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传说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2016-03-15甘露
甘 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博士生论坛
灵异传说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甘 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摘要: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都市叙事,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俗学家布鲁范德系统研究都市传说,才真正形成了传说学的一个新领域。灵异传说在我国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已有研究虽然对灵异传说的成因与类型作了讨论,但未就其核心的文化命题展开深入研究。论文通过系统考证其源流与形态,较为深入地剖析了灵异传说的文化内涵:生命的思考和民间智慧的实践,以及对现有简化都市生活的权力的一种抗争。
关键词:灵异传说;想象都市;民间智慧;文化解读
近半个世纪以来,灵异传说在世界上较为广泛地传播。作为人类都市生活的代表性口头作品,灵异传说是民间社会对全球化大都市生活及其理想的投射,也是其对未知世界的想象、认知与包容。巨大的都市公共空间、数以亿万计的人口、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等构成崭新的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社会保持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们严重水土不服,饱受着强烈的心理张力的挤压与考验。正是这种张力促使大量灵异传说的出现,也成为传说在当代演变中的关键因素。
一、当代灵异传说的起源
欧美学者在20世纪20年代即已关注都市叙事,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俗学家布鲁范德系统研究都市传说,才真正开启了传说学的一个新领域。都市传说是以现代社会为背景的故事(并非一定是大都市),它以个人的真实经历的形式被叙述,伴随着因传统传说产生的变异而体现出其作为传说的特征[1]。“并非一定是大都市”意味着都市传说的主题和流传状况未必一定与都市相关,都市传说这一定义主要是为了将其与工业化、现代化以前的传统乡村传说区分开。19世纪80年代,在当代传说这一术语被国际民俗学界广泛采用之前,都市传说这一术语更为流行,现在二者一般只会因研究侧重点的需要而作出特别区分。比如Bennett Gillian在对现代传说与都市传说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时才提出现代传说,意味着它区别于传统传说,而都市传说意味着不同于乡村传说。其实,学者们所谓现代传说与都市传说在传统乡村社会同样流行[2]。也就是说,传统农村守望相助的生活模式已不再是主流的生活模式,通常情况下都市传说与当代传说大体一致,区别于传统传说和乡村传说而出现。乡村传说基于善的、肯定的、稳定的积极叙事,区别于都市传说基于恐慌的、不稳定的对于异己的消极叙事,从而使都市传说研究成了人们关注现代都市民间文学的切入点[3]。这种巨大差异体现出人们在脱离传统乡村环境来到陌生都市环境下之后,面对贫富差距、人情冷暖、社会潮流等的复杂心态。
从国际当代都市传说研究领域来看,当代传说的类型及类型索引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该类研究是当代都市传说个案研究、表演研究、大众传播研究及学术史研究的工具及基础。对当下类型众多、不断涌现和广泛传播的都市传说而言,以超自然的、依据科学原理无法解释的灵异故事为主题的都市传说更为流行。美国最早发现且研究成果颇为丰富的都市传说“消失的搭车客”便是典型的灵异传说。从汤普森编纂的母题索引来看,这些灵异传说常涉及的母题与E类母题(即死亡母题,包括复活、鬼与亡魂、化身和灵魂)密切相关[4]。“在很多方面,我们的资料尚待完善,但如果粗略回顾美国都市传说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只有死亡、鬼魂、汽车之类的故事最为兴盛。”[5]而有关死亡、鬼魂和汽车的都市传说都是以灵异故事为主要情节的。布鲁范德的专著《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列举了7个传说类型,其中有三个主要类型中都含有灵异传说,如路边幽灵、消失的搭车客、男友之死、钩子、室友之死、幽灵卡车司机和幽灵客机、舞厅中的魔鬼等。
中国还没有系统、全面地研究都市传说的专著问世,但中国都市传说与灵异故事也有着亲密关系。就都市传说的来源而言,它们大多是普通民众根据真实事件或恐怖故事改编而成,而改编过程对灵异事件绘声绘色地描述具有典型的民间想象色彩,往往使人产生愤怒、悲伤、恐惧等负面情绪。都市传说满足了我们对未知的、奇异的恐怖事件的好奇心,弥补了官方新闻报道留下的空白,是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民间对大众传媒报道的质疑与想象的生动体现。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出行的幽灵、窗户外的人、尸体新娘、上海市延安路高架桥的“九龙柱”传说、天花板上的女人、浦东吸血鬼事件、好姐妹背靠背等都是由民间想象而产生的都市灵异传说。
