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2016-03-15崔晓东
崔晓东
(中共蚌埠市委党校,安徽 蚌埠 233040)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崔晓东
(中共蚌埠市委党校,安徽 蚌埠 233040)
摘要: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集中于需求侧管理,导致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也造成了低端供给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传统经济动能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供给侧与需求侧协调互动,才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需求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宏观调控方式的重大转变,旨在改变以往过于强调需求管理而忽视供给管理的状况。
一、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主要围绕需求而展开。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增加货币供应刺激需求;需求过热时,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和降低货币供应抑制需求。国家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进行管理。目前,学界非常关注的“三驾马车”是否是经济增长根本动力的问题,结论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基本表现为否定一侧[1]。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固然离不开需求这一重要因素,但关键因素还在于供给,有效的供给形成对需求的引导和回应,从而实现经济滚动循环发展。因此,在需求平衡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供给侧改革对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产业新陈代谢
从2000年至2010年,我国的投资率由36.5%提高到48.6%,而同期的居民消费率从45.3%下降到34.9%[2],投资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手段。但对投资的过度依赖,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在过剩供给和老化供给上投资过多,导致投资效率和质量低下,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消费能力,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不断走低,截至2015年10月,已连续44个月的负增长。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下滑,尤其是钢铁、煤炭、石化、建材等重化工业生产经营困难局面凸显。
因此,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缩减过剩供给、淘汰老化供给,促进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的转移,推动供给结构优化。
(二)适应消费结构升级
20世纪70年代,结婚三大件是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80年代变为电视机、洗衣机和冰箱;90年代又升级为电脑、电话和空调;进入新世纪,汽车和住房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相应产业的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居民消费已从过去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阶段进入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阶段。2014年,我国出境人次超过1亿人,境外消费超过万亿元人民币[3],国内购买能力较强的消费者出国大量采购食品、生活用品和小家电等,说明国内市场上品质不高的低端产品过剩,而品质优良的高端产品缺乏,所以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优化供给,以适应消费结构升级。
(三) 增强出口竞争优势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产业革命呼之欲出,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制造基于低成本的价格优势逐渐被削弱,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资金成本、物流成本、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如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充沛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我国单个人工成本仍具有较大优势,但这些发达国家生产自动化水平高,只需要较少的工人,人工总成本并不高。中国出口面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双重挤压的局面,必须促进中国企业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的生产制造向中高端的设计、研发、品牌管理迈进,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才能培育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
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
1803年,法国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萨伊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该定律也成为后来供给学派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经济的“大萧条”。为了挽救美国经济,于1933年上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史称“罗斯福新政”,新政所取得的成效为凯恩斯主义的传播铺平了道路。1936年,凯恩斯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使凯恩斯主义深入人心,凯恩斯的观点是对“萨伊定律”的全盘否定。因为,“萨伊定律”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价格、工资和利息能够自动使市场达到供求均衡状态,因而不存在长期的、普遍的生产过剩。而凯恩斯则认为由于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市场的自动机制不足以让生产和就业达到供求均衡的状态,所以必须借助于政府干预,通过刺激需求来化解生产过剩。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中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与之对应的是自由放任的经济学思想和“萨伊定律”变得悄无声息。
到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出现了“滞涨”的现象,这给予凯恩斯主义沉重的打击。按照凯恩斯经典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并存。失业说明未实现充分就业,即存在总需求不足、资源闲置的情况,通过扩大总需求只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不会使价格水平上升;实现充分就业说明供求达到均衡状态,此时再扩大总需求并不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只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因此,凯恩斯主义面对“滞涨”局面而手足无措,供给学派应运而生,并走向历史前台。以亚瑟·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否定凯恩斯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重新肯定了“萨伊定律”的重要性,认为“供给侧”并非由需求派生的次要因素,而是更为主要的因素[4],没有销售产品的收入,就不可能有用来购买商品的支出,供给是需求自行产生的唯一源泉。供给学派主张通过降低企业税负以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和增加研发费用,降低个人所得税激励人们更勤奋地工作;削减社会福利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激发市场活力。1981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采纳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从而成为“里根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此后克林顿执政时期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根本路径
美国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实践为中国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如着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以优化供给。但也应看到,现在的中国和当年的美国所面临的形势是迥异的,里根时代面临经济滞涨的危机,而中国当前经济增长仍然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物价水平也处于较低位置,政府实施供给侧改革的空间更大。同时,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供给创造需求过程也不会自发实现,仍有许多现实障碍和制约因素。因此,正如李克强总理所强调的,必须从需求和供给两端推进结构性改革。这也决定了中国供给侧改革实现路径必将区别于美国供给学派,从而凸显出三大特点。
