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后”新绘画艺术探析

2016-03-15

关键词:卡通绘画创作

于 超

(淮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70后”新绘画艺术探析

于超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绘画形态映射了变革中的多元化社会现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伤痕绘画、乡土绘画,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玩世现实主义、波普和艳俗绘画,均带有实验与过渡性质的色彩。到了90年代末,年轻的“70后”新绘画开始崭露头角,引起关注,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局面。“70后”绘画以“青春残酷绘画”肇始,开始登上中国绘画艺术的舞台,21世纪初又以卡通绘画的形式展现,新绘画艺术在表现形式、精神性、绘画性、绘画主题等方面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关键词:70后;新绘画艺术;多元化;青春主题

“70后”新绘画艺术潮流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初露锋芒,首先以无来由的“受伤”为主题的“青春残酷绘画”为代表开始迈入中国当代绘画界。“70后”指20世纪70年代前后出生的一代人,在他们的绘画语言中蕴含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受伤,这种绘画的精神性特点成为了“70后”画家在其作品中反映出来的一种共通精神内涵。“70后”新绘画艺术在画面形态中融入了当下社会的时代元素,构成了与前人不同的新的绘画形式,给观者以崭新的精神体验。这一代人的绘画风格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其作品在主题和精神性上仍有相近之处:“即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与回归叙事,越来越远离传统绘画的宏大叙事和英雄主义创作模式,越来越强调虚构与夸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注重微观叙事和个人体验。”[1]

一、绘画语言的多元化

“在这么一个变化多端,无奇不有的多元开放时代,艺术也同样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征。正如当代艺术作为一个外延更加广泛的名称,逐渐偷换替代了美术这一相对狭隘的概念一样,从词语对其思维、状态以及行为方式的概括意义而言,的的确确也提供了艺术家悠游自如、灵活多变的创造性自由。在这一较为宽松的名词乃至社会背景下,艺术家不仅在思维上获得了空前的解放,而其在手段上也获得了表达的自由……从而使艺术在形式上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2]当代绘画和这个时代一样,复杂而混乱,绘画的外在表征和内在精神都在发生异变。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语境下的商业化、信息化背景,转变了民众寓目图案、绘画的方法和目的,图案形像的视觉化快餐式的抒发,摈弃了传统图式的文化与哲学功能。“70后”新绘画汲取了现代文化范畴中的影视图像、摄影图片、装置艺术、信息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元素,突破了传统架上绘画艺术的范畴,其创作内容包括社会学、历史学、流行文化、信息网络、动漫卡通等多学科的元素。总的来说,影视图像资源、社会公共图像资源和卡通动漫资源,是“70后”新绘画进行创作的主要的创作元素来源。

“70后”新绘画艺术在创作元素的选择上趋于多元化,当代大众传媒生产的图案与形像,已经成为其取之不尽的创作来源。概括来说,包括对于时代流行元素、公共广告资源、卡通漫画图像的借鉴与发挥;对于影视形像的利用与转换;对于摄影照片资料的移植和再创作等方面。新绘画艺术具有多样化的形态风格,有抽象残缺、怪诞扭曲、涂鸦变形、卡通游戏、具象写实、古典唯美等多种风格的画面形态。评论家鲁虹对此有如下描述:年轻的“70后”画家们按照大众流行文化的结构和情趣,借鉴和转化为符合自身内心感受的画面形态,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画面往往出现与原资源完全不同的新的精神内涵。

二、创作主题和绘画语言的实践

20世纪90代末,一个以出生于70年代为主的青年画家群体登上艺术舞台,宣告了“70后”新绘画潮流的肇始,他们的绘画被称为“青春残酷绘画”,这批年轻的画家中的代表人物有:尹朝阳、赵能智、谢南星、李大方、忻海洲、何森等。”青春残酷绘画”主要抒发青春期的年轻人对于社会与自我、整体与微观、外在与内心的情感表达,其画面元素游离于外在表象,表现出客观现实的异化映射,呈现自我内心的分析景象和非现实的虚拟内心情境。

“70后”新绘画艺术的图像表现形式,多运用虚拟场景的寓言方式,展现内心情境的自我陈述。“寓”即寄居和寄托,“言”指讲故事,论道理。寓言就是指通过事物的表象之下所寄托的意味深长的思想观念来重新描述或解释一个事物。所谓寓言性的含义是指事物的表象所隐含的潜在的含义,外在浅层表象之下的真正内涵与其表面传达的意义并不一致,其内含的道理是需要深刻思考和领悟的。“70后”绘画在艺术语言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发散式的实验,对于绘画形式的研究和探索,尝试了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其中的“青春残酷绘画”采用传统写实的表现方式进行自我的寓言性表达,寓言性的场景画面传达出晦涩的潜在信息,使观者既无法读懂作品的讲述内容,亦不能领会其暗含的思想。作品的表象内容与其映射的潜在内涵严重背离与错位,其画面主要元素虽是写实的形态,却不是现实中的真实,而是画者自我内心的寓言性的虚拟形象。

