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2016-03-15林少红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400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国梦中华文化

林少红(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400)



中华文化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林少红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400)

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文化承担着新的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使命,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发掘。通过对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文化的领悟,诠释了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元的合和精神,以及核心支柱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作用。

关键词:中华文化精神;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中国梦

文化凝聚民族力量,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成为社会的精神动力,使得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对于深化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凝聚民族力量

作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具有的特质,反映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貌、品格。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发展的精神血脉,是培育民族品格的精神基因,是形成民族认同感和归宿生感的精神纽带,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一)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的基础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文化都是一定民族的文化。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文化,民族凝聚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该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民族的演进,构成民族的基本要素也在发生变化。正如当代著名民族学家杨建新先生所指出的:“随着民族的发展,尤其是在民族的趋同和融化阶段,其基础不再是地域和社会,而主要是文化。一定程度上说,在这个阶段,民族共同体是一种超地域范围、超社会单位的共同体,文化在维系民族发展中起主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就无复存在。民族的成员能否凝聚在一起的基础是文化认同,民族之所以能产生认同,就在于民族成员对特定民族文化所产生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文化认同促进民族认同,进而产生民族凝聚力。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和基础。

文化认同实质是一种“自我认同”。对文化自我的认同,促使产生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维系着民族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着民族自身的凝聚力。因此,新形势下,文化认同对提升民族凝聚力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介质的民族自我肯定、自我同一、自我激励和自我凝聚。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对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殷厚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可并予以内化,使中华民族整体更有包容性和亲和力。

(二)文化精神是民族凝聚的核心

文化精神是民族稳定的总体精神风貌。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地域和语言可能会有大幅度的变化,尽管人们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但历经历史文化积淀起来的民族精神、核心价值、文化传统深深熔铸在每一个民族成员的深层意识中,成为凝聚民族内在的精神力量,也就形成该民族的成员共同拥有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内化在一个民族主体中的,经由历史积聚而沿传着的稳定的总体精神风貌,彰显群体的个性和气质。

文化精神是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一种文化的灵魂或精髓。它既是指导推动着一个民族文化前进发展的文化基本观点,又是影响和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生活性格的基本文化要素和力量。张岱年先生认为,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乃是相对文化的具体表现如文物、制度、习惯等的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观点”。1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这种精神一旦形成后对民族具有超越时代的自我维系和统摄能力。因为,文化精神具有导向的功能。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的作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健康的理想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高尚的伦理观念等,成为维系国家统一和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思想基础。其次,具有激励功能。能够号召人们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孕育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文化心态。最后,具有凝聚功能。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凝聚力和推动力的集中体现,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能力,反应映着文化健康的发展方向。

(三)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是民族凝聚的力量源泉

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体系的内核和灵魂。是人们共同体心中共有的深层信念系统,是判断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文明与野蛮、合法与非法、道德与不道德等规范性体系,区分事物好与坏、对与错、符合与违背人的愿望、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是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一个民族的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来自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特别是长期沉淀下来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包含道德、科学、政治思想、法律、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或要素,文化价值观的渊源,最能体现民族的文化传统,影响和塑造民族的精神气质,成为文化的最基本的文化要素与力量。

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制约着文化发展的方向,成为推动民族进步的思想源泉。各民族在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以外,还有着本民族的自我认同的传统价值观念,即由于传统积淀所负载的本民族的执著与信念。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它是一个文化系统的基础,一种价值系统可成为构成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核心。共同体中所有的行为都是以这种文化思想价值观为评价标准和理想取向。这种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是被整个民族所认同的,渗透在每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之中,反映着文化健康的发展方向,理应成为民族统一体存在、发展、壮大的深层力量,成为推动民族进步的思想源泉。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制约着文化发展的方向,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从世界上看,任何一个多民族的主权国家都在不断增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的保护和传承,不断推动文化发展进程。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保障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有助力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二、中华文化精神具有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大作用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灿烂文化。曾经辉煌的埃及、巴比伦、印度的古文化,都在历史长河中黯然烟灭,而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文化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得到全社会广泛认同,具有历久弥坚的凝聚力,成为社会的精神动力,使得中华民族代代相传,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

