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公安情报收集工作转变

2016-03-15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

闫 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公安情报收集工作转变

闫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公安情报收集工作应进行全方位的转变与发展。情报收集的方式应由单打独斗向合纵连横转变,由依靠人力向依靠网络转变。情报收集的内容应由当前信息、显性信息向深层次的预警信息、隐性信息转变,重视动态性情报、社科类情报和苗头性情报。公安情报收集的思路应由事后倒查调整为事前预警,提高情报意识,增强情报收集效率,培养情报专业人才。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公安情报;情报收集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全面改革,我国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针对日益严重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和并未消失的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和思路,对新形势下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家安全与情报工作息息相关,在国家总体安全观指导下,公安情报工作应当适时作出转变,才能适应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新需求,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安全局面。情报收集工作在公安情报工作中处于基础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情报工作的质量。因此,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公安情报收集工作转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安情报收集方式的转变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将国家安全作为整体来认识的整体安全观。它将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方方面面的认识凝聚为一体,强调国家安全的整体性。因此,公安情报收集方式要适应总体国家安全观,就要从根本上打破情报隔阂,形成部门、地区联动,人力、网络联动,逐步改变情报收集的方式,形成符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情报收集方式。

(一)由“单打独斗”到“合纵连横”

在公安机关的情报收集活动中,除了传统威胁,还面临着迅速凸显的暴恐活动、群体性事件、环境污染等新型威胁,情报收集任务较以往更加繁重,对情报交流和情报互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我国,常设性的情报机构和履行情报工作职能的机构虽然不少,但大多采用了纵向建设的模式,基本只能独立地满足本地区、本部门的情报需求,且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各地区及警种之间很少达成情报共享,难以满足公安机关联合作战的情报需求。在情报的收集方式上,公安机关基本采用专职人员进行收集的工作模式,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情报收集上的重要作用,而没有广泛的情报来源就不可能形成大情报的工作格局。

1.公安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情报收集联动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公安机关情报收集工作的涉及面十分广泛,疏通、拓宽情报信息收集渠道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公安机关情报收集部门单凭一己之力已经难以做到情报信息的充分收集。因此,公安机关在进行情报收集工作时,要将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从公安系统之外的其他政府部门、组织及社会环境中获取必要信息,主动加强与工商、金融、税务、社保、保险、银行、海关等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交流沟通,逐步建立情报协同、联席会议、线索协查等工作机制,充分利用其掌握的用户、客户、管理对象等既有资源,通过与其他部门进行情报的收集联动,完善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拓宽情报信息的发展空间,弥补公安情报收集的死角和空白。

2.公安机关与群众的情报收集联动

传统的情报收集方式主要依靠公安机关的专职人员及秘密力量,并没能充分调动一线民警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收集情报。面对犯罪手段越来越隐蔽、犯罪形式越来越多样的新态势,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情报收集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发动群众,努力提高群众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协助公安机关进行情报收集,在重点场所、特殊行业从业人员中发展治安耳目,在工作涉及的范围内广泛物建不同行业、层次的信息员队伍,尤其要充分发挥以基层治保会为主体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将情报收集覆盖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将公安机关的信息采集建立在基层工作基础上,力求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各类信息。

3.不同区域的公安机关的情报收集联动

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工作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情报收集工作中存在着区域隔阂,难以达成区域间情报联动收集。当前的犯罪活动越来越趋向于跨区域流动,人员流动也越发频繁。因此,要打破公安情报收集工作中各地区条块分割的格局,就需要建立一体化的情报收集工作管理机制。具体来说,要通过建立情报信息中心,对不同区域的情报收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统一规范,协调情报收集工作,减少基层公安机关情报收集的重复和资源浪费,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协作机制,实现区域间的情报收集联动。

4.公安机关情报收集的国际合作

跨国犯罪的不断增多,导致公安机关在情报收集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问题。公安机关应加强与国外警务部门的情报合作与交流,争取与国外警务部门达成互利互惠的情报收集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应对跨国犯罪和暴恐案件的情报收集能力。

(二)由“依靠人力”到“依靠网络”

传统的公安情报收集工作主要有两种工作模式,一是人力情报模式,二是情报资料整编模式。人力情报模式主要依靠基层公安机关进行情报收集;资料整编模式则主要是对基层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所收集到的情报资料进行汇编、汇总,整理为新的情报产品。这两种情报收集模式主要依托的是人力手段,已难以适应愈发智能化、流窜化和国家化的犯罪态势。因此,根据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公安情报收集应由“依靠人力”逐步走向“依靠网络”的情报收集模式,充分发挥公安情报信息化建设在情报收集工作中的优势。

