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初探

2016-03-14孙利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钢琴集体课可行性教学模式

孙利

摘 要: 随着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学前教育的钢琴集体课教学产生诸多矛盾。为提高钢琴集体课教学质量,解决教与学的困境,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从分析钢琴集体课教学矛盾入手,提出“点面”教学模式应用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可行性,目的在于探索、试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 钢琴集体课 教学矛盾 “点面”教学模式 可行性

引言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教学形式采取的是班级或合班授课制,钢琴教学也不例外。十多年来,高职的钢琴教育在授课体制上从个别授课制转换成集体授课制,与传统的钢琴教学剥离并形成有特色的班级电钢琴集体教学体系。

一、高职钢琴集体课教学存在的矛盾

(一)钢琴教学需要一对一的授课形式与庞大的受教群体的矛盾

因人的个性差异不同,教育需要因材施教。钢琴自从产生教学需求以来,都是以一对一的授课形式展开教学,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对一授课的模式基础之上的。钢琴课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回课”,是教师在听、看学生弹琴的过程中传授教学内容的。高职钢琴集体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必须追寻自身的发展规律,突破一对一教学的师资局限性,才能提高钢琴集体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新课标大纲要求教学目标。例如江苏某高等师范学校共有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2400余人,专任钢琴教师只有12人,师生比例是1:200。学校只能安排班级集体授课制,教师的教学压力可想而知。高职钢琴集体课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二)钢琴技能课外练习要求与高职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矛盾

《钢琴》课作为技能训练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引导督促、学生练习为主的教学法则。“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有一定的道理,无论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要求学生花一定的时间反复练习。《钢琴》只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若干技能课程之一,还有五类其他技能课程,这些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都需要足够的课余时间反复练习。理论类课程更是本专业学习重点课程。高职学校每天的作息时间表留给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有效时间不足2小时。根据对江苏地区三所高等师范学校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每星期的练琴次数平均为1.8次,每次时长约45分钟,练琴时间远远不能满足钢琴教学需要。

(三)钢琴集体课教学评价体系与学生主动学习激励机制的矛盾

1.评价方式。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集体课考试一般都是任课教师自主评价,属于“非教考分离”科目。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评价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不能有效地给予消极学生考评压力。

2.评价依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成绩由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和平时成绩(占30%)组成。在钢琴集体授课的教学环境中大多数老师给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出勤率,而没有将学生的平时“回课”成绩和实践能力纳入平时成绩参考依据,这样的学生的平时成绩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期中的考评经常被忽略。

3.评价内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的评价内容应该参照新课标大纲教学要求。如预科段侧重考评钢琴基础练习曲和不同体裁的乐曲,专科段侧重考评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弹唱能力,但目前的考评内容多数为任课教师钦定,过于随意。

二、高职钢琴集体课实行“点面”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点面”教学模式的含义

“点面”教学是在集体授课环境中“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教学形式。在钢琴集体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立若干学科先进代表的“点”影响身边所在小组同学的“面”,同时协助老师在课外完成本组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标改革的精神“自主、合作、探究”。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点面”教学模式的构建

1.建立班级中的教学组织。首先,选出钢琴课代表(可以学生自行选出),要求是组织能力强,有责任感,钢琴学习成绩良好。其次,设定若干教学小组组长为“点”(教师任命),这些同学必须爱好钢琴,自主学习能力强,是班级中的先进代表,可以作为老师的教学助手,每班可以设立5~10个“点”。最后,以“点”设立对应数量的“面”,其余学生自主选择在哪个“面”中,可以根据相互的关系(宿舍、密友、同乡等),方便课余一起练琴,形成互助学习小组。这样班级的教学组织“点面”形态就此形成。

2.调整钢琴集体授课的教学形式。高职的钢琴集体课授课形式是多样化的,有集体统一授课(占绝大多数),有小组合作教学(没有课程标准),也有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根据目前教学环境下,实行“点面”的教学模式可做如下教学安排:

(1)钢琴理论研讨、案例分析、教学目标呈现和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等应在集体授课下展开教学。集体授课节约教学资源成本,解决实际教学“粥少僧多”的困境。这是全面教学的“面”。例如在教学“钢琴幼儿歌曲即兴伴奏编配的步骤”时,就适合集体授课,能用课件教学效果最佳,这是学生共性的需求。

(2)在钢琴弹奏的示范和“回课”的环节采用小组授课形式。在小组上的教师示范可以让小组内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懂,问得明白,这是每个小组的“面”。人各有异,每个小组因人的不同而不同,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力所能及的教学任务,这是学生的个性需求。各小组的课外“回课”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师课堂时间。如果让每个同学都在课堂上向老师“回课”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3)在练习的环节要给各个小组的组长——“点”上小课,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确保所有组长都能完全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这些“点”是“画龙点睛”的“点”,钢琴集体课课堂教学的延伸靠这些“点”去完成,他们是学生身边随时的学习顾问。

3.制定班级钢琴教学回课制度。钢琴课重点在于“回课”环节,如果学生没有及时向老师“回课”,那么教师就无法确定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为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回课”,必须制定对应的“回课”制度。(1)学生“回课”的质量和数量是教师评价学生平时分的直接依据(一般占总分的30%),要有详细的每位同学“回课”记录;(2)所有组长必须在课堂上向老师“回课”,教师通过组长的“回课”剖析、讲解案例(教师也要随时抽查组员的课堂“回课”);(3)每个小组的组员利用课余练习时间向本组的组长“回课”,组长要做好详细的“回课”记录。

结语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点面”教学模式是为顺应教育社会化,满足当前班级授课体制的教学需求,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之一。在钢琴教学中,无论是集体授课还是小组授课或一对一授课,都必须解决练琴和回课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的钢琴技能才能提高,实现钢琴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钢琴集体课可行性教学模式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实践教学的反思与重构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中的四手联弹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改革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