(一)中华独特的历史沉淀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化

从地理环境看,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铸造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它三面环山抱海,形成了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使得中华文化没有像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没有像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没有像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耳中绝一样,而是保持了强健的生命力。即便有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份。如佛教进入中国后,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反而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遍及神州大地的中华文化之源随着各地区各民族的大融合,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中华民族作为自觉的民族实体是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2]这个多元统一靠的就是以人口占据绝对优势的大中原的宽容大度和随之带来的心理凝聚。几千年来,“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服海绵,不断吸引着周边的活水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文化向边缘扩散,边缘民族带着自己的文化向中原文明靠拢,形成了文化相通,心照不宣的一条条民族团结的纽带。独特的地理单元,在这种融合中,使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几千年的封建小农经济,铸就了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整个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导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经济轨道上运行的农业。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如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重实际而罢玄想的务实精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包含循环与恒久的变易观念等等。[3]这种务实的精神也成为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精神。逐渐形成了对用具追求“经久适用”,对统治方式希望稳定受常,对家族祈求延绵永远。

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4]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由家庭走向国家,以血缘纽带维系,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逐渐形成如清代吴趼人在其《痛史》第十回中申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特征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的“家国一体”的格局。在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社会,需要集权加以统合,以抗御外敌和自然灾害,另一方面,农业宗法社会的正常运行又要仰赖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为安居乐业,家国方得以保全。[5]因此,“民为邦本”“尊君”“重民”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自西周以后,从宗法中产生道德,道德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由于先秦就具有摆脱神学独断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的道德情感消溶在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中。

从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中国文化长期以儒家经学为主流,又与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与时迁移、应物变化,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形成了独自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

因此,中华独特的历史沉淀创造了独特的中华文化,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6]

(二)中华文化之元的“合和”精神是中华民族融凝的精神基础

“和实物生”[7]。认为宇宙事物都处于“和”的状态,是宇宙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事物内部各个部份、各个要素构成的多元统一的状态,是对宇宙万物本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根本认识。《吕氏春秋》指出:“天地和合,生之大径也”。将自然界理解为是一个和合的统一体。而“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周易·序卦》)与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都是从一个侧面确立了人与天之间的相互关系,抛弃世事,忘怀生命,从而达到与天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而《尚书》以《尧典》开篇,开始即讲尧的德行,而尧的德行之大者,在于能“协和万邦”。指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继而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进而使各方团结起来,这就是“协和万邦”,这里的“和”指各民族的融合与和谐。这些“和”的状态表现为一种秩序,在统一体中,是有秩序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每个事物、各个部分构成一定关系并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稳定的、和谐的秩序。我们民族的每一个人都怀抱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兼容并蓄,共存共处,相互调济。这种执着追求统一与和谐的精神存在,无疑是中华民族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保持持久团结、统一的重要原因。

和而不同。就是指宇宙万物是“和”,而不是“同”。指事物之间的搭配、融合、平衡达到最为圆满程度的状态。没有个性,没有各自的独特风采,没有不同的见解和创造,就不会有共性的内聚力。这种重“和”去“同”的思想,后来被孔子创造性地发展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包容、宽厚思想。“和”是不同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自己的个性、爱好、思想、情感,没有统一的一个模式。因此,应该审时度势,协调各方利益,求得和谐和共赢。在群体至上的价值观念下,每一个体在追求民族、国家最大利益中去实现自我,获得整个社会的和谐。《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由于不同,个体间以“和”相处而不搞对立,我因你而存在,你因我而自立,是出于社会、个人安定和谐的关注。

中华传统文化之元的合和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执著追求,突出表现了“和谐”的特质。正是这种特质,调节并规定着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矢志不渝地向美好的未来奋进,表现出极大的凝聚力和无往而不胜的力量,成为中华民族融凝的精神基础。

(三)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凝聚的内在精神动力

导向和聚集民族力量的功能。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支柱,民族精神通过理论沉淀、思想构建,为民族凝聚力指示发展方向,能对民族成员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能唤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进而促进人们不计个人得失,义无反顾地献身于民族的进步事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渊源于并贯穿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最为典型地反应了自觉衔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赋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正因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每一步,必然要受到中华民族精神指导性的影响,正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所以,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用高昂的民族精神激励成员,形成凝聚力,以克服一个个困难,取得一次次胜利的。