(一) 以强化创新为核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根本原因在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潜在增长率是一定时期内在各种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主要由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决定。从2012年开始,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已连续三年出现下降。由于传统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及房地产库存依然较大,造成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2015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创2001年以来的新低。因此,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增速都在放缓,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是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有风险,可能面临有投入而无产出的情况。政府可以适当给予企业补贴,如广东省政府2015年的一号文件提出引导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5],根据企业实际的研发投入给予补助。二是加强基础研究。我国的科技创新主要以跟踪模仿为主,在技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的条件下,新引进的技术很快就过时,导致在产业发展中只能是亦步亦趋,产业链高端环节始终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使产业结构难以迈向中高端水平。所以必须提高原创能力,而基础研究是提高原创能力的根本途径,正如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三是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科研评价过于注重论文的数量和档次,导致科研人员的精力主要用于课题的申报、论文的发表及专利的申请,而对科研成果真实效用和实际贡献缺乏关注,以致科研造假和学术不端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可以在科技评价中引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对科技成果的可行性、创新性及市场价值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 以化解产能过剩为抓手,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总体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7%[6],低于国际79%~83%合理区间的下限,尤其是重化工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0%,属于严重产能过剩。这些过剩严重的产业都是各个地方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出于就业、信贷及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主动淘汰落后产能。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停滞不前,其重要原因就是在经济扩张期,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盲目扩大生产能力,当经济增速放缓,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企业成为依靠较低融资成本和政府补贴而勉强维持的僵尸企业。这些低效企业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导致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缓慢。因此,长痛不如短痛,必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一是分类施治。对于不同的行业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重点治理债务缠身、亏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僵尸企业和产能绝对过剩的行业。通过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尽早实现市场出清。对于主动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二是兜底保障。对化解产能过剩而下岗失业的工人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和生活保障,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再就业能力。三是优化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的方向发展,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例;提升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
(三) 以发挥市场作用为保障,改善企业发展环境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这是优化和改善供给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加速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干预管制过多,造成生产成本的扭曲和资源的错配,导致供给结构不能自动匹配于需求结构。因此,必须加速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源充分涌流。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实行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把国有企业划分为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分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为进一步的产权改革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指明方向。三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首先,要减轻税负。按宏观税负宽口径(政府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2014年我国的宏观税负大约为37%[7],存在较大企业减税空间,要及时出台降低制造企业增值税税率、社会保险费率和生产加速折旧的政策。其次,要打破垄断。通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市场壁垒,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进入创新领域。再次,要发挥企业家才能。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四) 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基础,厚植产业发展优势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卢卡斯的内生增长理论都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职业教育是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主要渠道,是促进区域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随着人口红利逐步减退,劳动者的素质越发重要,职业教育成为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提升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后植产业发展优势中的重要作用,关键是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此外,各省要落实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实力。二是合理设置专业。职业院校应根据“十三五”规划建议,结合本地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亟须发展的产业,合理设置专业,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形成具有梯度层次的课程体系。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尤其是用人自主权,建立企业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或通过招聘专职任教的绿色通道,促进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三是促进校企合作。以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培养大纲,共同审定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等等。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和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政策支持和引导。
参考文献:
[1]贾康.“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关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化探讨 [J].全球化,2015,(3).
[2]苗树彬.走向消费主导是个大趋势[N].光明日报,2013-04-09.
[3]2014年我国居民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3/07/c_1114555372.htm.
[4]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J].财政研究,2014,(8).
[5]叶青.引导企业打赢科技创新主动战——粤府1号文提出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J].广东科技,2015,(7).
[6]林火灿.我国产能利用率为78.7%产能过剩问题仍突出[N].经济日报,2014-11-18.
[7]罗兰.结构性减税仍是明年改革重头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12-08.
[责任编辑:梁桂芝]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6)02-0022-04
作者简介:崔晓东(1977-),男,安徽蚌埠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副主任,讲师。
收稿日期: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