“70后”新绘画艺术精神性着重于表达自身个体的矛盾冲突与伤感情绪,摒弃了主流绘画艺术的历史情怀、现代感和社会批判的精英思想性;其绘画表现内容既无视具体的时代背景的定位,缺乏客观现实的表现态度,亦拒绝作出对于传统社会道德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也没有对主流政治的明确表态。尹朝阳作为“70后”新绘画群体的领军人物,也是青春残酷绘画的代表,他的作品以70后一代人的青春情感为创作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较真实地刻画出这一代年轻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伤感情绪,较准确地描绘表达了70后一代人社会体验和自我形像。其绘画形像充满着激情和张力,散发伤感色彩,内心痛苦焦虑,行为怪诞悲壮,画面氛围极其苦闷压抑。尹朝阳的作品注重个体的感性抒发,通过一种虚拟性的画面场景,表达了“70后”所处的人性困境和自我矛盾性。

三、新视觉图像的吸收与绘画性试验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极大地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与观念意识。电脑、网络、数码相机、DV、智能手机等传播媒介在民众的普及,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采集、创造图像,并使之通过网络传播。图片表象传达的真实并不等同于客观现实的真实,海量的图像通过大众传媒传播到社会受众的过程中,其本身的信息与内涵亦会发生转换。上个世纪90年代的出现的“中国波普艺术”“艳俗艺术”以及现今的“70后”新绘画艺术都把现代传媒制造的图像当作了重要的创作源泉,中国的绘画艺术产生了一种新的创作模式和制图方法。“在语言实践上主要表现在新视觉图像的吸收和绘画性试验两个方面。对新视觉图像的吸收方面,主要表现在新城市和消费文化视觉、摄影和漫画三个图像来源的绘画性转化。新绘画全面转向新图像的吸收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绘画新潮的一个主要现象。‘70后’新绘画在图像的绘画性试验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这主要表现在图像叙事、图像拼贴、文字和图像、图像的多源并存、具象和抽象等领域。‘70后’绘画的这种绘画性试验在观念上都要比上一代绘画走得更远。”[3]许多年轻艺术家,有的对现成的公共图像进行挪用、并置、重组;有的将摄影、摄像图片放入电脑中加以技术化处理,作为创作蓝本在画面上进行再创造,赋予图像以新的意义。“70后”艺术家的创作已经打破了传统绘画技法的约束,他们对大众文化资源的汲取不再是简单的对自然和现实的再现性描绘的,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既继承了传统绘画方法的深度,也融入现代制图技艺的广度。“70后”一代艺术群体在当代媒体艺术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受到了新媒体艺术的影响,其艺术创作客体不再局限于生活中的现实性摹本。“不可否认的是新的媒体技术总是在激发艺术中的媒体实验,最新一轮的以数字网络为代表的媒体技术也影响到了绘画。”[4]“70后”艺术作品中的创作方式、表现角度、造型特点、绘画语言、组织结构都与传统绘画拉开一定的距离。从绘画艺术的组织结构来说,“70后”画家擅长虚拟的自由想象的创作方式,其作品蕴涵着梦幻般的、荒诞不羁的、游戏和流行性的艺术效果;就造型特点和与绘画语言来说,“70后”绘画艺术中汲取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元素,如表现主义艺术、学院派艺术、波普艺术、超现实艺术以及卡通游戏形像、广告摄影等。

1.对影像资源的借鉴

传统绘画的主要艺术素材大多是来源于对自然和现实生活的再现性描绘,照相机发明以来,画家们虽然在创作中经常使用照片图像等资源当作绘画素材,但是绘画的表现语言所追求的主要是画面的绘画性和手绘性艺术效果。德国的当代画家格哈德·里希特吸取照片元素进行创作,即所谓的“照片绘画”,其绘画并不拘泥于照片的原貌,而是把摄影照片转化为油画,画面模糊,充满神秘的虚拟性和绘画性。应该说,里希特的艺术对于“70后”新绘画影响巨大,国内较早地采用油画复制照片的方式进行创作的是画家张晓刚。他的作品主要是对老照片的挪用,在他的代表作《大家庭》中消解了传统的油画技法,画面象老照片一样冷漠,符号化的人物形象产生一股怀旧气息。而石冲、冷军的绘画主要是一种摄影仿真的视觉应用。“从早期的对象写生取材到后面的图片素材,绘画在时代的要求下也进行着更新,对照片的借鉴模仿到融合成为了绘画在图像时代里的新途径,这是一种吸纳与开拓,也是一种策略。”[5]