展示和树立民族形象的功能。民族精神不仅支撑着各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而且作为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人曾经说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族精神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曾经精辟地指出:民族精神存,则国存;民族精神亡,则国亡。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一个是否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了生产力、综合国力等硬实力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软实力。众多国家都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放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如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美国精神”;俄罗斯把民族主义作为国家复兴计划的重要战略,普京在两次总统竞选中强调“俄罗斯精神”;法国人以法兰西精神为自豪。我们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无论在特殊紧急关头,还是在平凡岗位,都表现出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的大无畏精神,为群体、为国家、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使中华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长期发展中坚忍不拔、守成创新的结果。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贵和尚中、厚德载物、崇德重义、求是务实等价值取向为基本内容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和基本表现,是中华民族凝聚的内在动力[8]。

三、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对于民族的发展演进以及民族的自强、自立都产生重要影响。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对于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深化民族文化认同,加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明延续数千年而不衰,中华民族在磨难中日益强大,走向复兴,其重要的价值根源之一,便是对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觉认同。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我们应着力深化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意识。精神家园为我们提供了精神归属和终极关怀,它是民族旺盛生命力、富有创造力,超强向心力、亲和力的活头源水,是民族变革发展,科学创新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是全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是民族安身立命的支撑。无文化认同和尊崇,共有精神家园就无文化根基和文化底蕴。

传承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博大精深,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守成创新的结果。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走向繁荣的精神支柱和智慧源泉。这种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中华儿女通过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而创生出来的,是家国情怀民族意识熏染下中华文化多元互补、价值整合的成果,是中华一体格局下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成果。[9]中华民族同源同宗,同根同族,同种同文,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思想纽带,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力量,那么,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和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本要求,是提升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在国家层面,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毫无疑问,这些思想和理念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历史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才能形成凝聚力,才能成为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永恒精神力量。我们都应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在自我提高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与修养,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家信仰中,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根本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在全社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将其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有利于巩固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基础。践行核心价值观逐步实现由从众到自觉、自然的转变,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在德治的社会风气中,率先形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大众的自觉行动。

(三)凸显中华文化精神,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国梦融合了传统文化“和合”文化底蕴。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最为根本的价值理念,是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最基本的精神力量,涵盖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凝聚了国家、民族和个体的期待,容纳了多元思潮和多样价值诉求,统合了国家发展目标与世界和人类进步的趋势。中国梦本身就是一个和合的梦。第一,“家国一体”观念。既有国家之梦,也有个人之梦;既有长远之梦,也有近期之梦;既有宏大抱负之梦,也有温馨康乐之梦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国意识、民族情怀和和谐发展;第二,“天人合一”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宏伟构想,彰显了和合精神及对人与自然间更加理想、融洽关系的追求;第三,“和为贵”理念。中国始终走和平发展道路,不称霸。体现了超越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思维方式,超越大国崛起的路径,以贤能、礼让、和睦、秩序超越对抗与斗争,以“和合”精神共同应对挑战,共赢发展。中国梦体现出既有深厚历史积淀,又有迫切时代需求、更有未来发展理想的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精神是筑牢中国梦的思想根基。中国精神在中华文明史上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后信念愈坚斗志更强。中国精神的塑造、培育和弘扬离不开时代的要求,它是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在当代的集中体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能得到中国13亿人民发自内心的一致拥护,一方面,它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变成人民听得懂的语言、摸得着的未来凝聚人心;另一方面,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精神文化支撑。中国文化对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产生着重要积极影响,使实现中国梦拥有更深厚的人文基础和更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培育和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必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得到传承与发展,使促进中国梦实现的进程更富有时代气息和活力。

四、结语

伟大的梦想基于伟大的实践,辉煌的实践产生可贵的精神,可贵的精神继续推动伟大的实践。在追寻中华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越来越接近实现的时候,我们应当进一步光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理念,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自觉地将中华文化精神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发展战略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8.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

[3][4][5]贺志明.[EB/OL]httP://WWW.360doc.com/userhome/ 8382150.

[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Z].2014-09-24.

[7]钱逊.中华文化精神[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07)

[8][9]李宗桂.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C]//中华民族凝聚力与中国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肖承罡]

作者简介:林少红,女,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教学部副主任。

收稿日期:2015-11-07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49(2016)01-0010-06

猜你喜欢

中国梦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中华文化反思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