正是因为都市传说以灵异故事为主体,所以,一谈到都市传说,就会给人以神秘、恐怖和鬼魅的第一印象。灵异是我们人类对未知现象的一种统称,某种现象的确发生了,但是以我们现有的科学知识并不能去解释。往往这种现象以神秘方式被感知,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它的神奇程度夸大使其更难以得到合理的答案。灵异是人们对无法解释的自然或心理现象的一种认识,相信有一种暂不可知的神秘因素影响着这个世界,与幽灵、异灵、鬼魂等相近。从布鲁范德等编著的《都市传说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Urban Legends)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都市灵异传说发生的地点最常见的有汽车、飞机、住宅、学校、景区、酒店、商场、地铁、医院、殡仪馆、娱乐场所和荒郊野外等[6]。这些传说发生的地点与中国灵异传说是一致的。与传统传说相比较而言,汽车、飞机、商场和地铁等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才逐渐产生的都市空间,而住宅、学校、医院等则是传统传说也经常出现的空间。就当代民间社会的想象而言,乡村传说的想象基因进入都市,构成传说的都市化;都市传说则由都市民众直接产生新的传说,构成都市的传说化,这正是当代民间社会想象都市的两种基本路径[7]。两条路径所显现的主题多与生命、死亡和灵异有关,从而构成最主要的都市传说类型:灵异传说。
二、当代灵异传说的基本类型
在国际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类型研究一直都是民间文学研究者研究的重点所在,因为对民间叙事文学的分类是进行周密的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已出版近百部有关各自民间故事、传说和歌谣的索引著作,中国已出版4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索引。金荣华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和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是基于AT分类法而完成的,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和祁连休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上、中、下卷)则是基于中国民间故事自身的特点而完成的。不论这两类索引是否参照了AT分类法,它们的旨归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中国的民间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2004年德国学者汉斯—约尔格·乌特(Hans-Jörg Uther)在赫尔辛基出版了三卷本《国际民间故事类型:分类与文献》(The Types of International Folktales:A Class if ication and Bibliography),该书被誉为国际民间故事分类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遗憾的是该书仍未能使用中国的材料。如果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编纂与翻译工作加紧向前推进,未来的国际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定会囊括中国的民间故事,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的里程碑”。
中国的传说研究常常以历史为标准,而美国立足于日常和大众通俗生活来展开传说研究,已形成从定义到分类及类型的基本体系。对各类民间文学作品的类型研究是制作类型索引的基础,因此研究中国当代灵异传说基本类型的宏观意义便显而易见了。值得一提的是,对传说的类型研究其实滞后于对故事类型的研究,而事实上传说也是高度类型化的民间叙事文学,是值得深入进行类型研究的。在这种多重背景下展开都市传说的类型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关于现代都市传说的研究最开始是由人类学家提供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开始关注“消失的搭车客”这一都市传说,他们首先提出的问题是“传说是否基于真实的生活事件”[8]。后来,民俗学家开始关注都市传说,他们试图在现代传说与古代传说间寻找某种类比关系从而寻找现代传说的历史起源[9]。随着研究的深入,民俗学家研究当代传说的角度日趋多样化,开始从类型学、文化学、传播学等侧面关注都市传说的类型、文化价值、传播路径和传播模式等,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相比较而言,中国都市传说的类型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本文从都市传说中占主导地位的灵异传说着手,从微观的母题入手,兼顾AT分类的科学方法与中国故事的特别之处。需要说明的是,一个“类型”概念试图描述甚至概括某类民间故事的所有可能性(异文),但这仍然只是一种命名的努力,是一种纯粹的描述而非严格的界定,因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内容上“类型”都无法在经验事实上穷尽所有的异文(可能性)。因而每个异文都是一种可能,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存在的理由[10]。
