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探析

2017-03-30康红蕾

中国市场 2017年8期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

康红蕾

[摘要]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理论特色。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是个体系,除了包括顶层设计和决策能力外,还涉及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的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以及物质力量建设。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8.134

1前言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个全新的概念,其要义就是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安全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中来统筹考量、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通过和施行,标志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工作进入了法治轨道,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

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特色

所谓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站在国家全局高度、统筹把握国内国际因素、兼顾各领域安全形势来审视国家安全而形成的一系列观点、理念和战略方针。

总体国家安全观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总体性”。它是国家安全各方面内容和要求的有机统一,与既有的各种国家安全观相比,总体国家安全观所指的国家安全是各领域安全的集合体,每一种安全虽然都有特定内涵和外延,但各种安全彼此又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今天中国的安全形势,较之过去,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和趋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1]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把握如下几个理论特色。

第一,系统性。既然是体系,就不是若干局部的简单组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1]这清楚地表明,各领域安全在中国总体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体现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的时代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事业包括安全都要以人为本。突出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既体现了当今世界国家安全形势的新特点、新趋势,又与以人为本的要求相吻合。在全球化时代,高质量、可持续的国家安全必须在国际合作而不是对抗中实现。

第二,开放性。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动态性的开放体系,其内涵和外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1]。可以说,这11个安全只是目前中国较为突出的领域,随着形势发展,还会有新的领域出现。有些目前看还不突出的领域会变得越来越突出,比如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极地。此外,现有11个领域中的某些方面会变得相对突出,从而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比如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它们目前从属于11个领域中的某个领域,但是其地位突出,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第三,互动性。各安全领域虽然相对独立,但又不是互相割裂,而是相互交叉、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每一个领域的安全如果出现颠覆性危机,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甚至导致总体国家安全危机。

3构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体系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是个体系,主要包括顶层设计与决策能力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能力。顶层设计和决策实际上就是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决策者根据国家总体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对总体国家安全状况做出评估,确立国家安全工作的总任务、总方针和总布局,进而使国家有效地规避安全风险,并合理地使用维护安全的资源和力量。国家安全战略制定后,还需要实施,这要各种物质力量和各种软力量。就当前来看,除顶层设计和决策能力需要大力提升外,比较突出的能力建设涉及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的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以及物质力量建设。其中每一方面的能力如果有明显缺陷,都会制约其他方面能力的发挥,从而使整个能力体系弱化甚至丧失,进而导致国家不安全。

3.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

在各种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中,首要的是顶层设计能力。国家需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对国家安全形势进行科学评估,然后确定国家安全战略的总目标及各子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自然也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由党中央及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进行顶层设计,这是国家安全工作的最大中国特色。

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自上而下、对全局统筹把握的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国家总体事业需要有全局性的顶层设计,各方面、各领域工作是总体事业的子系统,也需要有相应的顶层设计。国家安全作为国家总体事业的一个子系统,其顶层设计要与国家总体事业相协调。

搞好顶层设计,目的就是要明确国家大战略目标以及本方面、本领域工作的目标,以使国家各行业、各领域、各部门、各地区,亦即各子系统,在规划本位工作时有所遵循,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本位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3.2国家安全决策体制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党中央之所以要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2]对于中国而言,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在新形势下创新国家安全工作决策机制的重要步骤,对于最大限度地统筹好内外部安全问题,提升重大安全问题的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提高中國的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中国国家安全观内涵发生深刻变化。今天的国家安全不仅包括领土、主权、军事这些传统安全,也包括经济安全、网络安全、恐怖主义、环境污染、非法移民、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疾病传播等大量的非传统安全。尤其严重的是,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界限越来越模糊,并可能衍生新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泛安全化”趋势日益凸显。[3]这种风险引发全球震荡,在亚洲表现尤为突出,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第三,中国的国家身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上升,中国正在由一个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中国国家利益的边界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已经从门内走到门外,有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需要维护。在此背景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是及时的、必要的,其定位和职能就是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

3.3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依据总体国家安全观,人民安全是宗旨。一切安全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4]通过教育来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使人民广泛而深刻地认识到,国家安全涉及方方面面,不仅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每个人的行为选择。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这必定有力促进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的提升。

3.4加强国家安全制度与法律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所以,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应当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来。对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来说,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上。

对一个正走向现代化的国家来说,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国家安全制度建设,对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来说也是带根本性的。没有好的制度,其他方面的能力再强,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即使一时起作用,也不可能具有持续性。

全面依法治国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国家总体事业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国家安全工作自然应当与这种战略布局相吻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国家在维护国家安全上越来越重视法制建设。201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在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国家安全观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方针的基础上,对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和职责、国家安全制度和保障、公民和组织的义务与权利做了较详尽的规定。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推动国家安全法制建设。”这预示着,将有更多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不断出台。

3.5加强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

人、财、物等物质保障是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像军事安全、核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这些对装备依赖度较高的领域。在物质保障中,科技是最为关键的。没有先进技术支撑的装备,其能力肯定要大打折扣,甚至在同拥有先进技术装备对手的对抗中,就是一种摆设。

在国家安全物质保障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同国家经济实力相适应,同国家发展战略相协调。用于国家安全保障的物质,不是越多越好,不能超越国家经济的承载能力,也不应影响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0-201.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84.

[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大变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93.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03.

猜你喜欢

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
“一带一路”战略下西部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基本特征分析
“新安全观”下高校国防教育新形式探索
关于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思考
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组织”的犯罪学分析
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
华人卷入两起涉美“国家安全”案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的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