当前,随着交通、通信的发展,人员流动性增强,人际交往相对弱化,对公安机关的情报收集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公安情报收集工作应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利用网络科技手段,既能够拓宽情报信息来源,获取丰富可靠的信息情报,又能有效提高公安情报工作的效能,保证情报收集工作的科学性。公安情报的信息化建设应该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将基层收集的大量情报信息进行汇总,避免收集工作的重复,提高工作效率。

在公安情报收集的网络平台建设上,首先要注意情报平台设计的统一性。要建设互联互通的网络情报平台,各个警种与部门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原有的数据库以及应用系统进行集中改造,使得这些数据库与系统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情报信息共享平台,方便情报的交流。其次,要注意技术方法的智能性。公安机关情报收集部门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收集到的情报信息变成网上信息、共享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去,实现信息的收集、应用一体化。最后,各级公安机关各部门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来解决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之间存在的矛盾。

公安机关只有做到情报收集模式由主要依靠人力到主要依靠网络的转变,才能构建覆盖广、反应快的情报收集网络,才能满足维护国家安全的需求。

二、公安情报收集内容的转变

传统上,公安情报部门对情报信息的收集存在着当前信息多,预警性的、深层次的信息少;显性信息多,隐性信息少的问题。并且,情报收集没有侧重点,信息收集类型单一,情报信息难以得到及时更新,甚至有些情报信息失效。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情报质量较差,情报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不高,情报资源浪费。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我国公安情报收集的内容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情报收集的内容既要有关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传统内容,也要有关于反恐、生态、网络安全等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要维护好国家的总体安全,就要注意在情报收集内容上进行顶层设计,为我国的总体安全提供全方位、深层次、预警性的情报信息支持。公安情报收集工作应加强对所收集信息的内容控制,提高情报信息的收集质量,使之能在打击、防范、控制、决策、服务等环节中发挥作用。

(一)关注“动态性情报”

目前公安机关收集到的情报内容中,占绝对数量的是静态性信息,如人口信息数据、已破和未破案件数据、无名尸体数据、枪支弹药数据、被盗机动车数据、追逃数据等,动态信息的收集却远远不够。面对目前日益复杂的安全局势,公安机关情报收集的关注点应该更多地放在动态情报上,使情报收集成为长期性、持续性、全面性、系统性、日常性的工作,通过结合本职工作,发挥职能优势,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情报收集。具体工作上,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应当努力建设动态性的情报信息数据库,对关乎国家总体安全的重点事件或重点对象进行跟踪收集,积极主动寻找可利用的情报,发挥情报收集在情报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二)重视“社情类情报”

当前,公安情报收集工作主要围绕着侦破案件展开,主要集中于专业类情报,将犯罪线索、资料等作为重点,而对其他各类情报相对关注较少。在新环境下,我国面临着“三股势力”的挑战,网络舆论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公安机关在重视案件信息的同时,也要重视对社情类情报的收集。

社情类情报主要包括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等活动情报以及舆情类情报。在外国势力的渗透与影响长期存在的情况下,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等安全威胁日益严重,是我们要认真面对的长久课题。因此,公安机关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情报收集,对重点地区的重点人员进行特别关注,必要时应长期跟踪收集,对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点地区周边,进行更加严密的情报收集,提高情报收集的敏感性,防止出现情报收集的空白地带。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扩散速度极快,舆情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力日益加大,公安机关只有及时掌握舆情动态,才能引导社会舆论,占据网上舆论阵地。

(三)把握“苗头性情报”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满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公安机关需要准确分析与把握治安形势变化和犯罪趋势。犯罪案件的发生往往有一个酝酿、积累、发展到计划实施的过程,在情况恶化之前,各种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动向会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表现出来,如果能够提前知悉,就能为公安情报指挥决策赢得宝贵的缓冲时间。这就需要公安机关及时发现各类苗头性情报,从中摸清敌情社情的新动向,分析出犯罪规律和犯罪特征,提高公安工作前瞻性。因此,公安机关的情报收集内容,要更加注重苗头性情报的收集,分析研究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和犯罪特点,培养情报收集人员的情报敏感性,及时发现多发性、苗头性情报信息,使公安机关能够快速反应,变被动处理为先发制人。具体工作中,可以建立一个多层次全覆盖的情报信息系统,建立一支高效的情报工作队伍,将情报收集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的动态。

