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和“写”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2016-03-15梁开喜

湖南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大程度一面镜子写作能力

梁开喜



“读”和“写”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梁开喜

我们的语文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和写作。一般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使命,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理所当然是写作教学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但实际上,写作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所期望的或者我们自以为是的那么大。学生写作上的些微进步,固然得益于学生的写作实践,但在更大程度上,却是靠阅读来推动的。

当然,学生写作的本领未能在写作教学中得到生长,主要是基于写作教学的现实语境而言的。在浮躁的教育生态下,写作教学的目标、手段和功用已变得十分功利、简陋和短视了。当我们的写作指导只关心怎么写而不关心写什么的时候,当我们的写作训练以模仿为能事、以创造为险途的时候,当我们的写作评价只以考试的标准为唯一圭臬的时候,写作教学的价值也正在被稀释,被消解,被扭曲。随意(缺乏整体意识)和盲目(缺乏自觉意识)是写作教学的两大痼疾,封闭(没有读者)和呆板(程式化和教条化)是写作评价的两大敌人,而这一切,使得写作渐渐失去了它独立的品格而沦为了阅读的附庸,甚至成为了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很显然,写作教学的式微,一方面与我们对读写关系的不恰当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写作课本身的科学性、开放性和有效性有关。

那么,到底如何认识并建立正确的、正常的读写关系呢?

我们的阅读应该催化我们的写作。阅读不单是为我们的写作提供素材的,它更应该成为我们写作持续的原动力。写作之难,难在独具只眼的发现,难在独出机杼的思想,而不是所谓方法和程式的亦步亦趋。我们说一个学生不会写作,最主要的,不是说他没有掌握写作的技巧,而是说他对人对事没有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用阅读催化写作,就是将阅读作为写作的触媒,将别人的思考作为“我”的思考的起点。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生活意见与当下的世相百态连接起来,需要由此及彼,寂然凝虑,需要复杂的心智活动的参与。在“读”和“写”的关系上,我们一直强调“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一般地说,这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际运用中,难免生拉硬拽,急于事功,究其原因,就在于从“读”到“写”,并非即得即见,它们之间必须有一个沉淀和转化的过程。阅读之于写作,不能也无需立竿见影。阅读对写作的意义,首先在于给我们提供感觉、经验、思想以及思维方式和表达冲动,至于方法和技巧,其实是等而次之和天长日久的事情。

我们的写作应该放大我们的阅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通过写作走向更为浩瀚的阅读的海洋。一方面,我们的写作离不开自己的阅读积累,我们会在写作中检视并整理自己的收藏;另一方面,我们的写作又将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对我们的阅读做出增补、调整和提升,让我们逐步形成个人化的阅读取向和审美判断。就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关键是通过写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唤起学生自由的课外阅读的热情,从而让写作和阅读在更大程度上变成学生的个人习惯。在基础写作之外,要鼓励学生自由写作特别是文学写作,要尝试用网络写作来改变传统写作的方式与环境,要通过日记、随笔、札记、评论等形式让我们的写作更多地走向阅读和拥抱阅读。

阅读与写作,原本是相互供养和共同进退的。阅读是写作的一面镜子,有怎样的阅读趣味就有怎样的写作格调。写作也是阅读的一面镜子,有怎样的写作高度就有怎样的阅读品位。只读不写,难免眼高手低;只写不读,势必捉襟见肘。故此,应该用阅读照亮写作,用写作激活阅读。

(作者单位:常德市教科院)

猜你喜欢

大程度一面镜子写作能力
滴水藏海
不要让善良变得无良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生命之琴
一面镜子折射人生
“蒋公宴请”是一面镜子
欧盟委员会推出新举措提高工人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