都市传说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网络,口耳相传已经成了辅助的方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灵异传说在网络上传播异常广泛,成了灵异传说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即以豆瓣、人人网、果壳网、百度贴吧、新浪微博和大众点评网等主流互动网络平台上普遍流传的灵异传说为研究对象,对这些灵异传说进行分类是为了科学、有效地对其本质、特点、结构、价值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谭达先将传说分为描述性传说和解释性传说,中国当代灵异传说基本上都是解释性传说,这也是中国传说区别于美国传说的地方。以灵异传说的内容和情节母题的不同笔者分出以下几个类型:
1.困扰人的现代交通
此类传说主要由消失的末班车、亡魂出没的地铁、被亡魂侵扰的出租车、受阻的工程和失事客机里的幽灵等具体的传说构成。现代交通系统的日渐发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汽车、飞机、地铁、电气化火车等交通工具大大地缩短了人们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但多少也给人们造成了一些困扰。以上几个灵异传说体现出了人们对现代交通安全性的些许质疑。
2.科技之谜
对科学技术之谜进行积极探索的热情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石,民间灵异故事的丰富想象激发了人们的这种创新动力,有关科技问题的灵异传说笔者目前搜集到以下几个主要类型:外星人可能真的存在、无法解释的灾难和人类的特异功能。
3.无法侦破的案件
民众对安全友好型社会的向往是亘古不变的,因此这类传说层出不穷。在侦查扑朔迷离的案件时,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承受着来自上级、社会和自身的压力,办案人员很有可能也是这类传说的传播者。笔者目前搜集到的文本有限,还没有发现其具体的类型。
4.购物的噩梦
婴灵侵扰的商场、有独特造型的商场是此类型的代表。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灵异传说里的这个传说类型与美国都市传说里购物的噩梦不同。美国都市传说中有关购物的噩梦流传广泛的是“红绒蛋糕”和“毯中蛇”,展现的是其在购物中被欺骗的愤怒及对异域的恐惧。而中国有关购物的噩梦的都市灵异传说主要是对购物环境的灵异想象,特别是那些出售奢侈品的商场,往往被灵异传说描绘成为不宜靠近的鬼地方。
5.恐怖传说
恐怖传说的流传是因为它的情节恐怖惊悚,引人入胜,具有一定的休闲功能,但它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空间和方式特别是对陌生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恐惧,部分恐怖的灵异传说具有训诫意义。
(1)僵尸或吸血鬼传说。僵尸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而吸血鬼被认为是有西方特色的,但在当代灵异传说中两者是同时出现的,可能是由于西方文化渗透的结果。
(2)遇鬼遭不幸。离奇的疯、病、死都能通过民间对生命奇异现象的感知经验及其认知系统来进行解释。不管这些事情是发生在王宫、贵族大院还是校园、普通民宅,不论是发生在阳光普照的公路上还是阴森可怕的墓穴、殡仪馆里,都能通过这种鬼载记忆的方式呈现出来,具有一定的训诫意义。
(3)可怕的游戏。这类以游戏的形式讲述的灵异传说具有极强的休闲功能,如空房间(四角游戏)、血腥玛丽、镜子巫婆、浮之术和糖果人等。有一类具有占卜算命的性质,如笔仙、碟仙、筷仙、镜仙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民间想象系统中的超自然事件通过这种可能存在的实实在在的沟通方式增强了这类事件的可信度,激发了人类对这类超自然事件进一步认知的渴望。
6.正在生成的传说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生活也因此日新月异,插上民间想象翅膀的都市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新的传说也将不断生成。如上海美兰湖青蛇勾魂、上海龙华寺之阴阳河、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这类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传说,尸体新娘这类与婚恋问题密切相关的传说。一些即将为成为类型的传说也日趋显现,这些具有类型性的灵异传说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人类对现实困惑、不满或焦虑的直观反映。
三、当代灵异传说的文化内涵
也许类型研究范式过于琐细,其研究结果也常常因材料不足(民间文学记录史往往不能完全展现民间文学本身的生命史)而显出明显的局限性,但无论怎样都给后继者打下了研究的基础。没有一个传说是凭空产生的,灵异传说的类型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其高度类型化的叙事模式暗含了稳定的、深层的意义。
灵异传说试图解释自然界中不寻常的、超自然的事件,人们对灵异的探索也是为了寻找一种新的理论替代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现象。虽然灵异传说往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其中对很多灵异因素如灵魂、鬼等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灵异传说的传讲满足了我们对可能发生的奇异的、恐怖的、有潜在危险的事件的好奇心,这体现出民俗的休闲功能。与此同时,民众按照人类固有的解释系统,阐释这些奇事怪谈或者继续探寻灵异事件发生的真相,体现出人类持续存在的对生命奇异现象的感知愿望。人们对这些现象有着持续的、永恒的解释欲求,因而产生了对未知世界坚定的求知与创新动力。也许我们并不需要仔细探究灵异传说的真实性,或许天界之外真的别有洞天,人类绝不可能样样皆知。孰是迷信,孰为理性,一时间也很难下定论。