三、公安情报收集思路的转变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种多点的、多维的模式。所谓多点的、多维的模式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它意味着在多极化背景下,国家既需要重视外部安全,又要重视内部安全;既要重视自身安全,又要重视共同安全。也就是说,在公安机关的对外情报收集中,要注重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在内的四个安全理念。其次,就安全的多重维度而言,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民安全、核安全等,强调对涉及人类共同生存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考虑。因此,公安情报部门开展收集工作时,一定要转变观念,从思路上适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要求。

(一)由事后倒查到事前预警

公安情报机关在进行情报收集时,往往目的性较弱,只是对情报信息的单纯累积,导致情报收集难以为公安机关起到犯罪预警作用,更多的是在案件发生后,帮助收集犯罪人曾经的轨迹信息,为公安机关进行事后倒查提供信息。要适应目前的安全形势需要,则要求情报收集工作起到事前预警作用,以支持公安机关开展具有前瞻性、目的性的工作。

情报收集需要针对社会现象或行为人状况进行监控,这就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情报收集行为。情报人员以此为基础,采集相应的信息来满足特定需求,既产生一线实战甄别取证、循线追踪的行动性情报指令,也形成趋势预测、防范引导的预警性情报。

公安机关在进行情报收集工作的部署时,要对情报收集活动进行总体规划,使情报收集能够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首先,要对情报任务和情报行为进行多角度考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情报收集人员及其拟完成的任务,并充分考虑其难度、完成时间、重要性等。其次,对情报收集行为进行合理规划,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物理环境、文化环境,针对情报收集中个体的差异性和多变性采取不同的收集模式。

(二)提高情报意识,培养专业人才

公安机关全体民警是情报收集工作的核心、主体和基本力量,这就要求公安民警具有较强的情报意识。但当前普遍缺乏对公安民警的情报工作培训和必要的激励机制,导致公安民警情报意识薄弱,公安情报专业队伍素质整体较弱,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因此,公安机关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民警情报意识,培养专业人才。

首先,更新情报观念。公安情报收集工作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这使一些人认为公安情报可有可无。正是这种滞后的情报观念,极大地制约着情报收集工作的积极开展。因此,要树立先进的情报观念,就要充分认识情报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培养“情报主导警务”的思想。其次,提高情报意识。只有培养良好的情报意识,才能时刻保持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提高情报信息的捕捉力。因此,要通过长期的情报实践经验积累和系统学习,提高民警的情报意识。最后,培养专业人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情报人员队伍,就要加强对现有情报人员的培训,使公安机关情报收集人员掌握情报信息收集的原理、方法,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情报,提高情报检索技能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重视情报分析,提高收集效率

传统的公安情报收集始终存在着重复收集的弊病,由于情报收集主体的不同,对于同一情报往往进行多次收集,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很容易将真正重要的情报埋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在新形势下,信息高度发达,情报信息的收集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对情报信息的重复收集、无效收集很容易导致公安工作的重大失误或不作为。因此,要在新的国家安全观下完成公安工作,就要进行高效的情报收集工作。这需要公安机关掌握情报用户的需求,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情报收集,通过转变情报收集工作思路,将情报分析及预测与情报收集相结合,使情报收集工作在分析和预测的指导下进行,并为公安情报分析和预测提供依据。在具体工作中,要及时将收集到的情报信息进行汇总,并由专职人员根据需求进行情报分析,为实战需求提供及时的服务。

四、结语

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安全威胁,公安情报工作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进行全方位转变和发展,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新需求,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安全局面。公安情报收集工作,作为情报工作的基础和源头,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改变中创新,提高效率,丰富手段,转变思想,不断提高公安情报收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彭知辉.公安信息化建设对当前公安情报工作的影响[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2(2).

[2]朱得旭.我国公安情报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3).

[3]李敏.“总体国家安全观”解读[J].高端访谈,2014(6).

[4]彭知辉.论公安情报收集渠道[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0(5).

[5]彭知辉.公安情报源与情报收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校:边草】

The Public Intelligence Gathering Work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Yan Yan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the public security intelligence work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transformed and developed.The way of Intelligence gathering should be transformed from the unit to alliances, fromhumantothe network.Thecontentofintelligencecollection should betransformedfromthecurrent,dominant information to deep, hidden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ynamic, social and early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Public security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of ideas should be changed to advance warning, improving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enhancing the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efficiency, and bringing up specialists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ce.

Key words: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public security intelligence; intelligence gathering

【作者简介】闫妍(1991—),女,河南焦作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安情报学。

【收稿日期】2015-09-17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91(2016)01―0071―04

猜你喜欢

总体国家安全观
组织与制度:应对“颜色革命”之策
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的非线性安全分析
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下西部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基本特征分析
“新安全观”下高校国防教育新形式探索
关于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思考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的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习近平首提“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