“70后”新绘画艺术家的作品更是对照片影像效果的直接模仿,他们的绘画中具有视觉真实感的形象,均来自于照片、影像资源等,其画面中挪用了大量的摄影照片、影视形像等元素。他们大量的借鉴影像资源进行探索性创作;通过绘画的表现方式,力图对虚拟化的照片和影像进行真实性的再现。“70后”新绘画艺术家所采用的图像资源是采用虚构的前期设计,通过相机和DV摆拍或抓拍,再用电脑软件加工处理而来的,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二次绘画创作。其共同特征为:“第一,都善于使用曝光失败或构图错误的图片进行再创作;第二,采用不同的方式挪用了摄影和影像的图像处理方法,如采用相机对焦不稳时的的虚晃效果,借用摄影照片的局部特写效果,使用黑白照片的单色效果;第三,都很强调在用绘画与影像的对话过程中创造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第四,都很注意发挥图像潜在的力量和不确定效果;第五,都很注重从个人体验的角度表现当下年轻人孤独、迷茫、恐惧、空虚无奈的生存状态与消费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第六,与传统画家不同,他们画中的人物并不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传神性的逼真再现,而是对生活中某一类人的‘模型’化生产。其本质是要突出中国当下社会中某一类人的精神状态和特质。”[1]

2.对动画卡通、网络与电脑游戏资源的借鉴

出生于60年代的画家刘野、季大纯、忻海州等人已经尝试着把卡通元素运用到绘画艺术的创作中,而出生于70年代中期以后的李继开、周文中、欧阳春、韦嘉、罗丹等人,在卡通绘画方面走的更远也更彻底。“70后”一代人是在卡通动画和电脑游戏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卡通元素已经深入脑髓,他们的卡通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他们对待生活、看待世界的自我表达。卡通绘画的主题选择依然是描写青春成长阶段的个体意识与精神虚无感,其绘画风格表现为网络游戏和卡通动画风格的绘画表达。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跨步发展,数字科学迅速进步,网络在民众中的普及,网络游戏、卡通动画的制作工艺也日趋精美而复杂,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各种简洁的大众化视觉形像,通过现代传播媒体的输出,转化为不同社会关系和经济背景所接受并认同的文化性符号,成为这一代年轻人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作为他们追求个性,宣泄思想,模仿并再创造的交流通道。电脑游戏和动漫卡通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70后”一代重要的文化资源。

“70后”卡通绘画借鉴和汲取了日本、美国以及中国的动漫卡通和网络游戏的形像元素,通过对卡通和游戏形像的再创造利用,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卡通动漫的造型特点,其表达主题依然是青春感伤,其绘画语言注重的仍然是绘画性。卡通绘画在风格技法上也是混杂多变的,既有写实主义的风格,也有表现主义的风格和现代商业广告的喷绘风格等。从中可以明显感到一些大众文化和时尚元素的影响。“70后”卡通一代并不关心社会批判,也无视知识分子的崇高,他们心理倾向于现代的物质迷恋,喜欢与机器技术接触而非与人打交道,他们沉迷于电子游戏中的虚拟世界。从其作品可看出,面对现实,他们选择的是躲进虚拟世界,他们常常用游戏的方式来看待生活、看待人生、看待艺术,把痛苦和绝望转换成一种“我游戏,我解脱”式的游戏虚拟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对每个人来数都充满了变化,对于成长于这个时代的“70后”一代年轻人来说更是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同时代的年轻人面对的成长背景和社会环境并不一样,所表现出来的困惑、迷茫、痛苦和幸福特征也会有所差异。“70后”一代人成长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少年时期接受了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青春时期面对的却是一个多元化的复杂社会背景。价值观的迷茫和对信仰的怀疑使他们不再相信过去的教条,对当代社会的既有规则、社会责任、意识形态和道德标准也持以冷漠和相对客观的态度。“70后”新绘画借用影像和流行文化中的视觉元素作为表现的主要内容,如卡通图像、摄影、摄像、广告图像等,创造出虚构、时尚的图像,并赋予这些图像以新的内涵。他们通过挪用日常生活中那些具有典型性的符号,来与现实环境相拼接,不断混淆着我们关于艺术、时尚以及生活之间的界限。由此,他们也创造了多元化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鲁虹.虚构的叙事[J].艺术生活,2007(2):14-16.

[2]杨卫.当代文化情境中的现代艺术[J].艺术批评,2003(10): 75-78.

[3]朱其.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后的一代[J].东方艺术,2007(3):9-17.

[4]王亚敏.“新绘画”的实验[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99.

[5]王一龙.中国当代绘画的图像化表现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8.

责任编校刘正花

作者简介:于超(1974-),男,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82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SK201636);淮北师范大学教研项目(jy13224)

收稿日期:2016-01-15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2-0106-04

猜你喜欢

卡通绘画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创作随笔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找不同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