从唯物主义科学观来看,亡魂之类的灵异事件确实是不科学的,但是谁又能断言它若干年后依然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呢?这种民俗所代表的真实意义,或许是对死亡、灾难和陌生环境的一种惶恐,于是民间想象出另一个可以和现世沟通的空间,人们因此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从而能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断地激活创新动力。民俗因此洞察了现代科学中有关交通、婚恋、家庭、治安、经济、科技、旅游和医疗卫生等与民间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及其问题,使人们意识到现代社会的不足之处,激发人类的创造活力。
现代都市对于人类而言,既是文明汇集的中心,也是多种新奇事物的体验区。城市生活人类并不陌生,但是由全球化与互联网所建构起来的文化形态,却令人目不暇给,难以适应。尤其在多重时间影响下形成的诸多奇特空间,如电梯、地铁、摩天楼、地下停车场等等,人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认识来自这些空间的复杂现象,进而造成了由这些空间所导致的事件无法被科学认知,只是在民间被快速传播与重构,并上升为一种民间力量,用以解构主流社会所框范的事件逻辑,以期望达成一种力量妥协。也可以说,这种妥协使得城市中心的社会权力与政治秩序被消解,从边缘的、传奇的想象中建构出另一个现代都市,它只与生命和日常生活有关,只与人的情感与兴趣有关,而与政治区域、意识形态控制没有关系。就此而论,当代灵异传说是民间社会的一次文化大探寻,既有审美诉求,也有政治眼光,以他们可控的方式来争取有限的权力,以新的无序化想象来描写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使主流话语中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模式化的都市形象重新焕发活力,有血有肉地多侧面揭示出都市的多样性本质。
注释:
[1]Brunvand,J.H.The Study of American Folklore(An Introduction),4 the d ition,W.W. Norton&Company,1998,p.205.
[2]Bennett Gillian,“What's Modern about the Modern Legend?”Fabula,N o2 6.1985,pp.219-229.
[3]刘文江:《作为实践性体裁的传说、都市传说与谣言研究》,《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4]Stith Thompson,Motif-Index of Folk-Literature:A Class if ication of Narrative Elements in Folktales,Ballads,Myths,Fables,Mediaeval Romances,Exempla,Fabliaux,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0;Stith Thomps on,The Folktale,Calif or 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5]Jan Harold Brunvand.The Vanishing Hitchhiker:American Urban Legends and Their Meanings,W.W.Norton&Company,Ltd.,1981,p.212.
[6]Jan Harold Brunvand.The Encyclopedia of Urban Legends.ABC-CLIO,In c.,2001.
[7]孙正国:《想象都市的路径:传说的都市化与都市的传说化》,华东师范大学:《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论文集》,第19~22页。
[8]Jan Harold Brunvand.The Truth Never Standsin the Way of a Good Story,Urbana and Chig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0,pp.1-11.
[9]Richard M.Dorson.American Folklor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9,p.252.
[10]户晓辉:《类型: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读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
【推荐人语】当代文化转型及其所展现的都市生活,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文化实践对象了。本文作者以都市灵异传说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传说的来源和类型,并对其文化内涵作出颇有创见的思考。这一研究,不仅拓展了民间文学研究的视野,而且也对当代文化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个案。(黄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