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补书机用于古籍修复的实践与探索
——以中山大学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为例
2016-03-15张珊珊蒋文仙
张珊珊 蒋文仙
(中山大学图书馆 广东 广州 510275)
纸浆补书机用于古籍修复的实践与探索
——以中山大学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为例
张珊珊蒋文仙
(中山大学图书馆广东 广州510275)
摘要:修复破损的古籍,除采用传统手工纸张补缺技术外,还可使用纸浆补书技术,依靠自然重力或负压以纸浆填充破洞。纸浆补书机是纸浆修补书叶的专用机械。利用纸浆补书机修复破损古籍,可以提高修复效率及质量。文章结合中山大学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纸浆补书机的使用情况,探讨纸浆补书机修复古籍缺损过程中的一些技术细节和问题解决方案。
关键词:古籍修复;纸浆补书机;技术改造
1引言
纸浆补书的概念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受造纸厂纸浆测试机的启发,1956年,斯帖·奥克莱(Esther Alkalay)在保加利亚国家图书馆试制成功首款纸浆补书机。在此基础上,她于1971年在以色列犹太国家图书馆生产出改进机型并售予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东北文献修复中心、法国国家档案馆、大英图书馆等机构,此机型即是目前各种商业化纸浆补书机的前身[1]。此后,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国家先后研制成功各种机型的纸浆补书机并推广使用。
国外纸浆补书机普遍造价较高,且有噪音大、耗水量大等缺点。为了研制符合我国国情和文献特点的纸浆补书机,1994年初,国家图书馆的杜伟生、张平老师从画草图开始,自己设计、焊接、组装,于1996年夏完成了样机的制作。后来,北京青云仪器厂对样机零件进行了一些改造,纸浆补书机工艺得以进一步完善[2]。1998年4月24日,文化部科技司在北京图书馆(即国家图书馆)主持召开“纸浆补书机鉴定会”,专家一致认为,纸浆补书机设计新颖、构造简洁,成功弥补了传统手工补书的不足,解决了古书修复材料匮乏的问题,且修复质量和工作效率优于手工操作方式,不但可满足图书馆古籍修复的需要,对相关行业的纸张修复也有使用价值,建议在国内推广使用[3]。“纸浆补书机的研制”因此获得1998年文化部科技进步奖四等奖[4]。2008年,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技术人员在原有机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和改进,不断提高机器的性能和质量,研制出Bsj-2006A型纸浆补书机。
Bsj-2006A型纸浆补书机整体采用优质不锈钢拉丝钢板,包括箱体、补书水池、压纸架、控制面板、排水管、电源开关、控制箱、贮水箱、负压泵、进水电磁阀、上水泵单向阀(两个)、安全阀等部件。该机的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PLC)和漏电保护器,面板经整体化设计和加工,包括“贮水”、“上水”、“补书”、“排水”、“停止”等操作键。纸浆补书机外型尺寸90×60×88厘米,补书面积可达56×46厘米。其工作原理是将需要修补的纸张平放在网状隔板上,加水浸泡后加入制好的呈悬浮状的纸浆水溶液,在“补书”撤水时利用自然重力及负压泵增加的负压抽吸功能,以溶液中的纸浆纤维堵住纸张的残缺部分,达到修复纸张的目的。负压泵的使用有助于提高水的排净率和纸浆成纸的牢固性。
