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问题与建议

2016-03-14潘秀荣李国荣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潘秀荣 李国荣

摘要:近几年,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科研产出并未同比例增加,再加上近几年关于科研经费并未真正投入到科研中的负面报道不断增多,使得科研经费的使用被越来越关注。科研单位应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内部财务管理等,防范科研腐败,使科研经费发挥真正作用。

关键词:科研经费 制度缺陷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全国财政科技投入从2005年的1334.9亿元增长至2013年6184.9亿元,年均增长21.1%。科技部部长万钢2011年称,中国科技已基本走出经费短缺时代,科技事业也进入了历史上辉煌的发展时期。但是科研经费的投入并未带来同比例的产出,使得科研经费的使用被越来越关注。

一、科研经费使用存在的问题

科技部党组通报巡视整改情况表明国家审计署2012年4月审计发现,5所大学7名教授弄虚作假,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2500多万元。涉及科研经费腐败的现象并不是新话题。2011年国家审计署公布的科技部2010年度审计结果显示,99个国家科研支撑计划普遍存在扩大开支范围、未经批准调整预算、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突击花钱购买设备等问题,涉及金额10254.77万元。

诚然,当前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缺陷,比如科研人力成本补偿不足无法体现科研活动中人力资本的价值、创新激励作用不强不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预算编制过严过细缚束了科研活动的灵动性以及过分强调预算执行导致“突击花钱”等不合理的地方亟需予以修改完善。但是在现有制度未改变的情况下广大科研工作者,应在困境中坚守底线,勇于奉献,坚持研究方向,实现人生价值,绝不能以制度不合理为借口触碰底线,红线。

二、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建议

科研单位应该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确保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这不仅是保护了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同时也保护了法律意识薄弱的科研人员,防止其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加强科研单位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科研单位的财务部门一般为内部服务部门,随着科研投入的加大,财务人员要从过去重核算的观念逐渐过渡到重管理的模式中去,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财务管理体制的要求。财务人员应熟知科研经费管理相关的制度文件,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办理财务业务。只有财务人员业务熟练,精通各项制度规定,财务人员才能真正把好财务关。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定期进行轮岗,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财务人员腐败及工作死角。当然科研单位应加强对财务人员队伍的培养,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及专业方面的教育创造条件,财务人员应该走出去,创造条件及机会到兄弟院所学习交流,开阔视野,转变管理理念,更好为科研服务。

(二)建立适合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阻塞腐败漏洞

会计凭证及时复核。有条件的单位应安排专人及时进行会计凭证复核,财务人员较为紧张的单位,可以采取及时复核他人凭证的方式进行凭证复核。凭证复核,要真正做到实质复核,而不能使复核流于形式。通过及时复核凭证,可以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防止发生舞弊等违法行为。

单位应加强财务印章管理。单位须制定严格的印章管理制度并且执行到位。法人章及财务专用章、印鉴卡不能由同一人保管。财务部门应设立印鉴保管登记簿,印鉴需由他人临时保管时,应履行印章交接手续。制订财务印章管理制度确保可以降低单位财务管理风险,理清责任,提高财务内控管理水平。

制定单位现金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单位资金安全及财务人员舞弊,单位财务应每日进行现金盘存,做到账实相符。财务主管或者会计人员应定期进行现金盘点复核,以保证单位货币资金安全,防范资金风险。

实行单位领导人及部门领导人签字备案制,或者单位财务人员要具备辨认单位及部门领导签字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杜绝单位人员假冒领导人签字的风险。

财务人员应切实履行财务把关责任,对关键科目进行重点审核。比如大额材料采购,仪器采购应按照单位财务制度严格审核;会议需提前报会议计划且应在政府定点酒店召开;劳务费,咨询费应在标准范围内直接发放至提供劳务或者提供服务者本人银行卡上;对于外拨经费应严格审核属于任务书内合作单位还是属于到本单位报账的情况等等。

单位应强制执行公务消费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制度。使用公务卡结算可以大大减少单位的现金流量,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堵塞管理漏洞,杜绝假发票,防范腐败行为。

建立固定资产及材料物资采购平台,加强对科研单位试剂耗材及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的监督。科研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对各部门使用的零星小额耗材及固定资产可由部门自行采购;对科研开展方面通用性强、使用量大、采购次数多的专用耗材及单价达到一定额度的固定资产由单位专门部门以招标方式进行采购,并由第三部门进行验收保管,认真登记材料物资出入库明细账,做好材料物资出入库管理工作。耗材及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于通过招标方式采购物资具有监督、评价、反馈权利。

提高单位财务信息管理水平,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财务核算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特别针对科研单位目前项目预算与实际执行存在很大差异的矛盾,单位应借助信息化水平,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现账务系统与预算系统同步,切实控制项目预算,保障科研项目顺利执行。

执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实施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可以对科研经费进行内部监督,提高科研经费的透明性、规范性。

建立严格的资金授权审批制度及“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规范资金支付审批权限明确审批权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资金风险。“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要坚持民主决策原则。防止个人或者少数人专断,确保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借助审计的力量,对科研经费进行监督。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应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内审队伍,进行会计控制及其他审计业务。内审部门要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各项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当然科研单位还可以借助外部审计机构或者上级单位的介入对本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及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审计。

三、改进科研项目验收财务审计方式

目前项目验收财务审计方式为:总额达到一定额度的项目由事务所直接到项目承担单位进行验收审计,项目承担单位和子课题承担单位应提供在本项目开支费用的凭证及原始附件的复印件。一个项目凭证及原始附件复印件可能高达几千张,科研人员需花费大量精力提供这些资料,导致科研人员真正花在科研的时间就相对减少。

笔者建议项目验收财务审计方式可以做一定更改:采取抽查方式确定被审计单位且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各部委对项目进行管理,对于需要财务验收的单位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及子课题承担单位等提供单位账务系统直接打印的项目支出总账及明细账,这些资料需要加盖资料提供单位的公章和财务专用章并经科研人员及财务经办人员签署材料属实。对于已结题项目,各部委采取抽查方式确定被审计单位,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直接到被抽查单位进行现场审计,通过对单位账务系统数据与以前已提供账务系统直接打印出的项目支出总账及明细账比较,以及凭证及附件的原件进行现场审计,审计结果直接计入项目申请人及项目申请单位的信用系统,为以后该单位及科研人员申请项目作为依据。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科研人员将更多有限精力投入到科研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响应无纸化办公并且验收结果更可靠。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4-10-23

[2]中共科学技术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任大刚.科研经费为何变腐败危区 2014-10-16.财经网

[4]崔君红.进一步加强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思考和建议.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5,(1):2-6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