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从毛泽东到习近平
2016-03-15刘思妗
刘思妗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坚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从毛泽东到习近平
刘思妗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以来,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始终保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点,将中华文明的伟大思想与现实国情紧密结合,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葆有生机、蓬勃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自信力; 毛泽东;习近平
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观点。自毛泽东以来,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领导人都表明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价值观影响着传统文化的稳定脉络,今天我们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的同时,必须重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力培养。
一、毛泽东: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
毛泽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贯穿了他一生的革命实践。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面对世界上异彩纷呈的多样文化和多元价值观,我们要进一步学习毛泽东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坚持继承、发扬和繁荣中华文化,树立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一)毛泽东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毛泽东自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阅读和钻研了大量的中国古籍。广泛的阅读和研究使他在著书和言论中常常信手拈来中国古典文化的典故。“假如我们从《毛泽东选集》上去查,就会发现他引用的中国古籍,范围很广,记有《论语》、《孟子》、《国语》、《老子》、《左传》、《孙子》、《列子》、《吕氏春秋》……”[1]他广泛研习先秦诸子学说、四书五经、中国古典小说、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诗宋词和历代各家的骈散文等等。毛泽东特别喜欢阅读《三国演义》和《水浒》等中国古典小说,还通读了《二十四史》,写下了大量批注。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研究为他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渊源,比如他深深地敬佩中国古典小说中劫富济贫、惩奸除恶的侠义英雄,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深受英雄史观的影响;为了探索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他钻研了大量古书,研究了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的成败原因,对陈胜、刘邦、项羽、太平天国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刻分析,吸取了古代的策略思想,确定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等等。毛泽东一生都始终坚持钻研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中,他都没有放弃过研读中国古籍,他还鼓励身边的同志阅读中国古籍。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钻研是他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力的基础。
(二)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确定于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是中西文化冲突最激烈的时期。这段时期在知识分子中掀起了一股反传统文化的浪潮,毛泽东与众多在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一样,都受到了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的影响。陈独秀等人对传统文化观持绝对否定的态度,“倘以旧孔教为是,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文化为非。新旧之间绝无调合两全之余地。吾人只得任取其一”[2]。毛泽东的文化观在五四时期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他不同于陈独秀等人绝对地割裂中西文化的观念,而是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化观: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尊重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和有时代价值的资料,用批判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毛泽东辩证地分析孔孟思想,认为全盘否定儒家思想的态度是非历史的,他明确提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534毛泽东否定“中体西用”、“极端西化”,他认为不能盲目地接收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中都有需要被改造的成分,中西文化应该形成批判性的融合,他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新模式,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在五四时期的反传统的狂飙浪潮中是难能可贵的。
尽管毛泽东在这段时间还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还不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科学、历史、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但他在五四时期确立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要积极发扬,保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清除腐朽的封建文化。
(三)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
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表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上:其一是面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现实问题的关系时,要以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为出发点,以现实问题为落脚点,正确处理古今关系;另一方面,在处理中西文化的冲突上,要勇于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长处,同时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反对极端排斥外来文化的观点。毛泽东认为对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并不是一味肯定其中的合理成分,一成不变的继承下来,要运用思想的动态发展、结合时代的特点保持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毛泽东在著书立说中经常回溯到诸子文集中,在探讨政治、军事、哲学等等问题中常常撷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古为今用。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谈道:“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3]707-708继承不是照搬,借鉴的目的不仅是传承,更是创新与发展,毛泽东既没有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全盘移植西方文化,毛泽东辩证地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他批判性地改造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使传统文化葆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毛泽东在24岁之后开始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他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赋予传统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合。毛泽东在1939年2月写给张闻天的信里,重新解释了孔子提出的三达德——智、仁、勇,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其进行了批判;毛泽东在解释“中庸”观点的时候,认为“中庸”肯定了质的规定性,但“中庸”否定了量变会引起质变的观点,因此是违反辩证法的;又比如“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个成语最早是班固在《汉书》中称赞汉景帝之子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运用唯物主义原理重新解释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用其来反对主观主义,并将“实事求是,力戒空谈”写入《七大纪念册》中,最终“实事求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表述,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毛泽东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没有抽象的,只有具体的,毛泽东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合理部分,寻找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西方文化背景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融合,使之落脚于现实的具体问题上,寻找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实践维度,将创新型的观点用作革命道路的科学指南,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对传统文化持有的自信力始终是他继承、借鉴和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石。
二、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传统文化,谱写时代旋律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渊源,富有丰富的民族特色,他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的自信力,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地发展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一)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力源于他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邓小平始终以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极力抵制,对于其中的优秀成分坚持自信。他曾在私塾里学习过四书五经等古代文化典籍,“什么书都看,中外古典名著,历史人物传记……乃至整本整册的二十四史,他通通都喜欢读”[4]。自信产生于认同,认同的程度决定了兴趣的程度。邓小平非常喜欢史学和国学,对其有强烈的兴趣,从小的史学国学熏陶使邓小平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邓小平向来反对用别人的话来写文章,更主张用自己的语言来著述,因此他在言论中直接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方并不多,但他的语言在整体运用上集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他运用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词汇“小康”、“温饱”和“共同富裕”等来概括说明社会发展的目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道:“孔夫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上要讲修身、修养、持家,既修身又持家,就能治国平天下。”邓小平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决定了他在处理具体问题时的思维取向,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善于将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当前社会现实结合,灵活地处理实际问题。