目前,中山大学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共有两台Bsj-2006A型纸浆补书机,其中一台因下水管道限制,将原有的下排水方式改成了上排水,其他功能未作修改。这两台纸浆补书机在修复中心虫蛀古籍的修复工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修复速度快,蛀洞越多优势越明显。修复后的书籍既干净又平整,在节省锤平的时间和人工的同时,解决了虫蛀型破损古籍修复后补纸凸起的问题。而在具体的修复实践中,朝鲜本、民国学位论文这两类古籍的修复,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2纸浆补书机在古籍修复中的实践
2.1馆藏朝鲜本、民国学位论文馆藏现状
2.1.1朝鲜本
朝鲜本,又称高丽本,包括“古代朝鲜写刊的汉文本、谚文本与汉字谚解本”[5]。而作为古籍版本学中的常用术语,朝鲜本专指古代朝鲜用其传统的书籍制作方法刊印的汉文图书,以严格意义的汉籍为主,同时也包括由古代朝鲜本国作者用汉文撰写的准汉籍。
朝鲜本的开本、外封、装订、纸张都较有特色。其开本一般较大,纵横比例与常见的中国古籍相异。因书品宽大,朝鲜本给人字大悦目的感觉。书芯纸张选用高丽皮纸(名白硾纸,又名玉叶纸),以楮皮为主要制作原料。这种纸纸纹清晰,帘纹较粗,比中国传统手工纸厚,且韧性更强。朝鲜本的外封往往选用更厚实的、带有凹凸感纹饰的硬纸,形式与中国古籍的扣皮相似。一般五眼装订,订线较粗,单股,且往往染制成与封面相近的颜色。
据《中国所藏高丽古籍综录》记载,全国51个单位所藏有关高丽古籍共2 754种,其中,国家图书馆藏量最多,共394种。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朝鲜本共200种897册,其中刻本109种、抄本8种、活字本66种(铜活字本13种),另有铅印本11种、石印本3种、影印本3种。其中不乏刻书年代较早、具文献资料价值和版本特色的珍贵古籍。但由于南方地区温湿度较高,且中山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在抗战时期曾藏于地下室,并一度装箱移存香港九龙货仓、西环永源仓,保存条件恶劣,部分馆藏朝鲜本虫蛀严重,书籍四周、封面封底及其邻近书叶尤甚。这些蛀洞呈曲线形,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贯穿书叶,蛀洞密集的书叶已成筛网状。
2.1.2民国学位论文
中山大学图书馆现藏原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广东省法商学院、广东省立勷勤商学院、省立广东大学、私立广东国民大学、私立广州大学、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文化大学、中华文法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暨国文专科学校、国立复旦大学等学校大学毕业论文约7 500种,8 200册其中国立中山大学论文2 600余种,岭南大学论文796种。
这八千余册民国毕业论文,其中不乏当时社会面貌的记述,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而且,作为中山大学校史乃至岭南各高校民国时期校史资料整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民国学位论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的指导老师(或评阅人),包括岑麒麟、陈序经、董家遵、梁钊韬、容庚、王起、詹安泰、朱谦之等等,名师济济,极具收藏价值。
这批民国毕业论文装帧形式多样,岭南大学毕业论文以红布纸板精装,封面及书背印有烫金标题,其他各校毕业论文则以平装为主,有的用类似线装书的方式装订书芯,再以较厚的封面纸粘贴包裹脊背;有的在书页边缘打四孔,系上两段丝带,打结固定;有的用订书钉平订(打穿式缀订)。论文纸张以机器纸为主,但因各院校要求不同,纸张厚度不一,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学校统一发的稿纸,如“国立中山大学(原)稿纸”、“国立中山大学法律学系毕业论文稿纸”,有的则是学生自行采购的稿纸,如“汇通两用稿笺”、“东方稿纸”等。因此,纸上的栏线或方格颜色也不尽相同,红、黑、青(蓝)皆有。论文一般以黑色钢笔抄写,但封面标题、评分、评阅人签名等亦有用毛笔书写。馆藏民国毕业论文的虫蛀现象较严重,且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拆装扫描,因此也面临如何修复的问题。
