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方法

2016-03-14张凤莲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思想

张凤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生活越来越多地要求知识的不断更新。没有对知识的不断渴求,就不可能有完满的精神生活,即劳动的创造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发自内心的自学的需要。”只有尊重这种天然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才能使教学成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活动和科学实践。

“四个全面”中的全面深化改革,不仅适用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且适用于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下面就中学阶段思想品德课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认识。

一、创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让思维“动”起来,让思想“活”起来。同时,让教学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行进。

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思想品德课学习成为自主、积极甚至是乐意的行为呢?“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而有效的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行为表现,而且取决于有效教学实施的环境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当个体处在一个充满尊重和关爱的学习环境中时,与他进行交往的其他学习者就会了解他的潜能,真正欣赏他的才能,并将他视为一个值得尊重的个体对待,这时学习个体及其他学习成员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并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当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有了自尊自信带来的幸福感时,其内心潜在的学习欲望就被唤醒,教学中“学”的因素也就“活”起来了。思想品德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其内在的这些性质特征决定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参与性二者缺一不可。思想品德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通过设置参与性场景、进行感性的互动,如:小组讨论、辩论、开放式设问等方法让课堂成为所有教学参与者的舞台,每个人都是主角。因为充分参与使得每一个思维都能融入教学,每一种思想都能得到展示与发展。

二、结合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每一门学科都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教学的突出地位。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积极构建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针对学生好动、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课堂上处处为学生的“动”和“表现”提供场所和机会。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主体身份。这样不仅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巨大的激发力,而且给学生“动”的机会,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综合各科知识,横向结合,拓展学生思维。世上万事万物都具有普遍联系,思想品德学科也不是孤立的,它与历史、地理、语文甚至物理、化学都有密切联系。因此,思想品德要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全局着眼,在与各科教学的横向结合中进行讲授,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沟通各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如,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珍爱生命一节中就涉及生物、地理、社会等多门学科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可旁征博引引导学生发挥。

三、双向、多向沟通地进行教学交流和反馈,让思想和知识在多重交流网中碰撞、渗透、融汇。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轻视甚至忽视学生的“学”,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讲道理,而不管作为教学另一重要参与者的学生是否“愿意接收”,是否“能够接受”。这种模式在整个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历史中曾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形成了枯燥、乏味、甚至“假、大、空”的认识。有了这样的“先天性”的认识,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学体。 这种教学方法,没有特定模式,始终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既可以是教师先提出一个主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又可以是学生提出与本堂课主题相关的一些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始终都是主体,教师只起引导和指正作用,甚至仅仅是“穿针引线”,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流畅进行。教师仅仅是问题讨论的参与者,而非过去的主宰者。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让他们在相互“切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让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为学生“不自觉”的行为结果。

四、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抽象学科。

理论又是隐含于许多生动活泼的具体事例中。用好生活中的案例,“以生活感悟生活,用生活指导生活”。教学中运用的案例必须是真实的。但也可以根据事态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教学需要,对之进行加工或改编,使它“为我所用”,为教学目的所用。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案例也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的。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分析,找出正确答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案例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路,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则教师也不要立即纠正,而是针对学生错误所在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自觉地加以修正。

五、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 “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品德课的说服力、感受召力、“战斗力”还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都有积极作用。

六、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不同的声音。

教学永远都不会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唯一方法。如果有,那就是对学生的爱。教师应该秉承的是新课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从学生的成长出发,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创造一个更高的平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一个更坚实的基础,也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肖川主编.教师:与新课标共成长[M].上海教育出版社.

[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思想政治教材教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师的适应与发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新课程教学设计政治[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