(二)邓小平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创造性地发展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在充分肯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的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坚定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他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进行了改造。邓小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毛泽东第一次将中国古语中的“实事求是”发展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战略方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针对党内部分同志不注重研究现状和历史,不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态度的情况对“实事求是”作了全面阐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3]801毛泽东从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出发来定义“实事求是”,并将其作为整顿党内学风的理论利器,邓小平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并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问题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恢复和确立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之后邓小平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思想,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5]邓小平不仅从理论层面重新定义了“实事求是”的战略地位,还将“实事求是”高度概括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毛泽东提炼古语“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到邓小平继承、发展和丰富实事求是思想,两代领导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持了强大自信力,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文化,用“实事求是”的观点和态度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整体性思维,相比较西方思维方式而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更注重对立面的统一,而非斗争,中国传统思维强调“天人合一”、“天地一体”等观点,这种思维模式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运用整体思维分析问题。邓小平在众多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比如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他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从全局角度统一对立的双方,形成和谐发展模式;在领土争端问题上,邓小平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对有争议的领土采取共同开发的原则,通过相互合作缓和矛盾,为最终解决领土归属问题创造条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邓小平基于整体性的思维,创造性地提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这是对传统文化“协和万邦”思维的继承和发展;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邓小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传统文化的大同思想转化为“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实现道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式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这是邓小平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对传统“大同”理想的创造性发展。
中国古代强调“民以食为天”、“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有恒产者有恒心”等等,古代思想家提出了丰富的富国富民思想;邓小平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富民思想,运用深厚的民族性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思想。孔子到卫国去,看到卫国人口稠密,提出认为让人们先富起来再让人们受教育,由此提出“先富后教”的思想;邓小平发展了孔子的“先富后教”的思想,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思想超越了“先富后教”的思想。在传统经济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他把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定义为:“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6]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注重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反对空谈知识、缺乏实践;邓小平十分注重实践和效果、反对空谈,他把问题的解决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提出了著名的“猫论”。在国民经济问题、领土争端问题等重大问题上,他以任务的解决为目标,契合事宜地提出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是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的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的自信力,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结合唯物史观的原理和中国当今的现实情况,与时俱进地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三、江泽民: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彰显民族自信
江泽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的代表,十分重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继承传统文化的遗产,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针对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含了深厚的民族精神,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导向21世纪,充分彰显了民族自信力。
(一)江泽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来自他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江泽民作为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葆有绝对自信。他在多个场合肯定了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地位。“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7]123江泽民认为保持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是爱国主义的基础,爱国主义精神使得民族团结统一,鼓舞了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共同抵御外敌,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两者的目标都是要使祖国安定统一、民族和谐团结。江泽民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道:“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8]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了国人产生深刻的民族意识,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有利于加强民族意识、促进民族团结。江泽民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进一步表明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振奋民族自信、启迪核心价值。
(二)江泽民结合时代特点发扬传统文化,以民族自信力抵御腐朽思想
江泽民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文化的主张。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大会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次提出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党的伟大创举。市场经济以效益为中心、强调物质利益,它的弱点反映到人际关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容易产生负面影响。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部分片面、消极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趁虚而入,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等,这些腐朽思想都与社会主义建设背道而驰。基于这种情况,江泽民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应该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以此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他提出:“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7]159-160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放性必然会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西方乘机推行其价值思想和意识形态,对我国实行文化渗透、和平演变,江泽民充分认识到加强传统文化的自信力迫在眉睫,他说,“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们开阔眼界、增加见识、活跃思想,但国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9],主张弘扬传统文化,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作为有力武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警惕全盘西化的思想。他提出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坚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对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
四、胡锦涛: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力,构建和谐社会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人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义,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创造出了崭新的话语体系,充分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胡锦涛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产生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人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繁荣,新的历史时期决定了胡锦涛对待传统文化坚定的自信力。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安全威胁,中国本土文化遭遇西方霸权文化的侵入,提高文化软实力势在必行。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振传统文化精神,提高传统文化自信力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中之重。胡锦涛提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0]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提高国际影响力,提高在世界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主流价值观,是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胡锦涛对待中国优秀文化自信力的重要体现。