2.2纸浆补书机在古籍修复中的应用
使用纸浆补书机修复虫蛀朝鲜本、虫蛀民国毕业论文,有明显的优势。
2.2.1解决了配纸的问题
朝鲜本采用的高丽皮纸、民国毕业论文中形式各样的机器稿纸,都比较特殊,一般古籍修复机构所存纸料类型有限,要找到合适的补纸并非易事。以中山大学图书馆为例,馆藏传统手工皮纸近40种,纸张厚度0.025-0.17mm不等。其中楮皮纸三种,厚度在0.025-0.05mm之间,与高丽皮纸的厚度相差甚远。与高丽皮纸厚度相仿的,主要是厚的构皮纸,但其纸色黄灰、纸面粗糙,与高丽皮纸洁白缜实的特征不相符。桑皮纸的颜色、质感较接近高丽皮纸,但一般厚度只有0.06-0.10mm。因此,在实际修复中,我们以纯白桑皮纸、不同深浅的黄色混料皮纸作为虫蛀朝鲜本修复的纸浆源,通过不同比例的勾兑,制出与书叶颜色相近的纸浆,并通过控制纸浆的具体投放量,达到纸张厚度的要求。而在修复民国毕业论文时,亦以皮纸纸浆为主要原料(约占70%),并根据具体纸张的色泽、厚度情况,加上不同比例的漂白/本白/淡黄竹纸。
2.2.2解决了补纸搭口凸起的问题
朝鲜本纸张较厚,即使有合适的高丽皮纸作为补纸修复虫蛀破损,因补纸亦较厚,搭口叠加后产生的厚度难以锤平,书籍的平整度受到影响,修复效果不佳。使用纸浆补书机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2.2.3大大提高了修复的速度
虫蛀朝鲜本、虫蛀民国毕业论文的蛀洞多呈曲线形,要撕出蜿蜒曲折的搭口,既耗力又费时,手工修补速度慢。且论文的页数较一般古籍的多,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论文的修复任务,配合论文数字化进度,以纸浆补书机提高修复效率效果显著。
3修复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1纸浆投放量的控制及纸浆变色问题
纸浆投放的精准程度,直接影响修复的效果。纸浆太多,破损位置的纤维堆积过厚,不仅使纤维凸起,还会影响纤维与书叶结合的牢固度;纸浆太少,破损位置的纤维凹陷,也会影响书籍的平整度。国外在使用纸浆补书机时,有配套的电脑计算程序,根据破损面积精确纸浆用量;也有的依靠人工操作,根据书叶颜色选取合适的干纸浆,并通过比对该纸浆的用量表,得出纸浆使用的克数。而我们使用的“纸浆”,是通过家用料理机绞碎纸张而形成的纤维悬浮液,纤维含量不一,投放比例全凭经验。
判断纸浆投放量是否准确,可在纸浆补书机完成“补书”程序后,将四边密封条掀起,侧身观察叶面边缘缺损处堆积的纤维是否与原书叶等高,或观察书叶中心蛀洞堆积的纤维是否凸起或凹陷。如果纸浆投放少了,可再执行一次“上水”程序,适当添补纸浆后再“补书”。因此,首张书叶的纸浆投放宜少不宜多,方可循序渐进地掌握纸浆用量与书叶纸张厚度、纸张破损程度的关系。
自制“纸浆”还会遇到纸浆变色的问题。制浆的纸张在抄制时添加了纸药(悬浮剂),勾兑用的自来水也往往含有氯气,存放一段时间后,纸浆颜色会发生变化,带颜色的纸浆表现得尤其明显。因此,纸浆最好随打随用,尽量避免使用隔夜纸浆。如果待修书叶的颜色比较特别,需要使用染色后的纸张制作纸浆,为保证书叶颜色一致,可将打好的纸浆晾干,冷藏储存,修补时再取适量兑水使用。
为更好地控制纸浆投放量和解决纸浆变色问题,应尽可能购置不同颜色、不同原料的干纸浆代替自制纸浆。但目前市面所售纸浆全部为木浆,并没有针对古籍修复而生产的纸浆,制浆原料无安全保障。某些传统手工纸生产商虽也制备了一些干纸浆,但一般不对外销售,种类、颜色的选择余地也不大。这是纸浆补书机普及使用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2栏线、墨色洇染的问题
在纸浆补书机的操作过程中,纸张将完全浸泡在水中,因此,纸浆补书机并不适宜修复栏线、墨色会遇水洇染的古籍。民国学位论文所使用的稿纸质量不一,部分方格存在洇染问题。部分学生使用的钢笔墨水,也会轻微跑色。既想通过纸浆补书机提高修复效率,又要解决洇染,就要尽可能减少纸张与水接触的时间。
