容的真假。令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无法信任他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同时也使得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疏远,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在同一个宿舍里,一边在电脑上学习、娱乐,一边在网络上交流,乐此不彼,和舍友说不上两句话的现象经常发生,有些甚至发展到视而不见的地步,给学生的内心增加了不少压力。网络一方面让我们与世界对话以加强沟通,另一方面却让我们紧闭心扉,出现人际淡漠,形成沟通障碍。

三、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一)以新媒体为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

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来进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原来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滞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新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平台创新教育载体,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都离不开手机,且都喜欢使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网络的平等性使大学生相较于面对面的谈话更喜欢网络的交谈。老师与学生运用微信进行沟通缩短了双方的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动态,帮助大学生及时解决生活、学习上遇到难题和困惑;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观点和情感的平台。以手机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能够适应当代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的需求。

(二)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大学生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不能进行很好的把握筛选。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批判能力。媒介素养包括很多方面,首先,大学生需要提高对新媒体使用的自我教育意识。使用新媒体应该遵守现实中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大学生应该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知识,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有坚定立场形成自己的媒介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其次,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体素养水平,合理使用新媒体。大学生是日常接触新媒体时间最长、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专题培训、座谈交流、社会实践等教育方式,向大学生普及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引导他们掌握网络应用能力,培养他们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

大学生对于网络使用时间及其频率自己不能很好地控制,当代校园中随处可见“低头族”,学生对于手机已经产生一种依赖,甚至于有些学生离开手机会没有安全感。鉴于这样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使用手机媒体的时间,不沉醉于手机,不依赖于手机,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新媒体背景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辅导员队伍要专家化,职业化。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新媒体背景下辅导员和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频繁,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这就要求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辅导员要建立选拔考核机制,像录用教师一样,进行上岗前培训,合格后发给教师资格证书。把对辅导员的考核纳入教师系列。对辅导员每年要给出一个正确的考核结论,使其明白自己的工作成绩、缺点和今后努力方向。评定业务职称时,给出指标,优秀的辅导员可以提前破格晋升职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大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使辅导员队伍稳定提高,不断壮大。

高校辅导员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提高辅导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荆惠民主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11

[3]朱妍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3

[4]黄岩,陈伟宏.新媒体: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6).

[5]禹规娥.议程设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广西师大学学报,2011,(5)

[6]张雷.对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教版) 2013.

[7]李晓虹.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问题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

The Strategi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ZHANG Li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media ag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environment along with changes in thinking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lso presents many new features. New challenges have been brought by the series chang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new features and facing new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dia platform to innovate the carrier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media literacy and cultivation of "opinion leaders" among students and so on, thus to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ategies.

Key words:new medi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trategies

收稿日期:2016-03-23

作者简介:张丽(1990- ),女,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16)02-0004-03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沟通问题探析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