(二)胡锦涛坚持传统文化自信力,构建崭新话语体系
基于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力,胡锦涛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构建出崭新的话语体系,形成具有深刻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时代思想体系,彰显出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在新时期的时代精神。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谐社会的理论直接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的精神要义,“和合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多民族的集合,在“和”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古代各民族得以共同繁荣发展,中国文化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中国文化向来以广阔的胸襟包容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孔子提倡“和而不同”,和谐社会并不是要求社会的单一性发展,而是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下倡导兼容并包的和谐发展。胡锦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出和谐社会理论极具时代意义。胡锦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道德观为基础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美德著称,比如儒家强调“仁爱”、“天下为公”、“见利思义”、“爱民”。胡锦涛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胡锦涛对传统仁义道德观的扬弃。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提出了以“以人文本”思想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是由中国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提出的:“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固国,本乱则国危险。”[11]胡锦涛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的扬弃。民本思想向来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等等,胡锦涛以“民本”思想为蓝本,与时俱进地丰富了“以人为本”思想。胡锦涛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赋予传统文化核心思想时代价值,这充分体现了胡锦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
五、习近平:认清自身文化优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人高度重视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国际话语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断认清自身文化的优势,以坚实的文化自信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有机结合,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一)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力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吸收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弘扬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充分展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力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习近平这段讲话表明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文化,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自身文化的自信,做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者,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寻求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钥匙。习近平总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本质,并将其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同、求大同”,这18个字精辟地概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注意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领导干部要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他引用了大量古语来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民族精神,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对待传统文化的强大自信,从习近平对自身文化优势的强烈认同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光辉前景。
(二)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多次就此论述,并提出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美德有重要渊源,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问题集体学习了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核心价值观要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他在师生座谈会上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同传统文化相结合:“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结合。”习近平认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最深层的力量,它来源于民族和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它从根本上体现着全社会的价值根源,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精神归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凝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富强”、“民主”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的“富民”思想和“民本”思想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决定社会前进的最深层次的动力,文化的传承、思想的继承是动力的来源,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要加大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抗非主流价值观和外来消极文化的干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并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现实问题有机结合,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三)加强民族自信,增进国际话语权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呈交融趋势,发达国家片面地将具体价值作为普世价值宣传,“中国模式”急需依靠其深厚内涵和强大生命力应对西方的强势话语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模式”生命力的重要来源。习近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走出西方强势话语权的根本动力,他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表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12]习近平着力强调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改造可以借鉴的价值内涵,同时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的新特点, 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其目的在于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他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3]习近平十分重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他认为要增进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使中国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必须要树立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扩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感召力和影响力。
结语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党中央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始终保持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对周边国家文化及欧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新的时代下,多元文化交融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认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增强民族自信心,从传统文化的根脉中寻找应对种种挑战的方法,通过蕴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模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张国基.回忆五四后的毛泽东同志[M]∥五四运动回忆录(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83.
[2]陈独秀.独秀文存: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48.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龚格格. 邓小平鉴史资政[J].党的文献,2013,(5).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2.
[7]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0-61.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2.
[1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90nian/GB/224164/15052976.html,2011-07-01.
[11]管子[M].张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60-61.
[1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13]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
[责任编辑:孙霁]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6)02-0031-07
作者简介:刘思妗(1986-),女,四川内江人,博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