纸浆补书机为减少“上水”产生的气泡和冲力,设置了两条上水管,分步贮水:先从托纸架上部出水,待托纸架下箱体贮水完毕后,另一个上水泵开始工作,托纸架下部上水,直到补书水池被贮满。如果一开始即在补书过滤网(布)上铺好待补书叶,托纸架下箱体贮水过程中纸张就会润湿,增大洇染的风险。而补书水池的注水时间越长,纸张在水里浸泡的时间也会越长。因此,可以先按“上水”键,待水即将漫过托纸架时,按“停止”键,铺好待补书叶,再按“上水”键,以减少前半段遇水的时间。同时,在补书水池贮水到一定深度,即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池水时,按下“停止”键,并启动“补书”程序,以减少纸张在水里浸泡的时间。水池水量减少,“补书”撤水时的自然重力会相应减少,但经观察,对实际修复效果影响不大。
3.3纸浆纤维移位问题
纸浆补书机利用撤水时的自然重力及负压,用纸浆纤维填补破洞。但撤水后的纤维与原书叶的结合并不紧密,有些纤维仍处于“立着”状态,要通过压书机才能进一步将纸浆纤维与书叶压实。因此,在提起补书过滤布的过程中,纸浆纤维很可能发生移位。待书叶干燥后,在填补纤维与破洞边缘间留下一条细缝,不仅不美观,纤维与书叶的结合也不牢固。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选取较硬挺的补书过滤布,以减少提起过程中布面发生的变形。也可将过滤布的上方折叠缝制,以提高硬度。同时,在提起时,两手应尽可能平直,并绷紧布面两端,否则布的中间部分会因重力下垂而造成纸张变形。进入压书机的毛毯也不宜堆积过高,以免毛毯在受压时移位,影响纸浆纤维的位置。一般五六张书叶压一次即可。
3.4机器纸撤水不干净的问题
机器纸因表面涂料较多,不仅撤水速度慢,还影响排净率。书叶上残留水份越多,纸浆纤维与书叶的结合就越不紧密,补书过滤布提起时纸浆纤维发生移位的可能性也越高。
为提高撤水速度和撤水排净率,在用塑料密封条封闭书叶四周的空隙时,不能紧贴书叶,要有意识的留出一些空间以增大负压泵的抽吸效果。运用这种方法虽然会增加纸浆的使用量,并增加书叶后期裁切的工序,但能有效提高撤水速度及撤水排净率,保障纸浆成纸的牢固性。如果待补书叶的破洞太小,增加四边撤水位置仍不能解决问题,就要在撤水后先用海绵轻轻将叶面上多余的水分吸走,再提起并移动补书过滤布。吸水时要注意避开破洞上的纤维,以免破坏修复效果。
4结语
纸浆补书机的使用,使传统手工艺向现代机械方法迈开了新的一步,在传统古籍修补方法之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尽管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只要不断实践和总结,纸浆补书机在古籍修复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eafcasting Conservation DistList[EB/OL]. [2015-12-27].http://www.cool.conservation-us.org/byform/mailing-lists/cdl/2002/1403.html.
[2]杜伟生,张平.纸浆补书机:古书修复的理想工具[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1):70-73.
[3]张彦.北图自行开发研制的纸浆补书机通过部级鉴定[M]//中国图书馆年鉴编委会编.中国图书馆年鉴.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92.
[4]北京图书馆.1998年10-12月大事记[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9,(1):139.
[5]陈正宏.东亚汉藉版本学初探[M].上海:中西书局,2014:13.
(收稿日期:2015-12-07责任编辑:马秀娟)
中图分类号:G253.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